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推荐文章1:夏至之日太阳直射,到北回归线标志塔可观“立竿无影”
6月21日17时13分40秒,太阳将直射北回归线,我们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夏至日”,北半球所有地区也将迎来全年昼长最长的一天。当天,广州日出时间为5秒时41分54,日落时间为19时15分28秒,昼长为13小时33分钟34秒,在广州可以看到“立竿无影”的景观。
也许有人疑惑:广州似乎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在夏至日当天不能迎来“太阳直射”,因此,广州不能在夏至日当天出现“立竿无影”。其实,北回归线穿过广州的北部,市民可到当地观看夏至日当天的“立竿无影”天文景观。
据介绍,位于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油麻埔村三甲子坡地上的北回归线标志塔,距离广州城区42公里,是目前世界上南北回归线上高度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座标志塔。6月21日12时27分44.84秒,太阳将直射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阳光从塔顶直射塔底,形成少见的“立竿无影”天文景观。这一景观的形成,是由于今年6月21日(夏至日)中午,太阳升至天顶,直射地面,日心、地心连成一线。
北回归线,其实是“不固定”的,由于受岁差、章动和极移等天文因素的影响,其成为地理上一条“漂移”的纬线。据了解,岁差有大约25800年的天文周期,章动有大约18.6年的天文周期,极移有大约14个月等多种天文周期,因此,黄赤交角(北回归线)也有复杂的天文周期。一个完整的北回归线南北移动周期大约为37170年,半个周期大约为18585年。根据推算,上一次北回归线的极大值(最北)发生在公元前7283年前后,其纬度值为24度14分38.67秒。下一次北回归线的极小值(最南)将发生在11301年前后,其纬度值为22度37分56.04秒。目前,北回归线每年平均向南移动约为0.46845秒,即每年平均向南移动约14.41米。
夏至日是北半球全年昼长最长的一天,但并不是全年日出最早的一天,也不是全年日落最晚的一天。这是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不是正圆,而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的向径(地球与太阳中心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因此,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每天都不相等,产生“真太阳时”,但人们为了日常生产、生活的便利,制定了我们日常钟表所使用的“平太阳时”,“平太阳时”即把“真太阳时”平均化,导致每天都有均等的24小时,因此,“平太阳时”与“真太阳时”每天均有一定的“时差”。其次,由于地球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之间存在着倾角,这个倾角,造成了地球气候有春夏秋冬的变化。这个倾角的平均值为23°26′,与北回归线的纬度数值相同。
文/广州日·新花城记者:叶卡斯 通讯员:何永杰
标题图/广州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
广州日·新花城编辑:吴一钒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推荐文章2:今日5时48分,正式迎来!
“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北京时间12月22日5时48分将迎来冬至节气,民间习俗从这一天开始“数九”,标志寒冬到来。
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入冬后的第四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它是天文意义上冬天的开始。
海制作:安宁
冬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这天过后太阳将走“回头路”,其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阳光的照射和白天的时间将一天天增加,正如民俗所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冬至过后,我国各地气候都会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常说的“进九”,民间有“冷在三九”的说法。气象资料也显示,每年的冬至前后都有强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骤降。
海制作:安宁
由国庆表示,冬至时节虽然天寒地冻,但这也是遥望春天的时节。在古人传统认知里,此时已开始向春天一步步走近,所以古人云:冬至节,春之先声也。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数九”习俗,也就是从冬至起,数“九九”八十一天,并流传下不同版本的《九九歌》《数九歌》《九九消寒歌》。古人还常画《九九消寒图》用来期盼春天。有的画梅花一枝,上有梅花八十一朵,从冬至起用红笔每天涂一朵,待都涂遍,寒天已尽。有的是找九个都是九划的字,每天填一笔,等到八十一笔填满便是“九尽桃花开”的大好时节。
海制作:安宁
在我国古代,冬至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又称亚岁、冬节、长至节等。冬至一来,年关将至,外出的人要回家过冬节,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冬至是阴阳二气交替的时节,由国庆结合民间传统和养生专家的建议提示,此阶段养生的重点是养心,注意戒怒戒躁,保持良好心境;作息方面宜早睡晚起,避寒就温;饮食方面宜温热柔软,忌生冷坚硬;锻炼时要动静结合,以微微出汗为度。
转自:新华视点
: 大众日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推荐文章3: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可观“立竿无影”
北京时间6月21日4时50分46秒,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我们将迎来夏至节气,北半球所有地区也将迎来全年昼长最长的一天。当天,广州日出时间为5时42分01秒,日落时间为19时15分34秒,昼长为13小时33分钟33秒。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有疑问,广州似乎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在夏至日当天不能迎来“太阳直射”,广州能不能在夏至日当天出现“立竿无影”之天文景观?据介绍,广州位于22°26′N——23°56′N、112°57′E——114°03′,而市中心位于23°06′32″N,东经113°15′53″E。北回归线刚好穿过广州的北端,市民可到当地观看夏至日的“立竿无影”。
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油麻埔村三甲子坡地上(23°26′28.44″N,东经113°28′ 56.16″E),有目前世界上南北回归线上高度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座标志塔。6月21日12时27分56秒,太阳将直射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阳光从塔顶直射塔底,出现“立竿无影”天文景观。这一天文奇观的形成,是因为6月21日中午,太阳升至天顶,直射地面。
据了解,北回归线其实是“不固定”的,由于受岁差、章动和极移等天文因素的影响,使其成为地理学界一条“漂移”的纬线。岁差有大约25800年的天文周期,章动有大约18.6年的天文周期,极移有大约14个月等多种天文周期,因此,黄赤交角(北回归线)也有复杂的天文周期。一个完整的北回归线南北移动周期大约为37170年,半个周期大约为18585年。根据推算,上一次北回归线的极大值(最北)发生在公元前7283年前后,其纬度值为24°14′38.67″。下一次北回归线的极小值(最南)将发生在11301年前后,其纬度值为22°37′56.04″。目前,北回归线每年平均向南移动约为0.46845″,即每年平均向南移动约14.41米。或许在若干年后,广州从化将不会出现“立竿无影”的现象,再过若干年,广州从化又将再出现“立竿无影”。
除此之外,虽然夏至日是北半球全年昼长最长的一天,但并不是全年日出最早的一天,也不是全年日落最晚的一天。原因何在?其一,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不是正圆,而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的向径(地球与太阳中心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因此,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每天都不相等,产生“真太阳时”,但人们为了日常生产、生活的便利,制定了我们日常钟表所使用的“平太阳时”,“平太阳时”即把“真太阳时”平均化,导致每天都有均等的24小时,因此,“平太阳时”与“真太阳时”每天均有一定的“时差”;其二,由于地球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之间存在着倾角,这个倾角,造成了地球气候有春夏秋冬的变化。这个倾角的平均值为23°26′,与北回归线的纬度数值相同。
广东建有不止一个北回归线标志,其中,封开建有我国大陆最早的北回归线标志塔,汕头也建有北回归线标志塔。夏至日中午,在汕头、从化和封开三处的北回归线标志,都可观测到阳光从北回归线标志塔的顶部圆孔直射到地面的景象。最佳观赏时间:汕头北回归线标志为12时15分31秒,从化北回归线标志为12时27分56秒,封开北回归线标志为12时35分53秒。
文/广州日新花城记者:叶卡斯 通讯员:何永杰广州日新花城编辑:张宇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推荐文章4:冬至,数九寒天今日始
“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
今天(12月22日)5时48分
我们迎来冬至节气
民间习俗从这一天开始“数九”
标志寒冬到来
冬至这天
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
是北半球一年中
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这天过后太阳将走“回头路”
其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
阳光的照射和白天的时间将一天天增加
冬至过后
我国各地气候都会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
也就是常说的“进九”
民间有“冷在三九”的说法
气象资料也显示
每年的冬至前后都有强冷空气南下
导致气温骤降
冬至时节虽然天寒地冻
但这也是遥望春天的时节
在古人传统认知里
此时已开始向春天一步步走近
所以古人云
冬至节,春之先声也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数九”习俗
也就是从冬至起
数“九九”八十一天
并流传下不同版本的
《九九歌》《数九歌》《九九消寒歌》
古人还常画《九九消寒图》
用来期盼春天
除了气象上的重要意义
冬至对中国人来说
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不端饺子碗
冻掉耳朵没人管”
在我国北方
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我国南方在这一天
则更偏爱汤圆、年糕等甜点
不论是饺子还是汤圆
薄薄一层面皮
做法千变万化
但都包裹了鲜美的味道
浸润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冬至来了
除了吃饺子
还吃些什么呢
↓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冬至是阴阳二气交替的时节
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
结合民间传统和养生专家的建议提示
此阶段养生的重点是养心
注意戒怒戒躁,保持良好心境
作息方面宜早睡晚起,避寒就温
饮食方面宜温热柔软,忌生冷坚硬
锻炼时要动静结合
以微微出汗为度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这个岁末
愿你心中所想
皆能如愿以偿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石榴云/新疆日、博尔塔拉
: 新疆日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推荐文章5:天文小知识:陌生又熟悉的南北回归线,有关季节的三个问答
问题1: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指的是什么?
答:北回归线是指北纬23.5°处的重要纬线。在6月21日夏至时,正午太阳会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也正是北半球夏季的开端,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南回归线则是南纬23.5°处的重要纬线。在12月21日冬至时,正午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天的开始,南半球夏天的开端。
这两条纬线早在两千年前就有了自己的名字,因为在那时,夏至太阳处于巨蟹座,因而北回归线又叫巨蟹回归线;冬至太阳处于摩羯座,因为南回归线又叫摩羯回归线。尽管现在由于分点岁差,不同时日太阳所在的星座已经改变了,但是这两条回归线的名称仍然沿用至今。
赤道则是在春分与秋分时,正午太阳会直射的重要纬线。
南北极圈分别位于±66.5°纬线。注意66.5°加上23.5°即为90°。这表示在12月21日,正午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处于极夜,太阳处于地平线以下,并持续整个冬季。而在6月21日,南极圈则开始不见天日,这时正午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处于极夜。
图解:12月时季节的示意图。不论一天的什么时间,北极是极夜,而南极是极昼。 太阳对北半球的光照角度更小,而且被折射的更多。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
问题2:“夏天的狗日子?”不,是三伏天
答:天狼星别称犬星,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在一年的某些时刻,它会与太阳同升同落,这时人们称为天狼星与太阳的联结。
由于天狼星是夜晚天空最亮的恒星,可以合理猜测它给地球添加了部分热量。不过现在认为这点热量是微乎其微的。
“犬星”这个名字来自古埃及人,他们把天狼星称为犬星,这来自于他们的神奥西里斯,因为在壁画中奥利西斯的头与狗的头部相仿。在埃及和古罗马,夏天,天狼星与太阳在一起,同时出现在天空中。古埃及人和古罗马人认为,它将热量添加到来自太阳的热量中,导致了夏天的酷热。
图解: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到的天狼星A和天狼星B,白矮星天狼星B位于左下方。衍射十字星(Diffraction Spikes)与环状结构是点扩散函数
他们将天狼星与太阳同升同落的这段长达40天的时间成为“the dog days of summer”也就是三伏天,因为这段时间恰好也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由于分点岁差,太阳和天狼星的联结时间已经改变了,对于北半球的夏季来说,比罗马时期早一些,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完全脱离夏季(注: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古罗马,这一联结都出现在南半球冬季,所以南半球的古代文明不可能想出这个神话)。
问题3:为什么地球每年会前后倾斜一次?
这是因为对季节成因的解释有误(比如说,季节的出现是因为地球朝着太阳倾斜或背离太阳倾斜),这一说法实际上是常见的误解。如果地球真的每年倾斜,那真是太奇怪了,我也能理解为什么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个解释来。
事实上,地球的倾斜只朝着一个方向,但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运转,这一倾斜会随着太阳的位置改变而改变。有一个很简单的样本,拿一支铅笔大概与垂直面呈23.5°,这只铅笔与你所在房间的墙壁所呈的倾斜角是永远一致的,接下来用铅笔围绕着房间内一个固定物体绕个大圈,对于这个物体来说,铅笔一头朝向它,另一头背离它;而对于整个房间的墙壁来说,铅笔的倾斜始终朝着一个方向。
图解:这两幅图分别显示南半球和北半球在冬至和夏至时反射的阳光(W / m2)
参考资料
1.Wikipedia百科全书
2.天文学名词
3. astro- Maurice
如有相关内容,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推荐搜索词:
1.
2.
3.
本文标题: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