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的大卫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推荐文章1:外国美术史知识拓展:贝尼尼、米开朗基罗《大卫》对比分析
贝尼尼《大卫》与米开朗基罗《大卫》作品分析对比:
贝尼尼于1623年制作之大理石雕像。
1.在大卫像的雕塑过程中,对其赋予了感情,与米开朗基罗的同名作品不同,前者的作品是动感的,而后者似乎是准备采取行动的姿态。其扭曲的躯干和紧皱的双眉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时代积淀下的巴洛克
2.米开朗基罗表现了大卫的英雄本质,而贝尼尼抓住了大卫的英艺术特点。雄气质的瞬间。作品中大卫注视左前方的歌利亚,双唇紧闭,双腿叉开全身肌肉绷紧,上半身向右侧扭曲,左臂摆动到身前,右臂伸至后背,两手用力拉扯投石器两端,更加突出身体倾斜度,增加了扭曲身体的动态势能,充分显示出动作的爆发力,他手中甩石器机弦上的石块即将射出,给人以蓄势待发之感。大卫右肩斜跨的投石框肩带所带来的斜线感、褶皱形成的旋转韵律感,都增加了人物的瞬间的动感和即将进入战斗的进发感。
3.贝尼尼的这尊《大卫》雕像,其构图造型为“s”型的设计,大卫的头部、左脚尖,与右脚尖构成“s”型曲线。不论从哪个角度观赏这件作品,都能看到完美的“s”型动态曲线在健壮的大卫身上浮现,再配合贝尼尼为其刻画的志在必得的神情以及粗壮的肌肉,使英雄大卫必胜的信念和欲战之势的状态生动地展现出来,进而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4.米开朗基罗塑造的是一个神态庄严安静,具有超乎年龄的力量感、崇高感,充满英雄主义气质的静态化英俊青年形象。而贝尼尼所创造的大卫是一个普通青年的形象,已非理想中处于静态的英雄。雕塑中大卫身处吉凶未卜的激烈搏斗之中,身体似乎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仿佛能冲破躯壳的束缚,人的本质激情得以外化、宣泄。
5.米开朗基罗所呈现的大卫形象,只追求雕塑自身情感流露与神态的展现,充分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理性特质。贝尼尼的《大卫》像与之相较,多了不少互动感和想象的空间,更具巴洛克时代的“动感”和非理性特质。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推荐文章2:米开朗基罗《大卫》必杀技神器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是他的成名作,也是欧洲文艺复兴代表作之一。
大卫
此雕塑为大理石雕像,高3.96米,连基座高5.5米。该雕像展现了一个年轻有力的裸体男子形象,体态健美、神情坚定、肌肉饱满、有生命力,似乎能够感觉到人物身体血管的跳动。
有好奇的观众就问:
这位帅哥在干啥呢?手里拿个啥?
近看
看背面
领悟力高的美女一定猜到了:
帅哥刚从澡堂出来,光溜溜的拿着搓澡巾。
恭喜你,猜错了。
这是帅哥的必杀技之神器。
下面讲一个来自《旧约》的故事:
巨人歌利亚带兵攻打以色列,他力大无穷所向无敌。
这时对面来了一个十来岁的小孩。
歌利亚嚣张的喊到:“以色列是不是没男人了?派你这么个小孩来投降么?”
小孩没理他。侧身
甩手
一颗石子打向巨人的头颅。巨人轰然倒下。
孩子上前收割了巨人的头颅。
《手提歌利亚头的大卫》
这幅画叫《手提歌利亚头的大卫》,画中有个彩蛋,大卫手里提的歌利亚的头像是按照画家本人卡拉瓦乔画的。
有意思的是,这位画家也叫米开朗基罗。
不过比前者晚了大概一百年。
所以,大卫手里拿着他的必杀技神器之“手持式投石器”或者是弹弓的一种。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推荐文章3:独家航拍视频揭秘:1.2吨重的“大卫”是如何在重庆站立起来的
这几天,立在四川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门口旁的《大卫》雕塑刷爆了朋友圈,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更是有不少市民专程前往大学城“打卡”。这尊由川美定制的米开朗基罗《大卫》雕塑原模青铜复制品,从意大利漂洋过海而来,在12月14日完成了吊装,上游新闻?重庆晨记者也获取了一段关于吊放安装的视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尊重达1200公斤的雕塑是怎样站立起来的。
这个周末,《大卫》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打卡。
《大卫》雕塑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于1501年至1504年间创作的大理石雕塑作品,是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被视为西方美术史上最优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大卫》雕塑是利用对立式平衡理论创作,展现了一个年轻有力的裸体男子形象,体魄雄伟强健,肌肉起伏有力,轮廓刚毅健美。创作时米开朗基罗做了一些艺术上的特殊处理,例如头部较大、右手关节较大、大腿较长等,以最大程度上避免观众仰视雕像时产生的视觉透视误差,让观众从360度全方位都能欣赏到完美的《大卫》。
安放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大门左侧的这尊《大卫》雕像,是由意大利从事传统雕塑修复的百年家族企业用原作原模翻制而成,本次使用的原作模具始于1910年翻制佛罗伦萨米开朗基罗广场中央《大卫》雕像复制品时用到的模具。现在在重庆的《大卫》雕像高5.5米,重1200公斤,其青铜的材质和尺寸,都与佛罗伦萨米开朗基罗广场中央的《大卫》雕像完全一致。
《大卫》正在吊装。
从航拍视频中可以看到,从意大利漂洋过海来重庆的《大卫》是被固定好后横躺在木箱中的。吊装过程使用了大型吊车,工作人员经过反复计算套好绳索后,1200公斤重的“大卫”被吊车缓缓吊起,并移动到基座上,慢慢安放完成。接下来川美还将对其基座进行大理石装饰,实现与意大利佛罗伦萨米开朗基罗广场中央的《大卫》雕像几乎相同的效果。
上游新闻?重庆晨记者 孔令强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推荐文章4: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等身雕塑要落户重庆?两米多高近4吨重
近日,上游新闻记者收到网友爆料,四川美术学院迎来了一尊“大家伙”——4吨重的《大卫》等身雕像。没错,就是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创作、现收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那座大理石雕塑的等身雕像。
11日,上游新闻记者来到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校门口罗中立美术馆附近的台阶上确实有一座水泥台子正在搭建,高两米有余,四柱支撑,看上去像一座水泥桌子。目前基础施工已经完成。
“听说校门口要摆一座4吨重的大卫等身雕塑,”记者现场询问,不少川美的同学之间都流传着这一说法,“听说还是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赠的。”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就是享誉世界的雕塑《大卫》的“娘家”。
上游新闻记者随即联系了四川美术学院,对方表示,确实是要在校门口新增一座雕塑,但同时也卖了一个关子,“是不是《大卫》等身像,还敬请各位网友们期待。”
上游新闻记者 杨辛玥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推荐文章5:人,越简单,越富有
对于一个人来说,什么东西最宝贵?
人最宝贵的,是没有被占据的时间和没有被占据的空间。
而这空出来的时间和空间,其实都是用来安放自己的心灵。心灵越是简单,人生就越是珍贵和富有。
01
生活简单就自在
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每个人的手机里都有很多软件,社交的、听歌看视频的、娱乐游戏的,每一项都需要几个软件相互陪衬,却不知,我们在选择时耗费了大量心力,让人觉得疲倦。
简单,才是生活的智慧和美。
1664年,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在意大利展出后,震惊了整个欧洲。
有人问他:您是如何雕出大卫的?
米开朗基罗答:我凿去多余的石头,只留下有用的,《大卫》就诞生了。
然后,米开朗基罗又说了一句名言:美就是净化过剩的过程。
无独有偶,雕塑家罗丹也曾经面临过这样的提问:什么是艺术?
他毫不迟疑地回答:减去多余的部分。
艺术如此,生活更是如此。
一个人心灵的空间是有限的,只有当生活足够简单的情况下,心灵才能拥有开阔的空间,这个空间才能盛放生命里更重要的东西。
02
欲望简单就富有
03
心灵简单就幸福
幸福,是我们活在这世间所想要的终极追求。
但幸福,并不来自于所拥有的外物有多少,而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在心灵。
托尔斯泰曾说过一句话:
随着年岁增长,我的生命越来越精神化了。
我们的人生,其实一直都是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简单是我们最终的选择和归处,是我们人生丰富和幸福的所在。
愿我们都能及时领悟并真正享受到这份简单的幸福。
【本期编辑:杨君君】
:儒风大家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END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推荐搜索词:
1.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只是刻写了写实的人体而已
2.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
3.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图片
本文标题:米开朗基罗的大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