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门的准确位置图推荐文章1:经常感觉咽喉不适?试试按揉这些穴位

  咽喉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是人体上、下部位的“枢纽”,呼吸和进食都需要这个部位的配合。日常的饮食不注意,睡眠不佳或天气转变等,总会有咽喉不适。


   你是否经常有以下经历?


  1、习惯性的干咳及清嗓子?


  2、咽喉经常有发痒、灼热、刺痛等症状?


  现代医学认识


  咽喉不适可有体外及体内因素引起


  1、体外的因素:吸入性过敏,包括季节性过敏原与常年性过敏原,食物过敏原、药物、工作环境中的化学刺激物等引起咽喉不适。


  2、体内的因素:抵抗力下降,病毒、细菌趁虚而入。食道和胃的疾病引起的反酸,反流的酸性物质反复刺激咽喉部黏膜,就会诱发咽喉不适等。


  中医认识


  咽为胃之关,喉为肺之门,外感之邪入肺易伤喉,内伤、饮食不当入胃易损于咽。


  1、风邪蹿行,风热外袭,肺经蕴热。咽喉为肺胃之门户,为肺系所属,风热外邪侵入,咽喉首当其冲。这就是常见的外感咽痛。


  2、平素过食辛辣、肥甘厚腻之品,以致肺胃积热,又复受外邪侵袭,致使外邪引动肺胃积热,内外热毒搏结,气血凝滞,热毒循经壅结于咽喉而为病。


  3、虚火上炎,由于肾阴亏损,导致肾阳过亢,而虚火上升的病理,常有咽痛、心烦不眠、舌质嫩红、手足心热、口舌生疮等阴虚阳亢症状。


  

  陈医生:而现代人反复的咽喉不适


  多因虚火导致


  ▼▼▼


  一、因多饮食辛辣油腻,容易引动体内的内火,从而上熏咽喉,又容易耗伤津液,使得津液不能滋养咽喉,导致咽喉干涩发痒、疼痛;


  二、因多熬夜、久坐少动等,会导致阴虚火旺,咽喉不得津液滋润。又或者抽烟喝酒则会刺激咽部黏膜。


  陈医生给大家推荐几个穴位


  日常就可以按揉缓解咽喉不适


  一、天突穴


  【定位】


  位于颈部


  当前正中线上


  胸骨上窝中央


  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


  

  【功效】


  宽胸理气、通利气道、降痰宣肺


  【操作】


  用左右手食指交替按揉穴位


  每次3-5分钟


  以局部酸胀为度


  二、太渊穴


  【定位】


  位于腕前区


  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


  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功效】


  理血通脉,宣肺平喘,清泄胃热


  太渊穴,为肺经原穴,被称为八会穴之脉会


  人体之阴,行于脉内为血


  行于脉外为津液,故可滋阴润燥止咳


  【操作】


  用拇指置于穴位上


  其余四指于手背固定


  拇指稍用力按揉


  每次3-5分钟


  以感觉酸胀为度


  三、照海穴


  【定位】


  在踝区,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


  

  【功效】


  1、癫痫、失眠等精神、神志疾患;


  2、咽干咽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


  3、小便不利,小便频数;


  4、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等妇科病证;


  5、下肢痿痹。照海穴,是足少阴肾经腧穴、八脉交会穴之一,有滋阴补肾、调和阴阳之效。通于奇经八脉之阴跷脉,并通过阴跷上连喉咙,与太渊相配,可滋阴润燥止咳。


  【操作】


  用拇指置于穴位上,其余四指于足背固定


  拇指稍用力按揉


  每次3-5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度


  四、液门穴


  【定位】


  在手背部,当第4、5指间


  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功效】


  1、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等头面五官疾患;


  2、 热病,疟疾;


  3、手臂痛。液门,属三焦经上的荥穴,可清热滋阴,是治热证之要穴。而三焦经的荥穴,在五行属性里属于水性,可以滋补上中下三焦的阴液。


  【操作】


  用拇指置于穴位上,其余四指于小指固定


  拇指稍用力按揉


  每次3-5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度


  按揉以上穴位时建议闭口不言


  感觉到嘴里有津液出现


  咽到肚子里去


  这样效果才更显著


  

  1、勤漱口,保持咽部清洁;


  2、合理用嗓,讲话的声音要保持正常,减少不要高声讲话;


  3、饮水适量,保持咽喉滋润,避免刺激性饮品;


  4、清淡饮食,少刺激性、油炸类等坚硬、干燥的食物,控制烟酒;


  5、 提倡有规律的生活,劳逸结合,预防感冒;


  6、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润,避免各种粉尘、有害气体的刺激,必要时应戴口罩、面罩等防护措施,脱离有害环境。


  液门的准确位置图推荐文章2:液门穴:清除体内积火

  

液门穴:清除体内积火

  “液”的含义是液体,这里指经水,“门”的含义是指气血进出的门户。“液门”的含义是说这里是气血进出的重要穴道。


  《医宗金鉴》中说液门穴的位置在“从关冲上行手小指次指岐骨间陷中,握拳取之,液门穴也”。液门穴是人体三焦经经气的汇聚穴位,气血在此散热冷降,转化为地部经水。


  这个穴道所接纳的是关冲穴传来的凉湿水气,这些气血到达这里后,很快地散去热量,降落到地部。因为是气体转为液体,导致地部经水的含量很少,所以这个穴位是三焦经荥穴。


  这个穴位属水。因为气血在此化为液态,所以这个穴位表现出水的润下特征。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身体的免疫力特别的差,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也不是很好,对隐藏在环境中的病毒抵抗能力也很弱,特别容易生病,尤其是感冒发烧。


  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看到自己的孩子生病,是母亲最担心的事,尤其是看到孩子鼻塞、不停地流清鼻涕、咳嗽、没有食欲、高烧,有些小孩子还会出现咽喉、扁桃体红肿等外在显现的症状,更是让身为母亲的人心痛不已。


  小孩子患发烧症状是件很严重的事,不能小觑,高烧会损伤小孩子的咽喉、脏腑甚至是脑部。


  这时,在哄着孩子打针吃药的同时,母亲们还可以用掐按孩子的液门穴的方式来缓解病情,配合治疗,使病情快速地得到好转。


  长期坚持按摩液门穴,可以清除体内积火,缓解头痛、目眩、咽喉肿痛、眼睛赤涩、龋齿等病症。配合按摩鱼际穴,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的症状。


  液门穴位于人体的手背部,在第四、五指之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的部位。


  液门的准确位置图推荐文章3:“四大奇穴”调全身,风寒湿火一扫光

  一、 阳池穴将阳光聚集在一起,从此不再怕冷


  针对疾病:惧冷证适宜人群:各年龄段女性操作方法:两手交替用中指以轻柔力量慢慢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长期坚持。


  俗话“十个女人九个冷”,意思就是说大部分女性都有怕冷的特点,尤其是中国女性,因为体质比较弱,所以就特别怕冷,好多女性都有难以言说的痛经,归根到底,还是我们身体内的供热系统出了问题。这个系统的闸门坏了,热能就不能散发,身体当然就冷了,身体自然也承受不了。


  这个穴位就是阳池穴,阳池穴是调节全身血液循环的重要穴位。只要刺激这一穴位,便可迅速畅通充血、暖和身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手脚发冷时,用两个手背互相摩擦,这就刺激到了阳池穴,没多久身体就会暖起来。那么阳池穴为什么就可以治疗惧冷证呢?先看看它的名字,“阳池”,阳光的池子,可不就能囤聚太阳的热量。刺激这个穴位可以恢复三焦经的功能,将热能传达到全身,简直就是你身体内一个看不见的小火炉子,冷的时候打开它的闸门,火苗一会儿就窜上来,全身马上就觉得暖和了。阳池穴是三焦经上的主要穴位,三焦经专司上焦、中焦、下焦这三组人身上的发热系统,其中上焦支配心脏和肺的呼吸功能,中焦支配消化器官,下焦支配泌尿器官。


  阳池穴在哪里呢?很好找,它位于人体的手腕部位,即腕背横纹上,往前对着中指、无名指的指缝,基本上是腕背正中间的地方,在这里找到一个痛点就是阳池穴的所在。刺激阳池穴的时候,动作要慢慢地,时间要长些,手法要轻柔。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两手齐用,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压这只手上的阳池穴。这种姿势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传到阳池穴内,操作起来非常简便。


  按摩了阳池穴以后,可以再顺便按摩 涌泉穴,它是肾经里的重要穴位,也是人身体内的一个要穴,这个涌泉穴可不简单,俗称人体内的长寿大穴,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强筋壮骨。


  平时揉一揉,敲打敲打,别看就几个小小的穴位,却能为你的身体添加能量,为你的身体升温呢!


  二、 液门穴为我们打开液体之门,天干物燥不再害怕


  针对疾病:干燥症,防燥邪


  适宜人群:此证患者、健康人群


  功能紊乱引起的。不过中医里认为,燥是无形之邪,但凡身体阴虚、气虚的人,很容易产生虚热。热易伤津。气候干燥的时候,本来就阴虚的人,内外燥热互为结合,对体内的津液消耗较重,就会导致体内水火平衡失调、更没有过多的津液来滋润皮肤、“灌溉”我们的身体,于是就会出现皮肤干燥和口干、眼干的症状了。


  干燥症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也会加重病情,也就是说阴虚内热的干燥现象会更加严重,出现头昏目涩、口苦咽干、皮肤干燥、脸色晦暗、腰膝酸软的症状,男性阳痿、早泄,女性经量少、闭经都和这个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感觉身体干燥难受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多喝点水就可以解决了。


  干燥症是这么让人烦恼的病,我们可不可以找一个穴位解决它呢?我告诉你,还真有,并且这个穴位是干燥症的“大敌”,它一现身,所有的“燥热”就得乖乖退下,这就是液门穴。


  液门穴在什么位置?其实还是在手上,它位于无名指和小指的指缝间,顶着无名指的骨头,因此揉的时候比较痛。咱们听听它的名字,液门穴,是不是听起来就“水分十足”啊?液门,不就是液体之门嘛,揉按它也就相当于打开了液体之门,液体就会随着“门口”流出,灌溉到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眼睛干涩啊、嘴巴干啊,当然也就统统不会有了。如果您每天晚上临睡觉前按揉手上的液门穴3~5分钟,马上就会觉得嘴里面和眼睛里有液体出来,当然也就没有干涩的感觉了,不用几天的工夫,眼干、口干的症状就会大有好转,身体状况也会较以前大不一样。


  操作方法:每晚睡前按揉液门穴3~5分钟,长期坚持。


  三、防治风寒:风府配风池为人体筑起一道坚实的“防风墙”


  针对疾病:防风邪、寒邪


  适宜人群:健康人群操作方法:用食指和中指分别按住风府穴和风池穴,用力按揉100次,至有酸胀微热感即可。每天重复2~3回,长期坚持。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神仙也怕脑后风”。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的先辈认为,“风者善行而数变 百病之长也”。也就是说,风邪是导致百病的罪魁祸首。“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唯风可到”,风邪可谓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而后脑又是最薄弱的地方,风邪很容易从此处侵入人体的内部,轻则伤风感冒,严重时会导致中风瘫痪。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对头部的保暖。这除了要求我们出门要戴上帽子和围巾外,另外还要多按摩风府穴和风池穴。


  风府穴可谓是人体最薄弱的受邪之地了。顺着脖子的正中线往上摸,可以摸到一个“坑”,风府就躲在这个坑里面。这个地方平常一定要保护好。因为风府穴位于督脉,我们前面说过,督脉总督全身的阳气。如果风邪从这里进入人体,就会使阳气受损,从而出现头痛、恶寒(即怕冷、畏寒之症)等症状。这个穴位,我们除了要做好保暖工作,防止其直接受风寒侵袭外,平常还要多按摩,以刺激体内的阳气,这样对防治因风寒而引起的头痛、头重有很好的功效。风池穴。对于这个穴位,你肯定不会陌生吧?它与风府穴相平,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方,两条大筋外缘的凹陷处。风池位于胆经上,此处也不可受风,否则人就会出现口苦、目眩等不适症状。而按摩此穴,有疏散风邪的作用,从而预防感冒。那么如果已经感冒了怎么办呢?按摩此穴也是有效果的,因为这个穴位还有通窍的功效。根据我多年来的临床总结,若无感冒先兆,按压此穴时酸胀感并不明显。如果酸胀感较明显,说明你离感冒不远了,此时应得勤加按摩。


  其实不仅仅是感冒患者,这个穴位在日常生活中的保健效果也是很好的。比如你平时看书或电脑时感到头颈部不舒服了,按按此穴就可以快速消除疲劳,让你神清气爽。


  既然风府和风池穴有这么好的功效,我们平常可得勤加照料。古代医者认为,“风府、风池寻得到,伤寒百病一时消”。也就是说,平常多按摩这两个穴位,就可以起到抵御风邪侵袭的作用。对于那些抵抗力弱的老年人来讲,每天抽出几分钟的时间来按摩这两个穴位,那么感冒、头疼基本上就可以与你绝缘了。按摩时,可用食指和中指分别按住两穴,用力按揉100次,至有酸胀微热感即可,每天重复2~3回。


  再教你一个抵抗风寒的办法,就那是出门时围条围巾。你可别小看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动作,它除了让你更美外,还有着很了不起的养生功效呢!用围巾围住脖子,再将后面的一头搭在背上,可以同时护住风府、风池和风门三个穴位,这就相当于给身体筑起了一道屏障,把风寒挡在体外了。选择围巾也有讲究,以羊绒围巾为佳,其舒适度及保暖性都比较好。


  还有一点可别忘了,风是无孔不入的。晚上睡觉的时候,头不要朝着窗口,因为就算有窗帘遮挡,风还是可以透过窗缝进来,夜晚的风更是伤人于无形呢!


  液门的准确位置图推荐文章4:探索液门穴——人体自带的“消炎穴”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每天给您分享专业的医学科普知识,帮助您及其家人提高健康生活品质,感谢您的支持!


  在中医理论中,穴位是连接人体内外、上下、脏腑的桥梁。它们承载着气血的流通,调节着人体的生理功能。


  就像河流的分支一样,穴位遍布全身,每个穴位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个被誉为人体自带的“消炎穴”的神奇穴位——液门穴。


  尽管液门穴有着神奇的功效,却鲜为人知。许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听说过这个穴位,更别提利用它来改善健康问题了。我们就来揭开液门穴的神秘面纱,看看它是如何帮助我们调节身体,保持健康的。


  

液门穴的具体功效

  1. 调节水液代谢


  液门穴位于手少阳三焦经上,而三焦经主要负责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三焦这个概念听起来有点抽象,但简单来说,它就是负责身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液门穴通过调节水液的分布和代谢,帮助保持体内水液的平衡。你可能会问,这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实际上,这对预防水肿、缓解体液滞留都有很大的帮助。尤其对于那些经常手脚浮肿、脸部水肿的朋友,刺激液门穴可以有效缓解这些症状。


  2. 缓解眼部不适


  现代生活中,长时间用眼已经成为常态。无论是看电脑、手机,还是长时间阅读,都会导致眼睛疲劳、干涩甚至红肿。


  而液门穴与眼部有直接的经络联系,通过刺激液门穴,可以有效缓解这些眼部不适。对于那些天天对着屏幕的上班族,定期按摩液门穴,能让眼睛得到很好的放松和休息,缓解长时间用眼带来的不适感。


  3. 改善咽喉疼痛


  液门穴不仅与眼部有联系,还与咽喉部位有密切的经络关系。当我们感觉咽喉疼痛、肿胀时,通常会想到喝水或含片,但其实刺激液门穴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通过按压液门穴,可以缓解咽喉疼痛、肿胀的症状。这对于那些容易嗓子发炎、经常需要用嗓子的人群来说,无疑是一个简单又有效的自我保健方法。


  试想一下,每次嗓子不舒服时,轻轻按压手背上的液门穴,症状就能有所缓解,这比随手抓药要自然得多。


  

液门穴的“消炎穴”之称

  1. 清热解毒


  液门穴之所以被称为“消炎穴”,在于它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中医讲究清热解毒,认为许多炎症都是由体内的热毒引起的。


  而液门穴正如同人体的“牛黄解毒片”,通过刺激这个穴位,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热毒,缓解炎症反应。


  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或者当我们吃了过多辛辣食物后,按压液门穴可以帮助身体快速恢复平衡。


  2. 消炎止痛


  除了清热解毒,液门穴还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通过促进气血流通,按压液门穴能够有效缓解局部的炎症和疼痛。


  对于咽喉肿痛、牙痛等炎症性疾病,刺激液门穴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无需特殊设备,只需用手指轻轻按压,就能起到缓解作用。


  3. 调节免疫


  液门穴还有一个特别的作用,就是调节免疫功能。虽然这一点目前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来证实,但许多中医实践已经表明,通过刺激液门穴,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对炎症的抵抗能力。


  这对那些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通过日常按摩液门穴,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对抗外界的病菌和病毒,保持健康状态。


  

液门穴的位置和按摩方法

  1. 液门穴的位置


  要想充分利用液门穴的保健作用,首先要准确找到它的位置。液门穴位于手背部,当第4、5指间,即无名指与小指之间的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这是手少阳三焦经的一个重要穴位。找到液门穴的方法也很简单,可以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指腹,轻轻按压第4、5指间的区域,当感觉到轻微的酸胀感时,即为液门穴的位置。


  2. 按摩液门穴的方法


  按摩液门穴的方法有很多,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保持手部清洁,避免细菌感染。具体的按摩步骤如下:


  ● 准备工作:在按摩前,用温水洗净双手,保持手部清洁。


  ● 准确定位:用大拇指指腹,对准液门穴的位置,轻轻按压,以确定穴位的位置。


  ● 按压技巧:用大拇指指腹,对准液门穴,进行适当的按压。按压时,力度要适中,以感到酸胀为宜。每次按压1-2分钟,每天2-3次。


  ● 揉搓技巧:在按压的基础上,可以用大拇指指腹,进行轻轻的揉搓。揉搓时,力度要适中,以感到舒适为宜。每次揉搓1-2分钟,每天2-3次。


  按摩液门穴时,要避免用力过大,以免造成皮肤损伤。同时,要保持手部清洁,防止细菌感染。按摩液门穴虽然可以缓解一些症状,但并不是万能的,效果因人而异,对于严重的疾病和疼痛,还需要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最后,尽管液门穴的按摩有助于缓解许多症状,但它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诊断和治疗。如果遇到严重的健康问题,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而不应仅仅依赖穴位按摩。按摩液门穴可以作为日常保健的一部分,但对于严重疾病,仍需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通过了解和正确使用液门穴,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调节身体,保持健康。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善加利用液门穴的神奇功效,享受健康的生活。


  最后,您有什么想分享的经验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液门的准确位置图推荐文章5:

  液门的准确位置图推荐搜索词:

  

  1.

  

  2.

  

  3.

  

本文标题:液门的准确位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