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拼音版推荐文章1:

  行行重行行拼音版推荐文章2:这间商铺名叫”行行行”三个字怎么读?

  会看不会读的粤语常用字:(1)这间商铺名叫”行行行”这三个字怎么读?


   诗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的"行"字,正是广东话。也是古汉语。行行重行行的意思是;行下,停下,再行下,又再停下,非常之依依不舍……广东话日常例子很多,如:行路、行街睇戏、行出去、行花市、行左几远呀?


  行是个多音字,小时候,听老人讲:


  解放前,广州有一家当铺店名叫"行行行",三字相同,老板的意思是:这是一个施与德行的铺子,就是来给那些没有道德品行的人施与道德,用现在话讲,就是一个只求深化教育别人而不求经济利润的教育机构,如果要体现这家老板开当铺的意思,


  所挂的牌匾名就叫“行行行”。正确读法:


  "xing xing hang",意为施行德行的行,搞笑的谐音为“行行好”。粤语:hang4(恒)hang4(恒)hong4(航)”。


  另一块牌匾名叫“行行行行”。那么这四个字又怎续?


  从前有一个很聪明能干的人,什么事情都会做,而且能让别人满意。一次,他开了一间铺子做生意,在铺子开张那天,找了很多人来捧场。别人问他:“你这个铺子叫什么名字?是做什么生意的呢?”这个人很得意地拿出一块牌匾给大家看,上面写着“行行行行”。大家看着这块牌匾,都呆住了。你知道这间店铺的名字怎样读吗?这间店铺又是做什么生意的呢?


  原来,这个店名应该读作“行(háng)行(háng)行( xíng)行 (háng)”,意思也就是说“这是一间无论做哪一种行业都能做得好的店铺”,


  前面两个“行”字都是行业的意思;第三个“行”是可以、能干的意思;最后一个是对某些营业机构的称呼,如“银行”“车行”等。


  其实“行”字,是个多音字,有四种读音。一读“hang4(恒)”,如行路、旅行、行李、行礼、举行、实行等,这是最通常的读音。


  二读“hong4(航)”,如银行,商行、车行等,一般人都会读,至于行列、行款、字里行间、行伍、行情、行市、行会、行家、太行山等,有时会读错。有一次,某电视台播音员道打群架时,把“全武行(航)”读成“全武(恒)”,“全武行”的正确读音应为——全武行(航)(行,读银行的行)。解释:①戏曲中指规模较大的武打。(例)排演一出全武行好戏。②指打群架,泛指进行暴力行动。


  另有一种读音,现在已鲜为人知了。如过去用以表明品质或举止行动的词:如行为、言行、德行、操行、罪行等,这个“行”,旧时这里不读“恒”,也不读“航”,而是读“hang6(幸)”。解放后,全国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分批审定了约2000个词的规范读音。根据《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以上所举的行为、德行、品行、言行等,规定读“hang4(恒)”,而不读“hang6(幸)”。所以,现在把操行、品行的“行”读成“hang4(恒)”,也不会被认为是误读了。


  “行”字还有一个读音haang4(桁)如行行,古时意指刚强貌行。


  (聂巨平)


  附言:《老聂粤文化》专栏,自从去年六月在《今日头条》开设以来,每日发一篇,到今年9月16日,总共发了492篇。得到广大网友读者欢迎,粉丝5510,阅读总人数147.5万。


  后因病无法坚持下去,停了20几天。今又继续与读者见面。希望网友读者一如既往,继续支持这个专栏,让我们共同努力,学习,推广,弘扬粤文化。 聂巨平


  行行重行行拼音版推荐文章3:你可能不知道的《千字文》》,有拼音、有注释,收藏了

  行行重行行拼音版推荐文章4:听你读“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读音,就知道你是内行还是外行。

  景行小学校徽及校训


  前段时间,有位外地人在念“景行小学”校名的时候,错念成了“景xíng小学”,闹了笑话。因为该百年名校的校名,是取自《诗经 小雅 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Gāo shān yǎng zhǐ,jǐng háng xíng zhǐ)。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用了此句来赞美孔子。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正确读音


  宋·朱熹解释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


  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上古时的大道。


  而成语“高山景行”,应该是上述两个并列的“景”。


  景行小学的校徽,是由“景行”的声母J与h组合而成为“人”字造型,寓意景行小学是“人心所向、以人为本、造就人才、立德树人(即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校园。Logo图案中的字母J,如人类赖以生存地球上的,巨大、宽阔的“大道”!


  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鲁迅先生为北大设计并被采用的校徽,也是用“人”形的造型:


  北大校徽


  北京大学校徽以“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1917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出面请鲁迅先生设计北京大学校徽。北京大学校徽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大气、简洁的形式诠释着北京大学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鲁迅与北京大学校徽


  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徽,是用三个“人”表示人民:


  中国人民大学校徽


  中国人民大学校徽为“圆形篆书人字图案”、色彩为人大红和中文“中国人民大学”行书字体与英文“人民大学”文字环绕而成的标准组合为核心的图案。校徽由该大学1988级本科生章叶青团队于2002年设计。


  设计过程中,章叶青受到“天地人大”网站的启发,决定以“人”字为主要特征,并参考了国外大学校徽的圆形设计,最终选择了圆形篆书人字图案。


  行行重行行拼音版推荐文章5:《千字文》拼音及注释

  tiān dì xuán huáng


  天 地 玄 黄 ,


  yǔ zhòu hóng huāng


  宇 宙 洪 荒 。


  rì yuè yíng zè


  日 月 盈 昃 ,


  chén xiù liè zhāng


  辰 宿 列 张 。


  【注释】


  玄黄:天地的颜色。玄为天色,黄为地色。为了押韵,《千字文》改作“天地玄黄”。《周易·坤卦》:“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杂,配合,组合。唐代柳宗元《天说》有云:“彼上而玄者,世谓之天;下而黄者,世谓之地。”玄,接近黑色的深青色。


  宇宙:指整个时间和空间,又指天地。《淮南子》:“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就是说,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没有边际、不可穷尽的。


  洪荒:指天地初开时候的蒙昧状况。洪,大。荒,远,边远。


  盈:满。《礼记·礼运》中有“三月而盈”,谓月光圆满,指月亮而言。


  昃:倾斜,这里指每日过午,太阳就会西斜。《说文》中有“日在西方时侧也”,指太阳而言。辰:即星辰,古人对日、月、星等所有星体的通称。


  宿:即星宿,古人将天空中某些星的集合称为宿,如二十八星宿。列张:排列分布。


  【翻译】


  天是深青色的,地是灰黄色的,宇宙形成之初是无边无际的混沌状态。


  太阳东升西落,月亮圆了又缺,满天的星辰有序地布满在无边的空中。


  hán lái shǔ wǎng


  寒 来 暑 往 ,


  qiū shōu dōng cáng


  秋 收 冬 藏 。


  rùn yú chéng suì


  闰 余 成 岁 ,


  lǜ lǚ tiáo yáng


  律 吕 调 阳 。


  yún téng zhì yǔ


  云 腾 致 雨 ,


  lù jié wéi shuāng


  露 结 为 霜 。


  【分段注释】


  寒来暑往:《周易·系辞上》:“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则岁成焉。”秋收冬藏:《管子·形势解》:“春夏生长,秋冬收藏,四时之节也。”《墨子·三辩》:“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


  闰余成岁:指古代历法用闰月、闰日来调整年岁。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阳历将一年定为365天,多出的时间约每4年积累成1天,加在二月里,有365天的年份称为平年,有366天的年份称为闰年;阴历(也叫农历)将一年定为354天或355天,多出的时间约每3年积累成一个月,加在一年中,称“闰”,而多出的一个月称“闰月”。《尚书·尧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律吕:指古代用于校正乐律的器具,共十二管,以竹管或金属管制成,阴阳各六个。其中六种阳调称为律,指的是表示单数的黄钟、太簇、姑洗、蕤(ruí)宾、夷则、元射这六个管;六种阴调称为吕,指的是表示双数的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这六个管。十二律对应12个月。古人认为律吕可以调和阴阳节令。《汉书·律历志》:“律十有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吕,一作“召”。


  调阳:指用律吕调阴阳,能使时序不紊乱。


  腾:上升。致:招致,引起。


  结:聚,合,凝。《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翻译】


  一年四季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回;秋天收割庄稼,冬天储藏食物。


  历法纪年,用闰日闰月来调整,六律六吕,用来调节时序和阴阳。 (积累闰余合并成一个月,放到闰年中;用六律和六吕调节阴阳,时序就不会紊乱。)


  云气蒸腾,上升遇到冷空气就会凝结成雨,夜露凝聚,露水遇到寒冷天气就凝结成霜。


  jīn shēng lì shuǐ


  金 生 丽 水 ,


  yù chū kūn gāng


  玉 出 昆 冈 。


  jiàn hào jù què


  剑 号 巨 阙 ,


  zhū chēng yè guāng


  珠 称 夜 光 。


  【分段注释】


  金:黄金。


  丽水:古代河流名,金沙江流经今云南丽江境内的一段被称为丽江,也称丽水,此处自古便出产黄金。《韩非子·内储说上》:“荆南之地,丽水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


  昆冈:昆仑山,位于今新疆和田西北,这里出产著名的和田玉。《尚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巨阙:古代名剑,以锋利著称。《荀子·性恶》:“桓公之蔥,太公之阙,文王之录,庄君之曶,阖闾之干将、莫邪、巨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


  夜光:传说夜间能放光,也被称作夜明珠。


  【翻译】


  黄金主要出产在金沙江畔,美玉则在昆仑山冈生成。


  最锋利的宝剑号称“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作“夜光”。


  guǒ zhēn lǐ nài


  果 珍 李 柰 ,


  cài zhòng jiè jiāng


  菜 重 芥 姜 。


  hǎi xián hé dàn


  海 咸 河 淡 ,


  lín qián yǔ xiáng


  鳞 潜 羽 翔 。


  【分段注释】


  柰(nài):即沙果,也被称作花红,形似苹果,但比苹果小。沙果树是一种落叶小乔木,开白色花,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


  重:尊尚。


  芥:种子可以研磨成芥末,作调味品。姜:调味品,有辛辣味。


  鳞潜:鱼儿在水中游。鱼有鳞片,故以鳞代指鱼类。潜,水中潜游。《诗经·周颂·潜》:“猗与漆沮,潜有多鱼。”


  羽翔:鸟儿在天空中飞翔。鸟儿的翅膀为羽毛,故以羽代指鸟。


  【翻译】


  水果里最珍贵的是李子和沙果,日常饮食的蔬菜离不开芥菜和生姜。


  海水是咸的,河水是淡的,鱼儿在水中游玩,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lóng shī huǒ dì


  龙 师 火 帝 ,


  niǎo guān rén huáng


  鸟 官 人 皇 。


  shǐ zhì wén zì


  始 制 文 字 ,


  nǎi fú yī shāng


  乃 服 衣 裳 。


  【分段注释】


  龙师:指太昊氏伏羲。《左传·昭公十七年》:“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火帝:相传为五帝之一的炎帝,以火德王,以火名官。一说火帝指的是钻木取火的燧(suì)人氏。


  鸟官:即少昊(hào)氏。黄帝之子少昊氏所封百官都带鸟字。


  人皇:传说上古部落联盟领袖,与天皇、地皇合称三皇,这里省略了后两者。


  始制文字:相传黄帝时,史官仓颉(jié)创造了文字。《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始,乃,于是。


  乃服衣裳:相传黄帝时嫘祖发明养蚕以制造衣服。衣裳:衣服的总称,上为衣,下为裳。


  【翻译】


  龙师是伏羲,火帝即炎帝,鸟官乃少昊,人皇是古帝。


  苍颉发明创造了文字,嫘祖教民众纺纱制衣。


  tuī wèi ràng guó


  推 位 让 国 ,


  yǒu yú táo táng


  有 虞 陶 唐 。


  diào mín fá zuì


  吊 民 伐 罪 ,


  zhōu fā yīn tāng


  周 发 殷 汤 。


  【分段注释】


  推位让国:禅让帝位。三代禅让,唐尧把天子之位让给虞舜,虞舜把天子之位禅让给夏禹。推和让都是辞让、禅(shàn)让的意思。


  有虞:即舜。帝尧将君位禅让于帝舜。舜帝,姚姓,名重华,号有虞氏。


  陶唐:尧帝,姓尹祁,名放勋,因功封于唐,称唐尧,因其曾被封于陶和唐,故又称陶唐。


  吊:慰问,抚恤。伐:征讨,讨伐。《孟子·滕文公下》:“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其中吊的本义为悼念死者,引申为抚慰生者。


  周发:指周朝开国君主周武王姬发,推翻殷纣暴政。


  殷汤:指商朝开国君主商汤,也叫成汤,推翻夏桀暴政。


  【翻译】


  史书上赞颂圣君虞舜和陶唐英明无私,主动把王位和社稷禅让给有贤德的人。


  成汤、姬发英明神武,安抚百姓讨伐暴君,世人都称赞商汤和周武王。


  zuò cháo wèn dào


  坐 朝 问 道 ,


  chuí gǒng píng zhāng


  垂 拱 平 章 。


  ài yù lí shǒu


  爱 育 黎 首 ,


  chén fú róng qiāng


  臣 伏 戎 羌 。


  xiá ěr yī tǐ


  遐 迩 一 体 ,


  shuài bīn guī wáng


  率 宾 归 王 。


  【分段注释】


  坐朝:君主坐在朝堂上,指听取并处理政事。


  问道:请教治国的道理。垂拱:垂衣拱手,指毫不费力。《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功,垂拱而天下治。”


  垂拱:垂衣拱手,什么都不做。常用来赞颂君主无为而治。


  平章:辨别彰明。平者正之,使不倾;章者明之,使不昧。也作筹划之意,指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尚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爱:关怀。


  育:养育,教化。


  黎首:黎民黔首,指百姓。黎,黑色。首,头。古代百姓庶民不能着冠,露出黑色的头发,故用黎首代指庶民、百姓。《尚书·尧典》:“黎民于变时雍。”臣伏:使……屈服称臣。


  戎羌(qiāng):我国古代的两个少数民族,这里代指少数民族,泛指其他民族。古时候,中原一代的华夏民族与周围许多其他民族共处,时战时和,对这些民族,旧有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之说。羌,中国古代民族之一(今羌族前身),主要分布于今甘肃、青海、四川一带。


  遐(xiá)迩(ěr):远近。一体:一样,一同。指无论远近都归一成为整体。出自司马相如《难蜀父老》:“遐迩一体,中外禔福,不亦康乎?”


  率宾:指四海之内。归:归顺。《诗经·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翻译】


  贤明的君主端坐在朝廷上,向大臣们询问治国的良方,垂衣拱手,就能无为而治,天下太平,政绩彰明。。


  有道的君主考核百官,论功行赏,爱抚、体恤天下老百姓,就能使四方各族人心悦诚服地俯首称臣。


  无论远近,普天之下都是一个整体,四海之内都归顺于王。


  míng fèng zài zhú


  鸣 凤 在 竹 ,


  bái jū shí chǎng


  白 驹 食 场 。


  huà bèi cǎo mù


  化 被 草 木 ,


  lài jí wàn fāng


  赖 及 万 方 。


  【分段注释】


  鸣凤在竹:凤为灵禽,只出现于有道之世。相传,凤以竹实为食,故出现于竹林间。《庄子·秋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鹓雏,古书上指凤凰一类的鸟。


  白驹食场:白驹觅食于苗场。《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


  化被草木:德化遍及草木。化:化育,指大自然化生万物。这里比喻有道君主的德泽。被,遍及,惠及。


  赖及万方:恩典遍及万方。赖,利,这里是恩典的意思。《尚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翻译】


  凤凰在竹林中欢乐地鸣叫,白色的小马驹在草场上悠闲地吃草。


  太平盛世的雨露阳光使草木万物都沾受了有道之君的德泽,君王的仁德恩泽遍及天下百姓。


  gài cǐ shēn fà


  盖 此 身 发 ,


  sì dà wǔ cháng


  四 大 五 常 。


  gōng wéi jū yǎng


  恭 惟 鞠 养 ,


  qǐ gǎn huǐ shāng


  岂 敢 毁 伤 。


  【分段注释】


  盖:句首语气词、发语词,无实际意义。


  身发:身体发肤。


  四大: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指地、水、火、风,这是印度哲学中的概念,经由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认为这四种元素构成万物。四大也用来代指身体。第二种则是道教的概念,意为道、天、地、王(一说为人),此说法出自老子。此处取前一种说法。


  五常:这里的五常有多种解释。第一种,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第二种,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第三种,仁、义、礼、智、信;第四种,金、木、水、火、土。


  恭惟鞠养:恭敬地念想父母的养育之恩。鞠,抚养,抚育。《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之德,昊天罔极。”


  岂敢毁伤:不敢毁伤。《礼记·祭义》:“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孝经·开宗明义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翻译】


  人的身体发肤和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天地伦常。


  诚敬地想着父母的生养抚育之恩,哪里还敢随便地就把自己的身体损坏。


  nǚ mù zhēn jié


  女 慕 贞 洁 ,


  nán xiào cái liáng


  男 效 才 良 。


  【分段注释】


  慕:思慕,向往,仿效。


  贞洁:指妇女节操高洁、正而静,指女性在节操上没有污点。


  效:效法。


  才良:有良心、有德行的人。


  【翻译】


  女子应该仰慕那些持身严谨、坚守节操的贞妇洁女,男子要仿效那些才德兼备的人。


  zhī guò bì gǎi


  知 过 必 改 ,


  dé néng mò wàng


  得 能 莫 忘 。


  wǎng tán bǐ duǎn


  罔 谈 彼 短 ,


  mí shì jǐ cháng


  靡 恃 己 长 。


  xìn shǐ kě fù


  信 使 可 覆 ,


  qì yù nán liáng


  器 欲 难 量 。


  【分段注释】


  知过必改:认识到错误一定要改正。《论语·学而》:“过则勿惮改。”《论语·卫灵公》:“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得能莫忘:受到别人的恩惠不能忘怀。能,这里是恩惠、好处的意思。


  罔谈彼短:不要谈论别人的缺点。罔,不要。短,缺点,过失。


  靡恃己长:不要夸耀自己的优势。恃,倚仗,卖弄。长:长处。


  信使可覆:诺言可以兑现。这是一个倒装句,本应是“使信可覆”,这里将“信”放到“使”前,是在强调“信”字。覆,翻转、倾覆,引申为审查、核实、验证。《论语·学而》:“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复是履行、实践的意思。


  器欲难量:气度深广,难以测量。器,气度,胸怀。《世说新语·德行》有“其器深广,难测量也”的话。


  【翻译】


  知道自己有过错就一定要改正,获得了才能就不能荒废忘记。


  不要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依仗自己的长处而骄傲自满。


  说过的话就要算数,要能经得起反复验证;器量要大,要让人无法估量。


  mò bēi sī rǎn


  墨 悲 丝 染 ,


  shī zàn gāo yáng


  诗 赞 羔 羊 。


  jǐng xíng wéi xián


  景 行 维 贤 ,


  kè niàn zuò shèng


  克 念 作 圣 。


  dé jiàn míng lì


  德 建 名 立 ,


  xíng duān biǎo zhèng


  形 端 表 正 。


  【分段注释】


  墨悲丝染: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悲:悲叹,感慨。《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意思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感叹人如白丝,原本纯洁质朴,可一旦沾染了颜色,便失去了本来面目,想恢复本性已来不及。


  诗赞羔羊:意指《诗经·召南·羔羊》,这篇诗歌以羔羊皮毛的洁白无瑕来比喻君子德行的纯洁。《毛传》:“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


  景行:这里就是敬仰的意思。维:语气词。《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克念作圣:能思考,就可以成为聪明睿智的人。《尚书·多方》:“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克,能。念,思考。作,成为。


  德建名立:德行建立了名声也自然树立起来。


  形端表正:形体端正则仪表端正。


  【翻译】


  墨子感叹白丝容易被染色,一旦沾染了颜色,便失去了本来面目,《诗经》赞颂君子的品德能始终保持洁白,如同羔羊一般。


  要向圣贤高尚的德行看齐,克制自己的私欲杂念,就能与圣人为伍。


  一旦培养了好的德行,好的名声一定会传遍四方;形体端庄,堂堂正正,仪表自然就具有威仪了。


  kōng gǔ chuán shēng


  空 谷 传 声 ,


  xū táng xí tīng


  虚 堂 习 听 。


  huò yīn è jí


  祸 因 恶 积 ,


  fú yuán shàn qìng


  福 缘 善 庆 。


  chǐ bì fēi bǎo


  尺 璧 非 宝 ,


  cùn yīn shì jìng


  寸 阴 是 竞 。


  【分段注释】


  空谷传声:声音在空谷之中,可以回环传续。


  虚堂习听:声在高堂,可以反复听到。虚堂:空荡无物的高大屋宇。习听:重复听到,指有回声。“空谷传声,虚堂习听”二句是说德才兼备的圣贤之人,他们的言论、著作、事迹等,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湮灭,他们的德行和才能会给人们带来深远的影响。


  祸因恶积:祸患因作恶积累而起。《周易·系辞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福缘善庆:福因善事而赏赐。庆,赏赐。《周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不以尺璧为宝贵,而以寸阴为难得。尺璧,直径一尺的璧玉,喻难得而可贵。竞,争。寸阴:一寸的光阴,比喻时间的短暂。《淮南子·原道训》:“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翻译】


  空旷的山谷,很快就能传来回声,宽敞的厅堂,说话的声音能反复回响。


  灾祸都是作恶多端的结果,福运则是积善行德的回。


  一尺长的美玉不能算是真正的珠宝,一寸短的光阴也很值得珍惜不能虚度。


  zī fù shì jūn


  资 父 事 君 ,


  yuē yán yǔ jìng


  曰 严 与 敬 。


  xiào dāng jié lì


  孝 当 竭 力 ,


  zhōng zé jìn mìng


  忠 则 尽 命 。


  【分段注释】


  资:供给,此当奉养解。事:侍奉。严:严肃,威严,指父亲所持的态度。敬:指臣子对君主的态度。《孝经·士章》:“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意思是说,奉养父母、服侍君主都是一样的,都要严谨而恭敬。


  孝当竭力:孝顺长上应当尽心尽力。《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忠则尽命:效忠君主要舍生忘死。《论语·学而》:“事君能致其身。”


  【翻译】


  奉养父母,侍奉君主,需要的是严肃和恭敬。


  对父母尽孝应当竭尽全力,忠于君主要不惜献出生命。


  lín shēn lǚ báo


  临 深 履 薄 ,


  sù xīng wēn qìng


  夙 兴 温 凊 。


  sì lán sī xīn


  似 兰 斯 馨 ,


  rú sōng zhī shèng


  如 松 之 盛 。


  chuān liú bù xī


  川 流 不 息 ,


  yuān chéng qǔ yìng


  渊 澄 取 映 。


  【分段注释】


  临深履薄:小心谨慎十分害怕的样子,就像来到了悬崖边上,又像走在薄冰上。《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夙兴温凊:早起晚睡,冬温夏凊。夙兴是夙兴夜寐的略语。《诗经·大雅·抑》:“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温凊,冬天使温暖,夏天使凉快。《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像幽兰一样馨香,像松树一样茂盛。斯,助词。《诗经·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经·小雅·斯干》:“如松茂矣。”


  川流不息:河水流动不停息。川,河流。渊澄取映:深潭清澈的水可以用来当镜子映照。渊,深渊。澄,清澈。取,取资,用来。映,映照。


  【翻译】


  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小心谨慎;早起晚睡,冬天要把被子暖温热,夏天要把席子用扇子扇凉。


  孝行就像兰草,芳香四溢、香气悠远,高尚的品德就像松树那样,茂盛长久。


  又如奔腾不息的河流不分昼夜地流着,如深潭一样清可照人。


  róng zhǐ ruò sī


  容 止 若 思 ,


  yán cí ān dìng


  言 辞 安 定 。


  dǔ chū chéng měi


  笃 初 诚 美 ,


  shèn zhōng yì lìng


  慎 终 宜 令 。


  róng yè suǒ jī


  荣 业 所 基 ,


  jí shèn wú jìng


  籍 甚 无 竟 。


  【分段注释】


  容止若思,言辞安定:仪容举止像思考时一样端庄稳重,措辞安详准确。《礼记·曲礼上》:“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专一于开头确实值得称美,但谨慎于结尾更应当称赞。《老子》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荣业:盛大的功业。基:本,依靠。籍甚:盛大。无竟:没有穷尽。


  【翻译】


  仪容举止要像沉思时那样沉静安详,言语对答要从容稳重。


  做任何事情,诚笃地开始的确很好,要是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就更值得称赞了。


  这是一生美好事业的基础,有了这个强大的基础,前途没有止境。


  xué yōu dēng shì


  学 优 登 仕 ,


  shè zhǐ cóng zhèng


  摄 职 从 政 。


  cún yǐ gān táng


  存 以 甘 棠 ,


  qù ér yì yǒng


  去 而 益 咏 。


  【分段注释】


  学优登仕:《论语·子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登仕,指做官。摄职:代理官职。从政:处理政务。


  存以甘棠,去而益咏:周代著名贤臣召公曾在甘棠树下处理政务,召公去世了,人们越发怀念他歌咏他,不忍砍掉甘棠树,而是留下来作为纪念。《诗经·小雅·甘棠》专咏此事。


  【翻译】


  文书读好了就可以做官了,能担任职务,参与政事。


  做官就要像召伯那样,百姓保留下为他遮阳的甘棠树,一直都不舍得砍掉,虽然召公已经离我们而去,却越发被百姓怀念和赞颂。


  lè shū guì jiàn


  乐 殊 贵 贱 ,


  lǐ bié zūn bēi


  礼 别 尊 卑 。


  【分段注释】


  乐殊贵贱:音乐区别贵贱。殊,区分。礼别尊卑:礼仪辨别尊卑。


  【翻译】


  音乐要根据人们身份的贵贱而有所不同,礼仪要根据人地位的尊卑有所区别。


  shàng hé xià mù


  上 和 下 睦 ,


  fū chàng fù suí


  夫 唱 妇 随 。


  wài shòu fù xùn


  外 受 傅 训 ,


  rù fèng mǔ yí


  入 奉 母 仪 。


  zhū gū bó shú


  诸 姑 伯 叔 ,


  yōu zǐ bǐ ér


  犹 子 比 儿 。


  kǒng huái xiōng dì


  孔 怀 兄 弟 ,


  tóng qì lián zhī


  同 气 连 枝 。


  jiāo yǒu tóu fēn


  交 友 投 分 ,


  qiē mó zhēn guī


  切 磨 箴 规 。


  【分段注释】


  上和下睦:上下和睦,一家相处和和美美。


  夫唱妇随:丈夫说什么,妻子做什么,指夫妇相处融洽。《关尹子·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


  外受傅训:出外接受师傅的教诲。《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大戴礼记·保傅》:“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傅,束发而就大学。”


  入奉母仪:在家遵奉母亲的仪范。《礼记·内则》:“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学女事以共衣服。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菹醢,礼相助奠。”


  诸姑伯叔:指姑母、伯父、叔父。《诗经·邶风·泉水》:“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犹子比儿:都是侄子的意思。《幼学琼林·叔侄》:“曰犹子曰比儿,俱侄儿之称。”


  孔怀:非常关怀。孔:很,过甚。怀:思念,想念。《诗经·小雅·常棣》:“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后世多用“孔怀”代指兄弟。


  同气连枝:指一母所生之同胞。《吕氏春秋·精通》:“故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痛疾相救,忧思相感,生则相欢,死则相哀,此之谓骨肉之亲也。”


  交友:交结朋友。投分:志趣相投。切磨:互相切磋砥砺。箴规:劝诫规谏。


  【翻译】


  长辈和晚辈(一说指尊贵者和卑贱者)要和睦相处,丈夫倡导的,妻子一定要附和跟从。


  在外接受老师的训导,回家敬受母亲的仪范。


  对待姑姑、伯伯、叔叔,做侄子的一样要恭敬孝顺,就像是他们的亲生儿子一般。


  兄弟之间要相互关心,因为血脉相连,同根连枝。


  结交朋友应当志趣相投,在学习上能相互切磋琢磨,一起探讨研习。


  rén cí yǐn cè


  仁 慈 隐 恻 ,


  zào cì fú lí


  造 次 弗 离 。


  jié yì lián tuì


  节 义 廉 退 ,


  diān pèi fěi kuī


  颠 沛 匪 亏 。


  【分段注释】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仁慈恻隐之心,不管多么仓促匆忙都不能去身。隐恻,恻隐,同情,怜悯。造次,仓促。离,离开,这里是丢弃的意思。


  节义廉退,颠沛匪亏:节义廉退等操行,即便颠沛流离都不可缺损。节义,节操与义行。廉退,谦让。颠沛,困顿流离。亏,缺损。《论语·里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翻译】


  做人要仁义、慈爱、富有同情心,不能轻易丢弃这些美德。


  行事要气节、正义、廉洁、谦让,这些品德都是人要具备的,即使是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能有丝毫亏缺。


  xìng jìng qíng yì


  性 静 情 逸 ,


  xīn dòng shén pí


  心 动 神 疲 。


  shǒu zhēn zhì mǎn


  守 真 志 满 ,


  zhú wù yì yí


  逐 物 意 移 。


  jiān chí yǎ cāo


  坚 持 雅 操 ,


  hǎo jué zì mí


  好 爵 自 縻 。


  【分段注释】


  性静情逸:性情安静则心志闲适安乐。


  心动神疲:内心躁动就会让精神疲惫。


  守真志满:保持天性就会让情志丰盈。


  逐物:追逐外物。意移:意志动摇。


  雅操:高尚的节操。


  好爵:高官厚禄。縻:牵系,这里是招致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坚持高尚的节操,自会招致高官厚禄。《周易·中孚卦》:“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翻译】


  保持内心清静平和,情绪就会安逸舒适;心被外物所动,精神就会疲惫困倦。


  保持自然的本性,愿望就会得到满足;追逐物欲的享受,意志就会转变衰退;


  坚持高雅的情操,就不会被高官与厚禄所束缚。


  dū yì huá xià


  都 邑 华 夏 ,


  dōng xī èr jīng


  东 西 二 京 。


  bèi máng miàn luò


  背 邙 面 洛 ,


  fú wèi jù jīng


  浮 渭 据 泾 。


  【分段注释】


  都邑华夏:华夏都邑。华夏,中国。都邑,京都,京城。


  东西二京:指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


  背邙面洛:指洛阳背靠邙山,南临洛水。邙山位于河南省的西部,为秦岭山脉的余脉,山上有众多皇家陵园,东汉光武帝刘秀、陈后主陈叔宝等都埋骨于此。面洛:指洛阳面对着洛水。


  浮渭据泾:指长安左临渭水,右靠泾水。


  【翻译】


  中国古代的都城最宏伟富丽者要属二京,东京洛阳和长安西京。


  洛阳在邙山的背面,面对着洛水流经,长安北临渭水,又有泾水汇入其中。


  gōng diàn pán yù


  宫 殿 盘 郁 ,


  lóu guān fēi jīng


  楼 观 飞 惊 。


  tú xiě qín shòu


  图 写 禽 兽 ,


  huà cǎi xiān líng


  画 彩 仙 灵 。


  bǐng shè páng qǐ


  丙 舍 旁 启 ,


  jiá zhàng duì yíng


  甲 帐 对 楹 。


  【分段注释】


  盘郁:曲折美盛的样子。


  楼观:高大富丽的建筑物。


  飞惊:形容建筑物高耸入云,令人惊叹。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指宫殿楼阁画满彩色奇禽异兽和神仙形状。图、写,都是画的意思。仙灵,神仙。左思《吴都赋》:“图以云气,画以仙灵。”


  丙舍:后汉宫中正室两旁的房屋,其第三等称丙舍。傍,旁。启,开。


  甲帐:汉武帝所造,用琉璃、夜光珠等为装饰,来供奉神灵的帐幕。


  对楹:指堂前一左一右相对的柱子。


  【翻译】


  二京(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宫殿曲折回环,重叠繁茂,楼阁宫阙凌空欲飞,令人惊叹。


  宫殿墙壁上绘满各种飞禽走兽,,还有彩绘的天仙神灵。


  正殿两旁是配殿,配殿的门侧开,左右高高的楹柱撑起了皇帝豪华的幕帐。


  sì yán shè xí


  肆 筵 设 席 ,


  gǔ sè chuī shēng


  鼓 瑟 吹 笙 。


  shēng jiē nà bì


  升 阶 纳 陛 ,


  biàn zhuàn yí xīng


  弁 转 疑 星 。


  【分段注释】


  肆筵设席:陈设宴席。肆,陈设。《诗经·大雅·行苇》:“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或献或酢,洗爵奠斝。醓醢以荐,或燔或炙。嘉肴脾臄,或歌或咢。”


  鼓瑟吹笙:指弹奏美妙的音乐以接待宾客。《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指登上宫廷的台阶。升、纳,都是登的意思。阶、陛,都是台阶的意思。


  弁转疑星:缀有珠玉的礼帽转动,好像满天星斗闪烁一样。弁:古代男子戴的一种冠,通常在着礼服时佩戴。有皮弁、爵弁之分。《诗经·卫风·淇奥》:“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翻译】


  皇帝在宫殿中设宴招待群臣,弹琴吹笙一片升平景象。


  大臣们上下台阶互相祝酒,镶着明珠的帽子转动,看起来像是天上的星辰。


  yòu tōng guǎng nèi


  右 通 广 内 ,


  zuǒ dá chéng míng


  左 达 承 明 。


  jì jí fén diǎn


  既 集 坟 典 ,


  yì jù qún yīng


  亦 聚 群 英 。


  dù gǎo zhōng lì


  杜 稿 钟 隶 ,


  qī shū bì jīng


  漆 书 壁 经 。


  【分段注释】


  通:通向。广内:西汉宫廷藏书的地方,在建章宫中。后来泛指君王的藏书库。达:到达。


  承明:汉代宫殿名,位于未央宫中。承明殿旁边设有承明庐,为侍臣值宿所居之处。班固《西都赋》:“又有承明、金马,著作之庭。大雅宏达,于兹为群。元元本本,周见洽闻。启发篇章,校理秘文。”


  既集坟典,亦聚群英:指广内、承明等殿,既收藏了珍贵图籍,又聚集了众多才俊。


  坟典:即《三坟》《五典》,相传为中国最古老的书籍,分别记载了“三皇”“五帝”的事迹。


  杜稿:杜度的草书手稿。杜度为东汉人,能作文,善草书,凡写文章时多用草书。晋卫恒《四体书势》云:“齐相杜度号善草书。”


  锺隶:指三国时锺繇的隶书。锺繇,字元常,工书法,尤精隶楷。


  漆书:在竹木简上用漆书写的图书。《后汉书·杜林传》:“林前于西州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常宝爱之,虽遭难困,握持不离身。”


  壁经:指鲁恭王刘余从孔子旧宅墙壁中得到的用古文写成的经书。《汉书·艺文志》:“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


  【翻译】


  向右面转可以通往藏书的广内殿,左面到达朝臣休息的承明殿。


  广内殿中收藏了《三坟》《五典》,承明殿中也聚集了文武英才。


  杜度的草书手稿,钟繇的隶书真迹,用漆书书写的竹简和孔子故居墙壁中所藏的儒家典籍,全都可以找到。


  fǔ luó jiāng xiàng


  府 罗 将 相 ,


  lù xiá huái qīng


  路 侠 槐 卿 。


  hù fēng bā xiàn


  户 封 八 县 ,


  jiā jǐ qiān bīng


  家 给 千 兵 。


  【分段注释】


  府:公卿相聚之所。罗:罗列。将相:文武大臣。路:道路。侠:即“夹”,夹道。


  槐卿:指三公九卿,泛指高级官员。周朝时,朝廷中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三公坐三槐之下,九卿坐九棘之下,此后用槐、棘分别代指三公、九卿。


  户封八县:赏赐八县的户数。户,帝王赏赐的户数。封,帝王以土地赏赐。家:公卿之家。给:供养。


  千兵:千名兵丁,泛指兵丁众多。这里的兵是指朝廷对有功的重臣配备的护卫兵士。


  【翻译】


  两京城内将相府第星罗棋布,三公九卿夹道高宅两旁尽显威风。


  文臣将相户户都有八县以上的封地,赐予的护卫亲兵有千人之多。


  gāo guān péi niǎn


  高 冠 陪 辇 ,


  qū gǔ zhèn yīng


  驱 毂 振 缨 。


  shì lù chǐ fù


  世 禄 侈 富 ,


  chē jià féi qīng


  车 驾 肥 轻 。


  cè gōng mào shí


  策 功 茂 实 ,


  lè bēi kè míng


  勒 碑 刻 铭 。


  【分段注释】


  高冠陪辇:卫士陪侍护卫皇帝。高冠,指卫士。辇,古代天子所乘坐的车。


  驱毂:乘车上朝,即驾车。毂,指车轮中心的圆木,常代指车轮,其中间有孔,用以插入车轴。振:振动。缨:帽子系带。


  禄:指因官爵而得到的财富(爵禄),或指因公职而得到的财富(俸禄)。《尚书·毕命》:“世禄之家,鲜克由礼。”侈富:豪富。


  车驾肥轻:车驾华丽轻快。肥轻:“肥马轻裘”的略称,指坐着由肥壮的马拉的车,穿着又轻又暖的皮袍。《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


  策功:记功。茂:劝勉,鼓励。实:这里指功业。勒:刻。铭:碑。


  【翻译】


  戴着高大帽子的群臣们陪着天子的车辇,驾着车马,看那车轮滚滚,帽缨飘扬,好不威风。


  他们的子孙世代领受俸禄,生活得奢侈豪富,乘着肥壮的马拉的车,穿着又轻又暖的皮裘。


  他们的功德被记在简史上,用来勉励他们的功绩,还有的立碑刻铭,来彰显他们的功业。


  pán xī yī yǐn


  磻 溪 伊 尹 ,


  zuǒ shí ā héng


  佐 时 阿 衡 。


  yǎn zhái qū fù


  奄 宅 曲 阜 ,


  wēi dàn shú yíng


  微 旦 孰 营 。


  【分段注释】


  磻溪:指姜太公吕尚(姜子牙)。吕尚怀才不遇,垂钓于磻溪(位于今陕西宝鸡东南)以待时机,后遇周文王,受重用,拜为太师,文王死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封于齐。


  伊尹:原为商汤妻有辛氏女的陪嫁奴隶,商汤用为小臣,后得重用,辅佐商汤灭夏桀。商汤去世后,继续辅佐卜丙、仲壬二王。


  佐时:辅佐当世之君治理国家。


  阿(ē)衡:官名,相传伊尹曾任此职,辅佐商汤,主持朝政。《诗经·商颂·长发》:“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


  奄宅曲阜,微旦孰营:指平定曲阜后,没有周公旦谁来治理呢。奄宅,攻取平定。微,没有,表假设。营,经营,治理。周武王封周公旦于曲阜。


  【翻译】


  吕尚和伊尹,是辅佐君王的贤相名臣。


  鲁国的都城曲阜建立在古奄国的土地上,如果不是周公旦,谁能把鲁国经营得这么好呢?


  huán gōng kuāng hé


  桓 公 匡 合 ,


  jì ruò fú qīng


  济 弱 扶 倾 。


  qǐ huí hàn huì


  绮 回 汉 惠 ,


  yuè gǎn wǔ dīng


  说 感 武 丁 。


  jùn yì mì wù


  俊 义 密 勿 ,


  duō shì shí níng


  多 士 寔 宁 。


  【分段注释】


  桓公匡合:指齐桓公集合众力,匡正天下。桓(huán)公:即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论语·宪问》:“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匡,救。合,会集。《史记》:“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济:帮助,救助。扶:帮扶,援助。倾:倾倒,指春秋时期弱小的诸侯。


  绮:绮里季,“商山四皓”(绮里季、东园公、夏黄公、甪里先生)之一,这里以绮里季代指商山四皓。


  汉惠:指汉惠帝刘盈,刘邦与吕后所生。刘邦想废除刘盈的太子之位,吕后用张良计请来刘邦费尽心力请不来的商山四皓与太子同游,刘邦看见后说太子羽翼已成,就打消了废除太子的想法。说:傅说。殷高祖武丁的宰相。感:梦感,指商王武丁梦见圣人,后果然找到傅说以辅佐国政,国大治。


  俊:乂才德出众的人。《尚书·皋陶谟》:“俊乂在官。”密勿:黾勉,努力。


  多士寔宁:国家有众多的人才就会安宁。《诗经·大雅·文王》:“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意思是说,依靠众多的贤臣,文王得以安宁统治。多士,贤能之士。寔,同“实”。


  【翻译】


  齐桓公会盟诸侯,匡扶天下,周济弱小的国家,扶持衰弱的王室,管仲功不可没。


  汉惠帝做太子时靠绮里季才幸免废黜,相传商君武丁感梦而得到贤相,让他由刑徒升为治国的重臣。


  贤俊英才勤勉努力地辅佐君王,济济人才使得天下太平安定。


  jìn chǔ gēng bà


  晋 楚 更 霸 ,


  zhào wèi kùn héng


  赵 魏 困 横 。


  jiǎ tú miè guó


  假 途 灭 虢 ,


  jiàn tǔ huì méng


  践 土 会 盟 。


  hé zūn yuē fǎ


  何 遵 约 法 ,


  hán bì fán xíng


  韩 弊 烦 刑 。


  【分段注释】


  晋楚更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赵魏困横:赵魏困于连横。战国时代,七雄并立,秦国强大,六国合纵以抗强秦,秦国以连横之术抵抗。


  假途灭虢:春秋时,晋献公想攻打虢国,但是要经过虞国,就向虞国借道。宫之奇认为“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晋国灭虢后,紧接着就会灭虞。虞公不听,后被晋所灭。假途,借道。


  践土会盟:晋文公城濮之战大胜楚国后,会集诸侯盟于践土,成就其霸主地位。践土,春秋时郑地,在今河南原阳县。


  何遵约法:指萧何在刘邦约法三章的基础上重新制定刑律九章。


  韩:即韩非子,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史记》载其精于“刑名法术之学”。弊:害处,这里用作动词,受害于。


  烦刑:繁复苛刻的刑法。


  【翻译】


  齐桓公之后,晋文公、楚庄王相继称霸,赵国和魏国受困于连横而被秦所灭。


  晋献公借道虞国灭亡了虢国,晋文公在践土召集诸侯歃血会盟。


  萧何遵循汉高祖简约的主张制定法律,韩非子因主张严苛刑法而赔上了性命。


  qǐ jiǎn pō mù


  起 翦 颇 牧 ,


  yòng jūn zuì jīng


  用 军 最 精 。


  xuān wēi shā mò


  宣 威 沙 漠 ,


  chí yù dān qīng


  驰 誉 丹 青 。


  【分段注释】


  起:即白起,战国时秦国名将。翦:即王翦,战国末年秦国大将,杰出的军事家。颇:即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牧:即李牧,战国末年赵国名将。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都是十分善于用兵的将领。


  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这两句指两汉而言。汉代多次与匈奴交战,宣扬天威于沙漠。又汉代对有功之臣画像以表彰,如西汉宣帝画功臣于麒麟阁,东汉明帝画功臣于云台。


  丹青:原本是绘画用的颜料,后称画为丹青。也作史册讲,丹册记勋,青册记事。


  【翻译】


  秦将白起、王翦,赵将廉颇、李牧,这些都是精通兵法、善于用兵的名将。


  他们的声威传到了北方的

本文标题:行行重行行拼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