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技圈又爆大新闻。英国《金融时》透露,苹果打算最快明年把所有销往美国的iPhone组装业务一股脑搬到印度。消息一出,可谓平地惊雷,直接冲上各大平台热搜。


  特朗普时期的贸易政策,像个甩不掉的“麻烦精”,一直让苹果头疼不已。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iPhone首当其冲。据估算,这可能给苹果带来330亿美元损失,约占其2024财年经营利润的26.78% ,简直是割肉般的痛。在这种高压下,苹果不得不重新审视全球供应链布局,印度就成了它眼中的“救命稻草”。


  印度这些年确实在努力吸引外资,打造制造业优势。庞大的人口意味着丰富又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这对追求成本控制的苹果来说,诱惑极大。为了吸引苹果这样的科技巨头,印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印度制造”计划,从土地到税收,全方位提供便利,就盼着能把苹果的产能牢牢留在印度。


  目前,印度在iPhone组装上已经有了一定成果。富士康在印度南部工厂的组装业务逐渐成熟,塔塔集团旗下电子制造子公司也成了重要供应商,苹果甚至已经能在印度完成全系列iPhone组装,包括价格更贵的Pro机型,这些都为苹果扩大在印度的组装规模奠定了基础。


  但苹果这步棋,走得也并非一帆风顺。虽说印度能完成组装,但在零部件供应上,还严重依赖中国供应商。有数据显示,印度工厂所需的数百种零部件,大部分得从中国进口。这就好比房子只搭好了框架,内部装修材料却供应不足,一旦供应链环节出问题,印度工厂的产能就会被狠狠“卡脖子”。


  印度自身的基础设施和劳动力素质,也是苹果需要克服的难题。当地物流效率低、网络稳定性差,生产效率跟中国比起来,还有不小的差距。而且,印度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参差不齐,要达到苹果严苛的生产标准,还得经过大量培训和长期磨合。


  对于中国来说,苹果转移组装业务,短期内肯定会对相关产业链造成冲击,像代工厂订单减少、就业岗位变动等。但中国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高效的电子产业生态,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依旧是中国在全球电子产业供应链中的底气。就算苹果部分产能转移,短期内也很难完全割舍中国市场和供应链。


  从全球智能手机产业格局来看,苹果这一决策可能会带动其他电子企业重新审视供应链布局,印度或许能借此机会进一步发展电子制造业,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但印度也得加快完善自身供应链体系,提升生产能力和效率,才能真正接住苹果抛出的“橄榄枝”,坐稳全球智能手机制造的新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