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在哪里
望庐山瀑布在哪里推荐文章1:朱虹:望庐山瀑布——跟着课本游九江之一
望庐山瀑布在哪里推荐文章2:探秘望庐山瀑布,自然奇观尽收眼底
李白《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经典之作,全诗仅用二十八字便勾勒出庐山瀑布的壮丽奇观,展现了诗人超凡的想象力与浪漫主义情怀。这首诗不仅是自然之美的赞歌,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三十六诗的前两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香炉十指庐山,香如风因风行兼缘如香炉,加之阳光照射瀑布蒸腾的水雾,宛如紫色云烟缭绕峰顶,动静相生的画面瞬间跃然纸上。
十三一个挂字尤为精妙,既写出瀑布从山巅垂直倾泻的形态,又赋予其丝绸般轻盈的质感,仿佛天地间悬挂着一幅流动的画卷。
二后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则通过夸张与联想将诗意推向高潮。三千尺以数字的虚纸强化视觉冲击力,而银河落九天的比喻更突破空间限制,将瀑布与浩瀚宇宙相连。这种将现实景物与神话意向交融的手法正是李白诗歌豪迈奔放风格的典型体现。
二十七值得一提的是此诗创作于李白隐居庐山期间,山河的雄奇激发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也折射出盛唐文人追求自由、向往壮阔的精神境界。
三十六若清零庐山观赏瀑布,必能更深刻体会诗中意境。早晨雾气未散时,香炉风笼罩在淡紫色烟矮中,阳光穿透水珠形成彩虹。正午时分瀑布轰鸣如雷,水花飞溅似岁月清洒。待到夕阳西下,金色余晖为瀑布镀上璀璨光边,恍若李白笔下银河坠入人间。
二十八这般景象令人不禁感叹诗人捕捉动态美的敏锐语言提炼的精妙。作为传统文化经典,这首诗超越时空界限,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山水审美的重要窗口。
二零一九年法国总统赠予论语导读的佳话,五正印证了中华诗篇的永恒魅力。当我们诵读疑是银河落九天时,不仅看到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更触摸到一个民族对自然之力的诗意诠释与哲学思考。这种将客观景物主观情感感化的表达方式恰是中华美学的精髓所在。
望庐山瀑布在哪里推荐文章3:卢明专栏|登庐山
文|卢明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我对庐山,向往在先。自幼对毛主席庐山照印象深刻。青山白云间,那是一种神奇的世界。后来看《庐山恋》,更加真切地领略了庐山之美。这一次,我瞅准机会,亲自登上了庐山。
坐一夜火车到九江,天还未亮。路上导游向我们讲解道:上庐山有两条路,一条是北线,毛主席当年上山的路,修得比较早,弯道比较多,所以有“跃上葱茏四百旋”的诗句。另一条是南线,修筑时间相对较晚,是林彪抓战备建设时修的。我们从九江南来,自然走的是北路,大家为跟着毛主席走了一条革命路线而深感自豪。
山路的确弯多,车忽左忽右,在山间盘来绕去。行至东侧山腰的时候,见东方天光红亮,一轮柔美的太阳自云海中跳出,大家一阵欢呼:天公眷顾,让我们在晴光里尽赏庐山的美景。
在四百旋之上,庐山的景致让我们迷醉。那如情似梦的如琴湖,碧波荡漾,亭台雅致。据说,湖因形似提琴而得名。此处原是古代的大林寺,白居易有《大林寺桃花》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不远处另有纪念白居易的花径景区。
另一迷人处,则是锦秀谷。由谷名可见山谷中布满奇树异花。谷口两侧各有一块伸出的长条形巨石,依特殊角度看去,象是两只伸出的手臂,在这里照像的人特别多。顺山间小路走过多时,就到达仙人洞了。洞在奇峰之上,由山崖凹进,清幽凉爽。由此复前行,穿过一个月亮形的圆门,则可见御碑亭,系明太祖朱元璋为周颠仙人所建。印象中,《庐山恋》中张瑜、郭凯敏扮演的角色,就是在这个御碑亭中避雨的。
庐山有植物园,导游拉我们参观一遍。其实,整个庐山就是一个奇妙的植物园。庐山的别墅区,也是参观的一个项目。无数西洋风格的别墅掩映在高岭绿树间,或一层,或两层,大多独立成院。虽然风格各异,但多以块石垒墙,以铁皮为顶,众房顶或红或蓝,参差错落成五彩的画卷,很是好看。这些别野,有的是外国机构的庭院,有的是西方名人的住处,比如曾将《水浒传》翻译为西文的赛珍珠。后来那些洋人走了,一些别墅也就住过一些中国名人。
庐山的瀑布是出了名的,诗仙李白就有《望庐山瀑布》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带着神往,我问导游什么时候去香炉峰瀑布,导游却说那地方名气虽大,但观瀑布还得去三又叠泉。果然,第二天,导游就把带我们看三叠泉做为主要项目。
三叠泉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总落差155米。沿着陡峭的石阶下行千米,立于“观瀑亭” 向上仰观,顿见飞瀑玉龙飞跃般轰然疾下,震天动地,又似万斛明珠,飞洒九天。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我们尽赏了三叠泉,自然可以说不枉此行了。
庐山之上有牯岭镇,三面环山,一面临谷,素有“云中山城”的美誉,是庐山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中心。在牯岭镇住了一夜,颇为自得。
庐山归来,我曾吟诗一首:
匡庐游览过,握别大江边。
再问如琴韵,随吟靖节篇。
思翻船下浪,情暖岭头烟。
千里归乡后,南山忆永年。
:卢明,1960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郓城县,作家,笔名河边草。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当代文学院院务委员,中国水浒学会理事,菏泽学院水浒文化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参与诸多文学协会组织。其诗词成就在鲁西南有着重要影响,代表作:《畅游微山湖》《正话水浒》《菏泽赋》等,多次获奖,并被多家门户网站收录。业余从事新闻道,在《经济日》、《光明日》等发稿百余篇。爱好书法,多次发表展览,书法作品《春晓》参加中央数字频道2013年迎春展播,并被评为三等奖。工作业绩突出,多次被地方和政府授予“先进工”、“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壹点号心梦文学
找记者、求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料!
望庐山瀑布在哪里推荐文章4: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丨望庐山瀑布
:【人民日出版社】
编者按
媒体作为传递主流价值的“信使”,担负着承载文化、引领价值、成风化人的使命。我们希望找到符合当代审美、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古”与“今”的对话,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民日》假日生活版开设了“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栏目,栏目刊登的稿件以诗词景物、意境为线索,将古典诗词赏析、文化背景普及与山水游记写作、个人情感抒发等有机结合,呈现一种“沉浸式诗词赏析”的效果,成为《人民日》上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唤起万千读者的情感共鸣。
作为集萃与延展,与栏目同名的《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一书近日由人民日出版社出版。本书选取 30篇文章,分为“山岳篇”“登楼篇”“临水篇”“胜迹篇”“寻古篇”等五个部分,并充实诗词赏析与地名介绍等内容,力求引领读者多角度感受古典诗词的精华与魅力。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山岳篇中的“望庐山瀑布”。
诗词小注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遍观祖国的名山大川,把它们独到的特色,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段表现出来。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夸张,有比喻,语言清新自然,浅显生动,短短28个字,把瀑布写活了,写绝了,不但使读者看到了庐山瀑布,也看到了游人对瀑布的惊叹,甚至还能听到飞湍瀑流的喧豗声。《望庐山瀑布》一组二首,另一首是五古,“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二句,为与此诗共传千古的状写瀑布的名句,均妙在于壮阔中见空灵。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赵其钧品鉴道,“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一)!所以这“挂”字也饱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
诗意旅游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中华十大名山、中国最美十大名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避暑胜地、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庐山奇秀,突出表现在险峰、幽谷、瀑布、云雾等类型的景观之中。诗人白居易曾这样评价庐山的美:“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千年来,这句名言成为中国人对庐山众口皆碑的评论。
身临其境
匡庐奇秀甲天下
吴齐强
在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庐山的1.6万余首诗词中,这首诗堪称经典。
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25岁,夏游庐山,作《望庐山瀑布》。诗言志。形象雄伟,气势磅礴,不仅展现出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更是盛唐气象的文化折射。
耸立长江边、紧傍鄱阳湖,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山路弯弯,一弯接一弯,沿途有美景可观,倒是省去不少提心吊胆。
庐山瀑布是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秀峰瀑布、王家坡双瀑和玉帘泉瀑布等组成的庐山瀑布群,被誉为中国最秀丽的十大瀑布之一。庐山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 米,未见其面,早闻其声。
李白诗中所描绘的瀑布,就是著名的庐山开先瀑布。它是同源异流的东西两瀑。东瀑自鹤鸣、龟背两峰之间奔流而出,由于受到两崖窄隘迫束,瀑布跌落过程中,水流散开,形若马尾,故名马尾瀑。西瀑自黄岩山巅倾泻下来,跌落在双剑峰顶的大龙潭中,再绕出双剑峰东,缘崖悬挂数百丈,名黄岩瀑,渐与马尾瀑合流经青玉峡狂奔至龙潭中。在阳光里,瀑布水面泛着银光点点,蔚为壮观。那瀑布水跌落过程中,溅激起的无数水花雨雾,则经山风吹拂,化为阵阵烟云,随风飘入云际。
李白将庐山瀑布写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其实,一年四季,庐山美景不断。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无不令人流连忘返。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些诗篇与《望庐山瀑布》一样家喻户晓,成为中国诗歌中的极品,也让庐山蜚声海内外。
延伸阅读
题西林壁
〔宋〕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顺 道 游
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有70% 的水域在江西省九江市境内,其余20% 的水域在江西省上饶市境内,10% 的水域在江西省南昌市境内。汇集赣江、修河、鄱江(饶河)、信江、抚河等水经九江市湖口县城注入长江。
鄱阳湖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每年秋末冬初,有成千上万只候鸟,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来此越冬。如今,保护区内鸟类有300多种,近百万只,其中白鹤等珍禽50多种。鄱阳湖被称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
:人民日出版社《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
本文来自【人民日出版社】,仅代表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望庐山瀑布在哪里推荐文章5:庐山瀑布天上来
:环球网-文旅频道
【环球网文旅特约 米广弘】李白笔下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在眼前了。瀑布集形、色、声的美为一体,凭借其飞流直下的磅礴之势,一直是山地景观的重头戏。
庐山瀑布 米广弘摄
庐山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赫赫有名的庐山瀑布其实是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秀峰瀑布、王家坡双瀑、玉帘泉瀑布等组成的庐山瀑布群。其中,三叠泉瀑布被称为“庐山第一奇观”,也有“未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自然不免俗。
三叠泉瀑布的水从大月山流出,缓慢淌过五老峰背,由北崖口悬注于大盘石之上,飞泻到第二级大磐石,再稍做停息,便又一次喷洒到第三级大磐石上,形成三叠,故得名三叠泉瀑布。
虽然三叠泉现在名声最为显赫,但实际上却是庐山众多瀑布中被发现得比较晚的,直至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才被一个砍樵人发现。据说当时朱熹正在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听说三叠泉奇景,梦寐不忘,可年老无法前往观赏,便请人画三叠泉瀑布图给自己欣赏,曾感叹道:“自闻此新泉出,未能一游其下,以快心目,溅雷喷雪,发梦寐也。”
这里面还有一个好玩的故事,就是曾在五老峰屏风叠太白书堂隐居的李白,一直不知道屏风叠下便是三叠泉瀑布跌落的九叠谷,所以李白所写的《望庐山瀑布》是位于秀峰景区内的开先瀑布。去往三叠泉的路上,遥想当年李白从湖北出游,途中经过九江,想必那天他的心情和我一样,格外愉悦,也如同现在一样,慢悠悠走着,一路上有数不尽的风光。在香炉峰底下,李白看到了平生仅见的最为壮观的大瀑布,甚是欢喜,此后他曾三次到庐山,写下吟诵庐山的诗篇就有二十四首。那时的他大约也不知道庐山既然藏了这么多形态各异的瀑布,但仅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千百年来,就为庐山引来了无数的观瀑游客。
一路遐想,走在窄窄的石阶上,风里、叶片和溅起的水花上都旋转着关于庐山的有名诗篇,直到巨响入耳,犹如千军万马之势,才惊觉三叠泉瀑布已经近在眼前,人还未走近,飞瀑跌落处激起的滚滚波涛,已经水花四溅到了身上。站在三叠泉下,仰望飞瀑,所有的形容词不翼而飞,满脑子只循环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就好像郁郁葱葱的山体突然破了一个口子,水从那口子里奔涌出来,跌宕奔腾,带起散珠细雾,直冲下来,水流湍急,转眼飞逝,脑海里的思绪也跟着一叠叠的飞瀑零落飘散。
真正意义上的瀑布是这样的,平素里遇见丰水期山涧涌出的一挂流水都要惊呼不已,杵在这落差将近160米的瀑布面前挪不动脚张不开嘴,以至于多年后对瀑布的向往几乎为零,大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气度。
人这一生,总得去看一次瀑布,看着平时温婉如玉的一潭静水突然咆哮、撕裂、撞击、飞溅、奔涌、跌落,然后复归平静,就如同跌宕起伏的人生一样,每个人在面对瀑布的瞬间,都容易碰触到埋藏在内心深处那个真正的自己。(文:米广弘 文化学者)
望庐山瀑布在哪里推荐搜索词:
1.望庐山瀑布在哪里是哪个省市
2.望庐山瀑布在哪里个城市
3.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在哪里
本文标题:望庐山瀑布在哪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