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五音疗法
黄帝内经五音疗法推荐文章1:50岁后睡不好、脾胃差?试试《黄帝内经》五音养生法,附曲目!
【重要提示】本文分享的“五音养生法”源自《黄帝内经》传统文化理论,仅为养生知识探讨,不替代医疗诊断与治疗,请理性参考。
中国传统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记载:“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古人将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与人体五脏、五行相联,形成独特的“音乐疗法”。这种以音律调和气血的音乐养生法流传千年,至今仍被很多注重健康的人用来缓解压力、舒缓情绪、调节身心平衡。
一、宫音:土性敦厚养脾胃
五行属性:土
对应脏腑:脾、胃
溯源典籍:
《史记·乐书》称“宫乱则荒,其君骄”,强调宫音失衡易致脾胃不和。
音乐特点:
宫音主沉稳,如大地承载万物。其节奏平稳、旋律中正,可缓解过度思虑(中医认为“思伤脾”),适合餐后聆听助消化。
代表曲目:
?《十面埋伏》(琵琶版):金戈之韵中暗藏浑厚土性,激荡中归于平和
?《春江花月夜》:古筝演绎江月流转,疏解郁结之气
?《闲居吟》:宫廷雅乐中的“土系白噪音”
---
二、商音:金声肃降润肺腑
五行属性:金
对应脏腑:肺、大肠
溯源典籍:
《乐纬》记载“商为臣,主秋气”,对应呼吸系统与悲秋情绪。
音乐特点:
商音似金石相击,清肃悠远。可调节呼吸节奏,有助于呼吸顺畅 ,尤其适合秋季闭藏时聆听。
代表曲目:
?《阳关三叠》:古琴吟猱间的苍凉辽阔,如秋风扫尽燥热
?《将军令》:琵琶疾奏如肺气宣发,慎选舒缓版本
?《平沙落雁》(洞箫版):雁鸣长空暗合金性收敛之妙
---
三、角(jué)音:木气升发舒肝郁
五行属性:木
对应脏腑:肝、胆
溯源典籍:
《礼记·乐记》云“角乱则忧”,肝郁者易偏爱凄切之音,反增其病。
音乐特点:
角音如春日抽芽,生机勃发。晨间聆听木属性乐器(竹笛、笙),疏解焦虑。
代表曲目:
?《江南丝竹·行街》:三弦与笛声交织,活化肝胆经络
?《鹧鸪飞》(笛子版):清越旋律破开情绪郁结
?《胡笳十八拍》(古琴吟唱):蔡文姬借音疗伤的千古传奇
---
四、徵(zhǐ)音:火性温通护心脉
五行属性:火
对应脏腑:心、小肠
溯源典籍:
《管子·地员篇》称“徵音激扬而明”,与夏季养心理论相契。
音乐特点:
徵音热烈而不躁动,唢呐、古琴泛音尤为应心。宁心安神,有助于睡眠,但高血压者慎听激昂版本。
代表曲目:
?《紫竹调》(二胡版):江南小调中的养心经典”
?《酒狂》(阮籍古琴曲):狂放旋律暗合心火宣泄之道
?《喜相逢》(笛子):欢快节奏激发正面情绪
---
五、羽音:水性涵养滋肾元
五行属性:水
对应脏腑:肾、膀胱
溯源典籍:
《乐书》强调“羽乱则危”,肾虚者听哀婉之音易加重恐惧,需选柔中带刚的曲目。
音乐特点:
羽音似流水潺潺,古琴“滚拂”技法演绎水性。亥时(21-23点)聆听,助益藏精纳气。
代表曲目:
?《梅花三弄》:寒梅傲雪暗喻肾阳升发
?《流水》(古琴):七十二滚拂技法演绎江河奔涌,暗合传统养生中“润泽滋养”之意
?《寒鸦戏水》:潮乐筝曲以寒鸦戏水之趣,诠释水性至柔至刚的自然之道
---
日常如何用音乐调理身体?
1. 听音辨体:情绪长期抑郁者优先听角音(木克土),而非盲目追求“悲伤缓解”
2. 节气适配:春听角音、夏听徵音、长夏宫音、秋商音、冬羽音
3. 科学认知:音乐养生属辅助手段,需配合规律作息(参考《2022国民健康白皮书》)
---
声明:本文仅作中华传统文化科普,具体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师。文中曲目均属公开领域经典民乐,建议通过正规音乐平台收听。
#健康科普##中医养生##传统文化##节气养生##国风音乐##健康生活#
黄帝内经五音疗法推荐文章2:神奇的中医五音疗法:听音乐也可治病养生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充分道出了音乐对情绪、情感的意义。当人的情绪、情感到达一定程度,只有通过音乐、歌声才能映射出来。反之,音乐也会影响人的身心,从而有养生甚至治疗的作用。
五音产生的身心调节作用可概括为“宫音和平雄厚,庄重宽宏;商音慷壮哀郁,惨怃健捷;角音圆长通澈,廉直温恭;徵音婉愉流利,雅而柔顺;羽音高洁澄净,淡荡清邈”。五音音色相异,与五脏相对应,将宫、商、角、徵、羽分别属土、金、木、火、水,即宫声入脾、商音入肺、角声入肝、徵声入心、羽声入肾。因此,五音可对身体产生不同的作用。
《黄帝内经》中总结的是:“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五音
宫音曲调风格悠扬沉静、敦厚端庄,属土,性宽厚沉实,入脾能调节消化系统功能,促进食欲。同时能安定情绪,对神经系统和精神状态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商音乐曲高昂悲壮,能促进全身气机内敛,调节肺气之宣肃,具有养肺阴、益肾、泄肝的功效,能调节呼吸功能,增强机体抗御疾病的能力。
角音曲调亲切爽朗、生机勃勃、清澈流畅,具有木的特性,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对精神情绪及神经系统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徵音乐曲旋律热烈活泼、轻松欢快,具有火的特点,入于心,又可促进心血管的功能,对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羽音乐曲风格清冽、凄切哀婉,如行云流水,具有水的特点,入于肾,有促进全身气机潜降收藏的作用,能滋补肾精、益智健脑,对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功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音乐养生
可用五音与五脏的关系来调养
养心宜徵音:
心气虚时可能会出现心慌、胸闷、胸痛、烦躁等症状,可听徵调式乐曲,代表曲有《百鸟朝凤》《紫竹调》,因徵调式乐曲轻松活泼、欢快明朗、惬意宣泄,可补益心气。
养肝宜角音:
肝气郁结时可能会出现口苦、抑郁、易怒、乳房胀痛、眼部干涩等症状,可听角调式乐曲,代表曲如《胡笳十八拍》《蓝色多瑙河》,因角调式乐曲柔和甜美、亲切爽朗、生气盎然,可疏肝解郁。
养脾宜宫音:
脾胃之气受损时可能会出现腹泻、腹胀、乏力等症状,可听宫调式乐曲,代表曲如《十面埋伏》《鸟投林》,因宫调式乐曲辽阔厚重、沉静稳健、悠扬绵绵,有助于升提脾气。
养肺宜商音:
肺气受袭时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鼻塞、气喘等症状,可听商调式乐曲,代表曲如《黄河大合唱》《阳春白雪》,因商调式乐曲激愤悲壮、铿锵雄伟、高昂慷慨,可调补肺气。
养肾宜羽音:
肾气亏虚时可能会出现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小便清长等症状,可听羽调式乐曲,代表曲如《汉宫秋月》《梅花三弄》,因羽调式乐曲阴柔滋润、清纯温婉、潺潺流淌,可促肾气升发。
四物汤膏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购买,包邮~
广告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2元
邮发代号:82-654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朱爱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杨明珠
本文编辑:桔梗
投稿邮箱:
黄帝内经五音疗法推荐文章3:国医·养生“五音”养生妙用
五音 即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在的1(do)、2(re)、3(mi)、5(so)、6(la)。
脾对应宫,其声漫而缓;
肺对应商,其声促以清;
肝对应角,其声呼以长;
心对应徵,其声雄以明;
肾对应羽,其声沉以细。
《黄帝内经》说:
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
又说:
角为木音通于肝,徵为火音通于心,宫为土音通于脾,商为金音通于肺,羽为水音通于肾。
它说明了五音、五脏和气的五种运动方式的内在联系。
宫音明朗、商音思念、角音优美、徵音稳重、羽音抒情。
宫音和平雄厚,庄重宽宏;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商音慷壮哀郁,惨怃健捷;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角音圆长通澈,廉直温恭;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徵音婉愉流利,雅而柔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羽音高洁澄净,淡荡清邈;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以1(do)为主音的宫调式音乐
属土主化,土性敦厚,可化生万物,脾属土,故脾具有运化水谷,吸收营养,供养全身的功能,象征着长夏。欣赏宫调式音乐,可促进全身气机的平稳,调节脾胃升降,平和气血,助人入静。宫为脾之音,过思伤脾,可用宫音之亢奋使之愤怒,以治过思。
以2(re)为主音的商调式音乐
属金主收,金性清肃、收敛,肺属金,故肺有肃降的功能,象征着秋季。欣赏商调式音乐,可促进全身气机的内收,调节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有聚气贮能、宁心静脑的功效。商为肺之音,过忧伤肺,可用商音的欢快使之高兴,以治过忧。
以3(mi)为主音的角调式音乐
属木主生,木性喜条达,有生发的特性,象征着春季。欣赏角调式音乐,可促进全身气机展放,养肝畅气,疏通经脉,提神醒脑。角为肝之音,过怒伤肝,可用角音的悲伤哀痛使之息怒,以治过怒。
以5(so)为主音的徵调式音乐
属火主长,火性温热,其性炎上,心属火,故心阳具有温煦的功能,象征着夏季。欣赏徵调式音乐,可促进全身气机的升提,调节心脏功能,有助于气血运行。徵为心之音,过喜则伤心,可用徵音的恐惧治疗过喜。
以6(la)为主音的羽调式音乐
属水主藏,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属水,故肾有主闭藏,主水的功能,象征着冬季。欣赏羽调式音乐,可促进全身气机的下降,调节肾与膀胱的功能,有利于贮能,镇定安神。羽为肾之音,过则伤肾,可用羽音的冥思治疗过恐。
这是说用本脏对应的五音调养、治疗本脏病,当然我们还可根据五行生克的规律,用其他音来调节、治疗本脏的病。一般说来,宫调式音乐和徵调式音乐色彩明亮,具有健脾、养心的作用,羽调式和角调式色彩上较暗淡,具有补肾、舒肝的作用,商调式介乎两者间,可使人感欣慰而有清肺之功效,因此根据不同的症情,依据五行学说选用适当的音乐可获得较好养生效果。还可根据中医“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选用不同类的音乐的音量强弱。一般来说,弱音量主补,强音量主泻。
可能你会觉得这样选择五音音乐太复杂。我们也可以简单一些,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自己平常所喜欢的曲调,根据所喜爱的曲调选择合适的曲目,也能起到移情养生的目的。关键是要沉浸在乐曲的意境之中,使心身获得最大的松弛和恬愉。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说:“七情之病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在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听一听音乐,欣赏一下戏剧,观赏一场幽默的相声或哑剧,这样可乐得捧腹大笑,精神振奋,紧张和苦闷的情绪也随之而消。此外,还可以自己歌唱或吟诵,可以哼唱最好是大声歌唱一些轻快活泼、优美动听的歌曲。歌唱或吟诵的时候要全身心投入,只有声情并茂,全身心投入到歌曲、诗词的意境之中,才能移情忘我,消除烦恼及紧张情绪,心情舒畅,改善心身状态,促进慢性病的康复。在歌唱时,要调整气息,气沉丹田,最好是腹式呼吸,这样不仅能增强呼吸功能,而且通过胸膈、腹肌的运动对内脏起到了类似按摩的作用,能够改善和增强内脏的生理功能,从而取得养生康复的效果。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 张其成
技术|郭奇
公众号ID:zhangqicheng69
更多内容请关注“张其成”微信公众号
黄帝内经五音疗法推荐文章4:五音疗法:音乐这样听,可以来治病
五音疗法是中医阴阳五行理论和五音相对应的传统中医疗法,用角、徵、宫、商、羽5种不同音调的音乐来治疗疾病。
五音的起源:远古《吕氏春秋·古乐篇》云:“昔陶唐之时……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原始歌舞实际就是一种音乐运动疗法。春秋战国时期,以《乐记》音乐理论和《内经》的五音学说为集中代表,形成早期的中医音乐疗法的思想体系。《乐记》对音乐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把五音(角、徵、宫、商、羽)的理论确定下来。
角、徵、宫、商、羽五音称之为“天五行”。《黄帝内经》曰:“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徵,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
“角”可疏导肝经,具有疏肝解怒、养阳保肝、补心利脾、泻肾火的作用。角音疗法:对于不安、担心、受惊等人群,可在每天19:00~23:00欣赏《胡笳十八拍》《草木青春》等。
“徵”疏导心经,正微调式能促进全身气机上升,具有养阳助心、补脾利肺、泻肝火的作用。代表曲目有《喜相逢》《百鸟朝凤》《紫竹调》等,改善神不守舍、心烦气躁等现象,让心处于沉稳、和谐的生理状态之中。
“宫”可疏导脾经,正宫调式能促进全身气机的稳定,调节脾胃之气的升降。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升降紊乱、恶心呕吐、饮食不化、消瘦乏力、神衰失眠、肺虚气短等病症。代表曲目如《秋湖月夜》《鸟投林》《十面埋伏》等。
“商”调节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具有养阴保肺、补肾利肝、泻脾胃虚火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肺气虚衰、气血耗散、自汗盗汗、咳嗽气喘,心烦易怒、头晕目眩、悲伤不能自控等病症。当遇到精神萎靡、形体畏寒的人,代表曲目有《阳关三叠》《阳春白雪》《黄河大合唱》等。
“羽”可用于治疗虚火上炎、心烦意躁、头痛失眠、夜寐多梦、腰酸腿软、阳痿早泄、肾不藏精、小便不利等病症。面对心情郁闷、焦躁不安的人群,可以每天欣赏《昭君怨》《梅花三弄》《塞上曲》等曲目。
五音疗法常配合艾灸、刮痧、拔罐等中医外治疗法。在进行中医诊疗同时,医院医护人员会对应患者五脏六腑所患疾病播放音乐,从而放松其脏器与身心,营造轻松舒适的诊疗氛围。
黄帝内经五音疗法推荐文章5:【汤医科普】中医五音疗法 中医五音疗法
中医五音疗法是将中医五行学说中五音理论和人体的脏腑、情志理论进行有机的结合,从整体上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调养身心、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五音疗法源自《黄帝内经》中的“五音应五脏”的古代音乐疗法理论。《灵枢·五音五味》篇中详细地记载了宫、商、角、徵、羽五种不同的音阶调治疾病的内容,并把五音归属于五行。即宫音雄伟,具“土”之特性,可入脾;商音清净,具“金”之特性,可入肺;角音悠扬属“木”,可入肝;徵音欢快属“火”,可入心;羽音柔和属“水”,可入肾。古代的五个音阶,角、徵、宫、商、羽,对应的是人的肝、心、脾、肺、肾,根据五脏的生理节律,选择不同乐器所施不同调式的乐曲以调节身心,作用于五脏,改善健康。
子午流注是将一天二十四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结合十二脏腑的气血运行,在适宜的时辰施行对应的音调,可与人体五脏相合,调整脏腑气血,保持身心健康。子午流注治疗理论主要是遵循人体五脏经络气血的流注规律选择最佳时辰进行施乐治疗。根据子午流注理论选择施乐时间,宫音动脾,施于巳时(9:00 ~11:00)脾经最旺时;徵音动心,施于午时(11:00 ~13:00) 心经最旺时;羽音动肾,施于酉时(17:00 ~19:00)肾经最旺时;最大程度地发挥了音乐声波与脏腑的共振效应,可调和气血、畅达心神。丑时(1:00 ~3:00)肝经最旺,寅时(3:00 ~5:00)肺经最旺。遵循这一规律进行养生调理,不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还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温馨提示北京小汤山医院为医保A类定点医院,无需选择定点医院北京小汤山医院官方微信小程序支持线上预约挂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