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店准时打烊收顾客差评,店家回应:委屈,从不强制加班
近日,武汉一家咖啡店因“19:30准时打烊”被顾客怒打一星差评,引发热议。顾客抱怨:“没吃完就让打包滚,一分钟都不耽误下班!”而店家则无奈回应:“我们严格遵守8小时工作制,员工不该被剥夺休息权。”
一边是消费者的不满,一边是商家的坚持,这场关于“准时下班”的争论,究竟谁对谁错?
1. 差评风波:顾客不满,店家委屈事情源于一条匿名差评。顾客称,自己在店内消费时,还没吃完东西,店员就催促打包离开,态度强硬,甚至用了“滚”这样的字眼。
然而,店家调取监控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店员在打烊前15分钟就礼貌提醒顾客,并询问是否需要打包。顾客当时还回应:“吃得差不多了,马上就走。”全程并无冲突,更不存在辱骂行为。
店家猜测,可能是打烊时间打断了顾客的聊天兴致,导致对方情绪不佳,事后才留下差评。
2. 为何19:30准时关门?背后原因暖心这家咖啡店位于武汉琴台音乐厅附近,主要客群是前来欣赏演出的观众。音乐厅的演出通常在19:30开始,因此咖啡店选择11:30开门,19:30关门,确保员工工作时间刚好8小时,既不耽误顾客看演出,也保障员工的休息权。
老板卢女士表示,她和表弟从小学习音乐,对这里充满感情。开店初衷是希望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让观众在演出前能放松片刻。但她也强调:“员工不是机器,他们也需要自己的生活。”
3. “不加班”是冷漠还是进步?网友吵翻了此事曝光后,网友迅速分成两派:
支持店家的一方认为:
- “8小时工作制是法律规定的,员工有权准时下班!”
- “如果顾客想多坐会儿,可以早点来,而不是要求员工加班。”
- “国内太多企业压榨员工,这家店的做法值得推广。”
反对的一方则认为:
- “服务业应该灵活一点,顾客还没吃完就赶人,确实影响体验。”
- “可以适当延长营业时间,或者提前告知顾客打烊时间。”
4. 员工权益VS顾客体验,如何平衡?这场争议背后,其实是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在服务业,员工的休息权和顾客的体验,到底该如何平衡?
卢女士的态度很明确:“我愿意付加班费,但前提是员工自愿。如果他们想准时下班,我绝不会强迫。”在她看来,只有员工心情愉悦,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而作为消费者,我们是否也该反思:在要求商家提供完美服务的同时,是否也该尊重他们的工作时间?
5. 结语:尊重是相互的这件事没有绝对的对错,但它给我们提了个醒:无论是商家还是顾客,尊重都是相互的。
- 对商家而言,可以在显眼处标明营业时间,提前提醒顾客,避免误会。
- 对顾客而言,如果希望享受更宽松的时间,不妨早点到店,而不是在打烊前匆忙光顾。
- 对社会而言,或许我们该思考:为什么“准时下班”竟成了新闻?
这家咖啡店的坚持,或许正是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一种无声抗议。毕竟,员工不是永动机,他们也有家人、朋友和生活。
你怎么看?支持店家准时下班,还是认为服务业该更“弹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