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菊的功效与作用推荐文章1:一杯菊花茶 堪比百味药

  入秋之后,天气转凉,降雨减少,天气越来越干燥,很多人常会感到口干咽燥、皮肤干燥瘙痒、鼻腔干燥出血等。天气干燥之时需要多饮水,但是白开水淡而无味,人们常会选择一些药食两用之品泡水代茶饮用,其中菊花茶最适合秋季。


  菊花素有“延寿客”之称,中医认为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可散风清热、平肝明目,对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有很好的效果。一杯菊花茶下肚,清热解毒又下火,还能缓解秋燥。菊花香气浓郁,提神醒脑,也有一定舒缓头痛的效果。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菊花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降低血压,对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清胆固醇增高都有一定的效果,还具有抑菌、镇静解热的作用。


  菊花种类多


  中药菊花其实有许多不同种类,功效也各有侧重。


  平肝潜阳用滁菊


  滁菊又叫“白菊”“甘菊”,是菊花中花瓣最严密的一种,它平肝阳的效果最好。如有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血压偏高者可以喝一点。


  养肝明目用贡菊


  贡菊一般指黄山贡菊,由于古代作为贡品而得名。贡菊花朵洁白蒂呈绿色,冲泡时刻长了茶汤会变绿色。贡菊的寒性较平缓,清肝明目、养肝养眼效果明显,是常看书、用电脑者的护眼良方。


  清热利咽用杭菊


  杭菊花朵较大,分杭白菊和杭黄菊两种,杭白菊滋味更甘美一些。与贡菊比较,杭菊的深色花心更显著,泡开后花瓣也简单掉落。杭白菊的清热利咽效果最强,咽喉胀痛的时候不妨来一杯杭菊花茶。


  清热解毒用野菊花


  野菊花是与菊花不同的另一种中药,野菊花的花朵更小更黄,花型也不是很美观,苦寒之性更重,清热解毒效果很强,对缓解口舌生疮、牙痛、口臭有较好的效果。饮用野菊花茶时要注意不可一次性喝太多,避免损害脾胃阳气,造成胃肠不适,出现腹痛、肠鸣、大便溏稀等情况。


  泡茶巧搭配


  菊花泡水如佐以其他药食两用之品,还能起到不同的养生作用。


  八宝菊花茶


  材料:菊花10g,金银花6g,山楂5g,胖大海1颗,红枣3颗,陈皮3g,绿茶、冰糖适量。


  做法:砂锅装冷水上灶开火,将所有食材洗净倒入砂锅内,烧开转小火煮30分钟。出锅前倒入冰糖搅拌均匀,待温凉即可饮用。


  功效:平肝降火,生津润燥。


  玫瑰菊花茶


  材料:菊花10余朵,干玫瑰3朵。


  做法:开水冲泡,盖盖子焖10分钟,待花茶充分绽放后,微微摇晃均匀后即可饮用。可据个人喜好加枸杞、红枣、冰糖等。


  功效:理气解郁,美容养颜。


  冰糖雪梨菊花茶


  材料:菊花15g,冰糖10g,雪梨300g,枸杞适量。


  做法:雪梨洗净切块放入锅内,在锅中加适量水,烧开后加入菊花,继续煮10分钟后放入冰糖,待冰糖融化放入枸杞即可。


  功效:清热去火,润肺明目。


  需要注意的是,菊花偏寒,孕妇、小儿及寒性体质者应少喝或不喝。


  (:中国中医药 )


  滁菊的功效与作用推荐文章2:降火用滁菊,明目用贡菊,清咽用杭菊

  中国四大名菊是哪些?


  贡菊,杭菊、滁菊、亳菊并称中国四大名菊。


  黄山贡菊也称“七月菊”、“徽州贡菊”,又称“徽菊”。因在古代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


  ▲贡菊原植物


  杭菊原产中国桐乡,品种有白菊花、黄菊花。


  ▲杭菊原植物(杭白菊)


  ▲杭菊原植物(杭黄菊)


  滁菊主要产于滁州,是菊花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


  ▲滁菊原植物


  亳菊是药用菊科植物,我国药用菊花现有8个产区,长江以南产区的杭白菊、贡菊是以饮用为主,而长江以北产区的滁菊、亳菊、济菊、祁菊、怀菊均以药用为主。


  ▲亳菊原植物


  菊花作为药用植物,有哪些功效?


  《神农本草经》将菊花列为上品,其功用为“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晋代傅玄《菊赋》有云:“服之者长寿,食之者通神”。菊花也有“延龄客”的美誉。


  2020版《中国药典》规定:药用菊花于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亳菊”“滁菊”“贡菊”“杭菊”“怀菊”。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作用,临床常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菊花品种繁多,细分不同品种其功效也有所不同。


  降火用滁菊


  ▲滁菊药材


  滁菊又名“白菊”、“甘菊”,是菊花中花瓣最紧密的一种。它花蕊金黄,花瓣晶莹玉白,素有“金心五瓣”之美誉。滁菊疏散风热的效果最强。如果出现嗓子发干、头发昏等“热伤风”症状时,喝一些滁菊就能缓解。


  明目用贡菊


  ▲贡菊药材


  因在古代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贡菊花朵雪白,蒂呈绿色。冲泡的时间长了,连茶汤也会变成绿色。贡菊的寒性缓和一些,清肝明目、养肝养眼的作用更突出。贡菊泡茶再加一些枸杞,是电脑族的护眼良方。


  清咽用杭菊


  ▲杭菊药材


  杭菊花朵较大,分为杭白菊和杭黄菊两种,杭白菊味道更甘美一些。与贡菊相比,杭菊的深色花心更明显,泡开后花瓣也容易脱落。杭菊清热利咽的效果最强,咽喉肿痛时,喝点杭菊最好。


  消炎用野菊花


  ▲野菊花原植物


  ▲野菊花药材


  需要注意,历代本草记载野菊花与菊花性味、功效不同,二者不可混淆。与以上几种家菊相比,野菊花的花朵更小更黄,花形也不是很好看,苦寒更重一些。野菊花解毒清热消肿的作用最强,对缓解生疮、牙痛、口臭都有效。不过,一般情况下不要喝野菊花,以免损伤脾胃阳气,造成胃部不适、肠鸣、大便溏稀等不良反应。


  合理配伍功效更好


  菊花加枸杞 补肝肾。菊花味甘,对肝肾有滋养作用,配上滋补肝肾的枸杞,作用可得到加强。


  菊花加桑叶 治感冒桑叶与菊花皆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同时可缓解风热感冒初期的发热、头痛等症状。


  菊花加山楂 菊花加山楂可消脂降压。


  菊花加金银花 菊花搭配金银花,可预防风热感冒、咽喉肿痛。


  菊花加胖大海 胖大海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润肠通便。加上胖大海后,针对慢性咽炎引起的异物感有更强的效果,对声音嘶哑也有一定的作用。


  菊花在日常生活中的妙用


  菊花枕


  菊花枕在医籍中早有记载,《本草纲目》即有菊花"作枕明目"之说。将菊花瓣阴干,收入枕中,制作菊花枕,还可以将菊花与决明子等一同制作枕头。


  菊花茶


  菊花茶能让人头脑清醒、双目明亮,特别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经常觉得眼睛干涩的电脑族,清肝明目茶为首选。


  泡菊花一般先用开水冲洗一遍,再用80摄氏度的水冲泡就可以了。菊花茶气味芳香功效才佳,久泡、多泡会降低其芳香气息,所以一般冲泡2~3遍后的菊花茶便不宜再用。


  此外,菊花茶虽然对身体有益,但是性微寒,脾胃虚寒、阳虚体质者尽量少喝。由于菊花有一定的降压的作用,低血压患者最好不喝菊花茶,以免出现头晕眼花的现象。伤寒感冒后也不宜喝菊花茶。


  菊花酒


  菊花酒是由菊花与糯米、酒曲酿制而成的酒,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每至重阳佳节,汉族民间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种类多样,有枸杞菊花酒、花糕菊花酒、白菊花酒等。


  菊花菜肴


  枸菊排骨汤:排骨加姜片炖一个小时至排骨软烂,随后加入泡好的枸杞和菊花,大火烧开即可。枸杞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贡菊则有疏风散热、养肝明目、清凉解毒之功。二者共煲一汤,具有清热降火、清肝明目、补肾益气的功效。


  菊花红枣枸杞炖雪梨:雪梨去皮,红枣去核,枸杞、菊花泡发,加入适量水、冰糖炖煮10-15分钟。红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功效;雪梨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之功效。将菊花、红枣、枸杞、雪梨一起炖煮能够清肝明目、养肝滋肾、滋润养肺,最适合秋冬季节食用。


  滁菊的功效与作用推荐文章3:夏天喝菊花茶已经成为潮流,但你知道“四大名菊”不同的健康功效吗?

  夏天喝茶已经不是一种潮流了,很多人对喝菊花茶甚是酷爱,认为多喝就能去暑清热,泻火养生。菊花茶特别适合白领和上班族等等需要长时间面对电脑的人群。据科学家研究发现,菊花茶具有很好的保护眼睛、明目的作用。


  

  四大名菊健康功效各有所长


  《本草纲目》中有“菊之品九百种”的记载,其中以杭菊、亳菊、滁菊、怀菊最为有名,有“四大名菊”之称,四大名菊虽同为菊花,但在健康功效方面各有所长,饮用时如能加以区分则可达到最佳效果。


  护眼首选杭白菊,风热感冒可选杭黄菊 杭菊主要产于浙江桐乡等地,朵大瓣宽,白色或黄白色,中心黄色,气清香、味甘微苦。杭白菊肉质肥厚,味道清醇甘美,以养肝明目而著称,特别适合泡茶饮用,可每日取杭白菊5~10克,沸开水冲泡后,即可饮用,是整日与电脑为伴的上班族的护眼良方,眼睛干涩明显者,可加入枸杞10克。


  杭黄菊则善于疏风清热,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疼痛等。风热感冒初期,患者常常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咽干咽痛,甚至咽喉、扁桃体红肿疼痛、鼻塞或鼻流黄涕、口渴。这个时候,不妨取杭黄菊5克、桑叶5克,沸水浸泡5分钟后饮用。


  亳菊擅长疏风散热、解暑明目,风热感冒可首选 亳菊产于安徽亳州,阴干入药。花朵较松,容易散瓣是亳菊的重要特点之一。


  亳菊以疏风散热、解暑明目见长。如果您不慎得了风热感冒,不妨取亳菊与冰糖代茶饮。夏季还可将亳菊与大米一起煮成粥,可预防中暑。


  滁菊,肝阳上亢者可代茶饮 滁菊主产于安徽滁州,是菊花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滁菊偏于平肝阳,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症,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者可取滁菊5克、决明子5克,开水浸泡后代茶饮。《本草拾遗》记载菊花可“作枕明目”,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属肝阳上亢者可使用滁菊做成的药枕。


  怀菊,擅长平肝明目 怀菊主产于河南北部,同滁菊的功效相似,也擅长平肝明目,非常适合高血压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者饮用,饮用时亦可搭配决明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上已有服用怀菊出现过敏的道,因此饮本品时一旦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服。


  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菊花茶最适合头昏脑涨、目赤肿痛、嗓子疼、肝火旺以及血压高的人喝。如果每天都喝菊花茶,也最好不要超过5朵。血糖异常的人喝菊花茶时不要加冰糖。由于菊花性凉,体虚、脾虚、胃寒病者、容易腹泻者,也最好不要常饮。


  给大家推荐一道“素食菊花丸”。


  可将鲜菊花瓣切成小段和入肉沫或鱼沫当中,制成肉丸或鱼丸食用。如果没有鲜菊花的话,也呆以用现成的杭白菊煮10分钟(将菊花用布包起来,以避免渣滓沉淀),然后用汁液调食鱼丸。鲜菊花的话还可以将菊花瓣混入蛋液中炒着吃,或是和大米煮成粥等。都是美味佳肴。


  关注健康时大夫说微信,听权威专家说尽健康事。微信关注方式:搜索“大夫说官微”


  滁菊的功效与作用推荐文章4:「药师在线」杭菊、贡菊、滁菊……品种不同作用原来有差异

  每年九月是菊花盛开的季节,秋高气爽,也是开始准备采摘菊花制成菊花茶的最好季节。一朵小小的菊花,曾引出历代诗人多少脍炙人口的诗句,东晋诗人陶渊明在其咏菊中就有“采菊东篱人,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菊花清雅,不施粉黛,不仅可以用来观赏,还可以药食兼用,由于菊花品种繁多,人们往往选择时犯难。今期【药师在线】带您认识常用的菊花品种,为您以后的选择提供方便。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菊花根据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常用的有杭菊、贡菊、滁菊、亳菊、怀菊五大品种。虽说它们都是清凉下火,清肝明目的功效,但由于种类不同,功效也有些许差异。


  一、种类及功效的差异


  —


  —


  杭菊——产于浙江桐乡,一向与“龙井名茶”并提,清咽最佳


  杭菊根据颜色分为杭白菊和杭黄菊两种,白菊疏散清泄的功效较黄菊花较强,按照浙江传统习惯,“黄菊入药,白菊入茶”于是白菊成了大家常见的一种菊花茶。白菊肉质肥厚,味道清醇,咽喉肿痛者最适合饮用,老师、导游、销售员等靠嘴赚钱的职业,一定要常备些。杭白菊未开放的花蕾叫做胎菊,堪称上品之作。胎菊色泽金黄、味道纯正浓烈,有花蜜的清香,泡多久花瓣都不会散开,作用和杭白菊差不多,但要比杭白菊寒,体寒胃不好者要远离它。由于杭白菊和胎菊均经过蒸制,成品多成金黄,因此冲成菊花茶茶色为偏淡黄色。


  贡菊——产于安徽黄山,明目最佳


  贡菊因古代被作为贡品而得名,花朵雪白,花心呈绿色,由于贡菊没有经过蒸制,较多保存了菊花原始的味道,贡菊泡水后,茶色淡黄中透露出几分原始的绿色。贡菊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能缓解眼疲劳,维护眼睛健康。贡菊花茶对肝火旺盛、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天天盯着电脑的上班族、爱打游戏的少年一定要多喝些。


  滁菊——产于滁州,降火最佳


  滁菊是菊花中花瓣最紧密的一种,花瓣晶莹玉白,花蕊金黄,素有“金心玉瓣,翠蒂天香”之美誉。滁菊具有强大的疏散风热效果,当出现嗓子发干、脑袋发昏等“热伤风”症状时,喝些滁菊花茶,便可得到缓解。


  亳菊——产于安徽亳州,解暑明目最佳


  亳菊阴干入药,品质最佳,花朵较松,容易散瓣是亳菊的重要特点之一。具有疏风散热,解暑明目,多为春、夏两季用药,历年来为中医首选的菊花品种。如果不慎得了风热感冒,不妨取亳菊与冰糖代茶饮。夏季还可以将亳菊与大米一起煮成粥,可预防中暑。亳菊沏茶尤其适合上班族多喝,因为亳菊对预防干眼很有效。


  怀菊——产于河南省北部怀川地区,清肝明目最佳,是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


  怀菊具有清热祛火,清肝明目,解毒消肿,平抑肝阳,不仅可以治疗慢性咽炎、嗓子嘶哑而且还有抗病毒,抗有害物质的功效,同时还可以扩张人体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对高血压、冠心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另外泡过的怀菊花还可以敷眼睛缓解疲劳,明目。


  野菊


  讲到菊花不得不提提野菊花,菊花和野菊花二者并非同一种植物,只是同属的近缘植物,菊花均系栽培物,野菊花野生于山坡草地田边、路旁等野生地带,头状花序的外形与菊花相似,性凉,花型不是很好看,花朵很小很黄,味道极苦,古人有“真菊延龄,野菊泄人”之说。野菊花的解毒清热消肿的作用强,对缓解生疮、牙痛、口臭都有效,还能治痛肿、疗疮,目赤、湿疹等,由于野菊极寒,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喝,会损伤脾胃阳气,造成胃部不适、肠鸣等不良反应,所以菊花与野菊花在临床应用时不能混淆,更不能相互替代。


  二、怎样挑选好的菊花?


  1. 看 菊花的干品略带黄色,花心比花叶颜色更重,色泽不均匀,花托偏绿。如果是硫磺熏过的菊花,颜色偏灰白,色泽均匀,花托颜色偏淡绿。


  2. 闻买前要闻闻菊花的味道,没有被熏过的菊花,只有淡淡的花的清香,如果有刺鼻的酸味,则是被硫磺熏过的。


  3. 捏被硫磺熏过的菊花,质地偏干、硬、脆,没有被硫磺熏过的菊花质地相对松软、顺滑。


  三、菊花的贮存方式


  选择避光器皿保存;防止走气,分开贮存,如果大量贮存在一起,常开盖取用,香气会挥发而走味,也易受潮变质;避免接近热源,不放在易产生水汽和有热源的灶台、锅炉旁。


  今期“药师在线”为您介绍不同类型菊花的作用,下期“药师在线”再教您如何泡一杯清香防病的养生菊花茶。


  (何玲玲/文)


  专家简介:何玲玲


  佛山市中医院制剂中心,副主任中药师。主要从事中药调剂和院内制剂的配制工作,对中药材的功效、性状和中药制剂的生产有较丰富的经验。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推进广东佛山再创新局”:点击“阅读原文”有相关精彩H5。


  滁菊的功效与作用推荐文章5:功效不同的五种菊花,你分辨清楚了吗?

   菊花药食两用,我国菊花品种繁多,并不是所有菊花都是中药材,可以药用的菊花只有几种,而且药用功效与品种及产地有很大关系。


  菊花在我国已有3千多年的历史,我国现有7千多个菊花品种,药用功效的菊花,只有“滁菊”、“亳菊”、“贡菊”、“怀菊”和“杭菊”这五个品种,它们的药用功效各有所长,而且药效的高低与产地有关。


  野菊花性状明显不同,本文暂不介绍,只讨论可以药用的这五种菊花。


  1、滁菊的特点与功效


  滁菊


    滁菊主要产于安徽滁州,是菊花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有“金心玉瓣,翠蒂天香”之美誉。形状与毫菊类似,惟花朵较小。多皱缩呈绒球状,花心较松。清光绪年间列为贡品,故又称“滁贡菊”,但它并不是贡菊哦。滁菊以色泽鲜艳,质地柔和、气味清香且不散瓣者为上品。据《本草纲目》记载:“滁州菊,单瓣白色,味甘为上”。


   中医认为滁菊的药性偏肝阳,对头痛眩晕,血压亢进,神经性头痛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泡水饮用或做成药枕均有一定疗效,凡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肝阳上亢者均可使用滁菊药枕。


  从药用功效上来说,滁菊的药效位居“五大药菊”之首,是药效最佳的药用菊花,也是药茶两用佳品,有清热解毒、护肝明目和提高免疫力的功效。滁菊去火的功力最为上乘,平常泡水饮用能散热明目,还有提高睡眠质量的作用。


  

  2、亳菊的特点与功效


  

  亳菊


   亳菊亳菊主产安徽亳县,阴干入药。花大足壮,花瓣长而紧密,长约1~2厘米。将花冠捋齐与蒂粗细相等。花朵较松,容易散瓣是亳菊的重要特点之一。它的药用功效仅次于滁菊。亳菊的花瓣呈白色或黄白色,中间的花蕊呈金黄色。亳菊的花朵比滁菊稍微大些,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花瓣较为疏松,易散开。


  亳菊有散热明目和解暑等药用功效,以疏风散热和解暑明目见长,是适合春夏季节使用的药用菊花。取适量亳菊与冰糖泡茶饮用可治疗风热感冒,将亳菊与大米同煮成粥可预防中暑。


  3、贡菊的特点与功效


  贡菊


  贡菊就是“黄山贡菊”,也称“徽州贡菊”,又称“徽菊”。相传清光绪年间,北京紫禁城里流传“红眼病”,皇帝下旨求名医良药,徽州知府献上徽州菊花,京人泡服后眼疾即愈, 从此徽菊名气大振,被尊称“贡菊”,素有“菊中之冠”美誉。贡菊的特点是花瓣颜色洁白而肥美,蒂绿而鲜艳、花心小,花瓣分布均匀而且不易散开,花瓣密而短。另一个特点是花心稍呈现绿色,由于贡菊没有经过蒸制,较多保存了菊花原始的味道,泡时间长了,茶水会变成淡绿色。


   贡菊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能缓解眼疲劳,维护眼睛健康。贡菊花茶对肝火旺盛、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是作为茶菊的一种不断发展起来的。该类菊花主要产于我国的安徽歙县一带。据文献记载,贡菊最早是在清·光绪22年,也就是公园1896年由徽商从浙江德清一带引入,随后逐渐成为了该地区具有一定特色的道地药材。


  中医认为黄山贡菊性甘苦,微寒,有清肝明目、驱邪降火和清凉解表的功效,适用于口干、火旺、目涩、伤风感冒和疔疮肿毒等症,明目效果尤佳,能明显的减轻眼疲劳,提高视力,也是药茶两用的药用菊花品种。


  将贡菊用沸水冲泡后趁热饮用,还有促进发汗,治疗风寒感冒的作用。著名的桑菊感冒片等成药,就是用黄山贡菊调配而成的。泡水饮用过的贡菊还可以做成药枕,有清凉降火和明目醒脑的功效。


  

  4、怀菊的特点与功效


  

  怀菊


  

  怀菊


  怀菊是中药中的“四大怀药”之一,主要产于河南沁阳、博爱、武陟、温县一带。古代多认为河南是该菊花的主要产地。


  按花朵的颜色,怀菊又可分为两个品种,花瓣为白色而花蕊为黄色的叫小白菊,花瓣和花蕊都为黄色的叫小黄菊。小白菊和小黄菊都是怀菊,最主要的药用功效就是清肝明目,但小黄菊侧重于清热,小白菊侧重于明目。


  怀菊的花朵和滁菊相似,尤其是小白菊和滁菊更为相似,都是花瓣玉白且花蕊深黄,色泽均匀且花瓣较为紧密。


   菊花主要的药理作用为抗病毒、杀菌消炎、预防肿瘤诱变、防止感染细菌、抵抗寄生虫等,而且可以增强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改善胆固醇的代谢能力,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


  中医认为怀菊味甘苦,性凉,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及解毒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及眼目昏花等症,泡水饮用对高血压、头痛及失眠等症状有明显疗效。怀菊的功效与滁菊也较为相似,但怀菊明目的功效较佳,擅长于平肝明目。


  怀菊以药用为主,属于纯粹的药用菊花,其茎叶和花朵皆可入药,正常人不宜用其代茶饮用。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上已有服用怀菊出现过敏的道。因此,用怀菊泡水饮用治疗疾病的时候,一旦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服。


  5、杭菊的特点与功效


  

  杭菊


  杭菊原产中国浙江桐乡,有白菊花、黄菊两种。因加工蒸过而呈压迭状。朵大瓣阔而疏,色白微黄,花心较大,深黄色。采收盛开的花朵,经烘焙后可作香料、药用,冲泡菊花茶能当养生保健饮料,除此之外,也可以种植观赏。当时的桐乡茶商为了提高知名度,将当地产的菊花冠以“杭州”之名,延用至今。杭菊又名为甘菊,按花瓣颜色可分为黄菊和白菊两个品种,黄菊又称为杭黄菊,白菊又称为杭白菊。


   黄菊一般情况下习惯药用,白菊习惯茶用,随着近年来,我国传统医药学的不断发展,该类菊花已经成为一种茶药兼用之品。据相关文献对该类菊花的最早记载是在明万历年间,距今已经大约400年。


  杭黄菊的花瓣及花蕊均为金黄色,味辛、甘、苦,性微寒,长于清热,有清热解毒和疏散风热的功效,以入药为主,其疏散清泻的功效较强,可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目赤昏花、眩晕惊风及疔疮肿毒等症的治疗。


  杭白菊的花瓣为白色,花蕊为金黄色,善于明目,有清肝明目和醒脑提神的功效,以入茶为主,也是制作菊花茶的主要原料,是我国传统的茶用菊花,也是品质最好的茶用菊花品种。


  杭白菊在古代曾作为皇家贡品,所以又被称为“杭白贡菊”,向来与“西湖龙井”齐名,泡水后清香四溢,是居家养生的首选茶饮,也可用于湿热黄疸、胃痛食少及水肿尿少等症的辅助食疗,兼能养肝。


   杭白菊未开放的花蕾叫做胎菊,堪称上品之作。胎菊色泽金黄、味道纯正浓烈,有花蜜的清香,泡多久花瓣都不会散开。作用和杭白菊差不多,但要比杭白菊寒。另外,比胎菊再小一些,完全没有开放的菊花花蕾加工后称为菊米。


  

  胎菊


  药用菊花品种到此就介绍完了,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一款菊花茶饮用。但是,菊花具有药性寒凉的共同特点,脾虚胃寒腹泻或体质过敏的朋友还是敬而远之为好。


  滁菊的功效与作用推荐搜索词:

  

  1.安徽滁菊的功效与作用

  

  2.滁菊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3.滁菊的功效与作用百度百科

  

本文标题:滁菊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