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吕洞宾的故事推荐文章1:民间故事:“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由来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句话流传了千古,寓意好心未必得到别人理解,甚至是造成误解。其实这个典故是有来历的。


  原来吕洞宾成仙之前才华横溢,而且又颇有些财产,喜欢做一些乐善好施的好事。但是就是科考不利,每次都是皇榜尽头是孙山,他名更在孙山后。无论如何努力就是屡屡不中。后来自己也就逐渐想开,不再热衷功名,每天寄情山水,反倒落个清闲自在。


  一日,他救助了一个无家可归的落魄少年,名叫苟尧。原来苟尧家乡发了一场大水,亲人也都被淹死了,只有他一人幸免于难,但也是举目无亲,无家可归四处流浪。


  吕洞宾一看少年虽然衣衫褴褛,但是眉清目秀,说话也本份。就起了爱心,把少年收留下来,并且供少年读书,心想或许这苟尧能实现自己科举不第的梦想。而且这苟尧也十分珍惜难得的读书机会,刻苦攻读,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不负大哥吕洞宾的期望。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不知不觉中苟尧在吕洞宾家中已经度过了两个春秋,苟尧也从一个青涩少年成长为翩翩公子,而且读书也大有长进。


  一天,吕洞宾和夫人就商量,这苟尧在这两年多了,也当做亲弟弟看待,现在年龄也大了,也该给他定一门亲事了。夫人也十分同意。


  吕洞宾跟苟尧一说,苟尧直摇头说:“我现在还在读书,生活全靠大哥接济,现在还一事无成,怎能考虑婚事?”吕洞宾说:“自古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学习固当努力,但亲事还是要定的。”


  苟尧见大哥坚持,也就点头同意了,说:“一切全凭大哥操办。


  古时定亲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之前男女双方是不能见面的。苟尧无父无母,在吕洞宾夫妇的一力操持下,选了一户合适的人家定了亲,选定黄道吉日就准备成亲。


  到了成亲这天,拜完花堂苟尧就要入洞房了,这时吕洞宾把苟尧拦住说:“兄弟,大哥有事跟你说。今天本是你成亲的吉日,可这头三宿我替你,你还在书房读书。”


  这苟尧不愿意了,心想这个大哥平时待我挺好,为人处世也很正直,今天怎么能提出这样不要脸的话呢?可回头一想,自己现在还寄人篱下,生活都靠人接济,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自己只能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也没有别的更好选择,也只得同意了。


  这几天苟尧在书房里是闷闷不乐,总认为吕洞宾不是这样不要脸的人,可现在所做之事真让人想不通。这几日可谓饱受屈辱、度日如年,恨自己一事无成,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今日之辱。


  再说吕洞宾天很晚了才来到洞房,新娘见他进来也没敢说什么,吕洞宾就背对新娘坐在桌前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


  就这样两人谁也没说话,又过了一会,新娘忍不住说:“相公,天不早了,该休息了。”吕洞宾也没搭话,新娘子也没敢再说,自己也累了就放下幔子合衣睡着了。天亮了,吕洞宾就吹熄灭灯悄悄退出。一连三天都是这样。


  到了第四天晚上,该苟尧入洞房了。苟尧忐忑不安的进入洞房,说:“娘子这几日辛苦了。”新娘说:“相公说哪里话,这几天晚上你一直读书到天亮,才是真正的辛苦了,可是要注意身体呀!”苟尧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我大哥不是猥琐小人,是怕我娶妻之后只贪恋洞房花烛夜,忘却金榜题名梦想。从此对大哥更是佩服不已,苟尧也是加倍努力读书,新娘对他也是百般理解照顾,学业突飞猛进,乡试、省试顺利通过。


  这一年又到了大比之年,苟尧要到京城进行殿试。新娘打点好行装,吕洞宾夫妇支援了大笔银子,千叮咛万嘱咐之后就意气风发的上路追求梦想去了。


  苟尧这几年功夫确实没白下,一举夺魁点了头名状元。每天披红戴绿一路夸官,最终在京城做了官。过了数月,状元回乡接家眷,吕洞宾夫妇也是万分高兴,敲锣打鼓大摆筵席半个月,送走了状元郎。


  人员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


  一天,吕洞宾夫妇正在睡梦之中被一场大火惊醒,风借火势,火借风势,顷刻之间,偌大家业片瓦无存。


  吕洞宾夫妇从此也困难起来,虽然平时行善积德,落难之时有亲朋好友接济,但天长日久也不是个办法。这一天,夫人说:“咱这日子这么过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咱们兄弟在京城做官,求他想想办法,咱们好重建家园。”


  吕洞宾本不想去,可又无可奈何,只好硬着头皮背着干粮一路奔京城而来。到了京城,直奔状元府,这状元府是真的气派,把门的一番通,状元郎两口子赶紧出门迎接,吕洞宾一看这状元郎可不是当初落魄少年了,真是气宇轩昂,神采奕奕。


  吕洞宾把失火,家里已经夷为平地的事一说。状元郎两口子一顿唏嘘。


  可接下来的日子,苟尧每天好饭好菜的招待大哥,绝口不提帮助大哥之事。吕洞宾略有提及也被其他话题搪塞过去。一晃两月有余。


  吕洞宾归心似箭,跟兄弟辞行。苟尧也没过多挽留,给吕洞宾带上回家的盘缠就打发走了,吕洞宾随心里不是滋味,觉得兄弟有点不够意思,但也没多说什么,毕竟此一时,彼一时。


  再说,吕洞宾进京走后夫人在家天天盼,过了五六天来了一伙人,也不多说话,张罗着在原基的基础上盖起了房子,房子盖的是又大又好,雕梁画栋,窗明几净。盖完房子让吕洞宾夫人搬进去后就走了。夫人就在新房子里等吕洞宾早日回来。


  忽然一天噩耗传来,吕洞宾在回家的路上生病死了,一帮人把棺材抬进了院内,夫人是觉得死去活来,好好的人怎么说没就没了。附近的亲朋邻居来帮忙张罗葬礼,祭奠三日就要出殡。这时吕洞宾走进院内,看见崭新的新房,和院内放置的棺材愣住了,难道是自己不在家夫人生病去世了?


  大家一看吕洞宾进院也愣了,夫人一看吕洞宾回来了也不哭了,忙问吕洞宾怎么回事?大家也都是一头雾水,急于想知道到底怎么回事?棺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


  打开棺材一看,大伙都惊呆了,原来里面装满金银珠宝绫罗绸缎。


  吕洞宾明白了,这是苟尧兄弟跟自己开了个玩笑,故意这样安排的。


  本是一场兄弟患难见真情的故事,可是传来传去,就变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了。


  侯哥问题:


  1、吕洞宾有恩苟尧,也为了苟尧更好读书做出代苟尧入洞房让苟尧羞怒的行为,作为好哥们应该不应该?


  2、吕洞宾有难之时求助苟尧,苟尧也帮助了吕洞宾,但是为复吕洞宾代入洞房的荒唐举动,搞一出抬棺材送葬的玩笑是否过份?


  欢迎大家共同讨论!


  狗咬吕洞宾的故事推荐文章2:《“狗咬”吕洞宾》民间故事

  吕洞宾有个同乡好友叫狗咬,狗是苟且偷生的苟,咬是杳无音讯的杳。狗咬父母双亡,孤身一人。吕洞宾见他度日困难,就和他结拜成兄弟,并请到自己家居住。他希望狗咬苦心读书,将来好有个出头之日。狗咬十分感激,牢记着吕洞宾的话,整日刻苦读书。有一天,吕洞宾家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他见狗咬一表人才,读书用功,就对吕洞宾讲,他想把妹妹许配给狗咬,但是吕洞宾怕耽误了狗咬的前程,就婉言推脱了。但狗咬得知此事之后却动了心,可是因为吃住都靠着吕洞宾,而吕洞宾又推脱了此事,自己就没什么办法。后来吕洞宾知道了狗咬的意思之后,就对他说,林家小姐才貌双全,早有所闻,你既然想娶她,我也不阻拦,不过成亲之后,我要先陪新娘子住三天。苟咬听后不觉一愣,但前思后想,还是咬着牙答应了。新婚之日,一切仪式都进行完了。掌灯时分,狗咬将新娘引进洞房之后就躲开了,洞房里就剩下新娘一人。这个时候,吕洞宾走进洞房,也不说话,只管坐到桌前灯下,埋头读书。开始,新娘见新郎如此用功,很是喜欢,可是等到半夜还是如此,实在无奈,只好自己和衣而睡。天明醒来,吕洞宾早已不见。又是两夜,却都是这样。林小姐暗自伤心落泪,不知新郎为何要这样。三夜过后,狗咬踏进了新房,他见娘子正泪满香腮,连忙上前赔礼。新娘只管低头哭着说,郎君为何三夜不同床共枕,只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呢?这一问,问的狗咬目瞪口呆,好半天才醒悟过来,双脚一跺,仰天大笑,说原来哥哥是怕我贪欢忘了读书,就用此法来激励我,可用心也太狠了些吧。接着就把这件事对新娘前前后后地说了一遍。从此,狗咬悬梁刺股,奋发读书,京城应试,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大官儿。而后,狗咬夫妇便与吕洞宾一家洒泪而别,赴任去了。又过了89年,有一天,吕洞宾家不慎失火,除了人之外,一切都化为灰烬。为生活所迫,吕洞宾只好沿路乞讨,来到狗咬府上请求帮助。苟咬听后便对吕洞宾说,一切敬请放心,小弟自有妥善安排。一晃过了十几天,除了每日盛宴招待之外,狗咬根本不谈如何帮助吕洞宾之事。又过了一些时日,还是如此,吕洞宾疑心狗咬,不肯相帮。又过了几天,吕洞宾实在憋不住了,便提出要回家,可狗咬只是劝他再享几天清福。吕洞宾愤愤地说,有福,你去想好了。说完便扬长而去。身无分文的吕洞宾只好再沿路乞讨,返回家乡。可是到了村里,却怎么样也找不到自己的家。有个邻居告诉他,你家已经盖起了新房,搬到村东头儿去了。吕洞宾来到村东头的新房里,见妻子正全身披孝,抚着一口棺材嚎啕大哭。他大吃一惊,愣了半天,才轻轻叫了一声娘子。娘子扭头一看,惊恐万状,疑是鬼怪,经吕洞宾解释之后才肯相信。吕洞宾问明妻子之后,记得把棺材砸开,只见棺材里面全是金银财宝,上面还放着一封书信。取出一看,上面写道,狗咬不是负心郎,路送金银家盖房,你让我七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吕洞宾看完如梦初醒,深悔自己不识好人,错怪了狗咬。他苦笑一声,说道,贤弟,你这一忙可帮得我好狠呐。所以通过这两个故事,民间就流传出来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也就是说,狗咬和吕洞宾的好心当初都没有被对方发现。


  狗咬吕洞宾的故事推荐文章3:“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为什么要咬吕洞宾?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是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它主要是用来形容那些不知道感恩或不识好歹的小人。成语的意思大家好理解,但自古以来,大家都有这么个疑问,就是想知道,狗为什么要咬吕洞宾?关于这个问题,下面由我来慢慢给大家道来。


  传说吕洞宾是中国道教的仙人,也是八仙之一,他出生在唐朝,号纯阳子。传说中他经常被描写成一个风度翩翩、乐善好施的神仙。


  特别是关于他在成仙前曾多次下凡帮助平民百姓的传说故事,一直流传在民间。至于说狗为什么要咬吕洞宾?在民间也有众多传说故事。


  一、哮天犬咬了他一口


  哮天犬咬吕洞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吕洞宾一时心软所致。哮天犬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二郎神身边的神兽兼法宝,它辅助二郎神狩猎冲锋、斩妖除魔。在小说《八仙得道传》第083回和第084回。说有一次天神二郎神的哮天犬,私自下凡祸害人间。吕洞宾奉命拿法宝“布画”去收降这只私自下凡祸害人间的哮天犬。


  哮天犬被收入法宝“布画”后,吕洞宾担心它化成灰,因为二郎神和他的师父有交情,吕洞宾不想让师父难办,于是他心一软,就擅自放哮天犬出来,结果反被不知好歹的哮天犬趁机咬了一口。


  吕洞宾好心放哮天犬出来,好心没好,却被咬了一口,后来,这才有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典故。


  二、被救助的狗咬了


  吕洞宾作为一个神仙,他曾下凡帮助人们解决困难和疾苦。一次在云游人间路上,他看见路边一只小狗蜷着身子,气息奄奄。他定眼一看,发现狗身上有多处伤口,鲜血淋漓,惨不忍睹。小狗的眼神里也充满了痛苦与无助。


  吕洞宾见此,顿起慈悲之心。他施展仙法,只见他手中金光闪烁,那光芒如丝线般缠绕着小狗的身躯。不一会儿,小狗身上的伤口开始愈合,精神也逐渐恢复,很快重新焕发出了生机活力。


  吕洞宾见小狗已恢复,转身准备继续自己的云游之路。然而,就在这时,那只被他治愈的小狗却突然目露凶光,龇牙咧嘴地朝着吕洞宾扑了过来,在他的小腿上狠狠咬了一口。吕洞宾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他想不到自己的善举竟换来这样的结果。


  吕洞宾望着那只跑远的小狗,摇了摇头,长叹一声:“唉,真是好心没好啊。”尽管遭遇了这等恩将仇之事,吕洞宾却并未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慈悲之心,依旧在人间不断地行侠仗义、救苦救难。


  三、化作乞丐被狗咬


  一次,吕洞宾化作乞丐下山度化有缘人,却反遭奚落狗咬。他得知有个人崇拜自己,买了自己的神像,每日膜拜。于是吕洞宾为了考验这人的心性,就化作老叫花子,上那人家里讨吃的,那家主人正专心膜拜吕洞宾神像,心里很不耐烦这老叫花,就把他打发出去了。


  老叫花在门口等了大半天,又向主人家乞讨,主人见老叫花没走,非常厌恶,就给老叫花一勺狗食。老叫花也不嫌弃,吃完后又向主人要水喝。这下可彻底激怒主人了,大声喝道:“你这个老叫花,给你口饭吃,你还要水喝,我什么时候欠你的?滚!”还放狗来咬他,于是就有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说法。


  四、苟杳(谐音“狗咬”)吕洞宾


  吕洞宾成仙得道前是一个读书人,他有个同乡好友叫苟杳。苟杳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但他为人忠厚勤奋,吕洞宾很赏识他,就与他结拜为金兰兄弟,并请他到自己家中居住,希望他能刻苦读书,将来有出头之日。


  一天,吕洞宾家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他见苟杳一表人才,就想把妹妹许配给他。吕洞宾怕苟杳贪恋床笫之欢误了前程,赶紧推托,但苟杳本人听说林家小姐貌美,就答应这门亲事。吕洞宾没办法也同意了,但提出成亲之后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一听,也只好咬咬牙答应了。


  苟杳结婚当天,吕洞宾为他张罗一切,晚上进了洞房后却不掀红盖头,只在灯下埋头读书,新娘子只好自己和衣睡下。天明醒来后,丈夫早已不见,一连三夜都是如此。苟杳熬过三天后进入洞房,听了娘子的诉说才明白吕洞宾的苦心,于是发奋读书,后来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大官。


  多年后,吕家不慎失火,财产化为灰烬。吕洞宾只好出门找苟杳帮忙,苟杳虽热情接待了他,却不提帮忙之事。吕洞宾住了几个月看毫无收获,就心灰意冷之下不辞而别。


  回到家乡,吕洞宾惊讶地发现自家的破茅屋变成了新瓦房,走近家门还看到大门两旁贴着白纸,进屋后见妻子披麻戴孝对着一口棺材嚎啕大哭。原来他离家不久就有人来帮建新房,前天又有人送来棺材,说吕洞宾在苟杳家病死了。


  吕洞宾明白这是苟杳的把戏,操起利斧劈开棺材,里面全是金银财宝,还有一封信,上面写着:“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金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吕洞宾这才如梦初醒,苦笑一声,自此,吕苟两家关系更好。


  因为“苟杳”与“狗咬”谐音,在民间传来传去就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狗咬吕洞宾的故事推荐文章4:民间故事:狗咬吕洞宾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句话恐怕没有人不知道,但是你知道关于这句话的故事由来吗?狗为什么要咬吕洞宾呢?


  其实呢,这个狗咬它是个人名,并不是一条狗。苟是苟且偷生的苟,杳是杳无音讯的杳。


  以前有一个叫苟杳的穷书生,因为家里太穷,自己很难能够读上书,但是后来他认识了吕洞宾,吕洞宾非常欣赏他的人品和读书的态度。


  吕洞宾经常让他在自己家里和自己一起读书,时间长了,两个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好,吕洞宾就和他结拜成了兄弟。


  从此以后,两个人就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慢慢的两个人也都长大了。你还别说,苟杳这个人的人品的确是不一般,他被镇里的林员外看中了,林员外想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这天林员外来到吕洞宾家提亲,毕竟吕洞宾是苟杳的大哥,这件事还是需要吕洞宾首肯的,但是吕洞宾知道了林员外的来意之后,二话不说直接就拒绝了。


  他拒绝林员外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就是因为苟杳现在年级还小,不能因为女人这件事耽误了读书。


  但是后来呢,苟杳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这件事,他就去问吕洞宾说,哥哥啊,听说林员外家的小姐挺漂亮的,我知道你拒绝也是为我好,但是兄弟我心里还真想讨个老婆呢。


  吕洞宾听了苟杳的话以后就说,你如果真想娶林小姐,我也不会反对,但是你绝对不能因为儿女私情而耽误了自己的学习。


  另外,你还必须要答应我一个条件,我才能允许你和林小姐结婚。这个条件就是你结婚以后,头三天晚上必须由我来代替你同房。


  听到这些,如果换成你你会同意吗?应该是没有人会同意吧,但是这个苟杳他就很特别。他相信吕洞宾都是为他好,另外他也的确是看上了这个林小姐,为了自己的幸福,他咬了咬牙对吕洞宾说,我答应你哥哥。要说他心里没一点不满,那是不可能的,不过他还是忍了。毕竟他自己吃住用的都是吕洞宾给的,所以呢,他觉得就算是答吕洞宾了。


  婚事商定以后,那就是紧锣密鼓的准备布置新房了,这些呢,也没有让苟杳操心,吕洞宾一手就给操办好了。


  当天,婚礼举行完以后,新娘子入了洞房就等着苟杳呢,这苟杳走进新娘子的房间以后,偷偷地脱下了新郎官的衣服后就悄悄的离开了。


  他出去以后,吕洞宾就直接进了新娘子的房间,吕洞宾进屋以后什么都没有做,他直接在桌子上点燃了蜡烛,拿出了一本书,背对着新娘子就读了起来。


  这林小姐虽然心里疑惑,这傻男人都入了洞房了也不搭理新娘子,就一个人在那读书,是不是傻啊?但是呢,她又想了想自己的夫君这么爱读书,是好事,她也没嫁错人。


  想到这里,她就没有去打扰夫君读书,自己一个人坐在床上默默地等着,然而一直等到了半夜,她发现夫君还是在那里读书,根本就不理会她。也可能是她自己赌气吧,也不再等了躺下就一个人睡了。


  林小姐一直睡到天亮,她突然想起来昨晚挑灯夜读的夫君,然而当她看向桌子的时候却发现,夫君早已经不在了,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的。


  到了第2天晚上,还是一样的情况,还是吕洞宾代替苟杳进入新房,进去以后还是和昨晚一样,直接坐在桌子旁边读书,根本就不理会李小姐。第2天早上他又会悄悄的离开,就这样一连过去了三天。


  你说这李小姐能不着急吗?这夫君不会真是一个傻帽吧?说实话,第4天的时候林小姐已经非常的生气了,觉得自己非常的委屈,一个人坐在床前哭泣。但是,这天晚上走进他房间的却是苟杳,他见到妻子哭泣以后,就以为是吕洞宾和他的约定被揭穿了,他就赶忙上前不住地道歉。


  这时候林小姐说话了,夫君我是不是哪里做错了,你一连三天晚上都只坐在那里读书,根本就不理会于我,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你并不喜欢我,为何要和我成亲呢?


  苟杳听到这里,瞬间哈哈大笑起来,他也明白了,这是吕洞宾为了激励他读书,让他不要荒废学业,故意为之的,害的他可是心绪不宁了好几天啊!苟杳心里想,这吕洞宾真是不地道啊,这玩笑开的可有点大,差点吓死自己。


  后来,他向妻子解释了前因后果,林小姐听后就破涕为笑了,等了几天,两个人也终于可以嘿嘿嘿了。


  是不是有个疑问,这林小姐为什么就看不出来,前几天在他房间读书的人是吕洞宾呢?其实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古代女子在结婚以前,根本就没见过男人的面,再说古代女人都是很矜持害羞的,她哪里会仔细打量陌生男人呢?


  吕洞宾这个别出心裁的激励方法,你别说还挺管用,苟杳结了婚以后更加努力的读书了。


  后来苟杳也顺利地考中了进士,在外地做了个大官。在去上任之前,苟杳两口子也是对吕洞宾表示了感谢,并让吕洞宾有事了一定要去找他们,他们一定会答他的恩情。


  故事还还就是那么的狗血,自从这苟杳走了以后,吕洞宾的家业就开始慢慢的衰落了。转眼间10年过去了,吕洞宾也从富甲一方,变成了一个穷光蛋,家里还有媳妇和孩子要养,他无奈只能去求助他的兄弟苟杳。


  吕洞宾一路要饭要到了苟杳的家门前,苟杳看到吕洞宾来找他,心里就就已经把事情猜的八九不离十了。他热情的把吕洞宾请进了府内,好吃好喝的招待着他,就是吕洞宾不说,苟杳也能看出来,这大哥如今是落魄了,要不然也不会放下面子来找他。


  苟杳在吕洞宾面前表现的非常热情,但就是绝口不提,答吕洞宾的事,也没有要借钱给他的意思。吕洞宾这边可是心急如焚啊,毕竟妻子和孩子还在家等着他吃饭呢,但是又不好意思直接问。


  毕竟苟杳口头上也答应会帮他 ,只是没有任何行动而已,苟杳每天都会拉着吕洞宾游山玩水,好吃好喝地伺候着他,这也让吕洞宾很无奈,他来的目的可不是玩的啊!


  这天吕洞宾终于是忍不住了,他对苟杳说,苟杳兄,你不愿意帮我可以直说,没必要这样天天捉弄我,此时的苟杳看着吕洞宾,只是得意的哈哈大笑,并不言语。


  吕洞宾看到苟杳的这种得意表情,他直接转身就走。又是一路要饭,吕洞宾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然而让他意外的是,到家里以后,他发现自己找不到家了。


  经过打听才知道,他家的老房子已经没有了,现在他家的房子在镇子的东头,是一个新建的大宅子。吕洞宾听了,也是半信半疑,他急忙来到镇子的东头查看。


  镇子东头果然新盖了一处大宅子,他还没有进门,就听到院子里妻子伤心的哭声。吕洞门走进大门一看,妻子正抱着一副棺材,在那里伤心地痛哭。


  吕洞宾非常疑惑,他上前拍了一下妻子,妻子转头发现吕洞宾后,吓得是哇的一声跑开了,嘴里还喊着鬼啊鬼啊。


  原来就在吕洞宾到家之前,他的好兄弟苟杳就派人给他妻子送来了一副棺材,并且告诉他的妻子,这副棺材里的人正是吕洞宾,所以他妻子才抱着棺材痛哭。


  知道是苟杳送来的棺材,吕洞宾非常的生气,他的这个兄弟不帮他就算了,还给他送棺材,这是巴不得他早死吗?


  这吕洞宾气的是,拿了个斧头就对着棺材劈去,棺材劈开以后,里面装的却是满满的金银,上面还放了一封信。


  吕洞宾拿出上面的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


  看完信以后,吕洞宾也是仰天大笑,嘴里还说着,苟杳兄啊,哥哥错怪你了,这可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啊。


  从此以后,狗咬吕洞宾这句话就流传了开来。


  狗咬吕洞宾的故事推荐文章5:“狗咬吕洞宾”,狗为什么要咬“吕洞宾”?

  我们在形容一个人不知好歹时,经常会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用起来大家都会,但是至于狗为什么要咬吕洞宾?人们就不得而知了,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这句话的来历吧。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吕洞宾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它的意思是狗见了吕洞宾这样做善事的好人也要咬,吕洞宾是八仙之一,他热心助人,但这狗可不知道吕洞宾是好人啊,看见他,狗照样咬。用这句形容一个人不识好歹,胡乱攻击人,还恩将仇。


  贵为天上神仙的吕洞宾,为什么会被狗咬呢?其实这里面还有不少传说典故呢,下面就讲一个哮天犬咬了吕洞宾。


  我们知道哮天犬是天上的神犬,它一生勤修苦练,但遗憾的是最终也没有成仙,却修成了不坏之体的人身。它的牙齿修炼的非常厉害,一旦被不死即伤。


  话说仙鹤送吕洞宾去庐山学习剑法时,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撞上了吕洞宾。一问才知,他家的小姐几天前去寺庙里上香,却被一只妖怪附上了身。而且妖怪说他是一个神仙,与小姐前世有缘,一定要娶了小姐。


  为此,家里人请了几十个道士、和尚,但都没能降了妖怪,反被妖怪打跑了。后来家人听说有个寺庙里的法师有手段,就让我去请这位大师。


  吕洞宾一听,心想虽然事不大,但自己也不能说出去,还是先去看一下热闹再说。于是就随管家一起寺庙请大法师捉妖。


  ?再说这个寺庙里真有一个老和尚和两个弟子。大弟子常外出降妖伏魔,名声远播。所以管家就是奔大弟子来的。这个老和尚看了吕洞宾一眼,就认定他可不是一个凡间人,就想收吕洞宾作为关门弟子。吕洞宾一听就告诉老和尚自已拜过师了,不能再拜师傅了?


  老和尚也就不再提了。他告诉吕洞宾,那个妖怪,其实就是二郎神的哮天犬。二郎神又和你师父钟离权一向不错,你就和我的大弟子一起去,但不能打死那哮天犬。否则你师父钟离权那边不好交差。


  吕洞宾与老和尚的大弟子去降哮天犬。这哮天犬也不是吃干饭的。就这样狗与和尚便在屋内打了起来,吕洞宾拿着法宝守在门外。


  ?后来,哮天犬就被吕洞宾用法宝收了。吕洞宾怕哮天犬被憋死,以后不好向师傅钟离权和二郎神交代,于是就放哮天犬出来。谁料,哮天犬一出来,就狠狠咬了吕洞宾一口。好在吕洞宾乃东华帝君转世,法力深厚,没什么大事,但还是被咬的受不了。哮天犬不知吕洞宾是好心,这才引出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句话。


  图片来自网络


  狗咬吕洞宾的故事推荐搜索词:

  

  1.狗咬吕洞宾的故事完整版

  

  2.狗咬吕洞宾的故事原文

  

  3.狗咬吕洞宾的故事简介

  

本文标题:狗咬吕洞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