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多地雨量"破百"!史诗级暴雨来袭,这份避险指南请收好
2025年4月23日至24日,广东遭遇今年首场"史诗级"暴雨侵袭。截至24日上午,全省已有13个镇街录得超100毫米大暴雨,广州增城派潭镇更以186毫米的雨量刷新纪录。这场持续性强降雨不仅打破多地同期降水极值,更因叠加副热带高压异常南退的复杂气象条件,引发山洪、内涝、冰雹等多重灾害风险。
一、暴雨"北多南少":冷暖交锋下的极端天气
此次暴雨呈现"北多南少"的显著特征。粤北、珠三角北部成为重灾区,韶关新丰县丰城街道(102.1毫米)、潮州饶平汫洲镇(110.2毫米)等地的雨量已突破百年一遇阈值。气象专家分析,副热带高压南退进程缓慢,导致冷暖气流在广东北部持续交汇,形成"列车效应"——同一区域反复遭遇强降雨。而雷州半岛等南部地区则因高压控制,暂未形成有效降水,高温达35.7℃。
二、灾害链式反应:从城市内涝到山体滑坡
暴雨已造成连锁性灾害:
- 交通瘫痪:广交会展馆周边因积水严重,部分展区临时关闭;京九线龙川至定南段多趟列车停运。
- 地质灾害:韶关江湾镇6个村庄遭遇山体滑坡,村民需直升机救援。
- 农业受损:清远、肇庆等地农田被淹,早稻种植进度受阻。
- 次生风险:珠三角地下车库、下沉式立交桥成"水帘洞",广州天河区已有3处隧道启动应急排涝。
三、防御升级:广东打响"水陆空"立体战
面对严峻形势,广东启动水利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并采取多项硬核措施:
1. 科技防汛:启用雷达回波实时监测系统,对强降雨带移动轨迹进行"分钟级"追踪。
2. 人员转移:清远、韶关等地转移高风险区群众超1.2万人,启用437个应急避难场所。
3. 交通管制:广州对28个易涝点实施"一点一策",封闭部分高架桥车道。
4. 跨省协作:水利部联合广西、湖南对西江流域实施联合调度,提前腾空水库库容。
四、气候警钟:全球变暖下的"新常态"?
此次暴雨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世界气象组织告显示,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升高1.45℃,极端降水事件频率增加40%。广东气象局专家指出,过去10年珠江三角洲暴雨日数增加12%,"短时强降水+局地冰雹"的复合型灾害已成新常态。
五、未来72小时:降雨南压,防御不松懈
据预测,24日夜间至25日,暴雨带将南压至珠三角南部,惠州、东莞等地可能出现8-10级雷暴大风。26日后虽降雨减弱,但粤北山区仍需防范滞后性地质灾害。
专家提醒:
- 居民应检查家中电路、燃气设备,避免涉水触电
- 司机切勿强行通过积水超过轮胎1/2高度的路段
- 农户需及时开沟排水,防止作物根系腐烂
这场暴雨不仅是自然考验,更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试金石。从"智慧水务"系统实时调度,到"网格化"群测群防机制,广东正以科技与制度双轮驱动,构建起抵御极端天气的立体防线。但归根结底,守护家园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您手机里的暴雨预警提示,或许就是挽救生命的关键一环。
本文标题:广东多地雨量"破百"!史诗级暴雨来袭,这份避险指南请收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