狗熊掰棒子的故事
狗熊掰棒子的故事推荐文章1:
狗熊掰棒子的故事推荐文章2:
狗熊掰棒子的故事推荐文章3:一把火,一套拳;一声哨,一本账
编者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告明确了新征程上的使命任务,吹响了新的进军号角。天津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辽阔征程中展现更多“天津作为”?津云陆续推出系列观察类述评,力求从你我共同的细微经历,生动展现出全市人民在新赶考路上的奋进与担当。今日刊发第二篇,敬请关注。
(一)“又又又又又,又!”
10月26日中午,秋阳和煦静洒,津城层林尽染。
天津东丽区马三立老人园里,护理部主任张晓静提醒一身基础病的82岁老人孙燕敏,说天气预马上要降温。“不怕,马上咱就供暖了。小张你信不信?今年还是11月1日,没几天了。”
2小时后,她们的手机里都蹦出了那条温暖的信息:“11月1日零时起正式供热,达标运行。”
“又又又又又,又!”朋友圈里, 大家计算着幸福来敲门的时间。
一条温暖的推送,一片真情的回响。仅仅是一个小时之后,津云微信的后台就有了上千条留言,90%以上都是真情回馈。“感谢党!这么关心老百姓的生活,万分感谢!”“谢谢天津市领导!为咱老百姓办实事!”“谢谢天津,第一年来天津被暖到了(比心)”……
“我是个40多年的‘老哮喘’了,一到这会儿最容易反复发病。”家住河东区万达尚东馨园的赵志刚打电话告诉记者,以前每到11月初,家里都得开着空调暖风,要不就得插电热毯,“这几年咱连续提前供暖,家里不光电费省下了,我看病吃药的钱也省下了。这提前点的一把火,对咱老年人就是直抵心窝的暖流啊。”
为什么是“又又又又又,又”?故事从6年前讲起。6年前的2016年11月5日,天津史无前例地提前10天启动了集中供热!网上网下,叫好声一片。2017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捎来大伙儿的心声:为提前供暖点赞!市委主要领导当即回应:“一项措施让全体市民受惠满意,就是好事!好事就要坚持。”
此后的2017是“又”,2018是“又又”……连续六年,津城悠长的暖冬“加量不加价”——供暖时间从规定的120天延长到了151天,不增加群众采暖费,过去6年财政累计投入弹性供热补贴资金达70余亿元。2022,是第7年!
“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近年来天津一直着力于此、笃行不怠!这种保障和改善,是千万人规模级别的共享,比如提前供暖是数十亿的投入,凸显中国式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的特征。
(二)一套组合拳,一本良心账
初冬的一把提前点燃的火,背后是一套复杂的“组合拳”。
全市14座热电厂,401座燃气锅炉房,1座燃煤锅炉房,140座地热及其他供热站,从供热准备阶段的打压调试,到供热初期的平衡调节和应急处理……要“摸排”,保障燃料储备充足;要“联动”,根据气温调整运行,保证达标稳定;要“冬病夏治”,连续7年改造老旧设施管网近1500公里;要“煤改燃”,要温度更要蓝天;要“督查”,根据市民投诉情况,加大检查频率,争取做到件件有回音……
“民生工作面广量大,要有坚持不懈的韧劲,一件接着一件办,不要贪多嚼不烂,不要狗熊掰棒子,眼大肚子小。我们要一诺千金,说到就要做到。务求扎实,开空头支票不行。”
做好“显功”,也做好“潜功”。城市发展的“大梦想”,如供热管道一般,后面牵着的都是每个市民的“小日子”……
前文提及的赵志刚大爷,在电话里和记者一笔一笔地算着“经济账”,电钱、空调折旧的钱、省下的药钱,忘不了嘱咐一句:“最关键的是,花了钱还缩缩饥饥的,不像集中供暖这般熨帖。”
“供热管家”陈师傅在午饭后和记者拉家常:“以供热规模500万平方米、为3万余热用户提供供热服务的燃气锅炉供热站为例,提前供热每天大约需要增加投入50万元;延后停热每天大约需要增加投入44.5万元。但是领导跟我们说,账不能这么算。”
能源集团津安热电公司南开供热管理处党支部书记范彦钊说:“国有企业得有社会责任感,今年听总书记在见面会上说‘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我更感觉到我们的工作无上光荣!”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以人民为中心”的“大理念”,陈师傅、赵大爷这样的普通百姓,是通过生活里的一件件事得到的深切体会。如果非要算账,这可能是最好的会计也不能完全算清楚,却又是耄耋老人掰着手指头也能讲明白的——连续多年将75%的财政收入切给民生,即便在近几年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骤增、政府财政收入减少也绝不含糊、绝不动摇,这是天津坚定不移的执行力,也是天津纯粹朴素的温情!
(三)“不要怕老百姓占便宜!”
这两天,到和平区南营门街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的老年人逐渐多了起来。这里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特色“助浴”服务,解决老人冬天“洗澡”的问题。
“冬天在家洗澡地方小,保暖做不好容易感冒。家人帮我洗得累一身汗,又怕我摔着。”南营门街社区居民张淑文患有脑梗后遗症,她告诉记者,街里助浴中心的服务正好解决了自己冬天洗澡的大问题。
洗澡难,是很多老年人都会遇到的难言之隐。在“和平夜话”实践活动中了解到老人们的需求后,和平区经过调查研究提出“解题思路”——建立南营门街老年助浴中心,同时举一反三,将助浴服务纳入“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支持范围,困扰南营门街老年人的“洗澡难”问题得以解决。助浴中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还提供接驳服务,设置接驳车和轮椅接送老人……
民有所忧,我有所为。民有所嘱,我有所行。
“社区吹哨,我们到。”一声哨响,提神醒脑,让“你我”时刻警醒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不敢忘怀须臾。
“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
在天津,从念好“人民大学”到创建“向群众汇”机制,从“和平夜话”到满城“海河夜话”,从“扎根网格、血脉相融”到“来家坐坐、向您汇”……
“不要怕老百姓占便宜!”天津红桥区郭家菜园窝棚人家搬迁过程中,无一人对安置政策提出异议,无一人上访,无一户被强制搬迁,其工作之暖、效率之高、速度之快,令人赞叹。《人民日》头版头条刊发道,点赞天津解决群众困难,下大力气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随后又刊发评论,认为这正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诠释。
(四)这个“第一”,请坚持到底!
中国式的现代化,不能走西方那种以资本为中心,“富者累巨万,贫者食糟糠”的两极分化之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全民共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其“新”在共享,“难”在全民。据《高质量发展蓝皮书(2020)》发布的中国经济共享发展指数显示,在全民共享发展方面,天津位居全国各地区第1名,并且在“十三五”期间始终保持在这一位置。
如何看这个第一?该蓝皮书的执行主编、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邹一南说,近年来天津财政支出75%用于民生领域,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了城市发展红利。教研部主任韩保江说:“全民共享指标里,很突出的一点是居民收入的差距和享受医疗、社保、公共服务的差距,这表明天津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上卓有成效,在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个目标上成绩斐然。”
“我们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你怎样天津便怎样,这样温情满满的天津,值得你我风雨同舟、不懈奋斗!
评论员 剑锋
津云资料图片 摄影马成 吴涛 蒲永河 吴迪
视频 息明亮
: 津云
狗熊掰棒子的故事推荐文章4:
狗熊掰棒子的故事推荐文章5:青未了|犹记儿时掰棒子
青未了|犹记儿时掰棒子
农村老家玉米叫棒子,黑熊叫黑瞎子。黑瞎子掰棒子的故事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听说过。说的是秋收季节,黑瞎子夜晚到村民的棒子地里偷掰成熟的棒子,掰一个夹在胳肢窝下边,又去掰另一个,又夹在胳肢窝下边,结果上一个棒子就丢了,然后黑瞎子再去掰第三个,第二个又丢了。就这样,黑瞎子忙活了一晚上,天亮了要回家,才发现自己胳肢窝下边只有一个棒子。
其实真正的掰棒子,不像故事里说的那么轻松好玩,是很辛苦的农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农村老家读书时,每年秋天到了棒子收获季节,生产队就会组织社员们掰棒子。由于当时生产效率低,再加上自然灾害多,十年九不收,粮食不够吃,柴火也不够烧。棒子产量高,棒子秸秆又能烧火做饭,所以,种棒子成了农村老家的重要农作物。
那时,农村没有棒子收获机,秋天收棒子全靠人工。生产队的棒子地大都是一片一片的,有几十亩甚至上百亩,地头很长,忙活半天也看不到头。社员们来到地里后,分行开始掰棒子,把掰下来的棒子放到筐子里,等筐子装满了,就一筐一筐的从棒子地里把几十斤重的棒子运到地头上,然后再用地排车拉到生产队的场院里,扒掉外皮后,按照人七劳三(人口分七份,劳动工分三份)的比例,向社员们进行分配棒子。生产队会计过秤时,尽量根据棒子大小和籽粒饱满程度搭配着来,以免分配不公社员们有意见。
那时的棒子秸秆长的有两米多高,秋天掰棒子时天气还挺热,大片大片的棒子地里密不透风,闷热闷热的,像个大蒸笼,每次在棒子地里掰棒子时都会热的满头大汗,汗水浸湿衣襟,棒子秸秆顶部过期花粉掰棒子时落的满身都是,头上衣服上黄糊糊的,洗都洗不掉,如果不注意眯眼睛里,半天挣不开眼睛,特别难受。
棒子秸秆上长着扁长硕大的叶子,由夏天的绿油油,也逐渐变成秋天的黄白色,像一把把弯曲的“杀猪刀”,从底部到顶部错落有致的插在秸秆两侧,叶子周围长满了锋利的毛刺,掰棒子时稍不注意就会划伤胳膊和脸部,有的甚至还划伤眼睛。等棒子掰完了,也被棒子叶划的身上“遍体鳞伤”。
社员们在棒子地里掰棒子时,经常会遇到小野兔,每到这时,人们就会放下手中的活计,齐心协力一起逮野兔,由于小野兔刚出生时间不久,跑的不是很快,每次都会收获满满,抓住野兔喜悦的心情,缓解了人们劳作的疲乏。还有的社员在掰棒子时偶尔会碰到一棵野生甜瓜秧子,运气好的可以摘个香喷喷的大甜瓜解解馋。最吓人的是有的社员掰棒子时,突然发现棒子秸秆上趴着一条小花蛇,虽然不咬人,但是太吓人,胆小的半天缓不过神来,有的甚至吓得哇哇大叫,再也不敢去棒子地里掰棒子了……
为了防盗,等棒子快成熟时,就在棒子地的中间位置,用四根柱子搭起一个四五米高的高脚“窝棚”,生产队派人专门看护,站在高脚窝棚上,可以看到整片棒子地。所以只要棒子地里有窝棚,就没有人再敢偷掰棒子了。
棒子收获完了,把棒子秸秆用镰刀割下来,在地里晒干后烧火做饭用。棒子秸秆割下来后,剩下的棒子根也要用三齿刨下来,去除上面的泥土,晒干后也是烧火做饭的好柴火。
壹点号 壹粉春羊
狗熊掰棒子的故事推荐搜索词:
1.狗熊掰棒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狗熊掰棒子的故事原文
3.狗熊掰棒子的故事寓意
本文标题:狗熊掰棒子的故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