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城乡建设学校
烟台城乡建设学校推荐文章1:烟台城乡建设学校举办学年第二学期家长会
大小新闻3月11日讯 为加强家校沟通,凝聚家校共育合力,3月7日,烟台城乡建设学校召开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家委会,会议由德育处主任陈辉主持。
会议伊始,家长们共同观看了校歌《建设心的家园》MV,激昂的歌词与悠扬的旋律交织,赢得了现场家长们的阵阵掌声。德育处主任陈辉从手机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社团活动开展等维度展开分享,强调家校需同心同力、协同联动、齐抓共管,共筑学生成长发展的同心圆。
接着,总务处主任杨麟就学校食堂方面提出,学校成立以“监督膳食质量、促进沟通交流、保障学生权益”为宗旨的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将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充分发挥家长参与校园管理的积极作用,协助学校提升食堂服务水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饮食环境。
会后,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成员走进食堂,参观了操作间、仓储间、就餐大厅等。总务处主任杨麟为家长们详细讲解了食堂的布局以及各项卫生标准的执行细节,让家长们对食堂的采购验收、加工运作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过程中,家长们不时地与食堂工作人员交流,驻足拍照记录,严谨细致地履行着自己的监督职责。未来,学校将携手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共同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努力打造安全、营养、美味的膳食环境,让学生和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家校携手育新人,共筑成长新未来。本次家长会为家长和学校搭建了沟通的“连心桥”,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拓宽了家校共育的途径,为后续持续深化家校合作,共同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编:刘岩
烟台城乡建设学校推荐文章2:烟台城乡建设学校召开2025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备战工作推进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4月2日,烟台城乡建设学校教务处组织召开2025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备战工作推进会。会议旨在总结前期备赛经验,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为即将到来的职业技能大赛做好充分准备。
会议伊始,教务处隋向阳主任强调,技能大赛是检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试金石,也是彰显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窗口,要求各专业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备赛工作。随后,各专业部负责人依次汇备赛情况。
会上,财经管理专业部王树强主任系统阐述了沙盘模拟经营、智能财税和会计信息化三大赛项的备赛策略。通过构建“以老带新”的梯队培养模式,着力提升学生的战略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针对专业软件短缺问题,正在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争取资源支持。学前教育专业部侯志秀主任详细介绍了幼儿保育以及法律实务赛项的阶段性成果。通过“理论奠基、实操强化、心理护航”三位一体的训练体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得到显著提升。目前已完成第一轮基础训练,正式进入强化提升阶段。国防与信息化教育专业部苏丽娜副主任重点汇了“学训结合、以赛促教”的特色培养模式。通过构建“日清周结”的学习机制,将知识点分解落实到日常训练中,确保备赛工作的系统性和实效性。同时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实现专业技能与心理素质同步提升。建筑工程专业部房俊静副主任展示了建筑测量赛项的训练成效。通过“理论筑基、实践强技”的双轮驱动,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实现质的飞跃。针对赛事规程变化,创新性提出“双轨并行”的备赛方案,确保备赛工作的前瞻性和适应性。机电技术专业部原佳伟老师全面汇了六大赛项的备赛进展。面对设备短缺等现实困难,采取“内强素质、外引资源”的工作思路,通过建立“错题本”机制强化薄弱环节,同时积极引进行业专家资源,提升训练质量。
在经验交流环节,建筑工程专业部荀林老师分享了建筑测量赛项的指导心得。通过构建“理论-实践-反思”的闭环训练体系,创新性实施“数据零误差”管理标准,为其他赛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张昌勇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职业技能大赛是展示学校办学成果的重要窗口,更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力抓手。他强调,各专业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技能大赛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破解备赛难题;要强化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备赛各项工作。要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本次会议全面梳理了各赛项备赛进展,深入交流了训练经验,明确了下一步工作重点。与会人员一致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全力备战2025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烟台城乡建设学校推荐文章3:青蓝相携,育梦成光:烟台城乡建设学校举行谢师会暨师徒结对签约仪式
大小新闻12月24日讯 为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助力学校高速、高质、可持续发展,12月18日,烟台城乡建设学校举行“青蓝相携,育梦成光”第十七届青蓝工程谢师会暨第二十届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签约仪式。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三年的培养期,师傅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用关心爱心助力新教师成长;徒弟好学深思、力学笃行,用精彩的出师汇课作为回馈。会上,学校为第十七届“青蓝工程”六对师徒颁发纪念品,徒弟为师傅献花表示感恩,这标志着出师的六位教师即将开启下一个奋进新征程。
青蓝相继,弦歌不辍。今年有10位新教师成为第二十届“青蓝工程”的培养对象。一纸聘书,架起一座师徒之桥,徒弟的成长,如娇嫩的树苗需要细心呵护,而师傅亦需汲取新鲜养分。学校为师父颁发了聘书,寄托了学校对师父们的深情重托,以及对徒弟们的关爱期盼。新教师代表田海玲表示会严格要求自己,谨记师父教诲,虚心学习,扎实工作;师父代表苏丽娜则郑重承诺,会毫无保留地把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率先垂范,勇于担当。
副校长张昌勇作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青蓝工程多年来取得的显著成效,强调这一工程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石,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对新结对的师徒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师傅们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做好“传帮带”;徒弟们珍惜学习机会,积极进取,早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
青蓝共美,薪火传延;凝“新”聚力,筑梦远航。青年教师作为学校的中坚力量,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使命,青年教师也需要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和进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青蓝工程”不仅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期许;不仅是个人的成长,更是团队的发展。教师们亦师亦友传薪火,教学相长共奋进,青蓝同心,携手育人,共同谱写烟台城乡建设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责编:刘岩
烟台城乡建设学校推荐文章4:烟台城乡建设学校成功承办第二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砌筑赛项
4月1日至3日,第二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砌筑项目竞赛在烟台城乡建设学校举行。本次赛事由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吸引了来自全省8个地市的9名技能精英同台竞技。
竞赛现场,选手需在17小时内完成涵盖垂直度、平整度等6大项技术指标的砖砌体实操任务,并独立完成施工放样、图纸深化等技术环节。我校作为承办单位,依托建筑品牌专业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优势,组建专项工作组,高标准完成场地布置、设备调试及赛事服务工作,制定了详细的赛务手册,对赛场布局、日程安排、竞赛细则等方面进行了周密安排。同时,学校还加强了与各参赛队的沟通协调,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和保障,赢得了参赛选手和裁判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大赛旨在弘扬工匠精神,提升砌筑技能水平,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技能人才支撑。比赛期间,参赛选手们展现了高超的砌筑技艺和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优胜选手,经过后期集训队选拔后,获得第一名选手将有资格代表山东省参加今年9月在郑州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
本次大赛是山东省落实"技能兴鲁"战略的重要举措,学校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继续秉承“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以赛促才”的理念,进一步加强与兄弟院校、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砌筑技能水平的提升和行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优质技能人才。
烟台城乡建设学校推荐文章5:喜!烟台城乡建设学校在全省大赛中斩获一等奖
大小新闻12月10日讯 12月6日,第十七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水利工程制图与应用比赛在山东省东营市拉开序幕。本次比赛采用单人赛形式,共有来自全省各地市的25支代表队参加比赛。经过紧张激烈角逐,烟台城乡建设学校建工专业部学生范晋昊荣获一等奖。
本次比赛共分为识图、制图、建模三个模块。参赛选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识读水利工程图并完成相关技能与知识的答题,再运用CAD绘图软件绘制指定的水利工程图样,最后运用BIM建模软件构建水利工程信息模型并统计工程量,渲染出图。比赛各环节环环相扣,综合考查了学生的识图、绘图以及运用BIM软件建模的技巧与实际工程应用能力。自名参赛以来,建工部高度重视,科学部署、周密规划,为备赛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指导教师郭海燕和参赛学生深入钻研、紧扣重点、反复打磨项目内容与环节,刻苦训练,上届水利工程制图与应用比赛指导老师李秀敏也积极进行经验的交流与指导,为大赛取得优秀成绩奠定了基础。比赛期间,参赛选手凭借扎实的基础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和沉稳的心理素质脱颖而出。
职业技能大赛在促进技能人才培养、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和弘扬工匠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烟台城乡建设学校将职业技能大赛作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参赛成绩显著,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实力不断提升。下一步,学校将继续秉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理念,通过举办各类技能竞赛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培养具备行业特质、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责编:刘岩
烟台城乡建设学校推荐搜索词:
1.烟台城乡建设学校有哪些专业
2.烟台城乡建设学校是公办还是民办
3.烟台城乡建设学校招生简章
本文标题:烟台城乡建设学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