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是哪一年
八国联军是哪一年推荐文章2:庚子事变为什么满清被全世界列强围殴?1900年8月8日俄国入侵东北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庚子事变为什么满清被全世界列强围殴?1900年8月8日:庚子事变:俄国全面入侵中国东北。
庚子事变爆发以后,俄军立即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黑龙江将军寿山兵败自杀。俄军占领东三省的同时,还进行了残酷的海兰泡大屠杀、江东六十四屯大屠杀等一系列屠杀,导致中国居民7000多人被害。俄军还沿途烧杀抢掠,放火焚烧了瑷珲城。
1901年3月,沙俄政府以从东三省撤军为诱饵,强迫清廷签署《中俄收交东三省条约》。根据这一条约,沙俄合法侵吞了黑龙江以北的大片中国领土,继续霸占辽东半岛及旅大军港。
可以说,此次庚子事变中,沙俄捞到的便宜最多。即便如此,沙俄也没有按照条约撤军。
1903年4月18日告知清廷外务部另提《七项撤军新条件》,其中有“列强势力不得进入满洲”、“俄国参与北满行政管理”等变相侵呑东北的条款,并重新出兵占领沈阳。
此举引起了日本的震怒,该国一直试图染指东北。于是,两国为了争夺中国东北,最终在1904年爆发了日俄战争。
庚子事变有个很奇怪的地方,就是满清几乎被全世界列强团结起来群殴。
这堪称世界上绝无仅有。
一战、二战,世界列强毕竟还分为两个阵营,互相对立。
冷战期间也是如此,即便是海湾战争也有很多强国没有参加。
而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满清的对手不过是英国、法国、日本而已,也没到被全世界围殴的地步。
为什么慈禧太后会被十几个列强一起揍?
最直接原因,就是慈禧太后纵容义和团杀洋人,甚至包围了北京使馆区,引起了公愤。
那个年代的中国,是所谓“百姓怕官,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
老百姓怕官很容易理解,清代的官员权力很大,叫做“抄家的知府,灭门的知县”。
就算你根本没罪,知府也有办法将你抄家、夺取你的财富。父母官知县更是可以要你的命,甚至满门抄斩。
这并不是夸张,而是确实如此。
当年官员权力很大,官官相护,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
比如《红楼梦》中,薛蟠当众将冯渊打死,这案件随后不了了之。要知道,薛蟠的行为触犯了斗杀令,根据满清法律应该判处死刑,也就这么没事了。
冯渊并不是普通人,而是有些财产的公子哥,尚且被人活活打死也无法申冤,普通老百姓更是不用说了。
不过,官怕洋人。
因为一系列的对外战争失败,洋人在中国享有特权。
如果洋人出事了,该国政府会借题发挥,大吵大闹,借机向满清讹诈更多的好处。
这种事情为满清惹了巨大的麻烦。
所以,慈禧太后往往不管是非曲直,一律直接追究涉事官员的责任:轻则罢官,重则杀头。
官怕洋人,其实是怕自己丢官。一旦遇到涉及洋人的纠纷,官员多是大事化小,或者偏向洋人,借此息事宁人。
有意思的是,洋人怕百姓。
这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
大家看过电影《古惑仔3》吗?很多人对一个场景很不解。
山鸡、蕉皮、大天三个人去屋村的足球场踢球,突然遇到了三十几个十四五岁的不良少年。
说起来,山鸡已经是台湾三联帮的堂主,在黑道赫赫有名。大天和蕉皮也是浩南的得力干将,在香港黑社会属于有名的人物。
这三个很牛逼的黑社会分子,面对这群毫无名气的小孩,却非常胆怯。由山鸡硬着头皮说了几句场面话后,三个人最终撒腿就跑。
很多人觉得这个场景很荒谬,怎么黑社会头子害怕这群小孩?
这恰恰是山鸡他们聪明的地方。
这三人不是叶问,赤手空拳面对着三十几个不良少年,真正动手肯定吃大亏,甚至被打残或者打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名气没有半毛钱作用。山鸡名气再大也只有一条命,一样会被这群小孩打成残废。他们才会拔腿就跑,好汉不吃眼前亏!
道理也是一样,洋人再厉害也只有一条命。
在华洋人数量毕竟很少,一个省也就几百人甚至几十人。
而中国老百姓有好几亿,就算一命抵一命,这点洋人很快就被杀光了。
况且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洋人在中国内地生活,搞不好被暗杀了,连凶手是谁都不知道。
著名的曹州教案,就是这样。
1897年11月1日夜,十多个手拿匕首、短刀的人,闯进山东省曹州府磨盘张庄教堂,杀死了德国神甫能方济和韩理迦略。
到今天,这十几个人的身份也不明。他们可能是单纯来抢劫的匪盗,也可能是周边的群众,或者是反洋教的大刀会,还有种说法是同张庄教堂神父薛田资有私仇的什么人。
在曹州教案发生后不到两周,德国就以传教士被杀害为由占领了胶州湾。在德国的威胁下,清政府被迫免去许多山东官员(包括山东巡抚李秉衡)的职务,并自费在该地区(济宁、曹州和巨野)修建三座天主教堂,被袭击的教会获得3000两银子赔偿,并获得该地区建造七座防御设施的权利。
即便清政府尽了最大努力,想抓住这十几个人给洋人一个交代,却始终没有捉到。
看看,这就是洋人怕老百姓的原因。
义和团主要出现在中国北方农村,有着复杂的原因。
其一是北方农村几千年有着自己的规矩,就是宗族乡绅自治。
乡下是由有威望的乡绅管理,总体要讲道理,但结果肯定会偏向于大宗族。在乡下大宗族欺负小宗族,或者占小宗族上风,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然而洋人的到来后,却改变了这一切。
洋人传教士为了让中国信教,选择帮助中国乡民打官司。而官怕洋人,会在官司上面偏向于洋人保护的教民。
于是,小宗族的乡民选择信洋教,目的就是找个靠山。
这样一来,中国乡下几千年的潜规则被打破了。明明实力占优的大宗族,却莫名其妙地被小宗族压倒了,损失了很多利益。
这引起了乡下大宗族的极度不满,逐步形成燎原之势。
同时满清政府腐败无能,同洋人打仗全部失败,背负了巨额赔款,都转嫁给老百姓承担。同时洋人利用工业化的优势,将大量物美价廉的产品在中国倾销,导致中国封建自给自足经济几乎破产。
以上这些,导致中国城乡底层居民生活非常艰难,再加上那些年北方各种灾害频发。人民感觉到活不下去,在满清的引导下将对洋人的仇视无限放大。
于是,义和团就蓬勃地发展起来。
对于慈禧来说,她完全是把义和团作为一颗棋子使用,利用他们罢了。
慈禧认为洋人处处和她作对,甚至干涉他废除光绪。在慈禧看来,洋人干涉家务事,就是同她彻底为敌。
慈禧想要给洋人点厉害尝尝,让他们不要干涉自己的权力。可惜清军对洋人作战,那是百战百败,慈禧不敢开战。
于是,慈禧就借助“洋人怕百姓”的心理,利用义和团这伙人来对付洋鬼子,然后再和洋人谈判,试图压服洋人让步。
没想到,洋鬼子更狠,压根不吃这套。
双方硬碰硬的结果是,最终就看谁的实力更强,而慈禧显然是弱势一方。
洋人下最后通牒,让慈禧剿灭义和团,不然就开战。
慈禧虽很害怕,却不愿意由此服软。
在她看来,如果这次服软了,洋人以后就会毫无顾虑地干涉她的内政,慈禧自己的位子也会保不住。
所以,慈禧使用了认为所谓的高招,将北京城的洋人,尤其是洋人外交官们包围,做出要打要杀的样子。
慈禧认为洋人是讲究实际的,肯定会一下子软了。
没想到,洋人根本没有服软,反而还组成八国联军出兵攻打大沽口,直接兵戎相见了。
这种情况下,慈禧完全是骑虎难下,就算立即服软也迟了。
况且义和团被煽动起来以后,慈禧立即感觉控制不住。
极端民族主义的特点就是如此,一旦成为燎原之势,后果就是不可预计。
连德国驻华大使克林德,都被支持义和团的清军宰了。
谈判是不可能了,只能开始直接战。
区区1万多八国联军,将平津一线10万满清新式陆军杀得落花流水,数十万义和团也作鸟兽散。
北京被洋鬼子轻松占领,慈禧太后跑路,随后签下了最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义和团有没有爱国热情?可以说是有。
但爱国也要找对正确的方法,不是蒙着头胡来就可以的,更不应该被慈禧利用成为政治工具。
慈禧早就决定,无论对付洋人是成功还是失败,最终都要消灭义和团。她不会允许境内,出现一种强大的民众自发武装力量,哪怕只有大刀长矛。
早在40多年前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蒙古王爷僧格林沁就知道依靠冷兵器,哪怕是强悍的蒙古骑兵也是对付不了洋人的。
那么,在40多年后连重机枪都诞生的年代,依靠刀枪不入去打洋人同送死又有什么区别。
义和团闹来闹去,并不能阻挡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丢失了大部分主权,领土也没了很多。如果不是洋人分赃不均,中国大陆说不定在庚子事变后就会变为香港、澳门那样彻底的殖民地了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请通知删除。
八国联军是哪一年推荐文章3: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完全是满清王朝自己招惹来的
1900年,英法美德等八国联军在天津登陆,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逃往山西,然后继续逃往陕西。八国联军在北京城烧杀抢掠,北京城再次成为人间地狱。但是凡是有果必有因,八国联军侵华也不例外。八国的这场行动完全是在愚蠢的满清贵族混乱折腾之下,所产生的应对行为。
一、义和团在山东的兴起,关键在于袁世凯的态度
1894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大败亏输,陆军精锐受到重创,海军力量全军覆没。清朝的国际地位直线下降,在1897年,德军抢占了山东胶州湾。德国在山东的传教士也开始依仗德军的势力肆无忌惮起来,在教民与非教民的事务纠纷中,传教士经常偏袒教民。不要认为传教士在中国没有权力,清廷已经被打怕了,传教士在中国的地位和知府同级,远高于地方知县。所以很多地方官对于这些事都是躲还来不及,就更不要说管了。
为此很多地方只能自己组织大刀会和义和拳,山东巡抚毓贤是一个标准的热血保守派,他将山东之内的各种武装全部组织起来“扶清灭洋”。山东地区一时之间,家家户户都年念咒。山东境内的铁路、电线全部都被拆除,各地的教堂也被砸毁。最后清政府迫于各国的压力,将这个惹事的毓贤掉到了山西担任巡抚。继任山东巡抚的人是袁世凯,袁世凯是一个很精明的人。他看到了山东义和拳的闹剧,这完全是神棍们在瞎折腾,而且还是霍乱地方的折腾。袁世凯对此进行了坚决的镇压,他手下的张勋(后来的辫子军)开始疯狂镇压义和拳,最多的时候一天杀了500多义和拳民。在袁世凯的坚决镇压之下,这些人纷纷逃离山东,进入河北和山西。
二、清朝贵族们的疯狂折腾开始了
义和拳改称义和团之后,开始在山西、河北一带活动。慈禧太后起初对这些人并不信任,但是在朝中几位大臣的忽悠之下,承认了义和团的地位。这些作死的节奏开始了,各国在河北地区的41名传教士逃进天津租界时,只剩下了7人,其余全部被杀。由于那个毓贤此时已经成为山西巡抚,山西的义和团相当疯狂,各国在山西地区的46名传教士无一幸免,全部被杀。义和团进入京津地区之后,各大王府都被这些人占领,在北京地区的义和团有20多万。他们号称天天念咒70遍,能够把西方的什么维多利亚女王、威廉大帝全部咒死。
义和团进入北京之后的大清洗,让慈禧太后也慌了,她调董福祥的甘军入京保卫皇室的安全。谁知甘军来的第一天就出事了,他们和日本驻华的书记官发生了冲突,最后日本这个书记官被甘军分尸。德国的公使克林德在大街上行走时,被甘军一枪打死。这下可是彻底没法收拾了,慈禧太后索性向11个国家宣战。有5位力劝不可开战的大臣,被慈禧杀害。同时命令甘军和义和团围攻东交民巷的各国使馆。万幸的是甘军在荣禄的暗示下出工不出力,仅靠那些义和团怎么打也进不了东交民巷。
三、东南互保,清廷开始了最后的疯狂
八国组织军队进行行动以后,开始向天津运动。从当时的情形来看,当时各国对中国并没有战争的计划,这些军队完全是临时调集的。比如英军,英国为了应急是将驻扎印度的英军和印度军队派到了中国。就在北京的贵族们瞎折腾的时候,东南的那些官员却不傻,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等人做成了东南互保的协议。而此时的清廷开始了最后的疯狂,为了能够杀洋人泄愤,贵族们公开了价格:“杀一个洋人50两,杀一个洋妇40两,杀一个洋孩30两”。受到金钱诱惑的义和团开始疯狂的进攻,只可惜2万多人就是进不去。
几天以后,八国联军击垮了守卫天津的清军,向北京开进。慈禧太后带着光绪仓皇西逃,把很多文武官员全部丢在了北京。而那些义和团还在围着使馆区,但是他们听到了机枪的声音。当时的清军还没有装备机枪,不用想是洋人军队来了,这些人开始四散奔逃。此次各国可以说对清政府恼怒至极,各国本来没有进攻的计划,硬生生让那帮子贵族们逼出来了。这也是在清廷开始和联军谈判时,联军为什么提出杀那么多主战大臣的原因。
八国联军是哪一年推荐文章4:八国联军席卷北京,我们到底败在了哪里
一个总是想妥协的国家,兵力即便是对手的一百倍,照样是输。
八国联军是指1900年(庚子年)以军事行动侵入中国的英国、法国、普鲁士(德国)、沙俄、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今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八国联合军队。前期由英国海军将领西摩尔率领,开始时总人数约3万人,后来有所增加。
八国以日本派遣的军队人数最多,派遣士兵约23000人,军舰约18艘,陆战队约540人总派遣的军队人数为23540人,奥匈帝国派遣的人数最少,只是象征性派遣75人,日本成为八国联军的主力。
姑且不算义和团在京津的三十余万兵力,光清朝政府在北京和北京周边的总兵力就近22万,为何却又输了?
如果说鸦片战争之初,拿着冷兵器的清军,无法抵挡英国军队的坚船利炮,还情有可原。但19世纪中后期,清朝经过洋务运动,已经引进了一批比较先进的西方军事装备,特别是在甲午战争失败后,打造了一支新式军队。清军至少在武器装备上,同八国联军的差距其实并不大。
况且,双方的主要战场并不是在海上,这和甲午战争是有一定的区别。关于战争,值得一提的还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供给和兵力远胜八国联军,武器装备又没那么埋汰,清朝军队却输得挑战我们想象力的下限。
你能想象到输得有多丢人吗?一个月不到,大沽炮台就失陷了;两个月不到,天津就落入敌手;三个月不到,北京就被攻破了。然后就是大家熟悉的程序:双方谈判——赔钱割地——双方签约——敌人撤军。
因此,这场战争是输在了人心问题。
首先,慈禧的人心问题。
很多人不管是通过电视剧还是通过其他渠道,都认为慈禧太后对世界宣战是极其坚定的。
但从史料上来看,根本不是那么回事。1900年6月21日,面对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政府发表了一份上谕,其中讲到:“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这道诏书没有说明向哪一国或向哪几国宣战,也从未以任何形式送达任何外国政府,只是来忽悠忽悠民众而已。
其次,朝臣的人心问题。
其实翻看整个清朝历史,对于清朝进行所有的集权统一战争中,我认为相比什么甲午海战和八国联军,平三藩和镇压太平天国比那些都要难。但为何平三藩和镇压太平天国就赢了?平三藩是康熙年间,我们暂且不想那么遥远。
在太平天国的镇压战争中,李鸿章、曾国藩等朝廷重臣不论是率领清朝直属军队还是地方兵团,均是上下一心。但是在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中,你能看到那个“袁大头”人在哪里吗?在对抗八国联军的清朝指挥者中,只明确了两个人。一个是满洲镶白旗的爱新觉罗·载漪,另一位是满洲正白旗的瓜尔佳·荣禄。
最后,民众的人心问题。
清朝反水义和团,确实是不地道。不过再看看满京城的大烟馆,我们依然做着天朝大国的美梦,还在因为自己是皇城根底下的人而沾沾自喜。
最终,圆明园也成了几千年前的阿房宫,一场大火,烧醒了我们......整天做着天朝梦,肯定完蛋!
八国联军是哪一年推荐文章5:八国联军真实兵力是22万大军,不是2万人:日本承认联军伤亡惨重
1900年庚子年,八国联军到底有多少人?有人说2000人,有人说2万人,也有人说5万人,其实,八国联军最高峰的时候有22万人。为什么很多人不明白,2万八国联军就打进了北京,原因就是八国联军真实兵力最顶峰的时候有22万。
在1900年5月,第一批八国联军是2000人聚集在天津租界,另外还有24艘军舰在海上。1900年6月,清军切断了天津到北京的交通线,联军在向北京进发的时候在廊坊,杨村遭到阻击。
同样在1900年6月开始,联军开始增兵,第一场大战在天津爆发,清军与八国联军在天津爆发主力决战。激战到1900年8月,在天津的八国联军增加到2万人。双方战斗非常激烈,西摩尔第一次进攻北京损失424人,清军攻击天津火车站,联军阵亡400人等等。
英国军官宝夏礼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记载,在最激烈的7月13日战斗,一名美军上校阵亡,随后美军第9步兵团遭到清军长达20个小时的猛烈围攻,最后在夜里才勉强突围。那一天,日本陆军第一个打开了清军防线,扭转了战局,在这一天,八国联军战死775人,还不算负伤人数,清军也有超过3000人战死。
清军主力在天津与八国联军交战1个月以后战败,在1900年8月,八国联军向北京进发。在北仓再次与清军爆发激战,联军伤亡635人以后,突破清军防御。随后又在杨村爆发一次战斗,甚至还发生了一次遭遇清军骑兵反冲锋 战斗。导致联军战斗和战斗伤亡数百人。
8月13日,2万联军开始围攻北京城墙,英国军官宝夏礼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记载,在这一天俄军和日军伤亡200人,但是没有得手。最后是,美军和英军在广渠门取得了突破。
在北京的清军主力是,八旗虎神营和神机营39个营,还有八旗前锋和护军营,荣禄的30多个营,董福祥25个营,八国联军从8月13日开始攻城,到8月17日夺取北京,联军在北京解围之战阵亡1000人,不计算负伤,清军死亡4000人,最后在京津地区,八国联军持续增兵一直到5万人。
实际上,北京之战,联军损失很大,也只是突破了城墙的一角,在当时清军主力保持完整是可以与联军交战,或者夺回广渠门,然而慈禧太后立马丢下士兵,带着光绪跑了,这样一来清军肯定就没有继续抵抗的士气了!
与此同时,在1900年6月,八国联军当中的沙俄从东北单独发起一路进攻,17万沙俄军队从6月交战到9月,三个月夺取了东北。两场战争同时进行,清军主力在东北为9万人,在华北为8万人。
东北9万清军分布在三个省,兵力非常分散,被17万俄军以多打少,快速各个击破。在华北清军主力在天津一战以后,也是一蹶不振。八国联军战争不存在几千联军打败几十万清军,而是22万联军打败17万清军。
清军在北京有56000人,在天津有25000人,在山海关有14000人,在东北有9万人,清军的总数是18.5万人。
八国联军战争联军损失多少人,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统计数字,但是日本公布的数字是,日军死亡1363人,不算负伤人数。从英国军官宝夏礼的回忆录记载的几次战斗,联军已经死亡2500人,按1:2比例,加上负伤,整个八国联军伤亡应该在7500人,再加上沙俄在东北的损失,合计超过一万人伤亡是正常数字。毕竟,清军在东北战场打的还是比918事变的东北军激烈多了。
八国联军是哪一年推荐搜索词:
1.八国联军是哪一年侵略中国的
2.八国联军是哪一年几月几日
3.八国联军是哪一年入侵的
本文标题:八国联军是哪一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