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机场几条跑道推荐文章1:定了!9月16日!浦东机场三期扩建主体工程建成启用

  今天,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浦东三期扩建工程中的核心工程,即全球最大的单体卫星厅、全球首个采用城市轨道交通钢轮钢轨制式的机场捷运系统,将于9月16日正式启用,将进一步提升上海航空枢纽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市交通委主任谢峰介绍,近年来,上海航空枢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亚太门户复合航空枢纽地位基本确立,这主要体现在——


  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通过大力推进浦东机场第五跑道、浦东机场三期扩建、虹桥机场T1航站楼改造等工程建设,目前上海两场拥有4座航站楼、1座全球最大单体卫星厅、5个货运区、6条跑道、435个停机位,客货设计能力达到1.2亿人次和520万吨,城市航空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在亚太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网络能级不断增强。2018年,两场共有107家航空公司开通至全球48个国家300个航点的航班,航空客运吞吐量达1.18亿人次,连续3年位列全球城市第4位。航空货运吞吐量达418万吨,连续11年位列全球城市第3位;


  服务品质明显改善。2018年,虹桥、浦东两场分别实现第31个、第19个安全年,通过协同推进长三角空域精细化改革试点,两场航班正常性提升到年均80%以上,旅客便捷出行方面两场均获得国际机场协会最高“白金机场”认证;


  地面集疏运体系持续完善。两场现有1条磁浮线路、2条轨道交通线路,轨道交通二号线东延伸段“四改八”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机场联络线全面开工,计划2024年投入使用,将使两场衔接时间缩短至40分钟。两场有12条公交线路、16条省级巴士线路,便捷衔接市中心。两场的交通中心运用智慧化管理,将旅客全天平均出租车排队等候时间缩短至3.35分钟、高峰时段缩短至12分钟。两场还开通了5座长三角区域异地城市航站楼,提升了对长三角区域的服务辐射范围。另外,嘉闵高架、S26入城段的建成通车,进一步完善了机场周边配套路网。


  进入新时代,上海航空枢纽建设将紧紧抓住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和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服务自由贸易试验区及新片区建设、服务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服务交通强国和民航强国战略等机遇,通过加强规划引领、加快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能级、推动长三角地区机场群联动发展等务实举措,进一步提高上海航空枢纽能级,巩固提升亚太国际航空枢纽港地位。


  栏目主编:吴卫群 文字编辑:李晔


  浦东机场几条跑道推荐文章2:上海浦东机场T3航站楼,正式开工!多条轨交直达,还能往返上海东站

  今天(11月20日)上午,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四期扩建工程航站区


  主体工程正式开工,


  标志着四期工程


  进入全面建设的新阶段。


  整个四期工程于


  2022年1月4日开工,


  预计于2028年建成。


  本次开工的T3航站楼


  是四期工程中的核心工程,


  主要包括航站楼及配套业务用房工程


  航站区机坪工程等。


  T3航站楼位于T1、T2航站楼及卫星厅南侧,提供出发候机、到达及中转服务,设计年旅客吞吐量5000万人次。四期工程启用后,浦东机场将拥有3座航站楼、1座单体卫星厅、4条跑道,航站楼总面积超170万平方米,更好服务长三角区域互联互通,服务公众高质量出行,满足基地航空公司中长期发展和枢纽运营需要。


  浦东机场平面图 上海机场集团提供(下同)


  T3航站楼设计创新采用“双主楼与交通中心一体化构型”,由运营国际、港澳台航班的南侧主楼、运营国内航班的北侧主楼以及位于双主楼中心的交通中心共同组成,以“上下叠合、枢纽一体”设计理念打造航空枢纽综合体,南北两侧主楼采用双车道边设计,更好满足客流高峰时旅客的停车需求。


  3航站楼“翱翔”的姿态与T1航站楼“展翅”、T2航站楼“腾飞”相呼应(效果图)


  T3航站楼建筑外形呈现“翱翔”的姿态,与T1、T2航站楼“展翅”“腾飞”的建筑外形相呼应,生动展现上海机场新时代枢纽门户形象。室内空间采用“建筑、结构、装饰”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在航站楼现有空间结构上打造艺术造型,兼顾美观和经济。如国际、港澳台出发大厅顶部采用了天窗、吊顶、梁柱的一体化设计,打造出“飞鸟凌空”的航站楼的独特景观。国内出发大厅结合舒缓起伏的屋面造型,形成灵动的空间效果。迎宾大厅与交通中心的轨交、出租、大巴等公共换乘中心相毗邻,换乘大厅中庭采用玻璃采光穹顶,为室内空间提供充足的自然采光。


  T3航站楼楼顶将呈现“飞鸟凌空”的独特景观


  T3航站楼充分考虑基地航司的运行需求和功能定位,设置了90个近机位,其中,有31个可转换机位,均为国内机场之最。可转换机位设置在两座主楼中间区域,能在国内和国际、港澳台航班保障间灵活切换,实现两座主楼的协同运作,更加方便旅客出入境转机,缩短进出港和中转间的步行距离,帮助基地航司提升中转航班运行安排效率。T3航站楼满足“100%近机位、100%联程航班、100%行李自动分拣、60分钟中转时间”的“360”运营目标,更好为旅客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更好帮助基地航司打造超级承运人。


  T3航站楼国内值机大厅效果图


  T3航站楼以减少旅客步行距离、减少旅客楼层换层、提升旅客出行效率为出发点,更为便捷高效地进行航站楼功能布局,双主楼和X型连廊构型设计可以尽量减少旅客上下楼换乘,旅客动线多为平层衔接或下行。旅客在通过安检后前往乘坐国际、港澳台航班的登机口最远步行距离为650米,步行时间约8.5分钟;前往乘坐国内航班的最远步行距离为450米,步行时间约6分钟。


  T3航站楼地面交通按照“公交优先、轨交优先”的原则,拟引入“5+1”轨道交通线路,分别为南北向的机场联络线、地铁2号线、南汇支线等线路,以及东西向的地铁21号线。机场联络线连接浦东和虹桥两场,浦东机场设置了T1、T2航站楼站和T3航站楼站,方便旅客在不同航站楼间往返。自驾旅客则可以通过南进场路地道在不同航站楼之间往返。选择空铁联运形式出行的旅客,可以通过地铁21号线和机场联络线,往返浦东机场和上海东站。


  新民晚原创稿件


  记者:金志刚


  视频制作:刘力源


  编辑:李争 周春晟


  浦东机场几条跑道推荐文章3:机场那么大,为什么只修一两条跑道?堵机延误和跑道太少有关吗?

  机场每天24小时的航班几乎都能排满,这么多的客流量,这么多的飞机要起飞,想必机场的跑道也应该很多才对。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大多数机场却只有两三条跑道,甚至一些小机场只有一条跑道。机场那么大,为什么只修这么少的跑道,会不会造成“堵机”和延误?


国内机场都有几条跑道?

  先来看看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的机场有多少跑道?上海浦东机场是其中跑道数量最多的有5条,然后是北京大兴机场有4条跑道,北京首都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只有3条跑道。而大部分省份的省会机场都只有2条跑道,大部分非省会机场则只有一条跑道。


  那么问题来了,机场面积这么大,为什么不多修几条跑道呢?其实,这和飞机起飞降落的机制有关。首先是因为飞机的起飞和降落需要滑行较长的距离,所以一条跑道的长度往往需要达到2公里左右,有些甚至需要3公里,所以占地面积非常大。


  如果只有这一条限制,飞机跑道自然可以建很多。但是由于飞机在滑行过程中,机翼产生的尾流会沿着机翼向侧后方延伸,所以飞机在降落瞬间和加速准备起飞的时候,周围会产生很强的风场。如果两架飞机同时进出,就可能相互影响,造成事故。所以,飞机跑道之间的间隔不能小于760米,有的必须要达到1公里以上。所以修建两条平行跑道,至少需要一个长公里,宽1公里以上的大空地,这对于很多机场来说并不容易做到。


  那么,这么少的机场跑道会不会不够用,它们是不是造成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呢?


这么少的跑道够用吗?

  我们可以发现,乘客越多的大机场,跑道的数量确实会更多一些,这是因为每一条机场跑道的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一旦客运量超出了这个限度,机场就必须增设跑道。那么,一条跑道的承载能力是多少呢?


  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统计数据来看,每条跑道一年起降飞机20万架,每架飞机平均搭载156名乘客,所以一条跑道每年的旅客吞吐量可以达到3000万人以上。这还不是一条跑道的极限承载力。


  阿联酋迪拜机场一条跑道每年起降飞机21万架,和首都机场不相上下,但是由于迪拜的飞机比较大,单次客运量达到了199人,所以它的承载能力超过了4000万人。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一条跑道每年能够起飞20万架飞机柴垛就是极限了。以国内小型客机的标准来算,如果一个机场年平均客流量在3000人以上,就应该增设第二跑道,否则就很难正常运转了。


  那么,国内一年超过3000万客流量的机场多吗?在疫情发生以前的2019年,国内能够达到3000万人以上客流量的机场只有11个,而全国共有507个机场,可以说,大多数机场只需要一条跑道就能够应付自如了。而一些大型机场,只要运作和管理得好,三条跑道也完全够用了。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了,够用可不行啊,国内航班经常晚点和延误,多修两条跑道,不就能减少延误吗?


  其实,航班是否拥堵和跑道数量的关系不大,而是和航线数量以及航线上的飞机数量有关。简单来说,飞机“堵机”和“堵车”是一样的,机场的跑道相当于小区大门,而起飞后的航线相当于马路。如果两辆车要走同一条马路,会不会堵车和你从哪个大门出去没有关系。


  民航航线上,飞机在不同高度飞行的示意图


  就像过红绿灯,高峰期肯定会堵车,飞机不能跟汽车一样在空中停下来等,所以只能待在地上,等航线上的飞机降落以后,才能飞行。


  所以,有些机场即使拥有两条跑道,也不会同时起飞,因为航线上的飞机满了,多出来的跑道就发挥不了作用了。只要航线堵住了,在机场上修10条跑道也没用,无非是提高起飞和降落的效率而已,和动不动就延误几个小时的航班相比,真是九牛一毛。


国内航线拥堵,是管理不到位吗?

  遇到航班延误,大家总爱发几句牢骚,和国外大多数航班相比,中国国内的航班晚点率确实算是很高的了,比如,有人在吐槽上海虹桥机场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延误两个小时叫热身,四个小时算是正常,不延误五六个小时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今天飞虹桥了。”


  国内航班拥堵的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国内的航空公司在管理上真的比不上外国吗?


  我认为,航空公司的管理并不是主要原因。首要的原因是,由于我国的民航事业起步晚,所以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的机场数量不足。目前我国的机场总数有507个,听上去不少了,但是和其他国家完全没法比。


  德国的国土面积还没有云南省大,但是拥有的机场数量却比我国的总量还要多。再比如,英国伦敦的希思罗机场虽然只有一个跑道,但是它却有5个“兄弟”机场帮忙分流,所以并不会显得特别繁忙。而我国的省会机场几乎是各个都很繁忙,在2020年世界最繁忙的10大机场中,我国就占了7个。


  国内航线拥堵的第二个原因在于管理严格。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两架飞机不太可能同时起飞,更不可能在同一个跑道上起飞,间隔距离比较远。而在美国,他们的管理简直可以称得上随意,飞机起飞的时候,两架飞机挨得很近的情况并不少见。有时候,你甚至可以通过窗户,看到另外一架飞机上的机长是如何驾驶的。


  在中国,这种事一旦出现就会被定性为事故,机场和航空公司将承担很大的责任,同时这还会消耗乘客的信任度。所以在国内,飞机起飞和降落都要照章办事,听上去很死板,但是相对来说也是最安全的。而在美国,无论是机场还是保险公司,他们承担责任的方式就只是赔钱而已。


  最后,国内航班晚点率高,还和我国民航空域面积小,航线数量少有关。


  在我国,空域管理权属于空军,民航总局只能在空军的允许范围内使用空域,要随时接受空军的管理。我国大约有80%的领空处于军方的直接管制之下,而民航能够利用的空域只有不到20%,这20%还得在军方的严厉管控下才可以使用。


  我们经常听到机场对于航班延误给出的解释是“航空管制”,并没有具体的解释,听上去非常敷衍。其实里面除了有天气原因外,还有可能就是军事演习和军队活动,因为这些都属于军事机密,所以不能透露给乘客,甚至什么时候飞机能够起飞都不会说。


  军队执行任务也是为了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所以在这一方面应该是没有办法的。就目前来说,解决航线拥堵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尽快研发出大型民航客机,只要减少了机场飞机的起飞架次,那么航线就不会太拥堵了。


  浦东机场几条跑道推荐文章4:宇宙航空枢纽--上海浦东机场5航站8跑道

  浦东机场规划在2030年建成5个航站楼,8条跑道的宇宙级航空枢纽。目前3号、4号卫星厅、5号跑道已经完成建设。


  来自于民航资源网信息


  目前,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拥有4条跑道和2座航站楼,2015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000万人次,与虹桥机场共同构建起我国最大、全球第五的城市机场群。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旅客出行需求,当下浦东机场的南卫星厅、第五跑道等项目,都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根据测算,预计到2020年,上海两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将达1.2亿人次,届时,浦东机场目前规划的8000万人次吞吐能力,与虹桥机场的4000万人次吞吐能力又将满负荷运转。上海机场建设指挥部设计管理部部长林晨告诉记者,为了解决这一设施瓶颈,浦东机场将在目前的T1、T2之外,再建第三座航站楼。新航站楼选址于目前已开工的浦东机场南卫星厅南侧,与T1、T2一样,将通过机场捷运与南卫星厅连接,共享卫星厅的登机口资源,新航站楼的体量可为每年4000万人次旅客出行提供服务保障。


  为了给更长远的发展留出空间,浦东机场在既有航站区的东南方向,还规划了第二航站区,采取从浦东海岸线每年自然淤积生长,填海造地建设的方式,在新区域规划建设浦东机场的第六、第七、第八跑道和两座新航站楼,可实现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


  也就是说,届时浦东机场将成为拥有五座航站楼、8条跑道的世界级航空枢纽,当第二航站区建成后,将能与第一航站区共同满足2035年时浦东机场1.6亿人次的年吞吐能力需求。


   21号线、铁路东站亮眼


  2010年,上海虹桥机场T2建成启用后,与虹桥火车站、虹桥长途汽车站和多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形成亚洲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这一模式广受业内和旅客好评。


  在本次展会上,上海机场集团表示,上海又一座铁路主客站上海东站的选址将毗邻浦东机场,两者距离仅5公里,规划中多条城市轨道交通线将串起火车站与机场,两地之间预计只需一站轨交。


  在此次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的上海机场集团展位上,两场联络线等多条机场轨交线路同时亮相,最为亮眼的两场联络线将从虹桥枢纽出发,由浦西到浦东,经过浦东机场,最后抵达规划中的上海东站。届时上海虹桥、浦东机场,虹桥站和东站两座城市主铁路客运站都将由其连接,满足各个方向旅客空铁便捷转换。


  在此次展会上,上海轨道交通21号线规划初次亮相,这条轨交线将从浦东机场、上海东站一线直抵上海自贸区外高桥片区。上海机场集团方面表示,目前浦东机场仍将是近期上海航空枢纽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战场,广受关注的上海第三机场方案仍待定


  浦东机场几条跑道推荐文章5:浦东机场二跑道开放Ⅲ类运行,低能见度下运行能力大幅提升

  3月1日起,浦东机场34L跑道Ⅲ类仪表着陆系统(ILS)将正式投入使用。


  在Ⅲ类仪表着陆系统(ILS)正式投入使用后,浦东机场将跻身全球飞机起降运行保障水平最高的民用机场行列。


  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机场集团了解到,今年3月1日,浦东机场34L跑道Ⅲ类仪表着陆系统(ILS)将正式投入使用,这也意味着,浦东机场成为内地民航第一家具有Ⅲ类ILS运行保障能力的民用机场,跻身全球飞机起降运行保障水平最高的民用机场行列。


  民航专家邹茂功解释,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减小天气因素对机场运营的影响,对航班运行保障能力也将有较大提升。


  据上海机场集团介绍,浦东机场地处海边,夏季易受低云影响、冬季易受平流雾影响,每年都会发生因天气原因影响航班正常起降的情况。在34L跑道Ⅲ类运行投入使用后,浦东机场在低能见度条件下的航班运行保障能力将大幅提升,航空器着陆标准由原先的云底高大于30米、能见度大于350米降低为云底高大于15米、跑道视程大于175米,浦东机场全年适航保障率将提高到99.5%。


  作为全球最繁忙的门户枢纽机场之一,浦东机场目前有四条两组平行跑道保障航班起降,二、四跑道在2号航站楼东侧,一、三跑道在1号航站楼西侧。其中,二跑道按民航标准编号为34L-16R跑道,该跑道由南向北方向起降简称为34L跑道。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规定,仪表着陆系统通常分为Ⅰ、Ⅱ、Ⅲ类运行,Ⅲ类是目前全球民航最高等级。机场跑道要符合Ⅲ类运行标准,目视和仪表助航设施的设置和完好率都必须满足更严苛的要求。浦东机场采取不停航施工的方式,边运营、边改造,对目视助航灯光、标志标牌系统进行功能升级、监控模块扩展,满足了Ⅲ类运行所要求的一系列严格的硬件条件,并于2017年3月30日顺利完成验证试飞工作。


  浦东机场几条跑道推荐搜索词:

  

  1.上海浦东机场几条跑道

  

  2.浦东机场几条跑道啊

  

  3.浦东机场几条跑道可以走

  

本文标题:浦东机场几条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