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名楼推荐文章1:中国历史上四大名楼

  关于我国历史上四大名楼之说,有多种版本。其中,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则是一致公认的,唯独另一楼,有说是山西永济的鹳雀楼,也有说是山东烟台的蓬莱阁,还有说是南京狮子山的阅江楼等。然而,普遍的还是认鹳雀楼者为多。


  四大名楼,每一楼都有故事,而最让人难以忘却的,是楼与文人之间的传奇:这些楼成就了文人的芳名,也让文人的诗文流传千古;这些诗文赋予了名楼的文化内涵,使之屹立于世人心中永垂不朽。所以说,描写四大名楼的经典诗文,都是冠绝古今的佳作!


  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市,李白、杜甫都为此写过诗。759年,60岁的李白登岳阳楼,写诗曰:“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此诗承接了诗仙的洒脱浪漫,气势壮阔,大开大合,表达了遇赦后的旷达情怀。9年后,58岁的杜甫也登岳阳楼,写诗曰:“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诗圣不只在写作技巧,更在有病时仍忧国忧民的情怀。两诗相同之处:皆为五言律,登临地点一样,都写于晚年,李白写后第三年离世,杜甫写后第二年离世。最有名的,还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仅其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足以流传千古。


  滕王阁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岸边,为滕王李元婴始建,因此得名。它的代表作,是初唐四杰的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仅此就让王勃登上四杰之首,成唐诗开卷之作!当时,王勃才25岁,那天当地都督宴请才子们欢聚滕王阁,恰巧少年才子王勃路经此地,一时兴起,应景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一年后,王勃就不幸落水身亡,令人痛心不已


  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市长江南岸,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称。写它的诗最出名的,就是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但水平更高的,还是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全诗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气势雄大,千载独步,连李白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在唐代诗坛上并不著名,就因为此诗使他名声大振。


  鹳雀楼


  鹳雀楼,位于山西永济市黄河东岸,其结构在四大楼中最为奇巧,历来受到文人的喜爱,诗作也颇多,最有名的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连小学生都背得滚瓜烂熟的五言诗,仅20个字,就让王之涣在唐代诗坛站稳了脚,尤其是后两句已成为千古名句。


  四座名楼的佳作,古往今来一直被世人吟诵。不论是诗文成就了楼,还是楼成就了诗文,我等后辈能登名楼,品名作,当是人生幸事!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推荐文章2:中国十大历史名楼你看过几个?每一个都留有历代文人的千古绝唱。淄博也有一座百年阁楼,曾被文人顶礼膜拜。

  中国有着5000年的历史文明,在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楼阁,它们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珍贵财富,也是厚重的历史文化象征。


  悠久的名楼文化见证了华夏民族的历史沧桑,承载着古代文人们极高的文学造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文学大家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


  在中国,有十大历史名楼,这些名楼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蕴陶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怀,而那奇巧精美的建筑艺术,集历史、文物、艺术、文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渗透着民族建筑的精髓,成为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瑰宝。


1、湖北武汉黄鹤楼

  现在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朝崔颢的《黄鹤楼》,是众多题写黄鹤楼诗篇中最为传唱的,估计连三岁小孩也会背。这首诗,也让黄鹤楼闻名遐迩。传说当年李白登上黄鹤楼,见到这首诗之后,罢笔不再写咏黄鹤楼的诗作。


  不过后来李白还是写了与黄鹤楼相关的诗,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望黄鹤楼》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同样是千古绝唱。


  黄鹤楼,位于武汉长江南岸武昌蛇山峰岭之上,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是为了军事目地而建。而《极恩录》记载说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


  明代《江汉揽胜图》里的黄鹤楼


  1880年外国摄影师拍摄的黄鹤楼


  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


  历代名人在黄鹤楼留下了大量的诗歌、词作、楹联、碑记、文章,如唐代王维的《送康太守》,卢郢的《黄鹤楼》,贾岛的《黄鹤楼》,宋代苏轼的《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等。其中“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的楹联较好地写出了黄鹤楼的气势。


  1927年2月,毛泽东考察完湖南农民运动后来到武昌,写下了著名的《菩萨蛮·登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2、湖南岳阳楼

  岳阳楼,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相传为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时称为“南楼”,唐代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


  北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世称“天下第一楼”。


  新中国成立时的岳阳楼


  历代文人咏做的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堪称千古绝唱。此外,还有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商隐的《岳阳楼》;宋代黄庭坚的《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而杜甫《登岳阳楼》中“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亦是大气磅礴。


  南朝宋元嘉三年(426年),重修巴陵城楼,岳阳楼由军事设施转变为观赏楼;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年),分长沙郡北部的巴陵、蒲圻、下隽及江夏郡的沙阳县置巴陵郡,扩建郡城时,对岳阳古城楼(巴陵城楼)有所修葺。


  现代岳阳楼


  岳阳楼现存建筑沿袭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时的形制与格局。岳阳楼临八百里洞庭,瞰万里长江,气势雄伟,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岳阳楼肇自汉晋,兴于唐,盛于宋,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登览胜境,凭栏抒怀,咏之于诗,形之于画,使岳阳楼成为艺术创作中被反复抒发,久颂不衰的一个主题。


3、江西南昌滕王阁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豫章古文明之象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江南洪州都督时所修,现存建筑为1985年重建景观。


  滕王阁因初唐诗人王勃所作《滕王阁序》而闻名于世;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湖北武汉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西江第一楼”。


  滕王阁主体建筑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为三层带回廊建筑,内部共有七层,分为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及阁楼;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3.5米。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20岁时写就《滕王阁序》,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王勃凭借短短773个字,化用了46个典故、原创了29个成语。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让无数文人望其项背。而“渔歌唱晚”不仅变了成语,也是后世古诗再无法超越的一个巅峰。自王勃之后,千年诗词大家,要么引用“渔歌唱晚”,要么就是不如“渔歌唱晚”。


4、山西永济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登鹤雀楼》,登楼赏景,放歌抒怀,留下千古绝唱。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故址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城郊黄河岸畔,该楼始建于北周(公元557-581年),由北周大将军宇文护镇守蒲州所建,原本是军事上的瞭望楼。因时有鹳雀栖息而得名。


  鹤雀楼楼体壮观,结构奇特,加之区位优越,前瞻中条,下瞰大河,气势雄伟,风景秀丽,唐宋之际即为河东胜概,唐代文人雅士留诗者甚多。


  该楼历唐经宋,元初(公元1272年)毁于战火。数百年来,无数观光游人只能望河兴叹,空留下无尽的遗憾。新落成的鹳雀楼为20世纪90年代初重建,系仿唐形制,四檐三层,内分六层,总高73.9米,总建筑面积33000平方米。


  鹳雀楼,华夏文明的丰碑!一个令世人无比沉醉的地方。


5、山东蓬莱阁

  蓬莱阁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丹崖山巅,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素以“人间仙境”著称于世,其“八仙过海”传说和“海市蜃楼”奇观享誉海内外。


  蓬莱阁的主体建筑建于宋朝,阁楼高15米,坐北面南,系双层木结构建筑,阁上四周环以明廊,游人可登临远眺去观赏“海市蜃楼”。阁中高悬金字模匾,上有清代书法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三个大字,东西两壁挂有名人学者的题诗。


  历代文人均有书写蓬莱阁,如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中“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还有赵鹤的《登州蓬莱阁观东海》,秦观的《次韵公辟会蓬莱阁》,范成大的《浙东参政寄示会稽蓬莱阁诗轴,次韵寄题》,而苏东坡的“东方云海空覆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养尊处优藏珠宫”一诗,正是“海市蜃楼”奇景的生动描写。


6、昆明大观楼

  昆明大观楼,始建于康熙年间,因其面临滇池,远望西山,尽揽湖光山色而得名。大观楼及孙髯翁长联,属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 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孙髯翁所作的“天下第一长联”,驰誉九洲,也让大观楼跻身中国名楼之列。


7、南京阅江楼

  阅江楼位于南京城西北,濒临长江。景区内有阅江楼、玩咸亭、古炮台、孙中山阅江处、五军地道、古城墙等30余处历史遗迹。


  朱元璋称帝后,赐改卢龙山名为狮子山,下诏在山顶建造阅江楼,并亲自撰写了《阅江楼记》,又命众文臣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最佳,后入选《古文观止》。


8、长沙天心阁

  雄踞长沙城南古城墙垣之上的天心阁,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成为见证长沙历史的活化石。


  据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长沙府志》记载,天心阁原名天星阁,始建于四百多年前的明崇祯年以前。旧时天心阁曾为观测星像、祭祀神灵之所,并供奉有文昌帝君和奎星两尊神像,以保长沙文运昌盛、振人文而答天心。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与同学蔡和森畅游天心阁所吟的“水陆洲洲系舟,舟动洲不动;天心阁阁栖鸽,鸽飞阁不飞”的佳联仍被广泛传颂。


9、西安钟鼓楼

  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建于今西大街北广济街东侧,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移于现址。钟楼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攒尖顶的阁楼式建筑,面积1377.64平方米,建在用青砖、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上。基座下有高与宽均为6米的十字形券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


  古时击钟晨,击鼓暮,因此有“晨钟暮鼓”之称。明代的西安城周长11.9公里,面积为8.7平方公里,鼓楼地处西安城中部偏西南,为使鼓声能传遍全城,就必须建造高楼,设置大鼓。


  李允宽所书写的“声闻于天”的匾额,画龙点睛,说明了鼓楼的实际意义。楼内设有楼梯,登临楼上,凭栏便能眺望全城景色。


10、宁波天一阁

  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由范钦主持建造,他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达到了七万多卷,可为惊叹!


  乾隆三十七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明清以来,文人学者都为能登此楼阅览而自豪。历史学家黄宗羲曾获准在天一阁翻阅了全部藏书,把其中流通未广者编为书目,另撰《天一阁藏书记》留世。


淄博文昌阁

  青城文昌阁又名魁星楼,位于山东省淄博高青县青城镇,原是古代一处祭祀文昌帝君的场所。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由64名文、武生员集资在青城十字街修筑 “文台”;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建成文昌阁;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青城知县张维垣捐资,并联合当地乡绅集资重修。


  文昌阁属于中国道教建筑。所祀文昌帝君又名“文曲星”、“文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的神灵,后来为道教所承袭。元仁宗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将梓橦帝君加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以后,两者遂合而为一。由于这些缘故,历代封建文人对其顶礼膜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昌与关帝一道被尊称为“文武二圣”,祭祀文昌帝君的礼仪犹如祭祀关圣帝君,每年春秋两季进行隆重的祭礼。


  文昌阁是古青城县的“八景”之一,谓之“高阁晴霞”。它坐落于城垣环绕的城区正中,凌驾于绿树掩映下的建筑群之上,抬眼望去,高阁在云霞灿烂的苍穹映照下,更显得挺拔壮丽,气势不凡。游人登上高阁,凭栏远眺,“高阁晴霞”之美妙,尽在不言中。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推荐文章3:十大名楼,十首诗文,见证中华千年沧桑!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中国十大名楼


  以其奇巧精美的建筑艺术


  蕴藏着中华民族的建筑精髓


  见证了华夏民族的沧桑


  琼楼玉宇,丹柱碧瓦,画栋飞檐


  美哉!壮哉!


  “天下绝景”黄鹤楼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千古佳作朗朗上口,连诗仙李白都佩服不已,加上有着仙人乘鹤西去的传说,更是成就了黄鹤楼的地位。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本是一座“军事楼”,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天下第一楼”岳阳楼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因岳阳楼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岳阳楼记》(节选)


  宋·范仲淹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江南第一楼”滕王阁


  滕王阁诗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滕王阁依城临江,瑰伟绝特,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雄文《滕王阁序》而得以誉满天下。


  文以阁名,阁以文传,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历经29次兴废之后,她依然保留着古朴的风格,弥漫着一股人文气息。


  “中原第一楼”鹳雀楼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 ,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


  刘禹锡曾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名”,这个道理放在楼阁上一样有效,即为“楼不在高,有诗则灵”,如果没有王之涣的这首诗,谁人知鹳雀楼,王诗一出,谁人不知鹳雀楼。


  “蓬莱仙境”蓬莱阁


  蓬莱阁


  宋·喻良能


  绝知蓬岛异尘寰,弱水相望万里间。


  争似卧龙云际阁,不劳跨海即鳌山。


  蓬莱阁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蓬莱阁的主体建筑建于宋朝嘉祐六年(1061年),素以“人间仙境”著称于世,其“八仙过海”传说和“海市蜃楼”奇观享誉海内外。


  阁下面临大海,建筑凌空,海雾四季飘绕,蓬莱是中国古代民间和道教传说中著名的神仙住所和人间仙境。


  “天下第一长联”大观楼


  “天下第一长联”


  孙髯翁


  上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 西翥灵仪,北走蜿蜓,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大观楼位于云南昆明市近华浦南面,是三重檐琉璃戗角木结构建筑。因其面临滇池,远望西山,尽揽湖光山色而得名。孙髯翁惊世骇俗的180字长联问世,使大观楼跻身“中国名楼”。


  “有记无楼”阅江楼


  阅江楼记


  明·宋濂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


  千载之秘,一旦轩露。


  阅江楼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狮子山巅,屹立在扬子江畔,饮霞吞雾,有“江南第一楼”之称。阅江楼喻阅江揽胜之意,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帘凤飞、彤扉彩盈,具有鲜明的古典的皇家气派,为典型的明代皇家建筑风格。总建筑面积五千余平方米。


  明洪武七年(1374年)春,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在国都南京城西北狮子山开始建一楼阁,亲自撰写《阅江楼记》,又命朝廷众文臣职事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


  阅江楼打下地基,刚刚开始建造时,朱元璋又叫停了这一工程,阅江楼停建,2001年建成此楼。所以阅江楼又叫作“有记无楼”。而围绕着阅江楼到底有没有楼的争论也持续了很久。


  “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天心阁


  天心阁眺望


  明·俞仪


  楼高浑似踏虚空,四面云山屏障同。


  指点潭州好风景,万家烟雨画图中。


  天心阁是长沙的古城标志,系乾隆十一年(1746)由抚军杨锡被主持兴建。阁名引《尚书》“咸有一德,克享天心”之意得名。


  这里曾是古人观测星象、祭祀天神之所,加之古阁位于古城长沙地势最高的龙伏山颠,被古人视为呈吉祥之兆的风水宝地,人们多愿在此祈福消灾、强世兴家。


  “天下第一鼓楼”钟鼓楼


  北匾:声闻于天(相传为咸宁学士李允宽所书)


  南匾:文武盛地(相传为陕西巡抚张楷模仿乾隆“御笔”所书)


  西安钟鼓楼是西安钟楼和西安鼓楼的合称,位于西安市中心,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物,两座明代建筑遥相呼应,蔚为壮观。


  每个老西安人都清楚记得在鼓楼南北屋檐下曾分别悬挂着两块匾额南为“文武盛地”,北为“声闻于天”匾长8米宽3.6米为蓝底金字木匾。两组八字均为帖金凸体字字精练千古绝笔。


  “天下第一藏书楼”天一阁


  好事流芳千古,良书播惠九州。


  ——郭沫若题大门联


  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市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书阁是硬山顶重楼式,面阔、进深各有六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楼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


  争雄竞秀的千古名楼,


  承载了民族文化的厚重,


  折射出华夏文明的辉煌。


  中国十大名楼,你都去过哪个呢?


  有空去感受下文化的熏陶吧!


  :微信公众号“醉美宋词”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推荐文章4: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推荐文章5:中国古代四大名桥、四大名楼、四大名亭、四大名塔,分别是什么?

  建筑是承载历史记忆的最好方式。一提起长城,我们就会想到留在时光深处的烽烟;一提到金字塔,我们就会想到古埃及人的智慧;一提到兵马俑,我们就会想到秦始皇时代的国家力量。


  我国古代,留下了许多精美的建筑,看到这些建筑,人们禁不住回望历史,仰叹古人智慧。


  那么,中国古代四大名桥、四大名楼、四大名亭、四大名塔,分别是什么呢?


  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秦始皇当年在修建都城咸阳城的时候,把在渭河上建设桥梁作为大事,他提出“横桥南渡”的理念直到今天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现代人修建的南京长江大桥、港珠澳大桥常常让人精神大涨。而提到我国名桥,潮州的广济桥、河北的赵州桥、泉州的洛阳桥、北京的卢沟桥被称为“四大名桥”。


  位于韩江之上的广济桥是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潮州太守曾汪为了百姓能顺利渡过韩江而建设的。此后,广济桥历经风霜,多次被毁和重修。顺治年间,郑成功和清军交战,潮州城被困,广济桥在战火中损毁,后来又经过多次修复。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称它是“世界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赵州桥由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建造,始建于隋,历时十年,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元代世人刘百熙赞美它是“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它既省材料,又拥有极高的承载力,实在是我国古人的一大智慧结晶。


  福建泉州的洛阳桥始建于宋朝,它跨江接海,被誉为“海内第一桥”。因为它洛阳桥,才有了“闽中桥梁甲天下”的说法。


  始建于宋朝的卢沟桥让马可波罗很是慨叹,它精美的建筑形式和雕刻技艺让人仰叹,但是,这座桥梁承载的历史伤痛让人难以忘却。


  我国的“四大名楼”是山西永济的鹳雀楼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古代楼阁因水而建,因文人骚客的吟诵而名声大震。


  鹳雀楼早在北周便被开始建造,它形态奇巧、姿态壮观,王之涣在此写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名篇。


  滕王阁因为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而名扬海内,它无论是人文景观还是自然风光都令人神往。


  在四大名楼中,最著名的恐怕还是黄鹤楼,不管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还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都是著名诗人在此地留下的深刻记忆,它也被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与滕王阁类似,岳阳楼是因为一篇《岳阳楼记》而举世闻名。“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楼和附近的怀甫亭、小乔墓等多处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了一片文化圣地。


  与名桥、名楼相比,名亭也是很有影响力的建筑形式了。“四大名亭”分别是滁州醉翁亭、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以及杭州的湖心亭。醉翁亭独具风格,因欧阳修《醉翁亭记》而闻名遐迩;陶然亭则是古建筑与园林的巧妙结合,因其美丽风景而被人们推崇;长沙爱晚亭因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的诗句而名声不菲;顾名思义,湖心亭因为位于西湖正中央而吸引了无数目光。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留下了许多古塔名寺。尽管大雁塔、小雁塔、雷峰塔、应县木塔广为人知,但嵩岳寺塔、千寻塔、释迦塔、飞虹塔这四座塔还是被认为最能体现我国古代的智慧、技艺。


  嵩岳寺塔始建于北魏时期,最初是帝王宫殿,后来改为佛塔。武则天时期又因美好风光改回行宫,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砖塔,饱经岁月洗礼而始终高大挺拔。


  千寻塔位于风景秀丽的云南大理,它被认为修建于唐朝中前期,它高足有近七十米,有着两重塔基、塔身,是我国边陲地区与中原始终紧密联系的象征。


  释迦塔修建于辽朝时期,与其它名塔不同,它采用的是木质材料修建,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被著名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


  建于汉代的飞虹塔,它最大特色就是琉璃塔身,这里原本是供奉佛祖真身舍利的阿育王塔,唐朝时重修并改名。此后,它历经八级地震没有塌垮,堪称奇迹。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推荐搜索词:

  

  1.中国古代四大名楼是哪四个

  

  2.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中有黄鹤楼吗

  

  3.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分别在哪里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四大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