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中美贸易谈判的消息在国际舆论场掀起波澜。美国方面频频释放信号,暗示中美正就关税问题展开谈判甚至即将达成协议 ,然而,中国外交部及商务部迅速出面辟谣,明确表示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这一辟谣举动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意,值得深入剖析。


  戳破美方舆论迷障,还原事实真相


  长期以来,美方在经贸问题上惯用舆论造势手段。从之前的无端指责到如今制造谈判假象,试图通过释放不实消息来误导国际舆论,营造对自己有利的氛围。此次特朗普声称“中方已经多次联系”“中美接触的频率非常频繁”,甚至商务部长称已通过中间人与中方接触 ,但却始终拿不出任何实质性证据。中方特别辟谣,就是要以正视听,防止国际社会被美方的虚假信息误导,让国际社会看清美方在经贸问题上不负责任的态度,维护国际舆论环境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坚守谈判原则底线,彰显坚定立场


  中方一直强调“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但对话谈判必须是平等、尊重、互惠的”。美方若想通过虚假的谈判消息,迫使中方在不平等的条件下妥协,那是绝不可能的。之前的谈判经历中,美方多次临时更改议程、单方面泄露谈判细节,毫无诚信可言。如今又妄图用假消息试探中方底线,中方辟谣就是在表明,不会在原则问题上有丝毫退让。只有美方真正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以平等姿态坐到谈判桌前,才有开启谈判的可能。


  打破美方“囚徒困境”策略,稳定国际合作预期


  特朗普吹嘘有众多国家排队与美国进行关税谈判,试图构建一个“囚徒困境”,让其他国家猜疑中方是否与美国进行了谈判,从而迫使各国在关税谈判中对美妥协。而事实上,美国要价过高,诸多国家难以接受其谈判条件,至今没有国家真正与美国达成协议。中方辟谣,就是给其他国家吃一颗“定心丸”,让各国明白中美并未进行秘密谈判,无需担忧被中美联合“收割”,稳定国际社会对与中国正常经贸合作的预期,避免国际经贸合作秩序被美方的恶意策略扰乱 。


  避免国内市场误判,保障经济平稳运行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贸易谈判消息对资本市场和企业预期影响巨大。美方释放的假谈判消息,可能会使国内市场产生误判,干扰正常的经济决策和市场运行。中方及时辟谣,能够避免企业因不实消息盲目调整生产和投资计划,保障国内经济在稳定、可预期的环境中平稳运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中方特别辟谣谈判假消息,是在复杂国际经贸博弈中的一次精准回应,既维护了国家尊严和利益,又为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注入了确定性力量 ,展现出大国在应对挑战时的智慧与担当。


本文标题:中方特别辟谣谈判假消息,背后深意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