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毒教材”事件越来越多,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无法做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关于这件事起因于2022年5月,有小学家长发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存在严重问题,包括人物形象诡异(如“唐氏综合征”特征)、性暗示动作(如掀裙子、裸露隐私部位)、错误国旗、日本元素(如N33K战机编号)等。这些内容可能扭曲儿童价值观,甚至隐含意识形态渗透意图,随后该事件在互联网爆了并连续几天登上热搜。


  事发后,官方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立即调查并追责了27名责任人,包括人教社社长黄强等被免职;吴勇、吕敬人及其工作室被禁止参与教材设计。特别是“吴勇”,他的插画工作室“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竟被查出无注册信息,但却承接了国家级教材这样的项目,真是让人目瞪口呆。随后官方紧急整改并修订了相关内容,在2024年新版教材中,全面调整插画与文本,强化中华传统文化、国家安全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打算三年内完成全面替换。


  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完美解决了,可没想到啊,刚过完年,这才开学没几天,又爆大文章。


  3月1日教育部通并公布了全国教材排查结果,该结果显示在2022-2024版中小学教材中,共发现17本存在“表述不当”,包括“初中历史教材淡化抗日战争伤亡数据”、“小学语文课文引用台独作家作品片段”、高中数学题出现“美国标准普尔指数”案例分析。


  3月3日,人教版英语教材插图某页背景出现“日本731部队建筑轮廓”出版社虽回应是由于“绘图失真”导致,但广大网友并不“买账”,甚至有网友深挖出某教材编审委员会成员持双重国籍,涉嫌境外NGO组织关联 。我的天,已经到这种程度了吗?就像病毒一样,无处不在了。


  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严查严防文化领域的“软性入侵”。学校教材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需严防西方通过文化输出弱化民族认同的行为,同时加强本土文化自信建设,通过本土文化的教育,可让学生形成自我警觉意识。


  2. 教才编制应该构建透明、开放的监督体系。公众参与(如家长监督、网络曝光)应成为教材审核的常态化机制,避免权力垄断导致的腐败或境外意识文化的入侵。毛主席也曾说过:“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党的一切工作向人民负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公开出来,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与审查。


  3. 强化教育系统的内部治理。俗话都有一句“上梁不正下梁歪”、“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应该加强内部反腐监督力度,避免“祸起萧墙”,严查学术腐败与职务违法,提升从业者的政治素养与责任感,从根源杜绝类似事件。


  尽管阴谋论式的“间谍策反”说法缺乏实证,我们也无实质证据,但暴露的相关审核失职、文化渗透风险必须要高度重视起来。未来需通过完善制度与文化重建,筑牢教育领域的意识形态防线,确保青少年在健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希望我的孩子那一代,再也不要出现类似问题。请记住,少年强则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