莜麦和燕麦的区别推荐文章1:一种血糖友好的宝藏主食,北方人才懂,打赌南方人不知道

  一提到西北的主食,很多人就会想到莜面。莜面鱼、莜面栲栳栳、莜麦面条……各种花式做法,美味极了。


  莜面不仅好吃,还是一款全能的“宝藏”主食,不仅升糖指数低,蛋白质还丰富。莜面营养价值到底有哪些特点?和其他主食比还有什么优势?今天我们来进行具体分析。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莜麦和燕麦是亲戚


  莜面是莜麦磨成的粉。提到莜麦,就不得不先聊聊燕麦。它们都是燕麦属,但是不同种。


  图 1 是莜麦,图 2 是燕麦。莜麦更细长,但它两真的很难分清。


  燕麦有 2 类,根据生长特点可分为裸燕麦和皮燕麦,裸燕麦即我们常说的莜麦,皮燕麦就是咱们常吃的燕麦。


  裸燕麦:莜麦。因为成熟时谷粒与麸皮自行分离,所以叫做裸燕麦。莜麦起源于我国,主要生长在寒冷的山区,在我国主要在甘肃、内蒙古、河北和新疆等地种植。一般莜麦会磨成面粉——莜面,再进行加工,直接食用莜麦的情况很少。


  皮燕麦:燕麦。成熟时谷粒与麦麸不易分离,所以叫做皮燕麦。平时经常能接触到的燕麦产品包括燕麦粒、燕麦片和即食燕麦片。


  燕麦和莜麦是近亲,但在口感、营养价值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下面是二者差异比较大的营养素对比。


  燕麦的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高,能量和其他谷物不相上下;而莜麦的脂肪高、碳水化合物较低,蛋白质含量也比燕麦高,所以热量比大多数谷物高。


  莜面营养远高于精米白面


  莜麦在谷物中是高营养的代表,其蛋白质含量远高于大米、小麦等主食。此外,莜麦还富含脂肪、膳食纤维、B 族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据《中国食物成分表》和美国农业部食品数据库的资料显示,每 100 克莜麦含有蛋白质 13.7 克、脂肪 8.6 克、碳水化合物 67.7 克、膳食纤维 10.6 克。


  1.高蛋白质和氨基酸


  一般谷物里的蛋白质含量在 7%~12% ,而莜麦的蛋白质含量高达 13.7%,比日常食用的主要谷物高出不少,例如是大米的近 2 倍,玉米面的 1.6 倍多。


  数据参考[2]


  大多数谷物的蛋白质因为缺乏赖氨酸,整体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会比较低。不过,莜麦的赖氨酸含量也比大多谷物优秀,是大米、小麦粉、玉米面、高粱米、小米的 2 倍多,是大黄米的 1.8 倍 左右。


  2.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在众多谷类粮食中,莜麦的脂肪含量名列前茅。具体而言,莜麦面粉的脂肪含量高达 8.6%,这一数字远超其他常见谷物,例如小麦粉(标准粉)的脂肪含量仅为 1.7%,大米更是低至 0.9%,即便是同样富含营养的玉米面(黄)也只有 1.5%。


  一提到脂肪,很多人觉得越低越好。但实际上,莜麦虽然脂肪高,它里面的脂肪酸组成却很优秀,以“好”脂肪酸为主,对心血管健康有帮助。比如里面含有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含量占到总脂肪酸的 38.1%~52.0%。除此之外,还有较为丰富的油酸,占比 30%~40%,这可是让橄榄油“出名”的“大功臣”,有利于降低“坏胆固醇”,升高“好胆固醇”,进一步凸显了莜麦作为优质脂肪的独特价值。


  3.低碳水化合物


  莜麦有约 68% 的碳水化合物,这在谷物里含量垫底。另外,莜麦的升血糖速度慢,即使是做好的莜麦饭,升糖指数也只有 49,属于低 GI 食物,所以糖尿病患者很适合用莜麦来代替一部分精白米面。


  数据参考[2]


  4.高膳食纤维


  既然和燕麦是亲戚,那莜麦的营养里也少不了β-葡聚糖。经过实验测定,莜麦的膳食纤维以 β-葡聚糖(46.3%)和半纤维素(43.3%)为主,这两种成分有利于降低淀粉的消化速度,延缓血糖的快速上升。


  除了对血糖的控制有帮助外,β-葡聚糖还有很多优势。比如有利于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它还可以吸水膨胀,增强饱腹感、减少高能量食物的摄入,这对于减肥是非常有利的。


  5.矿物质突出


  莜麦钙、钾、铁、锌等的矿物质含量均高于精米白面,也高于大部分粗杂粮。比如每 100g 的莜面含有 40mg 的钙、255mg 的钾、3.8mg 的铁和 2.18mg 的锌。虽然和富含这些成分的食物相比可能较少,但莜麦毕竟是主食,而且莜面大多以干的形态摄入,摄入量大,可以作为日常矿物质的一个补充。


  数据参考[2]


  从上述的营养成分特点来看,我们还能分析得出莜麦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消化慢、扛饿。因为膳食纤维丰富,所以消化慢;能量、蛋白、脂肪含量高,所以就非常扛饿。


  西北有句俗语,精炼地概括了不同主食的抗饿力:“二十里荞麦饿弯腰,三十里糕刚达标,四十里莜面劲头高。”这里是以行走的里程为尺,衡量荞麦面、糕与莜面的饱腹时效。显然,莜面以其出色的耐饥性能独占鳌头,食用后能支撑人行走更远的路程。


  除了本地人的经验,也有关于诸多莜麦与消化相关的研究实验来证明莜麦的扛饿实力,在对比不同品种主食体外水解速度的实验中,莜麦在各个时间段的水解率都是最低的,这意味着莜麦的消化慢,能量缓慢释放。[5-6]


  数据参考[6]


  莜麦的经典吃法


  很多人可能在一些西北餐厅吃过莜面,最常吃到的主要是莜面栲栳栳(莜面窝窝)、莜面鱼鱼,除了这些,还有很多花式做法。


  莜面栲栳栳:栲栳栳是山西特色的蒸面食,用莜面和水和成面团,然后用手推成薄片,卷起来放入蒸锅中蒸熟。栲栳栳吃起来软硬适中,有一种独特的韧劲。配上西红柿臊子,酸甜爽口,营养均衡。


  莜面面条:将莜面揉成面团,擀成薄片,切成面条,煮熟后搭配各种酱料食用,口感滑爽,营养丰富。


  莜面鱼鱼:将莜面揉成面团,搓成小鱼形状,煮熟后搭配各种汤汁食用,口感独特,深受喜爱。


  莜面花卷:将莜面揉成面团,加入葱花、盐等调料,卷成花卷形状,蒸熟后食用,松软可口,香气四溢。


  凉拌莜面:将煮熟的莜面面条搭配黄瓜丝、胡萝卜丝等蔬菜,加入调味料凉拌食用,清爽开胃,夏日必备。


  除了以上几种吃法,莜面还可以制作莜面面包、莜面饺子、莜面拿糕等多种美食。不同的吃法,不同的口感,感兴趣的人都可以试试。


  栲栳栳、莜面面条、莜面鱼鱼、莜面花卷、凉拌莜面……你最喜欢哪种吃法?你还知道莜面哪些好吃做法?评论区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参考文献


  [1]王国泽.莜麦的加工及综合利用前景[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自然科学版, 2008(3):3.DOI:CNKI:SUN:NMGM.0.2008-03-053.


  [2]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1册[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3]张建平.莜麦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J].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32(11):128-null.


  [4]Petkov K, Biel W, Kowieska A, Jaskowska I. The composition and nutritive value of naked oat grain (Avena sativa var. nuda). Journal of Animal and Feed Sciences. 2001;10(Suppl. 2):303-307. doi:10.22358/jafs/70113/2001.


  [5]秦琳,李曦,赵珊,黄世群,雷欣宇,郑幸果,靳可婷,刘龙龙,仲伶俐.裸燕麦中非淀粉多糖对淀粉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2023,38(10):74-80


  [6]汤旻玥.莜麦中非淀粉组分对淀粉体外消化性的影响[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20.


  策划制作


  丨李纯 中国注册营养师


  审核丨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王康 国家植物园科普馆馆长


  策划丨钟艳平


  责编丨钟艳平


  审校丨徐来 林林


  莜麦和燕麦的区别推荐文章2:燕麦产品,你买对了吗?_范志红

  燕麦产品,你买对了吗?


  某日一位朋友问我:总听说燕麦是一种特别健康的主食,是粮食里营养价值最高的一种。但是我该吃什么样的燕麦产品才好呢?有燕麦粒、燕麦米、燕麦片、燕麦碎,光是燕麦片就有好多种啊!燕麦米和燕麦粒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儿啊?还有那种焙烤之后打粉可以冲糊喝的燕麦粉,也有各种进口的早餐麦片,里面混合了提子干、坚果仁之类。燕麦麸又是什么东西啊?这么一大堆问题,若一口气回答,还真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来。我说:你先别着急,先回答我一个问题:你吃燕麦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健康问题想改善吗?这位朋友说:我主要是想控制血脂,我的甘油三酯有点高。我女儿想吃燕麦减肥,她听说国外减肥的人都提倡吃燕麦。我老公血糖比较高,不知道吃这个能不能帮忙控制血糖。说起来不容易啊,一家三口经常意见分歧,难得在吃燕麦方面达成了一致,但是又不知道该买哪一种更合适。我点点头。听我一种一种慢慢解释,就从燕麦粒、燕麦米、燕麦碎和燕麦片这几种东西的来历说起吧。1分类燕麦和稻米、小麦一样,是一种粮食作物,人们食用它的籽粒。常见的燕麦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国外种植较多的皮燕麦,一类是国内传统种植的裸燕麦,俗称为莜麦。从营养价值来说,两者大同小异,而且从保健成分角度来看,国内传统食用的莜麦品种还略有优势。西北人民所吃的莜麦卷、莜麦面、莜麦鱼鱼之类,都是用莜麦做的。2燕麦皮在整粒的燕麦表面,有一层比较硬的皮。其实所有的种子都一样,表皮比较致密,纤维素比较多,是为了保护种子萌发之前不受伤害。但这层皮也会减慢种子吸水的速度,所以带皮的籽粒不好煮。如果把外皮磨掉一层,表面略发白,就会好煮很多,这就是所谓的燕麦米了。这类产品可以直接放在电饭锅里,和大米混合煮饭。除了燕麦米之外,也有麦仁米(小麦粒磨皮之后)和大麦米(大麦粒磨皮之后)的产品,只是燕麦米比它们“纤细”一点,而且煮出来口感也更粘软。3燕麦麸磨掉的这层,就是燕麦麸。它的β-葡聚糖含量特别高,对控制血糖很有好处。经过烘焙和粉碎之后,可以用来冲成黏乎乎的糊糊。有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去掉这层燕麦麸之后,燕麦米对血糖、胰岛素、抵抗素、肠抑胃肽等指标的控制效果会比整燕麦粒有所下降。不过即便如此,它仍然是一种很健康的主食食材,营养价值远远高于大米、面粉、玉米等谷物,血糖指数也低于大米白面。4燕麦籽粒因为燕麦的籽粒长得比较细长,国外有燕麦碎的产品,也就是直接用刀把燕麦一切两半,或者切成4半。连皮也不磨,什么都不损失,但是也会好煮很多。研究发现,这样的燕麦碎控制血糖和血脂的效果很好,血糖指数在40-60之间,非常适合三高人士。“那燕麦片和燕麦是什么关系呢?


  ”如果把整个的燕麦粒直接碾压成大片,就是生燕麦片了。这是要煮的燕麦片,营养成分没有损失,燕麦麸也没有损失。它和燕麦碎一样,也很适合三高人士。因为压扁之后容易煮得更软烂一些,根据煮的状况不同,血糖指数在40-70之间。“那速食燕麦片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呢?


  ”如果做成速食燕麦片,只需煮几分钟就能吃,或者只需要热水泡一两分钟就能吃,血糖指数就明显高上去了,在70-90之间。经过深度挤压,燕麦片的物理结构已经被破坏,淀粉糊化程度高,而且β-葡聚糖的分子量有所降低,粘度下降,延缓餐后血糖血脂上升的效果就打了很大折扣。那种用热水冲一下就可以吃的燕麦片产品,血糖指数可以高达80以上,和大米饭差异不大。当然,如果用冷牛奶来泡着吃,消化速度会慢一些,血糖指数就会下降。血糖如果降下来,通常餐后血脂也能控制住。朋友听到这里赶紧问:那些早餐混合燕麦片和焙烤燕麦粉呢?我女儿特别关心这个。我说:混了坚果和提子干的产品,差异比较大。因为混的坚果和水果干不一样,有的还混了其他谷物片,如果不煮的话,血糖指数多在40-70之间。坚果有利降低血糖反应。水果干别看很甜,它们的血糖指数只有50-70,低于大米饭白馒头白面包。总体来说,血糖反应低而且饱腹感强,减肥的女孩吃这个做早餐还是很合适的。至于焙烤后打粉冲糊的燕麦粉,因为粉碎很精细,糊化太彻底,血糖指数高于80,控制血糖方面和大米饭也没什么区别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优点,它的饱腹感仍然很高。也就是说,冲一碗糊糊,能很长时间顶饿,这对于减肥者仍然大有好处,在餐前和夜里饥饿的时候不要乱吃饼干点心,喝一碗燕麦粉冲的糊,热量又低,营养价值也比零食点心强多了。


  朋友说:国外进口那些混合燕麦片我不太吃得惯。早上也就罢了,晚上吃燕麦片当主食,好像也有点别扭。听你的意思,整粒燕麦对控制血糖血脂是最好,可是,这东西能做饭做粥么?我不会煮啊!我说:其实不难煮的。燕麦粒直接和其他全谷杂豆放在一起煮浓粥就可以了。给你个我喜欢的私家配方:用1/3的整燕麦粒,再加上1/3的红小豆和花豇豆,其余是糙米、小米、莲子、百合、芝麻,1倍混合粮食加6倍水。家里买个电压力锅最方便,在你早上出门上班之前预约8小时煮粥,等于提前泡了8小时,下班回家的时候,香喷喷的燕麦杂粮浓粥就煮好了,豆子沙糯,燕麦粘软,别提多幸福多奢华了。这种粥高血糖高血脂的人都能喝。朋友问:你说那β-葡聚糖,会不会用压力锅煮粥之后就损失掉,或者断裂掉?我说:你真是细心人。还好研究已经证明,煮粥的温度不会造成β-葡聚糖的严重损失,分子量降低也不明显。甚至我们学院老师的动物实验还证明,和泡燕麦片相比,煮的燕麦粥葡聚糖溶出更多,发挥降血脂作用更好呢。


  这下子她终于放心了:听起来就觉得肯定能好吃。让你把这粥说得这么美味,我都有点馋了……吃两小碗燕麦杂粮浓粥当晚餐主食,一方面能帮助控制血糖和血脂,一方面也有利于控制体重。虽然热量是降低了,却不会让人提前饿;虽然纤维也增加了,却能让胃肠都感觉舒适。吃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觉得,白米饭白米粥太乏味寡淡了。只有这样的好食物,才对得起自己和家人呢!


  如果您喜欢,请推荐给您的朋友和家人!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


  中国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协会理事


  中国科协聘科学传播首席专家之一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 范志红


  祝您和您的亲友平安、健康、快乐!


  莜麦和燕麦的区别推荐文章3:莜(yóu)麦:一种对心脑血管特别友好的粗粮

  康康,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种对心脑血管特别友好的粗粮:莜麦。你吃过没?


  莜麦到底好在哪?怎样吃最靠谱?一起来听听专家的介绍!


  医学顾问


  上海杉达学院国际医学技术学院教授


  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组成员


  刘少伟


  莜麦,又称“玉麦”“铃铛麦”,原产于我国西北、西南、华北等地,野生于山坡路旁、高山草甸及潮湿处。


  莜麦与燕麦是近亲,它们同为燕麦属,莜麦还被称为“裸燕麦”。


  主要营养价值


  ?莜麦蛋白质含量高,且质量优;


  ?莜麦富含人体需要的8种氨基酸,脂肪中的亚油酸含量也很高,对降低胆固醇水平有益;


  ?莜麦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钙、钾等营养成分;


  ?莜麦还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莜麦加热煲煮后,出现黏稠的汁液,就是β-葡聚糖所致。β-葡聚糖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活性多糖,具有改善血脂异常、增强免疫细胞活力等作用,适合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


  日常餐盘推荐


  莜麦的制作方法灵活多变,搓、推、擀、卷、抿、切等手法均可;


  莜麦的吃法多种多样,可与凉拌菜同吃,也可以搭配热菜,还可以炒着吃,如炒肉时放些莜麦。


  莜麦鸡丝面


  原料:


  莜麦粉、菠菜各100克,鸡胸脯肉50克,香油3克,葱花、花椒粉、盐、酱油、味精适量。


  做法:


  1.菠菜洗净,放入沸水中焯一下,入冷水过凉,捞出沥水,切段;鸡胸脯肉切成丝。


  2.炒锅放香油烧热,下葱花、花椒粉,炒出香味后,放入鸡丝,待鸡丝变白时,加适量水烧到熟透。


  3.加菠菜段,翻炒片刻后,用酱油、盐和味精调味,鸡丝卤就做好了。


  4.莜麦粉加水和成较硬的面团,用擀面杖擀成面条,放入沸水中煮熟,捞出,过凉,将鸡丝卤浇在莜麦面条上即可。


  莜麦面馄饨


  原料:


  莜麦粉100克,鸭胸肉50克,香油3克,紫菜、虾皮、葱花、香菜碎、盐、胡椒粉、生抽、料酒、鸡精适量。


  做法:


  1.鸭胸肉洗净,剁成肉馅,加盐、鸡精、生抽、料酒、胡椒粉、香油搅匀,做成馄饨馅;紫菜撕成小块;虾皮洗净。


  2.莜麦粉倒入盆中,加适量温水,和成面团,擀成馄饨皮,包入鸭肉馅,做成馄饨生坯,入沸水中煮熟,用紫菜、虾皮、葱花、香菜碎、胡椒粉、鸡精和香油调味即可。


  温馨提醒


  吃莜麦要适量,吃多不易消化,尤其是脾胃虚寒、胃酸过多等人群,不宜吃太多。


  莜麦粉制的面窝、面卷、面鱼及面条,每周建议吃1-2顿即可,且每顿都不要吃得过饱,以七成饱为宜。


  编辑:潘乔雨


  资料:沪小康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莜麦和燕麦的区别推荐文章4:大麦,小麦,莜麦,燕麦,高粱,谷子,稻子,分别有什么区别?

  声明:本内容已开通全网维权,严禁抄袭、复制或搬运,一经发现,必追责。


  在历史的长河中,谷物以其独有的方式滋养了人类的文明。然而,在这纷繁复杂的谷物世界里,大麦、小麦、莜麦、燕麦、高粱、谷子、稻子,这些名字各异、形态不同的谷物,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奥秘与差异?它们不仅构成了人类餐桌上的佳肴,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当你漫步在金黄的麦田,或是徜徉于稻田的碧波之间,你是否曾驻足思考,这些看似相似的谷物,究竟有何不同?它们是如何在不同的地域、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生长繁衍,又如何通过人类的智慧与技艺,被加工成各式各样的美食?从啤酒的醇厚泡沫到米饭的清香四溢,从面包的柔软可口到燕麦片的营养健康,每一种谷物都以其独特的方式,讲述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然而,这些故事背后的真相,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这些谷物神秘的面纱,探寻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感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这份厚重而珍贵的礼物。


  什么是大麦?


  大麦,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大麦就已经被驯化栽培,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大麦起源于中东地区和中国青藏高原,而它传播到中国的时间甚至早于丝绸之路的开辟。


  在我国,大麦的种植区域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青藏高原。特别是青藏高原地区种植的裸大麦——青稞,距今已有3500年的历史,是当地农牧民的主要粮食作物。


  在北方,大麦茶是极受欢迎的饮品。青海东部农业区盛产大麦,当地人就地取材,用炒熟的大麦粒压碾成麦碴后熬成麦茶,茶汤黑褐色,散发着类似咖啡茶的清香,既解渴又提神。而在日常生活中,大麦还可以和大米、豆类等粮谷物一起煮粥或煮饭,虽然需要提前浸泡,但煮出来的粥或饭口感独特,带着大麦特有的香气和嚼劲。此外,大麦还可以用来炖肉,大麦仁经过炖煮后,吸收了肉汁的鲜美,变得软糯可口,是秋冬季节的滋补佳品。


  大麦磨成的粉同样用途广泛。虽然大麦中的谷蛋白含量较少,不适合做发酵食物,但用它做的饼或馒头也别有一番风味。大麦粉做的饼口感扎实,带着淡淡的甜味和草木的清新,是许多人的心头好。而大麦麦片则是早餐桌上的常客,用热水冲泡后,麦片迅速膨胀,散发出浓郁的麦香,搭配牛奶或蜂蜜,既营养又美味。


  什么是小麦?


  小麦,历史可追溯至约一万年前的西亚和中亚地区。最初,小麦的祖先——野生一粒小麦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通过天然传粉,进化为二粒小麦,再与粗山羊草杂交,最终形成了穗大、籽粒多的普通小麦。


  在中国,小麦的栽培历史同样悠久。据考古学家发现,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小麦就已经在中国落地生根。如今,小麦已成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尤其是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安徽、湖北、江苏、四川、陕西等地。


  小麦丰收季节时,将新鲜的小麦磨成面粉,制作各种美味的食物。面条,是中国人最喜爱的小麦制品之一。无论是细长的拉面、宽厚的刀削面,还是扁平的韭叶面、中空的空心面,搭配上鲜美的汤料和丰富的配菜,都能让人大快朵颐。此外,馒头、包子、饺子等面食也是由小麦粉制作而成,它们内部松软、外皮筋道,搭配各种馅料,满足了人们对美食的多样化需求。


  在烹饪小麦的过程中,人们还发明了许多独特的美食。如烤得金黄酥脆的面包,外皮酥脆、内里松软,搭配上香甜的果酱或浓郁的黄油,每一口都充满了幸福感。还有香甜可口的蛋糕和酥脆可口的饼干,它们都是由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为人们的味蕾带来了无尽的享受。


  什么是莜麦?


  据山西省志记载,莜麦最少有2500年的栽种历史,最早起源于中国华北的高寒地区,山西省神池县可能就是莜麦的最早发源地区之一。莜麦,亦称“裸燕麦”,俗称“油麦”,与小米、小麦并称为内蒙古的“三件宝”。


  在中国,莜麦的主产地集中在内蒙古的阴山南北、河北省的阴山和燕山余脉、山西省太行山及吕梁山等区域,这些地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合莜麦的生长。特别是山西的莜麦,以香鲜酥甜闻名,产区主要在晋西北。


  莜麦的制作工艺独特,需要经过淘、炒、磨等工序,才能变成美味的莜麦面粉。而莜麦面粉则可以制作出品类多样、美味可口的莜面食品。在山西,莜面的吃法多种多样,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莜面栲栳栳。莜面栲栳栳是山西北部地区的家常美食,其制作过程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将薄薄的莜面片卷成一个个小圆筒,整齐地码在笼屉中,大火蒸制十多分钟后,一个个形如蜂窝状的莜面栲栳栳便出炉了。搭配上酸辣可口的汤料或者浓郁的羊肉臊子,每一口都充满了浓郁的麦香和独特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除了莜面栲栳栳外,还有莜面鱼鱼、莜面饺饺、莜面饸饹等美食。莜面鱼鱼是将莜面搓成细长的面条,搭配土豆羊肉臊子食用,口感爽滑;莜面饺饺则是将莜面擀成皮,包入土豆丝、酸菜丝等馅料,蒸制而成,外皮筋道,内馅鲜美;莜面饸饹则是将莜面面团放入特制的饸饹床子中,挤压成条状,搭配各种汤料食用,口感独特。


  什么是燕麦?


  燕麦,又名雀麦、野麦。据考古发现,人类栽培燕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瑞士远古洞穴中就发现了燕麦的种子,这是人类栽培燕麦最早的证据。而在中国,燕麦也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并且因地域差异而有着多样的称呼,如华北地区称为莜麦,西北地区称为玉麦,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则分别称为燕麦和铃铛麦。


  燕麦主要集中产区是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中国作为燕麦的主产国之一,其种植区域广泛分布于内蒙古、河北、甘肃、山西、陕西、青海等地,其中内蒙古的种植面积最大,约占中国燕麦种植总面积的35%以上。


  很多人认为燕麦就是莜麦,其实二者不是同一种植物。莜麦是燕麦的一个品种,具体来说是裸燕麦,而燕麦还包括皮燕麦。


  在中国,燕麦被制作成多种多样的美食,每一种都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和独特的风味。例如,在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这些面食口感筋道,搭配上浓郁的羊肉臊子或酸辣汤料,让人回味无穷。而在其他地区,燕麦片则成为了人们早餐桌上的常客,无论是搭配牛奶、酸奶还是水果,都能制作出美味可口的营养早餐。


  什么是高粱?


  高粱,它原产于非洲,后经过漫长的传播与交流,最终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成为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据学者研究,大约在12000年前,高粱的野生祖本在非洲热带草原被驯化,并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经海路传入了印度,大约在两汉时期,高粱经西北、西南及海上丝绸之路等多条路径传入了中国。


  在中国,高粱的种植历史已经超过了数千年,它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以及东北地区。在北方一些农村,高粱曾是主粮和杂粮,人们将其加工成高粱米食用,或是磨成面粉,做成各种风味独特的面食,如饸烙、饺子、面条等。黄淮流域的人们则更喜欢将高粱籽粒磨成面粉,制作各式黏糕点,香甜软糯,令人回味无穷。


  而高粱最著名的用途,莫过于酿酒了。在中国,高粱是生产白酒的主要原料,其籽粒中含有的适量单宁,对发酵过程中的有害微生物有一定抑制作用,能提高出酒率,同时产生的丁香酸和丁香醛等香味物质,又能增加白酒的芳香风味。


  因此,以高粱为原料酿造的白酒,色、香、味俱佳,展现了中国酒文化的深厚底蕴。贵州茅台、四川剑南春、泸州老窖、五粮液、山西汾酒等名酒,无一不是以高粱为主要原料或辅料配制而成。这些名酒,香气扑鼻,入口绵柔。


  什么是谷子?


  谷子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在我国,谷子主要栽培于黄河中上游地区,这里的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为谷子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谷子脱壳后,便是我们熟知的小米。小米色泽黄润,熬出的稀饭米油层厚、粘稠味香,自古以来便是人们餐桌上的佳肴。在我国北方,小米不仅是孕妇、产妇、老人和体弱多病者的滋补佳品,更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常客。


  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不仅暖身暖胃,更承载着家的味道与亲情的温暖。而在一些地区,小米还被用来制作各种美食,如小米糕、小米饼等,这些美食不仅口感独特,更富含营养,深受人们的喜爱。


  谷子在我国的主产地广泛分布于山西、河北、内蒙古、辽宁、陕西、河南等地。其中,山西的武乡、沁县、襄垣等地,河北的武安、涉县、磁县等地,都是谷子的重要产区。


  什么是稻子?


  稻子,早在7000年前,长江下游的原始先民就已经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并将水稻作为主要粮食。


  在我国,水稻的主产地广泛分布于华南、华中、西南、华北、东北以及西北等地区。华南双季稻稻作区,位于南岭以南,包括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等地。华中双季稻稻作区,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河,是我国最大的稻作区之一。此外,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以及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也都有着丰富的水稻种植历史和独特的稻米文化。


  米饭,作为稻子最直接的食用方式,几乎成为了每个人每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白米饭、炒饭还是煲仔饭,都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而用稻米制作的糕点,如米糕、糍粑、粽子等,更是逢年过节、喜庆日子的必备美食。这些糕点不仅口感软糯、香甜可口,更寓意着团圆和幸福。


  除了直接食用外,稻米还可以加工成各种美味的食品。米粉、米线、米豆腐等,都是以稻米为原料制作而成的。这些食品不仅口感独特、营养丰富,而且方便快捷,深受人们的喜爱。此外,米酒、米醋等调味品,也是以稻米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的。它们不仅为菜肴增添了独特的风味,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好了,今天就这样,我是风烟食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我们要坚守信念与梦想,勇往直前,不怕困难与挫折,努力追求理想和目标,为自己书写精彩人生故事。经过风雨洗礼,才能欣赏到彩虹的美丽。陌生人,加油呀……


  #秋日生活打卡季#


  莜麦和燕麦的区别推荐文章5:大麦:在青藏高原拓荒的混血儿

  尽管“麦”这个字在造字的时候可能只是指小麦,但是随着汉语的演变,到战国时期以后“麦”已经成了好几类作物的统称。今天,农学上有所谓“四大麦类”的说法,即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它们都是禾本科早熟禾亚科的一年生谷物。除此之外,荞麦和近年来作为新型食品引入中国的藜麦虽然也叫“麦”,也是粮食作物,却不属于禾本科——荞麦是蓼科植物,藜麦则是苋科(原属藜科)植物。


四大麦类都是西来作物?

  在四大麦类里,只有黑麦(Secale cereale)的起源没有争议,因为它直到近代才引入中国,在此之前中国压根就没有黑麦属植物分布。多学科的证据表明,野生黑麦原产于今土耳其东部的阿拉斯山脉和凡湖一带,最初只是小麦和大麦田的杂草,随着这两类作物一同扩散。然而在气候寒冷的欧洲,小麦和大麦生长不好,反倒是耐寒的黑麦能够茁壮生长,结果这样一种原本以搭便车蹭吃喝为生的杂草便被铜器时代饥饿的欧洲农人们挑出来,驯化成了一种可以部分代替大小麦的谷物[1]。如今,德国、波兰、俄罗斯等中东欧国家仍然是黑麦产量最高的国家。


  黑麦的麦穗。图片:wiki commons/LSDSL


  燕麦(Avena sativa)的情况和黑麦非常类似,也是原产于中东地区,作为小麦和大麦田的杂草逐渐扩散到欧洲,然后在那里被拣出来作为寒冷地区的“次生谷物”栽培。然而和黑麦不一样的是,燕麦传入中国的时间相对较早,并在中国北方得到了进一步的驯化。


  坦白地说,燕麦何时在中国开始栽培还是一笔糊涂账。有说战国时代始栽的,有说南北朝时代始栽的,有说唐代始栽的,但观其理由,基本都不成立。说战国时代栽培的人,依据是《尔雅》中记载了一种名叫“蘥”(yuè)的植物,后来西晋郭璞注为“即燕麦也”。《尔雅》既然在战国时初步成书,那燕麦在战国时恐怕就已经有了。说南北朝时代栽培的人,主要依据是北齐农学著作《齐民要术》中的“瞿麦”可能是指燕麦,而《北史·邢邵传》中也有一句话:“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说唐代栽培的人依据就更多了,既有《唐本草》中的“燕麦”条目,又有诗人刘禹锡在七绝《再游玄都观》前的小序中写下的“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等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