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局势迅速恶化,中方会出面调停吗?印度反击前,先行通中国大使。印度巴基斯坦本次是否可能爆发冲突?


  在克什米尔发生枪击恐袭事件后,印度将“幕后黑手”归咎于巴基斯坦,双方关系骤然紧张,甚至一度在25日凌晨爆发了零星交火,好在目前暂无人员伤亡。


  不过随着印巴双方互相发起反制,局势很有可能进一步升温。


  印度外交部宣布,4月27日起,所有签发给巴基斯坦国民的现有有效签证将被吊销,并要求巴基斯坦人在72小时的时间离开印度境内。


  不仅如此,印度还宣布立即暂停执行《印度河河水条约》,停止河水共享的合作。该条约于1960年签署,规定印度控制印度河流域的东部三条河流,巴基斯坦控制西部三条河流,双方可以使用部分水域并建设基础设施,但不能阻断河水流入巴基斯坦或改变流向。


  有消息指出,印度在宣布该项反制措施后,已有处于印度境内的水闸被关闭,这意味着处于下游的巴基斯坦可能将面临严重缺水的危机,考虑到时间即将进入夏季,本就是巴基斯坦的用水高峰期,此举可能导致严重的民生问题。


  因此巴基斯坦在得知该消息后,也立即宣布对印度采取对等反制措施,并着重发出警告,如果印度切断河流水源,巴基斯坦将视为战争行为,并将作出回应。目前巴基斯坦武装部队已做好应对准备,警告任何人不要误判形势。


  在印巴剑拔弩张之际,我们同时也注意到一些缓和局势的可能。


  例如在对巴基斯坦发起反制之前,印度还专门邀请了包括中国驻印度大使在内的外交官,通了相关情况,当然也免不了指责巴基斯坦“纵容恐怖主义”。


  这也反映出,目前中印的关系是相对缓和的,因此印度也不忘与中方进行沟通。


  那么,作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邻国,中方有可能出面调和吗?


  外交部在回应该话题时,态度是明确的,中方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对此次袭击事件予以强烈谴责。


  而要追根溯源,实际上还是要回到问题的本身上来,那就是到底是谁发起了恐怖袭击?又该如何将凶手绳之以法?


  要解决这个问题,由中方单独出面并不合适,但是恰好今年中国担任着上合组织的轮值主席国,未尝不能通过上合组织这个平台发挥作用。


  首先,安全合作本身就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点合作领域,在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当天,成员国即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这也是最早打出反恐旗帜的国际组织之一。


  因此由上合组织这个平台介入和调停,是比较合理的一个选择。


  其次,在去年的金砖峰会上,印度总理莫迪明确向中方最高层承诺,会坚定支持中方在上合组织的主席工作,如今印度也主动向中国大使通了相关情况,因此印度未必不能接受上合组织的介入,至少这里可以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创造一个和平对话的平台。


本文标题:印巴局势恶化,中方会出面调停吗?印度反击前,先行通报中国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