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监护的致命代价,试管金疙瘩殒命车库, 亲爷爷竟是夺命帮凶。合肥某小区地库口的血迹还没擦干净,业主群里炸出个惊天秘密:看娃的爷爷自个儿就是当班保安。


  这家子的故事比电视剧还邪乎。孩子爹妈折腾三次做试管,媳妇子宫都快扎成筛子了,才在第三次移植成功。


  平常接娃放学四个大人围成圈,偏巧出事这天当妈的有事情,把命根子托付给看大门的爷爷。


  老头在小区当保安,监控室里天天能瞅见地库口,结果亲孙子在自己眼皮底下让车碾死了。


  监控拍得清清楚楚。下午四点零八分,橘红色小不点蹲在地库坡道上抠石子,离保安岗亭距离不到十米。


  黑色车拐弯时底盘明显颠了两下,司机踩着油门慢慢的把孩子碾压了过去。然而老头这会儿正和两三个人坐在那边和保安聊天,似乎浑然不觉此刻小男孩出事了。


  这事要掰扯明白得说三宗罪。头一宗就栽在老头身上,保安亭墙上挂着《地库安全管理条例》,第一条就是随时观察出入口动态。


  自家孙子蹲在监控死角和视觉盲区交叠处,这老头倒好,端着保温杯跟人扯闲篇。俗话说"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亲爷爷看孙子看得脑浆子都溅出来了。


  第二宗罪得算司机头上。行车记录仪显示这厮拐弯压根没减速,车头撞上孩子时有明显顿挫感,居然还继续往前拱了半米。交警现场测算,当时车速只要低于8公里/小时,完全能在碰撞前刹住车。


  不是那种非常高的货车,一辆SUV怎么可能有那么大的盲区,即使司机没有注意到人也只会是因为自己走神,不可能归结于所谓的盲区。再说了司机很明显压上了个东西,他的车辆也有停顿,但本人竟然完全没有下车查看情况。


  第三宗罪物业跑不了。地库入口坡道设计违反《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转弯半径比标准少了1.2米。三年前就有业主投诉这个死亡转角肓区,物业拿"历史遗留问题"搪塞。出事岗亭的防撞墩去年就被撞歪了,到现在还用铁丝捆着凑合。


  法律界的朋友给算了笔账。爷爷作为临时监护人,至少要担30%责任;司机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刑期七年起步;物业得赔设计缺陷的钱。可就算三家赔个底朝天,那试管宝宝也回不来了。北京有个类似案子,奶奶带孙子上街被撞,最后判监护人承担40%责任,气得老太太当庭喝了农药。


  这事给全国家长敲了记闷棍。现在双职工家庭十个有七个靠老人带娃,可老一辈的反应速度和安全意识真靠得住?去年上海有个案例,外婆带外孙逛超市,低头挑菜的功夫孩子让自动扶梯夹断了手指头。专家说隔代监护出事率比专业保姆高六倍,这话说得人后脊梁发凉。


  要说最冤的还是孩子爹妈。试管做了三次,养了几年突然就没了。医院抢救室监控显示,孩子妈看见尸体时直接瘫地上抽抽,手里还攥着没来得及给的棒棒糖。


  您觉着这起惨剧到底该赖谁?是玩忽职守的爷爷?是冷血的司机?还是装聋作哑的物业?


  评论区等您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