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家谱字辈大全推荐文章1:

  郑氏家谱字辈大全推荐文章2:郑姓简介

  郑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姜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其得姓始祖为郑国第一代君主郑桓公。


  郑桓公(?-前771年),西周时郑国的建立者,姓姬名友,周宣王之弟。周幽王当政时,郑桓公预感到西周将亡,听从太史伯建议,于周幽王九年(前773年),部族、家属等东迁到雒邑以东,建立新郑国(都城在今河南省新郑)。犬戎攻破西周时被杀。先秦时期,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诸侯以国为氏,因此郑桓公被认为是姬姓郑氏始祖。


  郑氏最早的发源地是今河南省的荥阳市,后到新郑市。在战国时散迁到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秦汉以后,郑姓迁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地区。唐初,河南有郑氏移居福建、台湾。逐渐形成了多个分支和望族,如荥阳郑氏、南湖郑氏、夹漈郑氏等。在东南沿海地区较为集中,海外也有一定的分布,如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贵州郑姓分布在全省各地。其中,遵义、贵阳、安顺等地的郑姓人口较为集中。有一些郑姓名人,如明代贵州宣慰使郑纲、清代贵州提督郑之龙等。


  贵州郑姓有许多不同的家族字辈,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字辈排行。例如,贵阳市郑氏的字辈有“荥阳登龙启祖脉派,登定仕邦分,金文启宗鸿,有应先开在,朝国世永兴”;遵义市珍州郑氏字辈有“昌应速廷盛、太仕文光先、代德继周传、维兴世绪天、古(顾)其贤。”等。


  郑姓的历史典故


  1.郑伯克段于鄢:出自《左传》,讲述了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之间的权力斗争。郑庄公出生时难产,母亲武姜因此不喜欢他,而偏爱共叔段。武姜为共叔段谋取利益,甚至想让他发动政变夺取君权。最终,郑庄公讨伐共叔段,并将母亲软禁。这个故事展现了宫廷内部的争斗和亲情的复杂。


  2.黄泉见母:同样出自《左传》,是郑伯克段于鄢的后续故事。郑庄公在打败共叔段后,后悔对母亲的所作所为,于是听从颍考叔的建议,挖地见泉,与母亲在地下隧洞中相见,母子和好如初。这个故事强调了孝道和亲情的重要性。


  3.郑人买履: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讲述了一个郑国人想买鞋子,却只相信尺子而不相信自己的脚,最终没有买到合适的鞋子。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人。


  4.弦高犒师:弦高是春秋时期郑国的一位商人。有一次,秦国军队准备偷袭郑国,途中遇到了弦高。弦高机智地假装郑国已经知道了秦国的计划,并以郑国国君的名义犒劳秦军。秦军以为郑国已有防备,于是放弃了偷袭计划。弦高的机智和勇敢为郑国避免了一场战争。


  5.子产不毁乡校: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一位政治家。他主张保留乡校,让人们在那里议论政事,认为这有助于了解民意、改进政治。子产的做法体现了他的开明和民主思想。


  郑氏家谱字辈大全推荐文章3:快懂百科词条:郑氏金浦系

  “郑氏金浦系”百度百科词条自2013年06月初次创建起,经70余次不同贡献者对历史版本的“内容扩充、目录结构、更改错误、删除冗余、调整排版”等编辑,近8万次浏览量的百度百科词条“郑氏金浦系”也在一步又一步地补充着公开资料和发挥着易于查阅的信息分享,以及本着“追宗溯源”的搭接功能等各平台宣传。


  但,百度百科词条的开放性编辑性质;由于部分贡献者纯粹是为了自身帐号升级而随意编辑符合容易通过核审的内容,难免造成了“不太了解”本词条意义的目录排版和内容信息等混乱误解;小编结合相关仅有资料进行过多次整理提交后仍不能通过百科机制的准则,导致很多真实可行的内容无法显示,实属欠缺;致此还需加把劲,让更多志同道合的宗亲朋友一起更新更正!


  

今日头条

  随着《今日头条》搜索功能的强大,小编终于闲下情怀来创建了“郑氏金浦系”快懂百科词条,历经4个月17个版本的不断修改、缩短编辑内容,尽可能地简易对付系统审核机制;很麻木地在第17次提交后不是“很遗憾”地通过审核;从初稿的内容结构上简述了“郑氏金浦系”,这个“郑”姓衍派下一支的系别名称;到完成符合创建词条后显示的内容,已是删减大幅未通过信息,查看很随意的原因终得,潮阳三大郑氏之一的渊源。


  后续“郑氏金浦系”快懂百科词条的完善,一步又一步的相互帮衬,会更有力量!《进入词条郑氏金浦系快懂百科》


  郑氏金浦系辈序表


  1.金浦系统一字辈


  01-朝,02-国,03-真,04-云;


  05-道,06-伯,07-子,08-仲 ;


  09-弘,10-文,11-邦,12-世;


  13-正,14-思,15-淑,16-立;


  17-启,18-奕,19-茂,20-上,21-昌;


  22-端,23-修,24-学,25-可,26-则;


  27-建,28-相,29-名,30-宜,31-兴;


  32-承,33-继,34-迎,35-新,36-命;


  37-敦,38-仁,39-树,40-厚,41-基。


  备注:在辈序表中,1~16个字辈是第十世郑玑(国子监学正)于1461年撰写;17~31个字辈是第十世郑文奎(重庆知府)于1461年撰写;32~41个字辈是第廿三世郑浩(“潮阳三学士”之一)于1921年撰写。


  2.金浦梅花派系字辈


  01-朝,02-国,03-真,04-云;


  05-道(以),06-伯(原),07-子(本),08-仲 (宗);


  09-弘(宾),10-文(东),11-邦,12-世;


  13-正,14-思,15-淑,16-立;


  17-启,18-奕,19-茂,20-上,21-昌;


  22-端,23-修,24-学,25-可,26-则;


  27-建,28-相,29-名,30-宜,31-兴;


  32-承(善),33-继,34-迎,35-新,36-命;


  37-敦,38-仁,39-树,40-厚,41-基。


  备注:括号()内的“字辈”为梅花乡与金浦系统一辈序表,区别不一样字的字辈。根据记载,四世佐龙公之第三子道英公(三房),偕同第五子道孙公(五房),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相宅卜居梅花。


  郑氏家谱字辈大全推荐文章4:

  郑氏家谱字辈大全推荐文章5:苍南风土丨岱岭郑氏族谱族规

  2018-12-10 16:00 | 苍南新闻网


  一、岱岭郑氏族谱


  《岱岭郑氏族谱》是一部记述浙闽边邻有关露公部分郑氏后裔发展历史的谱志,它的出版统一了郑氏始祖郑桓公五十六世孙、开闽始祖郑昭公十六世孙露、庄、淑三公之一的露公苗裔繁衍情况,体现了国家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家族团结兴旺。


  郑氏来自郑国。始祖郑桓公,系周文王第十一代孙,周厉王最小的儿子,周宣王的庶弟,姓姬,名友。郑国是周王朝宗室,系姬姓。周宣王姬静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封庶弟姬友于郑地,是为郑国第一位国君,郑氏始祖。到公元前771年,幽王被犬戎杀死于骊山之下,桓公在保卫中为国殉难,西周灭亡,周平王宜臼继位。桓公之子掘实继位,为郑武公,与晋文侯会合,辅助周平王迁都洛阳,史称东周。至公元前375年(周烈王元年)在郑桓公十四世孙郑康公时,被韩国侵并后,郑氏公卿家族纷纷外迁。康公侄子郑鲁公时,号南里君,与族人徙居陈、宋之间,即今河南省淮阳县与商丘县一带,遂以国为姓,郑氏自此开始。晋、十六国时值五胡乱华桓公第三十九世孙郑庠公,为东吴孙权车骑长史、平难将军,迁东安太守,公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相率家属,由安徽寿春迁居江苏丹阳县桑梓里隐居十载。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出任信安县令(治所在浙江衢州),卒于官,墓葬信安西门外。子孙繁衍江、浙、闽等地。公长子郑平,授镇南将军,封升吉侯,子孙分居江、浙等地。次子郑昭,授龙骧将军,封开国侯,于西晋永嘉二年(公元308年)由浙江入福建,为郑氏开闽始祖。先后任建安、泉州刺史,因居泉,旋迁侯官,卒葬福建长乐。子孙分闽、浙等省以及海外等地。昭公开闽十六传露、庄、淑三公,时值朱泚、李希烈作乱,三公解官归,于唐德宗贞元元年(公元785年)相率家属由候官入泰,再由永泰迁莆田,卜居南湖山十二坵祖墓侧,构湖山书堂讲学,闽人化焉,尊为南湖三先生,莆田郑氏始于此,闽南人向学亦始于此。


  明末清初福建耿王之乱时,郑氏先祖为避战乱,背井离乡,迁入浙闽边邻各地。时因战乱逃荒、交通不便和文化落后等原因,谱牒各自编修,自此,露公苗裔行第各异,亲疏难分。公元2010年初,经露公裔孙郑祖贵、郑维国、郑祖昆、郑德进、郑德欣等宗亲的大力支持,在修谱之前八次组团赴福建莆田、永春、德化、霞浦、福鼎等地寻根问祖,查阅宗谱,参酌史志的基础上,基本理清露公后裔各分支入迁浙闽边邻各地家族的历史和现状,证实了岱岭始祖启腾公、牛眠山始祖赤公等13个分支,分别由福建永春县大田达坡村、永春上场方、永春吉际东里、永春乌石坑尾和永春县岵山南溪和德化、温州梧梴等地入迁平阳(今苍南县)境内和福鼎等地,并于2011年辛卯仲秋重修了《岱岭郑氏族谱》。


  二、岱岭郑氏族规十则


  国有国法,民有民则,族有族规,家有家教。四海升平,国泰民安,实赖国法族规之盛。为使郑族族众做到守法、知礼,以国家宪法为准绳。《岱岭郑氏族谱》另订族规十则,望全族郑氏后裔恪守族规,诲教子弟,读诗书,明理义,勤耕织。守本分,敬老爱幼,和邻睦族,真诚团结,共展宏图。


  一、爱国爱民,尽忠守职。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坚持真理,主持公道,不失国格,不失人格。尊师重教,重义轻财。维护祖国尊严,维护家族荣誉。


  二、各行各业,精益求精。工农商学兵,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栋梁,行行有能人。


  三、遵纪守法,自尊自爱。模范遵守国法,自觉维护公德。明辨是非,识别善恶,分清美丑。不赌博、不酗酒、不诈骗、不殴斗。自尊自爱,文明礼貌。


  四、勤劳奋发,自强不息。业精于勤而毁于惰,全族子弟以勤劳为本,发家致富。农民以耕种为主,精工细作,科学种田;工人要钻研技术,精通业务;学生要不懈不怠,学有所成;商人要守法经营,公平交易,财源广进;军人要文武双全,保家卫国。


  五、节俭简朴,移风易俗。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省吃俭用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要以节俭为本,不要花天酒地,不要铺张浪费。婚嫁迎娶,行诞葬礼,应移风易俗,一切从简。


  六、坚持晚婚少生优生。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是国家基本国策。人人响应,自觉遵守,实行计划生育。有女无子可以男入女家,传宗接代,男女平等,一视同仁,不得歧视,不许排挤。


  七、重视教育,提高素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不惜财力,努力提高文化素质。适龄儿童要全部入学,普及初中、高中教育,努力造就优秀人才,尖端人才,光宗耀祖,振兴中华。


  八、孝敬父母,阖家欢乐。羊有跪乳之恩,乌有反哺之义,孝敬父母,天经地义。父母衣食住行,子女要服侍周全。平时代为劳动,欢语膝前。夫妻同根,相敬如宾。兄弟姐妹,情同手足。妯娌姑嫂,坦诚相待。全家和睦,同享天伦之乐。


  九、和邻睦族,礼貌待人。远亲不如近邻,乡里邻居,应相亲相爱,如同一家。一家有难,百家相帮,切忌彼此猜疑,互不相让。告诫子弟不可恃强凌弱、恃富欺贫、以大压小、以众暴寡。凡事要严于责己、宽以待人。


  十、扫祭祖坟,珍藏族谱。先祖生前,披荆斩棘,克勤克俭,创家立业,逝后托体丘岗,安居灵山。每逢清明务必登墓扫祭,缅怀功业,寄托哀思,开启未来。族谱为木之本,水之源,修谱耗资费时,来之不易。必须珍藏,代代相传,继承祖先遗志,光大先人事业。


  (原标题《岱岭郑氏族谱族规》。编辑 吴昱燊)


  郑氏家谱字辈大全推荐搜索词:

  

  1.

  

  2.

  

  3.

  

本文标题:郑氏家谱字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