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2 日晚间,格力电器一则公告,瞬间在商界掀起惊涛骇浪。71 岁的董明珠,这位在格力叱咤风云长达 24 年的 “铁娘子”,正式卸下总裁重担,将接力棒递给了格力自主培养的 70 后骨干张伟。


  消息一经传出,各界目光纷纷聚焦,大家都在猜测,格力这艘商业巨轮,在新帅掌舵下,未来将驶向何方?


董明珠:铸就格力辉煌的传奇掌舵人

  1990 年,36 岁的董明珠毅然辞去南京安稳工作,投身彼时名不见经传的珠海格力,从基层业务员开启逐梦之旅。初入格力,她便遭遇棘手难题 —— 追讨长达数月未结的回款。


  面对困境,董明珠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坚韧与执着,凭借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儿,硬是将欠款一笔笔追回,也由此崭露头角。此后,她一路高歌猛进,从营销主管、销售总监,到副总经理、总经理,直至 2012 年出任格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


  在董明珠执掌格力的岁月里,她以雷霆手段与非凡魄力,推动格力实现飞跃式发展。在技术研发上,她力排众议,坚持自主创新,推动设立中央研究院,带领格力在产品核心技术上持续攻坚。多年耕耘下,截至 2024 年,格力已坐拥超 3 万项技术专利,其中发明专利超 1 万项,核心压缩机技术成功实现国产化替代,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品质管控方面,董明珠更是严苛到极致。曾因一款产品返修率过高,她果断下令停掉整个生产线,不惜成本重建质量体系。这般对品质的执着坚守,让格力 “品质第一” 的口碑深入人心。


  在她主导下,格力积极拥抱工业自动化,建成多条智能生产线,自研自产工业机器人,从单纯的 “空调厂” 逐步转型为智能制造平台型企业,产业链不断延伸,覆盖家电、装备、模具、芯片乃至新能源与储能设备等多个领域。


  数据最能直观体现董明珠的功绩。2012 年她出任董事长时,格力营收仅 1000 亿元;到 2018 年,这一数字便突破 2000 亿元大关;2023 年,即便受疫情冲击,格力仍强势反弹,营收再次突破 2100 亿元。在国际市场,格力 “格力造” 空调已出口至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家用空调出货量榜首。


新帅张伟:肩负使命,迎接挑战

  接过总裁重任的张伟,是格力内部成长起来的资深 “老将”。1999 年,张伟加入格力电器,此后在供应链、企业管理、质量控制等多个核心部门深耕,积累了丰富经验与深厚专业知识。2020 年起,他担任格力党委书记,在战略执行与企业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张伟的年轻,是他引领格力未来发展的一大优势。在当下消费市场快速迭代、科技浪潮汹涌的时代,70 后的他更能精准洞察年轻消费者需求,为格力带来全新思路与创新活力。同时,长期扎根格力的经历,让他对企业的运营模式、业务流程、文化基因了如指掌,有助于实现平稳过渡。


  然而,摆在张伟面前的挑战不容小觑。董明珠在格力乃至商界树立的威望过高,其强势的管理风格与鲜明的个人印记,已深深融入格力发展脉络。张伟如何在传承格力优势的基础上,摆脱光环束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平衡好传承与变革的关系,成为决定格力未来走向的关键。


行业震荡:格力未来何去何从

  董明珠的卸任,对格力和整个家电行业都影响深远。在行业竞争层面,家电市场早已呈现白热化态势。美的、海尔等老牌劲旅持续发力,小米、华为等新兴势力也强势入局,不断抢占市场份额。过往,董明珠凭借强大个人影响力与卓越领导才能,带领格力在激烈竞争中突出重围。如今,张伟需扛起重担,在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多元化布局等方面持续突破,带领格力稳固市场地位。


  从企业内部来看,董明珠时代形成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根深蒂固。张伟上任后,必然要对管理风格、发展战略做出调整,在此过程中,如何确保员工顺利适应新变化,维持企业稳定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网友们对此次权力交接也议论纷纷。有人担忧失去董明珠的格力会失去主心骨,发展受阻;也有人期待张伟能带来新气象,带领格力在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等新领域开拓进取,实现多元化发展。


  此次董明珠卸任总裁,是格力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张伟接棒后,格力迎来变革创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新帅能否带领格力在保持空调业务优势的基础上,成功实现多元化战略转型,突破当前发展瓶颈,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我们拭目以待。这场商业大考,不仅关乎格力未来命运,也将为中国制造业新老交替提供重要参考范例 。


本文标题:格力权力交接!董明珠卸任总裁,70 后新帅张伟如何领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