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金价创历史新高,普通人如何理性“追金”?
2025年3月19日,中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投资金条价格集体突破710元/克,创历史新高!农业银行“传世之宝”金条以718.27元/克领跑,单周涨幅近5%;国际金价同步飙升,COMEX黄金期货首次突破3040美元/盎司,避险情绪与保值焦虑推动“购金潮”席卷全国。
金价飙升是财富机遇还是风险信号?普通人跟风囤金能否跑赢通胀?高溢价、高波动下如何避免沦为“接盘侠”?
1. 金价现状:国内与国际市场双重引爆
四大行价格创新高:农行、工行、建行、中行金条价格分别达718.27元/克、713.61元/克、710.70元/克、709.85元/克,单日涨幅最高0.8%,部分银行金条已卖断货。
国际金价联动:3月18日纽约黄金期货突破3040美元/盎司,美联储降息预期、美元走弱及中东局势升级推动全球资金涌入黄金避险。
2. 涨价背后:避险需求与保值焦虑共振
国际因素:美国经济数据疲软(零售增长仅0.2%)、地缘政治风险加剧,黄金成为“避风港”。
国内动因:股市震荡、理财收益缩水,普通人转向“看得见”的硬通货。有投资者抵押房产套现60万囤金,银行客户经理称“从白领到退休族都在抢购”。
3. 投资热潮:三类人群的“黄金生存法则
宝妈囤婚嫁金:每月定投2克,为子女攒“压箱底”资产;
退休族“以房换金”:抵押房产套现,抵御通胀压力;
理财小白试水:年终奖换金条,追求“比余额宝更踏实”的收益。
4. 风险与争议:高溢价下的冷思考
手续费与回收折价:四大行手续费低至1.5%,但金店回收价普遍低于当日金价10-20元/克,部分银行仅回购自家金条且需保留购买凭证。
专家警示:避免追高、杠杆和盲目跟风,建议定投分摊风险,关注美联储政策及黄金期货交割波动。
此次金价暴涨既是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缩影,也折射出普通人对资产保值的深层焦虑:
短期:刺激消费级黄金需求,推动智慧商圈、积存金等新型投资工具发展;
长期:强化黄金在资产配置中的避险地位,倒逼金融机构优化黄金回购、保管服务;
社会影响:需警惕非理性购金导致家庭负债率上升,政策层面应加强投资者教育,防范金融风险。
银行政策调整:多家银行上调积存金投资门槛(如中国银行最小购买额从650元提至700元),并下调黄金账户利率。
未来焦点:美联储3月利率决议若释放鹰派信号,或压制金价短期涨势;高盛预测若降息落地,金价或冲击760元/克。
风险提示:过去24小时全网黄金相关爆仓2.03亿美元,高杠杆交易需谨慎。
(本文综合自万象更新号、大象新闻、搜狐财经等权威信源,数据截至2025年3月19日)
本文标题:四大行金价创历史新高,普通人如何理性“追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