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很多朋友都说这几年赚钱非常不容易,有好多在几年前还是中产阶级的家庭这两年都过得不大好。


  令人揪心的是,财富这件事好像从来都没有什么平均分配的意思,你不容易,不代表别人不容易。


  就算是这几年,还是有一部分人的钱包反而更鼓了。


  之前觉得家里有几百万躺在账上的家庭已经算是很不错了,但2023年胡润百富发布的一项告真的是让人开了眼。


  原来家里那些钱算下来,连富裕都谈不上。


  大家应该都对富裕家庭和高净值家庭的说法不陌生吧。


  这个概念保险公司就玩的特别明白,人家很大一部分的业务就是在给高净值家庭提供理财选择。


  这是不是跟平常大家眼中推销保险的不大一样?


  你还别说,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真有可能是我们还没有达到人家标准客户的门槛。


  那么问题就来了,到底家里有多少钱才能够算是高净值家庭,这个门槛又是如何确立的呢?


一、高净值家庭门槛如何定义

  翻开胡润百富在2023年11月的时候发布的《2023中国高净值家庭现金流管理告》,里面的数字明晃晃的闪到了我的眼睛。


  这两年网络上很流行躺平的说法,我就曾经在一个社交平台上看到过,有一对上海的小夫妻,拿着300万存款过躺平的生活。


  友情提示:写作不易,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喔


  很多人都表示出了羡慕,一方面羡慕人家躺平,另外一方面羡慕人家的家庭财富。


  那么我们把这个300万放在胡润的标准中,这个家庭是不是达到了高净值呢?这个结果是不一定的,还要具体看持有300万的实际情况。


  仅从存款数字来看,在告的表述中,这个家庭的300万如果能够翻个番,也就是达到600万,那么他们才可以称得上是“富裕家庭”。


  请注意,这里我们说的只是“富裕家庭”,也就是说即使他们有600万存款,但这个量级也跟高净值差着一个档。


  按照告中的分级,只有当家庭的净资产达到了1000万以上,那么恭喜你,可以进入高净值家庭的范围内了。


  这还不算什么,告中在高净值之上还有两个分档,如果家庭净资产能够达到1个亿,那就是超高净值家庭。


  而如果能够超过3000万美元,则是国际超高净值家庭。


  看来王健林说先赚他一个小目标,也并不是简单的拿我们开涮,在真正的有钱人眼里,这还真的还只是跨进了一个门槛,当然是小目标了。


  但仅因为这个就觉得那对上海夫妇没有达到高净值家庭标准,也是不准确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平常比较关注财经类新闻的朋友这个时候可能会猜到,所谓高净值不仅看存款。


  有些人存款看着并不多,但人家有房子有产业,这样算下来就算银行里只放了几万块,也是妥妥的高净值啊。


  这个说法确实是没错,其中涉及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就是家庭净资产。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概念,所谓的家庭净资产是指咱们家里拥有的全部资产,去掉其中属于负债的那一部分。


  从这个定义来看,对于那对上海夫妇财富的判断就会被分成两种情况。


  简单用最基本的房产来划分,第一种是银行的存款林林总总算下来是只有300万,但有其他的资产,比如上海的房产。


  并且这个房产还没有贷款,如果加上房产现在的价值,家庭总资产很有可能一下就飙升到了千万级别以上。


  那么即便存款没有达到千万这个数字,也是高净值家庭。


  而另外一种则相反,家里也有房产等资产,但还背着沉重的房贷。


  那就算是整体价值算下来超过1千万了,家庭净资产也有可能连300万都不到,别说高净值/富裕家庭了,实在连富都沾不上边。


  当然,这个家庭总资产也不仅仅是包含了房产和存款在内。


  它还应该包括债券的投资净值、保险单的现金价值、专利等无形资产的估计价值等。


  在胡润百富的告中,2023年中国全国能够达到高净值家庭标准的一共有211万户。


  大家也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计算一下自己家里的财务状况,看看实际究竟有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二、高净值家庭的分布有规律吗?

  跟经济发展不均衡一样,高净值家庭的分布还真有属于它自己的规律。


  这一点看到这里的朋友应该也都想到了。


  不说别的,就说咱们前面用来举例的房产,这个在不同的城市表现出来的价值就有很大的不一样。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全国最贵的房子基本都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次一级的杭州、厦门等价格也不低。


  而在这些城市内部,还要分中心城区以及周边的那些地段。如果是房价很高的城市中心城区有一套房,还没贷款,轻松就是富裕家庭。


  有多套或者本身房子的价值超高,那么仅凭这一项冲上高净值也不是不可能。


  正是因为这个特点,高净值家庭分布最多的城市就是北京、上海以及香港。


  大家现在可以回忆一下,或者打开网页搜索,是不是这几个城市的房价最高。


  在2021年的时候,这三个城市的高净值家庭数目就已经分别超过了20万。


  但在他们之后,却有个断层,到了下一个梯队的深圳和广州,这两个城市的高净值家庭就只有5万多了。


  在所有城市中,还有两种比较特别的。


  第一种是东莞和温州这一类的,这些城市从GDP上来说,并不是很高,但在高净值家庭分布的排行榜上名次却很高,因此被称作“藏富”。


  另外一种就是成都,这个城市本身的高净值家庭并不多,排行榜上也十分靠后。


  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增长的速度快,被称作了最牛的“造富之城”。


三、为什么高净值家庭多在这些城市?

  无论是房产价值还是其他,高净值家庭的分布其实跟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是有很大关系的。


  并且这个经济发展更多指的是民营经济,跟我们通常所说的GDP有一定的区别。


  比如在城市排行榜上很靠前的东莞、温州、绍兴这些城市,他们的民营经济就十分的发达,即便是GDP不高,高净值家庭的数量也不少。


  而北京之所以能够形成断崖式的数量优势,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早期很多非常强的科技公司都选址于此。


  这些公司如果能够上市,核心成员很可能成批的迈过千万家庭净资产的门槛。


  同样的,浙江这个省份又是财富覆盖面最广的,在高净值家庭分布最多的二十个重点城市中,仅是浙江一省就有6个。


  这跟他们的民营经济发展领先其它省份也是脱不开关系的。


四、高净值家庭的财富和理财思路

  这一点可能是很多普通人最关心的了,也是我们能够去参照改善的。


  在胡润的告中,高净值家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对于现金流的把控。


  现在很多网络借贷工具十分流行,大家也都逐渐开始习惯超前消费。


  但是高净值家庭的现金流,却明显呈现出了流入和流出的进三出二。


  简单来说就是赚了3块钱,人家只花2块,要有盈余,不必要的透支在他们的行为中是非常少的。


  除了不透支,他们还会给家庭准备一些应急资金,以防备突发事件。


  总体来说高净值家庭通常都没有太多乱花钱的习惯,也不偏好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把保险和低风险的理财当成财富支出的重要方向,比起消费奢侈品,他们更喜欢让自己的财富安全成长。


  从收入结构方面来看,高净值家庭占比最大的收入是经营性收入。


  这就说明如果你是一家企业的经营者,整个家庭跨入高净值范围的几率就会更大,这跟我们的认知也是相同的。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如果不去创业做老板,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了呢?


  这倒也不能一概而论,虽然企业主家庭成为高净值家庭的数量是最大的,但也仍然有其它可能性存在。


  比如有一些大型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这类人我们平常给了他们一个称谓,叫做“金领”。


  而如果不打工不开公司,也并不是没有机会。


  有些职业股民以及过去很多习惯炒房的人群,他们的家庭收入也在高净值家庭中占了不少的比重。


五、你也可能已经算是“富人”了

  抛开高净值这个触手不可及的标准来看,家里有多少存款能够算得上富裕呢?


  这个答案银行其实已经告诉了我们。


  很多人都知道,银行有一个保险赔付标准上限,规定的是如果存款没有超过50万元,那即便是银行破产,你的财富也能够得到保障。


  这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在我国家庭存款能够超过50万元的并不多,否则的话,这个上限完全成了全民险。


  这个猜测在央行公布的数据中我们也能够找到支持。


  数据显示我们国家存款超过50万元的家庭数量非常少,只有0.37%,远远达不到百分之一的标准。


  这跟现在很多人负债买房是有关系的,表面上看着有房有车生活不错,实际银行贷款一堆,存款数量不多。


  这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手上有房子没贷款,银行还能躺上50万,那么至少你已经超越了全国百分之九十的人了。


  资料:


  什么是高净值人群?中国有多少人?——搜狐新闻——2022-11-22


  2024年,家庭净资产达到这个数,已经算富裕了——新浪财经头条——2024-04-08


  中国千万以上高净值家庭分布:京沪港一骑绝尘,广深第二阵营——澎湃新闻——2022-01-15


  2023中国高净值家庭现金流管理告——胡润百富——2023-12-21


  告:拥有千万元家庭净资产的“高净值家庭”达211万户——新浪新闻——2023-11-13


本文标题:“高净值家庭”标准出炉,中国总共有211万户,你们达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