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随着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力度的不断加大,尤其是随着“断卡行动”的不断推进,不法分子转移电信网络诈骗资金越发困难。因此,购买黄金转移赃款成为不法分子洗钱的一个新型途径。


  真实案例


  今年7月中旬,乐山市犍为县曹女士在某网络交友软件上认识了一位自称在深圳工作的男子阿华,由于对方经常对她嘘寒问暖,曹女士很快便对他产生了好感。


  拉近关系,取得信任


  8月3日,阿华告诉曹女士,近期他要到上海去见一位“大领导”,顺便给领导“送金条”,因害怕用自己的银行卡购买被查出来,所以希望曹女士能帮忙购买。


  要求购买金条


  同时,为打消曹女士的顾虑,阿华直接将10万元转到她银行卡中。


  转账记录


  见对方如此信任自己,曹女士很快就答应下来,随后通过自己亲戚联系上乐山市一家珠宝店的经理,并将金条价格告诉了阿华。而阿华则多次强调10万元需要购买170克金条。


  商谈价格


  经讨价还价,曹女士购买了170克金条并邮寄。随后,阿华再次转账20万元到曹女士银行卡中,要求继续购买。


  但在第二次购买时,由于曹女士银行卡支付限额,她便向多个亲戚借款购买金条,而频繁的借款引起了亲戚的怀疑,立即向辖区派出所警。


  第二次转账记录


  银行卡限额


  乐山市犍为县公安局玉津派出所接到警后,立即上县局反诈中心对资金进行分析,并联系到转账给曹女士银行卡的卡主朱女士和廖女士。经电话询问得知,证实朱、廖均是跟着“网恋对象”网络投资的受害者,用于购买金条的钱,正是二人被骗的资金。


  犍为县反诈中心民警对案件进行分析


  赓即,民警对朱、廖两位受害人进行劝阻,并引导前往辖区公安机关警。


  目前,在犍为警方的努力下,曹女士购买的金条已全数追回并退还金店,30万元涉案资金也被依法扣押,后续将按照相关流程返还受害人。


  追回的涉案金条


  事后,曹女士心中满是庆幸,幸亏家里亲属警惕,民警办案神速。随后,曹女士向派出所送来的锦旗,对民警认真负责,避免自己成为犯罪分子洗钱“工具人”表示感谢。(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赠送锦旗


  “熊猫反诈”温馨提醒


  不要轻易提供自己的银行卡给陌生人用于转账,更不要轻易帮助陌生人大量购买黄金、手机等小巧高价值物品进行邮寄。一旦发现自己沦为洗钱的“工具人”,请立即警,及时补救。


  :熊猫反诈


本文标题:买黄金送领导?亲戚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