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在哪个省份推荐文章1:45.85万!洞庭湖

  人民网长沙1月16日电 (黄卓) “45.85万,是这个冬天官方监测到的洞庭湖区域越冬候鸟的数量,创下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近日,在湖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一场“委员通道”上,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梁婕分享道。


  这一数字来之不易。梁婕举例说,为因地制宜开展常态化鸟类栖息地保护,在湘阴的横岭湖自然保护区,湿地被划成很多小块,根据不同水鸟的栖息特点,每小块湿地的水深设置成不同高度,10厘米到30厘米的水深适合鸻鹬类候鸟觅食,最深的1米水深是“游泳高手”和“大长腿”候鸟的乐园。


  “量身定制”的阶梯湿地,让越来越多的候鸟将“过冬家园”放在这里,洞庭湖成为名副其实的候鸟“天堂” 。


  洞庭湖在哪个省份推荐文章2:湖南省洞庭湖具体范围拟定

  洞庭湖在哪个省份推荐文章3:

  洞庭湖在哪个省份推荐文章4:我叫“洞庭湖”,这是我的名片!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长风浩浩,接天的波浪是我扬起的裙裾;日月出没,繁忙的航道徜徉在我的臂弯。“我”就是洞庭湖,住在长江中游荆江南岸。我是不能忽视的地理坐标,“湖南”“湖北”两省名称皆由我而来。岳阳、汩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环绕在我的身畔。我受三湘四水的孕育长大,又以我优越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回馈滋养这片土地。


  

  一、“我”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洞庭湖


  面积:2579.2平方公里


  总容积:220亿立方米


  所属水系:长江流域


  著名景点:岳阳楼 天然候鸟栖息地


  地理位置: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


  类型:构造湖


  

  二、“我”的名称由来


  秦汉以前,我还很小,如今汇入洞庭湖的湘、资、沅、澧四水,还分别汇入长江。


  从公元4世纪开始,受地质沉降作用与长江荆江段筑堤的影响,长江分流之水汇入洞庭平原,我才逐渐演变成浩渺的大湖。


  到北魏郦道元作《水经注》时,已经是:湘、资、沅、澧,“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会大江”;“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


  唐宋时期,我进一步向西扩展,号称“八百里洞庭”。《巴陵志》有:“洞庭湖在巴丘西,西吞赤沙,南连青草,横亘七八百里”。


  (变迁图)


  明嘉靖、隆庆(1522~1572年)年间,是洞庭湖的全盛时期,面积达5600平方公里。此后由于分流入湖的洪水夹带大量泥沙,湖盆不断淤积,1983年,我的面积又缩小到2691平方公里。


  三、“我”的特产


  洞庭湖自古为淡水鱼著名产地。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有《洞庭鱼》一诗:"洞庭鱼可拾,不假更垂罾。闹若雨前蚊,多如秋后蝇。"可见鱼之多。如今湖里盛产鲤、鲫、鳙、鲢、鳊、鳜、银鱼、凤尾鱼和虾、蟹、龟、鳖、鳝、鳗、鳅、蚌等百余种水产,还生长着珍稀的白鳍豚。洞庭鱼中最大的是鲟鱼,重达二三百公斤;最小而又最名贵的是银鱼。洞庭银鱼,历史上即颇负盛名。据清代《巴陵县志》载:"银鱼出艑山、君山湖中,小才盈寸,眼见黑点者佳,以火焙之,胜日干者。他处出面条鱼,长二、三寸至四、五寸则贱物矣。一年冬夏产之,夏水热不如冬美。"据传清雍正、乾隆二帝先后游江南时,均曾品尝过银鱼,评价甚高。银鱼嬉游于清水草滩的缓流之处,它银白透明,呈圆条状,无鳞无刺,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丰富,味极鲜美,向为席上珍品。


  洞庭湖在哪个省份推荐文章5:

  洞庭湖在哪个省份推荐搜索词:

  

  1.洞庭湖在哪个省份哪个城市

  

  2.洞庭湖在哪个省份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3.洞庭湖在哪个省份面积是多少

  

本文标题:洞庭湖在哪个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