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堂中医院推荐文章1:家门口看名中医:持续医疗服务深一度 知名中医“大咖”组队亮相手机端 市民全方位问诊遂心愿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4月19日电(王石磊 马冀)近日,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上人流如织,在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第二门诊部七楼,古香古色的全国知名中医门诊吸引了近百名前来问诊的市民。门诊大厅一楼中药房内一排排中药柜,陈列着精品中药材,空气中充斥着淡淡的中药香气,让人神清气爽。七楼中医科墙上悬挂着一块块药材辨识功能图谱,蕴藏着博大精深的祖国中医药文化。它既是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第二门诊部全国知名中医门诊,也是北京—哈尔滨两地落实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国家政策要求,联合打造的高端知名专家中医门诊。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就医需求,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有国家一流的专家资源和优质高效的中医医疗服务,自2024年2月,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北京同仁堂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等北京知名中医医院进行深度战略合作,邀请三十多位国家级中医医院知名专家齐聚冰城,为市民诊疗疾病。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多措并举得到了冰城市民的认可和拥护。


  为进一步满足哈市市民对全国知名中医门诊专家的求医需求,经多次协商,打破时空概念,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首次开放由多名全国知名专家组成的坐诊团队联合出诊,知名中医“大咖”组团亮相手机预约挂号端口,患者在关注医院公众号后,通过医院公众号预约挂号的方式,就可以了解到首批全国知名中医专家的专业擅长和出诊时间,这种方式极大满足了患者对权威中医医疗的渴望,更进一步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完)


  关注“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微信公众号—便民服务—挂号缴费—预约挂号—中医科—知名专家门诊(每位专家出诊日限号50人)


  北京同仁堂中医院推荐文章2:同仁堂将收获第四个IPO,国内最大中医院集团冲击港股上市,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增长显著

  :独角兽早知道


  据港交所12月31日披露,北京同仁堂医养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综合 | 招股书 编辑 | Arti


  拥有350多年历史的同仁堂集团,旗下医养公司正式冲击港股IPO,在同仁堂、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国药上市后,同仁堂医养本次若成功上市,将成为同仁堂集团旗下第四家上市公司。


  同仁堂医养是一家领先的中医医疗集团,按照连锁医院、基层连锁医疗机构(包括门诊部、诊所及社区卫生机构,均为中国独立医疗机构,持有不同类别的执照或证书进行执业)及互联网医院三个层级构成自有和管理医疗机构。


  结合“医”与“养”,公司提供现代化、定制化的中医医疗服务,以标准化管理覆盖全场景,利用优势专科并采用中医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最合适的方案。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建立分级医疗服务网络,包括11家自有线下医疗机构及一家互联网医院,以及11家线下管理医疗机构。


  公司以知名品牌“同仁堂”为依托,以优质的药品为支撑,汇聚和整合在线线下医疗资源。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3年总门诊人次及住院人次计,公司是中国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中最大的中医院集团,市场份额为1.8%。


  根据同一资料,按2023年医疗服务总收入计,公司以0.2%的市场份额在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中排名第二,该市场规模占同年中国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市场总规模的41.9%。


  于往绩记录期间,同仁堂医养的收入主要来自医疗服务;管理服务;及销售健康产品及其他产品。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同仁堂医养汇聚了总计2,533名医师加入并在公司的医疗服务网络内执业,包括28名拥有国家级荣誉称号的医师。同时,公司还孵化了多个中医医师工作室来培养下一代中医人才,传承宝贵的中医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


  以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带头的高素质中医医师团队为支撑,公司已形成中医心病科、中医脑病科、中医内分泌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肿瘤科和非药物治疗等多个优势专科。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认证的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品牌拥有355年历史,积累了对客户及医疗专业人员的内在吸引力。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公司在中国非公立中医医疗服务行业中率先部署了线下线上一体化的分级网络内医疗机构。


  同仁堂医养网络内医疗机构的总就诊人次由2021年的100万人次增加至2023年的180万人次,复合年增长率达30.7%,公司网络内医疗机构的总就诊人次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120万人次增加69.8%至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210万人次。


  同仁堂医养的会员累计人数由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219,338人增加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530,691人,复合年增长率达55.6%,并进一步增加36.1%至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722,170人。


  财务数据方面,同仁堂医养的收入由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6.90亿元增加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11.5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9.3%。截至2023年及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的收入保持相对稳定,分别为人民币8.328亿元及人民币8.326亿元。期内利润分别为-815.1万、-923.3万、4263.4万、2659.2万人民币。


  公司的毛利于整个往绩记录期间有所增加。公司的毛利于2021年至2023年持续增加,主要归因于公司医疗服务的毛利增加,这与医疗服务产生的收入增长基本一致。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至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的毛利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出售同仁堂餐饮管理后,公司的其他业务于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录得毛利,而于2023年同期则录得毛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同仁堂医养运营所在的行业竞争激烈且较为分散。在与公司的网络内医疗机构相同的地区内,存在多家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院、门诊部、诊所及社区医疗机构以及综合医院的中医药科室。以下关键因素通常会影响公司于业内的竞争力:医疗服务及健康产品的质量、服务体验、医疗资源(尤其是经验丰富的医疗专业人员)、品牌影响力、客户的可及性以及定价。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中医医疗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人民币5836亿元增至2022年的人民币80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2%,占2022年中国医疗服务行业总市场份额的13.4%,预计2032年将达到人民币21239亿元,2022年至203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3%,占2032年中国医疗服务行业总市场份额的19.3%。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中医医疗服务行业主要由需求侧驱动因素驱动,包括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病率不断上升,中医医疗需求不断增加并呈多样化,及中医医疗服务接受度的提升;


  及供应侧驱动因素驱动,包括利好政策的出台,技术进步和服务质量优化,实施多点执业政策,在线线下融合的趋势打破时空限制,及医疗保险计划的发展。


  招股书显示,作为非公立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行业的龙头中医院集团,同仁堂医养相信,凭借公司丰富的医疗资源、分级网络部署、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及持续的努力,公司已做好充分准备利用行业增长的顺风。


  本次同仁堂医养香港IPO募资金额将用于扩充公司的医疗服务网络;提升公司的医疗服务能力;偿还若干未偿还银行贷款;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北京同仁堂中医院推荐文章3: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成立“冯建春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名单,经过逐级申及审定,首都国医名师、北京同仁堂中医大师——冯建春教授入选,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作?为建设单位,获批成立“冯建春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传承工作室是传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培养中医药传承人才的重要载体。此次冯建春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与科室团队建设紧密结合,工作室负责人为北京?同仁堂?中医院?内分泌科钟柳娜主任,工作室秘书为我院心脑病科岳春梅主任,两个科室的医生团队为工作室主要成员,除了师承跟师总结整理等常规学习方法,将更多的采用专家会诊、专家查房等形式,突出传统经方特色在病房中的运用。这不仅使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师承工作进一步提高,更充分发挥名老中医药专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对推动中医药继承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在建设中还将不断完善传承工作室的软硬件条件,建立名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示教诊室、观摩室、资料室;收集整理名老中医专家典型医案、处方等原始材料;开展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相关课题的研究等,力争将传承工作室建设成为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培养中医药传承人才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成为全国一流的名老中医药工作室。


  至此,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已达8个,国家级2个、北京市级3个、区级2个、同仁堂集团级1个,拥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4人。名中医工作室以及国家级中医药人才队伍得到进一步扩充,下一步,医院将继续探索建立中医药学术传承和推广应用的有效方法和模式,严格过程管理考核,培养一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为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冯建春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研究员,第三届首都国医名师。第四批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指导老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市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指导老师,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馆首届国医名师,2021年被同仁堂集团聘为“北京同仁堂中医大师”。


  冯建春教授师出名门,为著名老中医刘渡舟教授入室弟子,尽得刘渡舟先生和时振声先生真传,先后师从赵绍琴、王绵之、刘弼臣等十余位著名老中医专家。集诸家之长,传承创新,重视中医经典脏腑经络和六经气化学说,擅长治疗糖尿病肾病、肝胆病、脾胃病、慢性疲劳综合症等疑难杂症,防治结合、内外联用、药食一体、形神同调,形成了独特辨证施治风格,临床疗效显著。


  冯教授矢志于经方研究,钻研经旨,颇有建树。临证四诊详参,谨守病机,辨证确切,临证用药辨析入微,理、法、方、药丝丝入扣,并善抓主证,巧施经方,每起沉疴。秉承“大医精诚”之训,铸成“救死扶伤”之心,用药简便廉验,常怀仁义之心,处处为病人着想,深受患者好评,被誉为“群众最信得过的中医医生”。


  北京同仁堂中医院推荐文章4:广安门医院与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召开合作交流座谈会

  2月14日,我院接待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来访并召开座谈会。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永玲,我院党委书记王笑频、纪委书记梁军等出席座谈。双方就促进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进行讨论交流。我院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及同仁堂集团、同仁堂国药公司相关领导参加座谈。


  丁永玲副总经理首先向广安门医院广大医务人员在抗疫中作出的贡献致以崇高的敬意,并介绍了同仁堂国药在境外的发展情况,对广安门医院的国际医疗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给予高度评价,希望与医院加强合作,创新中医药境外发展模式,拓展国际服务平台。


  王笑频书记在讲话中向同仁堂集团在抗击疫情中的企业担当表示钦佩和感谢,对同仁堂国药公司推动中医药走出国门表示肯定。王笑频书记强调,希望通过中医国家队和百年老字号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为中医药“走出去”贡献更强大的力量。


  与会双方围绕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中医药国际医疗平台建设,中医药临床研究以及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临床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的创建进行深入探讨,为进一步加强合作打开良好开端。


  北京同仁堂中医院推荐文章5:完成收购仅3个月 同仁堂医养出售石家庄同仁堂中医院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丁文婷 2024年7月8日,全国产权行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显示,北京同仁堂石家庄中医医院有限公司(下称“石家庄同仁堂中医院”)51%股权挂牌转让,底价47.94万元。


  2023年,石家庄同仁堂中医院营业收入为1639.49万元,净利润-898.38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其总资产账面值2008.82万元,净资产账面值-2908.54万元。


  根据天眼查,石家庄同仁堂中医院是北京同仁堂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同仁堂医养”)的控股子公司,同仁堂医养持股51%,另一股东河北祥宸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河北祥宸”)持股49%。


  值得关注的是,石家庄同仁堂中医院是同仁堂医养在2024年1月3日从同仁堂另一家非全资子公司同仁堂商业手中收购而来的,当时石家庄同仁堂中医院51%的股权转让价格为49.92万元。


  2024年6月28日,同仁堂医养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了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2024年4月8日,同仁堂医养又与河北祥宸及石家庄同仁堂中医院签订了一份备忘录,河北祥宸同意通过北京京产权交易所的交易程序购买石家庄同仁堂中医院的51%股权。预计于2024年12月前完成出售。


  为什么收购完成仅3个月,同仁堂医养就选择将石家庄同仁堂中医院的股权卖出?


  同仁堂医养给出了两点理由:一方面,收购石家庄同仁堂中医院后,其与河北祥辰未就石家庄同仁堂中医院的未来发展达成共识;此外,鉴于河北省在地理位置上毗邻北京,同仁堂医养并未将其视为战略重点。


  针对第一点原因,经济观察网向河北祥宸求证,但多次拨打电话均无人接听。


  除石家庄同仁堂中医院外,同仁堂医养自2022年起还收购了其他多家医院。而其在2023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也与不断收购的动作密切相关。


  2022年4月与7月,同仁堂医养连同同仁堂养老基金及同仁堂医疗基金以2.84亿元收购了三溪堂保健院和三溪堂国药馆各65%的股权。同年,同仁堂医养又花费6139万元,从同仁堂集团买下了北京市第二中医医院49%的股权与同仁堂南三环中路药店49%的股权。


  2023年7月,同仁堂医养分别收购了鞍山同仁堂中医医院及石家庄同仁堂中医院51%的股权。2024年2月,同仁堂医养又花费9100万元,买下了万承志堂旗下子公司上海承志堂70%的股权。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同仁堂医养实现收入分别为4.7亿元、6.97亿元和8.95亿元。盈利方面,2021年至2022年同仁堂医养分别净亏损了679.3万元、1466万元。2023年,同仁堂医养扭亏为盈,当年实现净利润4459万元。


  自2022年5月31日起,三溪堂保健院和三溪堂国药馆的财务业绩就已并入同仁堂医养的财务表。2022年、2023年,三溪堂保健院和三溪堂国药馆的总收入为2.01亿元、3.61亿元;两家共取得的净利润为3779.8万元、4673.6万元。这意味着,如果不将三溪堂保健院和三溪堂国药馆进行收购并表,同仁堂医养在2023年仍然会亏损214.5万元。


  同仁堂医养也在招股书中称,医疗服务网络的规模对其经营业绩有相当大的影响。同仁堂医养通常通过设立、收购及医疗机构管理来扩大医疗服务网络的规模。


  同仁堂医养是一家中医医疗集团,按照连锁医院、基层连锁医疗机构及互联网医院三个层级构成自有和管理医疗机构。截至2024年6月19日,同仁堂医养已建立分级诊疗服务网络,包括11家自有线下医疗机构及一家互联网医院,以及9家线下管理医疗机构。


  此次上市募集到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扩充医疗机构服务网络及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偿还若干未偿还银行贷款、补充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若顺利上市,同仁堂医养也将成为同仁堂集团继同仁堂(600085.SH)、同仁堂科技(01666.HK)、同仁堂国药(03613.HK)后,拥有的第4家上市公司。


  北京同仁堂中医院推荐搜索词:

  

  1.北京同仁堂中医院属于三甲医院吗

  

  2.北京同仁堂中医院电话

  

  3.北京同仁堂中医院怎么样

  

本文标题:北京同仁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