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的部位名称图推荐文章1:小小的耳朵,大大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常听人说“耳观全身病”“多揉揉耳朵可以养生”。实际上,耳穴疗法的作用远不止养生,还能改善很多疾病的症状。


  耳穴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耳穴疗法是一种源自我国古代的传统治疗方法,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黄帝内经·灵枢·口问》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者”。即认为耳是人体经络脏腑的汇集地,十二经脉均直接或间接上达耳部,耳是沟通脏腑、经络、肢体、腠理的桥梁,与身体各个部位都相互联系。我国诸多中医经典著作也为耳穴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了依据,两千多年来,历朝历代都有借耳诊病、借耳治病的记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耳与人体全息的关系也被国外重视。1957年,法国外科医生诺吉尔博士在《德国针术杂志》上发表了“形如胚胎倒影式的耳穴分布图谱”,使耳针全息疗法在德国推广,继而流传至世界各地。在生物全息理论中,耳朵就像一个头朝下、足朝上、胸腹在中央的倒置的胎儿,与全身的健康都有紧密的对应与联系。当我们的身体、情绪出现病变、病痛时,耳廓上的相关穴区往往会出现相应的反应点,通过对这些反应点及其相关穴位进行刺激,可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作用。


  耳穴按压的操作


  耳穴的刺激方法有很多,除了自行按揉外,常用的有耳穴埋针、耳穴压丸等。其中耳穴压丸的方法较常见,它是用某种植物种子或药丸(常用王不留行、磁珠、六神丸、柏子仁等)在耳穴表面对应的穴位贴压。


  对压法是用食指和拇指的指腹置于耳廓的正面和背面,相对按压,食指和拇指可边压边左右移动,或做圆形移动,一旦找到敏感点,则持续对压20—30秒。


  直压法是用指尖垂直按压耳穴,至产生胀痛感,持续按压20—30秒,间隔少许,重复按压,每次按压3—5分钟。也可以一松一按地进行点压,一般每穴按压27下。按压至出现热、麻、胀、痛等感觉,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等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目的。贴豆每次留置时间一般是夏天1—3天,冬季3—7天。


  耳穴按压的作用


  放松与缓解压力


  耳朵是一个富含神经末梢的部位,按压耳穴可以帮助释放紧张和压力,达到放松的效果。


  缓解疼痛


  耳穴按压常被用来缓解各种内脏痉挛性疼痛、躯体疼痛,如头疼。研究发现,在偏头痛恢复期,取神门、皮质下、交感、脑点、敏感点刺激耳穴,可减少偏头痛发生的频率和程度。


  耳穴按压对缓解骨关节疼痛也有较好的作用,如急性踝关节扭伤、急性腰扭伤。


  耳穴按压还能有效缓解神经痛症状,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另外,耳穴按压对内脏疼痛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于手术后疼痛、面痛、胁痛等,耳穴按压均有改善效果。


  改善睡眠


  某些耳穴的刺激可以帮助调节神经系统,缓解失眠,提高睡眠质量。常用的穴位包括皮质下、神门、交感、心、内分泌穴等穴位,可以改善原发性失眠,以及围绝经期、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诸多疾病引起的睡眠问题。


  多种慢性疾病的治疗改善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生与人体脏腑功能减退、气血津液虚衰有密切关系。


  研究表明,耳穴压丸不仅可以改善血压,同时能够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神经相关并发症,如失眠、焦虑、抑郁症等,常用穴位有降压沟、神门、耳尖、心、肝、肾穴等。取糖尿病点、胰、胆、耳中、内分泌、丘脑、缘中、三焦、渴点、口等穴位进行按压,可以改善血糖。


  耳穴按压还可以改善各种类型的便秘,包括功能性便秘、老年性便秘、脑卒中后便秘、化疗止痛药物等引起的便秘等,常用的穴位包括大肠、直肠、脾、三焦、皮质下、交感、便秘点等。


  调节内分泌


  有告指出,耳穴按压对一些内分泌问题,如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面部痤疮、黄褐斑等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提高免疫功能


  耳穴按压可能有助于增强身体的自然防御力,提升免疫功能。


  辅助戒烟与减肥


  耳穴按压被认为可以减少烟瘾和食欲,从而帮助人们戒烟和控制体重。研究发现,在内分泌穴、脾、胃、肾、神门、三焦等穴进行耳穴埋豆,对单纯性肥胖有较好的效果。另外,还可根据肥胖的肝郁气滞、胃肠腑热、脾虚湿阻、脾肾阳虚等分型配伍肝、胆、肺等不同配穴,以增强疗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