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几个国家推荐文章1:春秋时期的国家有140多个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大分裂时期,史学家们把这段时期称之为春秋时期,这个时期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乱”。


  为什么会乱呢?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郑、秦、晋等诸侯国的护卫下把国都从镐京迁到了洛邑,东迁之后的周王室衰弱到了极点,统辖的范围方圆不足六百里,各诸侯眼看着周王室混的一日不如一日,索性也就不去朝拜周天子了,再后来连周天子说的话也不听了。


  最后直接裂土称公,各自为政了,众多诸侯国每天都为了抢人口、抢土地你打我,我打你,不停的打来打去,所以说春秋时期除了是一个大分裂时期之外也是一个大混乱时期。


  据统计春秋时期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加起来差不多有一百四十多个,它们分别是齐国、晋国、宋国、陈国、郑国、卫国、鲁国、曹国、楚国、秦国、吴国、越国、燕国、鄾国、任国、邢国、邳国、胡国、代国、彭国、苴国、鱼国、轸国、许国、扈国、荀国、桐国、极国、贾国、鄫国、吕国、虞国、州国、州国。


  州来国、莱国、萧国、舒国、谭国、郧国、芮国、沈国、庸国、权国、谢国、炎国、鄅国、毕国、申国、邓国、唐国、刘国、黄国、厉国(后改称随国)、淳于国、钟离国、钟吾国、巴国、蜀国、息国、郤国。


  祝国、鄣国、聂国、巩国、叶国、项国、江国、葛国、戴国、宿国、罗国、蓼国、绞国、茅国、巢国、雍国、顿国、黎国、费国、郇国、胙国、夔国、郐国、应国、肥国、鼓国、鄟国、蓐国、耿国、苏国。


  冀国、诸国、共国、井国、缙国、杨国、毛国、邘国、皖国、邿国、郜国、弦国、郕国、梁国、向国、凡国、谷国、赖国、牟国、柏国、焦国、祭国、道国、微国、丰国、六国、瑕国、观国、岐国、箕国。


  莘国、鄚国、逼阳国、小邾国、祝其国、倪国、滥国、遂国、卢国、义渠国、大荔国、孤竹国、山戎国、须句国、颛臾国、大庭国、根牟国、甲父国、翨阳国、有穷国等。


  那时候的中华大地上虽然国家众多,但是规模都很小,有的国家甚至小的在地图上都找不到,如果按照现在的规模标准去衡量春秋时期的国家,估计那时候的好多国充其量也就是现在的一个村或者一座城,那时候人确实牛啊,拼命夺块儿地就是一个国。


  虽然春秋时期的国家很多,但有实力、有影响力的国家也就十几个,它们分别是齐国、晋国、鲁国、楚国、秦国、燕国、郑国、陈国、宋国、吴国、越国、曹国。


  1、齐国:姜子牙的封地,姜姓,侯爵国,位于现在的山东大部,靠近大海,所以海资源比较丰富,是后世公认的春秋四大强国之一,也是春秋时期第一个诞生霸主的国家,实力可想而知。


  2、晋国:这是周家人自己的封国,姬姓,侯爵国,国土疆域涵盖现在的山西全部和陕西大部,也是后世公认的春秋四大强国之一,大名鼎鼎的晋文公是继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位中原霸主。


  3、鲁国:这也是周家人的封国,姬姓,侯爵国,鲁国是周朝最亲近的邦国,也是周礼最完整的保存者和实施者,这也使得鲁国成为了一个圣人辈出的地方,名流千古的孔子、孟子、曾子、鲁班都是鲁国人,鲁国刚开始国土面积比较狭小,之后慢慢蚕食了周边的极、项、须句、根、曹、邾、莒等国的土地,最终成为大国,在最强盛的时候甚至可以和齐国平起平坐,它的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了战国初期。


  4、楚国,楚国在周文王、周武王时期就开始崛起,周成王时期楚国建立,芈姓,熊氏,子爵,爵位没有上面的几个国家高,楚国建立之初比较贫弱,地位也比较低,在好几代领导人的苦心经营之下楚国最终向南方拓地千里成为了春秋时期的大国,楚庄王熊旅称霸中原成为五霸之一,此外楚国也是春秋时期兼并小国最多的国家。


  5、秦国:秦人的先祖最开始是为商朝镇守西戎,后来升为诸侯,到了周代他们又为周王室养马,干的都是体力活儿啊,周平王东迁的时候秦襄公护送有功被封为了诸侯,秦穆公时期秦国兼并了十二个西部的戎族国家,秦国得以壮大,因此也成为了春秋四大国之一。


  6、燕国:燕国是周武王的弟弟姬奭的封地,刚开始国土面积也不大,后来燕国占领了蓟国,又往东北方向扩展了一点,国土面积大增。


  7、郑国:郑国位于现在的河南中部,姬姓,伯爵国家,该国经济发达、法制先进,是法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郑庄公执政之时是郑国最扬眉吐气的时期。


  8、陈国:关系比较远点儿的姬姓国,国土位于现在的河南东部和安徽西北部,这个国家的人特别顽强,两次亡国但又两次复国,最后还是被楚国所灭,许多年以后陈国的后人来到齐国,把齐国的君主架空自己做了老大。


  9、宋国:宋国的国君为子姓、宋氏,是周朝初期周天子亲封的公爵国,国土位于现在的河南等地,宋国的地位是春秋各诸侯国中最为特殊的一个,它享有三恪之一的帝王之礼,可见宋国在春秋时期的地位之高,宋国商业密集、经济发达、文化昌盛,是儒、墨、道、法四家思想的发源之地,墨子、庄子、惠子三位圣人都是宋国人,宋国国君宋襄公是春秋五霸里最具争议性的一位霸主。


  10、吴国:姬姓,吴国位于现在的江浙地区,是春秋中后期时间段里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阖闾和夫差时期最为鼎盛,夫差后期被越国所灭。


  11、越国:华夏族,大禹后裔的封国,位于吴国的南部,是春秋后期东南一带的强国,振兴于勾践时期,灭国于越王无疆,越国被楚国灭掉以后,部分越人归入了楚国,还有一部分越人南迁到了沿海、两广地区,统称百越。


  12、曹国:曹国的辉煌历史基本都在西周时期,春秋时期它已跌出了一流国家的行列,晋国称霸以后它沦为了晋国的附庸,公元前487年被宋国所灭,曹参、曹参都是曹国君主的后裔。


  春秋战国几个国家推荐文章2:春秋战国时期70个国家简介(1)

  

  1、齐国


  齐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姜姓。田氏代齐后,史称“田齐”,妫姓。是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 春秋初期,齐与主要竞争对手鲁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689年,齐襄公灭鲁的与国纪,扫除东面障碍。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襄公自立,公子纠奔鲁,公子小白奔莒。次年,无知被杀。鲁伐齐,欲纳公子纠,而齐高氏、国氏已召小白先入,击败鲁师,立为齐桓公。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富强,成为霸主。公元前684年,齐灭掉西面小国谭,向鲁推进。公元前681年,又与宋、陈、蔡、邾会于北杏,南下灭小国遂,迫使鲁与齐言和,盟于柯。次年,齐假王命合陈、曹伐宋,迫使宋国屈服,并与宋、卫、郑会于鄄,又次年,齐与宋、陈、卫、郑复会于鄄,开始称霸诸侯。


  春秋中期,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联合中原诸夏,讨伐戎、狄、徐、楚,安定周室。公元前664年,齐北伐山戎,救燕;又逐狄,存邢救卫;公元前656年,齐合诸侯之师侵蔡伐楚,与楚盟于召陵。此后,齐多次大会诸侯。公元前651年,齐会鲁、宋、卫、郑、许、曹于葵丘。齐霸业达于顶峰。公元前643年,桓公卒,齐从此失去霸主地位。公元前589年,齐、晋大战于鞍(今山东济南),齐大败。到灵公、景公时,齐依旧是仅次于晋的中原强国。前567年齐灵公灭莱国,疆土扩大到山东东部。疆域东到海,西到黄河,南到泰山,北到天津(今天津蕲县南)。


  春秋末年,齐衰落,卿大夫相互兼并。公元前548年,崔抒杀庄公,立景公。公元前546年,庆封灭崔氏之族。庆封专齐政。次年,庆舍与栾、高(齐惠公之后)、陈(田)、鲍四族攻庆封,庆封奔吴。景公时,陈桓子施惠于民,民归陈氏,陈氏因而强大。公元前532年,陈桓子联合鲍氏攻栾氏、高氏,栾施、高疆奔鲁。公元前489年,景公卒,国氏、高氏(齐文公之后)立晏孺子,次年,陈僖子联合鲍氏攻国氏、高氏,国夏、高张奔鲁,遂杀晏孺子,立公子阳生为齐悼公。悼公在位四年,被杀,阚止为政。公元前481年,陈成子杀阚止,专齐政。公元前386年,陈成子玄孙太公和立为诸侯,迁齐康公于海上。公元前379年,康公卒,姜齐绝祀。


  田齐妫姓国家,出于陈厉公之子陈完。陈与田古音相近,故古书往往作田。公元前672年,陈完入齐,事齐桓公。陈完传五世至陈桓子,陈氏开始强大。以后陈氏逐渐兼并齐国的栾、高(齐惠公之后)和国、高(齐文公之后)以及鲍、阚等族,专齐政。田齐的国都仍在临淄,疆域亦袭姜齐之旧。


  田齐立国时,已经进入战国中期。太公和是第一代齐侯。太公和之孙桓公午在国都临淄的稷下置学宫,“设大夫之号”,招聚天下贤士。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到威王 、宣王时,稷下人才济济,成为东方学术文化的中心。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齐国遂强大。公元前353年,齐大败魏军于桂陵。公元前341年,齐又大败魏军于马陵。公元前334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会徐州相王”,正式称王。威王晚年,相邦邹忌与将军田忌争政。公元前322年,田忌攻临淄,求邹忌,不胜,逃亡楚国。齐宣王时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公元前314年,在孟轲劝说下,宣王命匡章率“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伐燕,五旬克之,一度占领燕国。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战国晚期,齐仍保持着强盛的地位。公元前301年,齐联合韩、魏攻楚,大败之。公元前298-前296年,齐联合韩、魏连年攻秦,入函谷关,迫秦求和。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次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攻秦,罢于成皋。又次年,齐灭宋。公元前284年,燕以乐毅为上将军,合燕、秦、韩、赵、魏攻齐,攻入临淄,连下七十余城。齐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齐湣王逃入莒,被淖齿杀死。王孙贾与莒人杀淖齿,立湣王子法章为齐襄王。燕引兵东围即墨,城中推举田忌为将。双方相持达五年。公元前279年,田单组织反攻,用“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无力再与秦抗衡。公元前221年,秦灭韩、魏、楚、燕、赵后,使将军王贲从燕地南攻齐国,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


  2、楚国


  楚国,又称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芈姓(普通話拼音讀作mǐ),熊氏。最早兴起於古荆州之地的楚部落,灭於秦国。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江苏、江西部分地方。


  楚是三苗人在长江中下游建立起,它在周朝初期曾参加了周武王伐纣的战争。楚国由周成王封熊绎于楚地开始,居楚地丹阳(今湖北秭归,有争议),从一个附庸小国逐渐变成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强国。前704年,楚君熊通为武王,有地千里。因其地处中国南方,故而楚国与中原的华夏各诸侯经常发生战事。通过战争,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楚国先后吞并了四十五个较弱小的诸侯方国。


  进入战国后,特别在楚怀王在位期间国势迅速衰弱,被秦国白起屡次击败,被迫迁都寿春。在楚考烈王死后,太后李嫣嫣执政,国力更加一蹶不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位,随即开始统-全国的迸程,诸侯国纷纷割地事秦,但仍不能挽救灭亡的命运。在攻灭韩、赵、魏后,秦军于公元前224年大举伐楚,楚国只有招架之功,而无反击之力。公元前223年、秦军席卷淮北淮南,攻陷寿郢,俘获负刍,绵延800的楚国就此灭亡。


  3、秦国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的一支,传说周武王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封在秦。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在春秋时代它是一个比较不显眼的国家。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前237年嬴政登基,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韓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自前221年起中国历史正式进入封建社会,秦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墓,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纪功,炫耀声威。为求长生不老之药,又派方士徐(即徐福)率童男囡数千人至东海求神仙等等,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三十七年,秦始皇巡游返至平原津得病。于是作书命长子扶苏送葬,并继嗣帝位。行至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秦始皇病死。赵高勾结始皇少子胡亥和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赐扶苏死。秦二世胡亥即位后不久,即爆发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秦朝灭亡。


  皇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是政教合一的领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两字,取“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义, 最早由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后确定之,也由他最先使用的,也就是所谓始皇帝也。


  4、晋国


  晋国,周代诸侯国名,原名唐。在今山西省南部。到前403年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三家自立为诸侯,晋国被分裂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家。晋国国都为唐(今山西翼城),晋献公迁都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


  西周初,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为当时重要封国之一。叔虞子改称晋,后曾迁都于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即翼,今山西翼城)、新田(今山西侯马)等地。西周末年,晋文侯拥戴平王东迁洛邑,杀死在西周故地自立的携王,为东周的缔造立下大功,受到平王奖赏。


  春秋初,晋国内部出现公室与贵族争夺君位的长期斗争。从晋昭侯元年(前745)封其叔成师于曲沃,到晋缗侯二十八年(前679)曲沃武公正式受命为晋侯,经过六七十年,才以旁枝取代大宗,重新建国。文公(前636-前628在位)即开创霸业。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大会诸侯,被周襄王正式赐命为霸主。以后象秦、齐这样的大国都无法与之对抗。能长期和晋较量的只有楚,但双方互有胜负,形成两强更迭把持中原霸权的局面。


  春秋初年,受封于曲沃的公子成师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终于夺得君位。献公吸取这一历史教训,对同姓公族采取杀戮和放逐的策略,而任用异姓大臣为辅佐。灵公时,赵盾杀君更立他人,开晋大臣专权的先例。以后,各异姓大臣的势力愈来愈大。厉公(前580-前573在位)为加强公室、削弱强臣,曾利用大臣间的矛盾诛灭掌权的异姓大臣,但接着自己也被另两家大臣栾氏、中行氏所杀。悼公时(前572-前558在位)君权曾有所加强,但也未能扭转局势。昭公(前531-前526在位)以后,晋国形成强大的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卿,公室已不复成为重要力量,六卿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激烈。定公时(前511-前475在位)范、中行两家首先败亡。出公二十二年(前453),韩、赵、魏三家又共灭智氏,三分其地,晋国实际上已被三家瓜分。烈公十三年(前403),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静公二年(前349),韩、赵兩国殺晉公分其地,建立近七百年的晋国灭亡。


  5、赵国


  春秋时期赵氏于晋文侯时迁至晋国,六世而至赵衰。赵衰曾跟随公子重耳逃往,后来重耳成为一代霸主晋文公,赵衰于是权重位高,其后代赵盾、赵武(元代纪君祥著戏曲《赵氏孤儿》中的主角)、赵简子、赵襄子都成为股肱之臣。 晋国在晋出公时期公室卑弱,主要权力被智伯和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四卿把持。前456年,四卿驱逐晋出公而立晋哀公。


  赵襄子其父赵简子,其母为一狄人婢囡。前454年智伯率韩、魏二家围攻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南晋源镇),襄子成功地坚守城池,并最终联合韩、魏二家灭智伯。前453年,赵、魏、韩三家瓜分了智氏的领地。


  赵襄子死后,其弟赵桓子自立为君。桓子死后襄子之兄赵伯鲁之孙赵浣,是为献子。献子之子赵籍后来继位,即是赵烈侯,赵国的开国国君。 前437年,晋哀公去世,其子晋幽公继位,对赵、魏、韩已毫无权威。前403年(周威烈王23年,即晋烈公17年),周王室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与晋侯并列。


  春秋战国几个国家推荐文章3:世上最全春秋战国主要国家君王年表(包含七雄,晋,吴越,鲁等)

  一、秦早期君主(被列为诸侯前)


  1.秦非子(嬴非)


  ?在位:前900年-前858年


  ?备注:周孝王封于秦邑,始建秦国。


  2.秦侯


  ?在位:前857年-前848年


  ?备注:秦非子之子,史书记载较少。


  3.秦公伯(嬴公伯)


  ?在位:前846年-前844年


  ?备注:秦侯之子,执政时间短。


  4.秦仲(嬴仲)


  ?在位:前844年-前822年


  ?备注:率军攻西戎战败身亡,长子继位。


  5.秦庄公(嬴其)


  ?在位:前821年-前778年


  ?备注: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垂大夫。


  6.秦襄公(嬴开)


  ?在位:前777年-前766年


  ?备注: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正式列为诸侯。


  7.秦文公


  ?在位:前765年-前716年


  ?备注:建立新都城,推行法治。


  8.秦竫公(秦静公)


  ?在位:前718年-前716年


  ?备注:文公之孙,未正式即位。


  9.秦宁公(嬴立)


  ?在位:前715年-前704年


  ?备注:迁都平阳,攻灭亳戎。


  10.秦出公(嬴昌)


  ?在位:前703年-前698年


  ?备注:5岁即位,6年被杀。


  二、被列为诸侯后的君主


  11.秦武公(嬴说)


  ?在位:前697年-前678年


  ?备注:首次设县制,扩张领土。


  12.秦德公(嬴嘉)


  ?在位:前677年-前676年


  ?备注:迁都雍城,奠定制度基础。


  13.秦宣公(嬴恬)


  ?在位:前675年-前664年


  ?备注:与晋争霸,开疆拓土。


  14.秦成公(嬴载)


  ?在位:前663年-前660年


  ?备注:延续宣公政策,国力渐强。


  15.秦穆公(嬴任好)


  ?在位:前659年-前621年


  ?备注:春秋五霸之首,灭国十二,称霸西戎。


  16.秦康公(嬴罃)


  ?在位:前620年-前609年


  ?备注:与晋战不利,国势稍衰。


  17.秦共公(嬴和)


  ?在位:前608年-前604年


  ?备注:短暂执政,无显著功绩。


  18.秦桓公(嬴荣)


  ?在位:前603年-前577年


  ?备注:与晋、楚交战,最终败退。


  19.秦景公(嬴石)


  ?在位:前576年-前537年


  ?备注:迁都泾阳,与楚争霸。


  20.秦哀公(嬴籍)


  ?在位:前536年-前501年


  ?备注:秦国中兴之主,参与诸侯会盟。


  21.秦夷公


  ?在位:前500年


  ?备注:未正式即位,早逝。


  22.秦惠公(嬴宁)


  ?在位:前500年-前492年


  ?备注:恢复国力,稳定政局。


  23.秦悼公(嬴盘)


  ?在位:前491年-前477年


  ?备注:重用贤臣,国力回升。


  24.秦厉共公(嬴刺)


  ?在位:前476年-前443年


  ?备注:开疆拓土,攻灭邽、冀戎。


  25.秦躁公(嬴欣)


  ?在位:前442年-前429年


  ?备注:内政不稳,遭西戎攻击。


  26.秦怀公(嬴封)


  ?在位:前428年-前425年


  ?备注:被公子围弑杀,秦国动荡。


  27.秦灵公(嬴肃)


  ?在位:前424年-前415年


  ?备注:迁都泾阳,立嬴师隰为继承人。


  28.秦简公(嬴悼子)


  ?在位:前414年-前400年


  ?备注:推行“初租禾”,承认土地私有。


  29.秦惠公(嬴仁)


  ?在位:前399年-前387年


  ?备注:短暂执政,无重大作为。


  30.秦出公(嬴昌)


  ?在位:前386年-前385年


  ?备注:幼主被杀,秦献公复位。


  31.秦献公(嬴师隰)


  ?在位:前384年-前362年


  ?备注:废除人殉,迁都栎阳,为商鞅变法铺路。


  32.秦孝公(嬴渠梁)


  ?在位:前361年-前338年


  ?备注:任用商鞅变法,秦国崛起。


  33.秦惠文王(嬴驷)


  ?在位:前337年-前311年


  ?备注:称王,灭蜀、巴,推行连横策略。


  34.秦武王(嬴荡)


  ?在位:前310年-前307年


  ?备注:举鼎而死,无子嗣。


  35.秦昭襄王(嬴稷)


  ?在位:前306年-前251年


  ?备注:在位56年,长平之战灭赵,奠定统一基础。


  36.秦孝文王(嬴柱)


  ?在位:前250年


  ?备注:在位仅3天,因服太子丹药暴毙。


  37.秦庄襄王(嬴异人)


  ?在位:前249年-前247年


  ?备注:秦始皇之父,灭东周。


  38.秦始皇帝(嬴政)


  ?在位:前246年-前221年


  ?备注: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皇帝,建立秦朝。


  39.秦二世皇帝(胡亥)


  ?在位:前209年-前207年


  ?备注:暴政致秦亡,被赵高逼死。


  40.秦三世(嬴子婴)


  ?在位:前207年


  ?备注:降汉后自尽,秦朝灭亡。


  齐国


  一、姜姓吕氏(吕齐,前1046年-前386年)


  1. 齐太公 吕尚(姜子牙)


  ? 在位:前1046年-前1000年


  ? 备注:周武王封于营丘,开国君主,兵家鼻祖。


  2. 齐丁公 吕伋


  ? 在位:前999年-前?年


  ? 备注:吕尚长子,嫡传世袭。


  3. 齐乙公 吕得


  ? 在位:前?年-前?年


  ? 备注:吕伋之弟,延续吕氏统治。


  4. 齐癸公 吕慈母


  ? 在位:前?年-前?年


  ? 备注:吕得之子,姜齐中期君主。


  5. 齐哀公 吕不辰


  ? 在位:前863年-前860年


  ? 备注:被周夷王烹杀,引发纪侯谗言事件。


  6. 齐胡公 吕静


  ? 在位:前862年-前860年


  ? 备注:迁都薄姑,引发内乱被杀。


  7. 齐献公 吕山


  ? 在位:前859年-前851年


  ? 备注:复都临淄,结束胡公之乱。


  8. 齐武公 吕寿


  ? 在位:前850年-前825年


  ? 备注:献公之子,巩固齐国霸权。


  9. 齐厉公 吕无忌


  ? 在位:前824年-前816年


  ? 备注:暴虐无道,引发内乱。


  10. 齐文公 吕赤


  ? 在位:前815年-前804年


  ? 备注:厉公之子,恢复国力。


  11. 齐成公 吕脱


  ? 在位:前803年-前795年


  ? 备注:文公之子,延续稳定统治。


  12. 齐庄公 吕购


  ? 在位:前794年-前731年


  ? 备注:在位64年,姜齐中兴之主。


  13. 齐僖公 吕禄甫


  ? 在位:前730年-前698年


  ? 备注:春秋五霸之一,九合诸侯。


  14. 齐襄公 吕诸儿


  ? 在位:前697年-前686年


  ? 备注:与文姜私通,引发鲁齐战争。


  15. 齐桓公 吕小白


  ? 在位:前685年-前643年


  ? 备注:春秋五霸之首,九合诸侯。


  16. 齐孝公 吕昭


  ? 在位:前642年-前633年


  ? 备注:桓公之子,延续霸业。


  17. 齐昭公 吕潘


  ? 在位:前632年-前613年


  ? 备注:与晋争霸,国力强盛。


  18. 齐君舍(废公)


  ? 在位:前613年


  ? 备注:襄公之子,被公子商人弑杀。


  19. 齐懿公 吕商人


  ? 在位:前612年-前609年


  ? 备注:弑君篡位,暴虐无道。


  20. 齐惠公 吕元


  ? 在位:前608年-前599年


  ? 备注:昭公之子,国势趋稳。


  21. 齐顷公 吕无野


  ? 在位:前598年-前582年


  ? 备注:景公之父,鞍之战败于晋。


  22. 齐灵公 吕环


  ? 在位:前581年-前554年


  ? 备注:灭莱国,疆域扩至山东东部。


  23. 齐后庄公 吕光


  ? 在位:前553年-前548年


  ? 备注:景公之父,被崔杼弑杀。


  24. 齐景公 吕杵臼


  ? 在位:前547年-前490年


  ? 备注:晏婴辅政,国势趋稳。


  25. 晏孺子(吕荼)


  ? 在位:前490年


  ? 备注:景公之子,被田乞弑杀。


  26. 齐悼公 吕阳生


  ? 在位:前489年-前485年


  ? 备注:田乞立其为君,复国后短暂执政。


  27. 齐简公 吕壬


  ? 在位:前484年-前481年


  ? 备注:与田常争权,被杀。


  28. 齐平公 吕骜


  ? 在位:前480年-前456年


  ? 备注:悼公之子,国力渐衰。


  29. 齐宣公 吕积


  ? 在位:前455年-前405年


  ? 备注:与鲁、卫交好,维持稳定。


  30. 齐康公 吕贷


  ? 在位:前404年-前386年


  ? 备注:姜齐末代君主,被田和放逐。


  二、妫姓田氏(田齐,前386年-前221年)


  1. 齐太公 田和


  ? 在位:前386年-前384年


  ? 备注:被周安王册封为诸侯,田齐立国。


  2. 齐废公 田剡


  ? 在位:前384年-前375年


  ? 备注:田和长子,被田午弑杀。


  3. 齐桓公 田午


  ? 在位:前374年-前357年


  ? 备注:创立稷下学宫雏形,任用邹忌。


  4. 齐威王 田因齐


  ? 在位:前356年-前320年


  ? 备注:桂陵、马陵之战大败魏国,称王。


  5. 齐宣王 田辟疆


  ? 在位:前319年-前301年


  ? 备注:攻燕几近灭国,文化繁荣。


  6. 齐湣王 田地


  ? 在位:前300年-前284年


  ? 备注:灭宋引发五国伐齐,临淄沦陷。


  7. 齐襄王 田法章


  ? 在位:前283年-前265年


  ? 备注:田单复国,迁都莒城。


  8. 齐王建 田建


  ? 在位:前264年-前221年


  ? 备注:末代君主,降秦后被迁共地饿死。


  燕国君主全表(约前1044年-前222年)


  一、西周至春秋时期(前1044年-前475年)


  1. 燕召公/召康公 姬奭


  ? 在位:前1044年-前1039年(4年)


  ? 备注:周武王之弟,开国君主,未就封,由长子姬克赴任。


  2. 燕侯克 姬克


  ? 在位:前1042年-前?年


  ? 备注:召康公长子,第一任实际统治者。


  3. 燕侯旨 姬旨


  ? 在位:前?年-前865年


  ? 备注:燕侯克三弟,史料记载较少。


  4. 燕惠侯 姬愁


  ? 在位:前864年-前827年(38年)


  ? 备注:召康公九世孙,第10任君主,开始有谥号记载。


  5. 燕釐侯/燕厘侯 姬庄


  ? 在位:前826年-前791年(36年)


  ? 备注:燕惠侯之子,抵御山戎侵扰。


  6. 燕顷侯 姬乐


  ? 在位:前790年-前767年(24年)


  ? 备注:燕厘侯之子,进入春秋时期。


  7. 燕哀侯 姬明


  ? 在位:前766年-前765年(2年)


  ? 备注:燕顷侯之子,因内乱被弑。


  8. 燕郑侯 姬郑


  ? 在位:前764年-前729年(36年)


  ? 备注:燕哀侯之子,迁都临易(今河北雄安)。


  9. 燕穆侯 姬尧


  ? 在位:前728年-前711年(18年)


  ? 备注:燕郑侯之子,征伐北戎。


  10. 燕宣侯 姬陵


  ? 在位:前710年-前698年(13年)


  ? 备注:燕穆侯之子,国力渐强。


  11. 燕桓侯 姬忍


  ? 在位:前697年-前691年(7年)


  ? 备注:燕宣侯之子,迁都临易。


  12. 燕庄公 姬道


  ? 在位:前690年-前658年(33年)


  ? 备注:燕桓侯之子,齐桓公救燕,迁都蓟城(今北京)。


  13. 燕襄公 姬古


  ? 在位:前657年-前618年(40年)


  ? 备注:燕庄公之子,巩固蓟城。


  14. 燕前桓公 姬梁


  ? 在位:前617年-前602年(16年)


  ? 备注:燕襄公之子,史料记载较少。


  15. 燕宣公 姬丁


  ? 在位:前601年-前587年(15年)


  ? 备注:燕前桓公之子,迁都易城。


  16. 燕昭公 姬回


  ? 在位:前586年-前574年(13年)


  ? 备注:燕宣公之子,击退东胡,筑长城。


  17. 燕武公 姬啬


  ? 在位:前573年-前555年(19年)


  ? 备注:燕昭公之子,参与诸侯会盟。


  18. 燕前文公 姬降


  ? 在位:前554年-前549年(6年)


  ? 备注:燕武公之子,迁都至易(今河北容城)。


  19. 燕懿公 姬宋


  ? 在位:前548年-前545年(4年)


  ? 备注:燕前文公之子,宠信佞臣被弑。


  20. 燕惠公 姬款


  ? 在位:前544年-前536年(9年)


  ? 备注:燕懿公之子,因夺权失败流亡齐国。


  21. 燕悼公 姬明


  ? 在位:前535年-前529年(7年)


  ? 备注:燕惠公之子,恢复国力。


  22. 燕共公 姬襄


  ? 在位:前528年-前524年(5年)


  ? 备注:燕悼公之子,史料记载较少。


  23. 燕平公 姬骜


  ? 在位:前523年-前493年(31年)


  ? 备注:燕共公之子,国力强盛。


  24. 燕孝公 姬桓


  ? 在位:前492年-前455年(38年)


  ? 备注:燕平公之子,延续盛世。


  25. 燕成公 姬戴


  ? 在位:前454年-前439年(16年)


  ? 备注:燕孝公之子,进入战国时期。


  26. 燕闵公 姬杨


  ? 在位:前438年-前415年(24年)


  ? 备注:燕成公之子,迁都临易。


  27. 燕简公 姬载


  ? 在位:前414年-前373年(42年)


  ? 备注:燕闵公之子,战国初期君主。


  28. 燕后桓公 姬寇


  ? 在位:前372年-前362年(11年)


  ? 备注:燕简公之子,战国中期君主。


  29. 燕后文公 姬乞陶


  ? 在位:前361年-前333年(29年)


  ? 备注:燕后桓公之子,推行合纵抗秦。


  30. 燕易王 姬文远


  ? 在位:前332年-前321年(12年)


  ? 备注:燕后文公之子,正式称王。


  31. 燕王哙 姬哙


  ? 在位:前320年-前318年(3年)


  ? 备注:燕易王之子,禅位子之引发内乱。


  32. 燕王子之


  ? 在位:前316年-前314年(3年)


  ? 备注:燕王哙禅位对象,被齐国攻杀。


  33. 燕昭王 姬职


  ? 在位:前311年-前279年(33年)


  ? 备注:燕王哙庶子,振兴燕国,乐毅破齐。


  34. 燕惠王 姬乐资


  ? 在位:前278年-前272年(7年)


  ? 备注:燕昭王之子,中齐反间计,乐毅逃赵。


  35. 燕武成王 姬荤


  ? 在位:前271年-前258年(14年)


  ? 备注:燕惠王之子,巩固边疆。


  36. 燕孝王 姬冥


  ? 在位:前257年-前255年(3年)


  ? 备注:燕武成王之子,统治短暂。


  37. 燕王喜 姬喜


  ? 在位:前254年-前222年(33年)


  ? 备注:燕孝王之子,太子丹刺秦失败,燕国灭亡。


  楚国君主全表(约前1042年-前223年)


  一、先楚时期(部落联盟阶段)


  1. 熊绎


  ? 在位:约前1042年-前1006年


  ? 备注:周成王封其为子爵,定都丹阳,为楚国开国君主。


  2. 熊艾


  ? 在位:约前1005年-前988年


  ? 备注:熊绎之子,延续楚国发展。


  3. 熊?


  ? 在位:约前987年-前970年


  ? 备注:熊艾之子,史料记载较少。


  4. 熊胜


  ? 在位:约前969年-前952年


  ? 备注:熊?之子,迁都郢(今湖北江陵)。


  5. 熊杨


  ? 在位:约前951年-前934年


  ? 备注:熊胜之子,因与周王室关系紧张,迁都鄀(今湖北宜城)。


  二、春秋时期(前704年-前475年)


  6. 楚武王 熊通


  ? 在位:前704年-前690年


  ? 备注:自立为王,开疆拓土,史称“楚武王”。


  7. 楚文王 熊赀


  ? 在位:前689年-前677年


  ? 备注:迁都郢都,得和氏璧归楚王室所有。


  8. 楚堵敖 熊艰


  ? 在位:前676年-前672年


  ? 备注:楚文王长子,因兄弟相争被弑。


  9. 楚成王 熊恽


  ? 在位:前671年-前626年


  ? 备注:楚庄王之父,泓水之战败于宋襄公。


  10. 楚穆王 熊商臣


  ? 在位:前625年-前614年


  ? 备注:弑父篡位,灭江、六、蓼等小国。


  11. 楚庄王 熊侣


  ? 在位:前613年-前591年


  ? 备注:春秋五霸之一,邲之战击败晋国。


  12. 楚共王 熊审


  ? 在位:前590年-前560年


  ? 备注:鄢陵之战败于晋国,楚国衰落。


  13. 楚康王 熊招


  ? 在位:前559年-前545年


  ? 备注:巩固边疆,但后期国力渐弱。


  14. 楚郏敖 熊员


  ? 在位:前544年-前541年


  ? 备注:楚康王之子,被楚灵王所弑。


  15. 楚灵王 熊围


  ? 在位:前541年-前529年


  ? 备注:奢侈暴虐,最终被废为“初王”(熊比)。


  16. 楚初王 熊比


  ? 在位:前529年


  ? 备注:楚灵王之弟,仅1年即位,被楚平王所弑。


  17. 楚平王 熊居


  ? 在位:前528年-前516年


  ? 备注:迁都鄀,杀害伍子胥之父伍奢,导致吴国复仇。


  18. 楚昭王 熊轸


  ? 在位:前516年-前489年


  ? 备注:吴破郢都后复国,与秦国结盟。


  三、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3年)


  19. 楚惠王 熊章


  ? 在位:前488年-前432年


  ? 备注:任用黄歇(春申君),一度恢复国力。


  20. 楚简王 熊中


  ? 在位:前431年-前408年


  ? 备注: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


  21. 楚声王 熊当


  ? 在位:前407年-前402年


  ? 备注:被“盗”所杀,谥号“声桓王”。


  22. 楚悼王 熊类


  ? 在位:前401年-前381年


  ? 备注:任用吴起变法,但死后变法失败。


  23. 楚肃王 熊臧


  ? 在位:前380年-前370年


  ? 备注:诛杀李园,但未能挽救楚国颓势。


  24. 楚宣王 熊良夫


  ? 在位:前369年-前340年


  ? 备注:与秦、韩、魏交战,短暂维持霸权。


  25. 楚威王 熊商


  ? 在位:前339年-前329年


  ? 备注:击败越国,拓地至江东。


  26. 楚怀王 熊槐


  ? 在位:前328年-前299年


  ? 备注:被秦扣留,最终死于秦国,楚国衰落。


  27. 楚顷襄王 熊横


  ? 在位:前298年-前263年


  ? 备注:都城被秦攻破,屈原投江自尽。


  28. 楚考烈王 熊完


  ? 在位:前262年-前238年


  ? 备注:以春申君为主,合纵抗秦。


  29. 楚幽王 熊悍


  ? 在位:前237年-前228年


  ? 备注:或为春申君之子,统治短暂。


  30. 楚哀王 熊犹


  ? 在位:前228年


  ? 备注:被春申君之子所弑,仅1年。


  31. 楚王负刍 熊负刍


  ? 在位:前227年-前223年


  ? 备注:秦灭楚后俘虏,楚国灭亡。


  32. 楚义帝 熊心


  ? 在位:前208年-前206年


  ? 备注:项羽所立傀儡,未实际统治。


  韩国君主全表(前408年-前230年)


  一、晋国时期韩氏宗主(前424年-前409年)


  1. 韩武子 韩启章


  ? 在位:前424年-前409年


  ? 备注:曲沃桓叔后裔,被封于韩,为韩国实际奠基人。


  2. 韩庄伯 韩舆


  ? 在位:前409年-前387年


  ? 备注:韩武子之子,延续韩氏势力。


  3. 韩康子 韩虎


  ? 在位:前425年-前405年


  ? 备注:与赵、魏灭智伯瑶,三分晋地。


  二、战国时期韩国诸侯国君(前408年-前230年)


  4. 韩景侯 韩虔


  ? 在位:前408年-前400年


  ? 备注:韩国开国君主,前403年与赵、魏同被周天子封侯。


  5. 韩烈侯 韩取


  ? 在位:前399年-前387年


  ? 备注:迁都阳翟(今河南禹州),重用严仲子改革。


  6. 韩文侯 韩猷


  ? 在位:前386年-前377年


  ? 备注:攻占郑国阳城、宋国彭城,国力渐强。


  7. 韩哀侯 韩屯蒙


  ? 在位:前376年-前374年


  ? 备注:灭郑迁都新郑,被大臣韩严弑杀。


  8. 韩懿侯 韩若山


  ? 在位:前374年-前363年


  ? 备注:联合赵国攻魏,但内政外交无显著成就。


  9. 韩昭侯 韩武


  ? 在位:前362年-前333年


  ? 备注:任用申不害变法,整顿吏治,韩国短暂强盛。


  10. 韩宣惠王 韩康


  ? 在位:前332年-前312年


  ? 备注:韩国首位称王君主,参与五国合纵攻秦失败。


  11. 韩襄王 韩仓


  ? 在位:前311年-前296年


  ? 备注:宜阳之战失利,割地求和,国力衰退。


  12. 韩釐王 韩咎


  ? 在位:前295年-前273年


  ? 备注:伊阙之战惨败于秦,韩国沦为附庸。


  13. 韩桓惠王 韩然


  ? 在位:前272年-前239年


  ? 备注:秦攻占宜阳、武遂,韩国名存实亡。


  14. 韩王安 韩安


  ? 在位:前238年-前230年


  ? 备注:秦灭韩后俘虏,软禁至死,韩国灭亡。


  关键事件


  ? 申不害变法(前355年):韩国短暂强盛,但未能持续;


  ? 宜阳之战(前308年):秦军攻克宜阳,韩国战略要地丧失;


  ? 伊阙之战(前293年):秦将白起大败韩魏联军,斩首24万;


  ? 秦灭韩(前230年):内史腾攻破新郑,韩王安被俘。


  赵国君主全表(前408年-前222年)


  一、战国时期赵国君主(前408年-前228年)


  1. 赵烈侯 赵籍


  ? 在位:前408年-前400年


  ? 备注:赵国开国君主,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正式封侯。


  2. 赵武侯 赵启章


  ? 在位:前399年-前387年


  ? 备注:赵烈侯之弟,未正式称王,延续赵氏宗族统治。


  3. 赵敬侯 赵章


  ? 在位:前386年-前375年


  ? 备注:迁都邯郸,开启赵国强盛之路。


  4. 赵成侯 赵种


  ? 在位:前374年-前350年


  ? 备注:与魏、齐、秦频繁交战,巩固赵国疆域。


  5. 赵肃侯 赵语


  ? 在位:前349年-前326年


  ? 备注:连年征战,使赵国成为三晋核心力量。


  6. 赵武灵王 赵雍


  ? 在位:前325年-前298年


  ? 备注: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灭中山国,拓地千里。


  7. 赵惠文王 赵何


  ? 在位:前298年-前266年


  ? 备注:任用蔺相如、廉颇,联合五国攻秦。


  8. 赵孝成王 赵丹


  ? 在位:前265年-前245年


  ? 备注:经历长平之战惨败,邯郸之战复国。


  9. 赵悼襄王 赵偃


  ? 在位:前244年-前236年


  ? 备注:废廉颇致邯郸失守,启用李牧抗秦。


  10. 赵幽缪王 赵迁


  ? 在位:前235年-前228年


  ? 备注:听信郭开谗言杀李牧,秦破邯郸后被俘。


  二、代国君主(前227年-前222年)


  11. 代王嘉 赵嘉


  ? 在位:前227年-前222年


  ? 备注:赵幽缪王之兄,代地抗秦失败被俘。


  魏国君主全表


  一、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君主(前594年-前225年)


  1. 大夫时期(前594年-前446年)


  1. 魏武子 魏犨


  ? 在位:约前594年后


  ? 备注:毕万之孙,为魏国实际奠基人。


  2. 魏悼子


  ? 在位:约前594年后


  ? 备注:魏武子之子,史料记载较少。


  3. 魏昭子 魏绛


  ? 在位:约前550年后


  ? 备注:推行“和戎政策”,与晋国关系缓和。


  4. 魏献子 魏荼


  ? 在位:约前509年后


  ? 备注:魏绛之子,掌控晋国六卿之一。


  5. 魏简子 魏取


  ? 在位:前509年


  ? 备注:魏荼之子,短暂执政。


  6. 魏襄子 魏侈


  ? 在位:前508年-前482年


  ? 备注:魏取之子,三家分晋后成为诸侯。


  7. 魏桓子 魏驹


  ? 在位:前446年


  ? 备注:魏侈之子,参与三家分晋。


  2. 诸侯时期(前445年-前225年)


  8. 魏文侯 魏斯


  ? 在位:前445年-前396年


  ? 备注:战国首霸,任用李悝变法,称雄中原。


  9. 魏武侯 魏击


  ? 在位:前395年-前370年


  ? 备注: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拓展疆土。


  10. 魏惠王 魏罃


  ? 在位:前369年-前319年


  ? 备注:前334年正式称王,经历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重创。


  11. 魏襄王 魏嗣


  ? 在位:前318年-前296年


  ? 备注:割让河西之地求和,国力衰退。


  12. 魏昭王 魏遫


  ? 在位:前295年-前277年


  ? 备注:信陵君之父,五国伐齐后短暂复兴。


  13. 魏安厘王 魏圉


  ? 在位:前276年-前243年


  ? 备注:都城大梁被秦攻破,信陵君被猜忌。


  14. 魏景湣王 魏午


  ? 在位:前242年-前228年


  ? 备注:秦拔二十城设东郡,联合五国抗秦。


  15. 魏王假 魏假


  ? 在位:前227年-前225年


  ? 备注:末代君主,被秦军俘虏,魏国灭亡


  晋国历代君主全表


  一、西周至春秋时期晋国君主(前1033年-前403年)


  1. 唐叔虞 姬虞


  ? 在位:前1033年-?


  ? 备注:周武王之子,晋国开国始祖,受封于唐(今山西翼城)。


  2. 晋侯燮 姬燮


  ? 在位:前1033年-前?年


  ? 备注:改国号为“晋”,迁都晋水之旁。


  3. 晋武侯 姬宁族


  ? 在位:前?年-前?年


  ? 备注:延续晋国统治,具体事迹不详。


  4. 晋成侯 姬服人


  ? 在位:前?年-前812年


  ? 备注:晋武侯之子,晋国实力逐步增强。


  5. 晋厉侯 姬福


  ? 在位:前812年-前805年


  ? 备注:晋国崛起,与周王室关系密切。


  6. 晋靖侯 姬宜臼


  ? 在位:前805年-前746年


  ? 备注:晋国进入稳定发展期,共和行政期间在位。


  7. 晋釐侯(僖侯)姬司徒


  ? 在位:前746年-前823年


  ? 备注:因避讳改司徒官职,晋国对外征战频繁。


  8. 晋献侯 姬籍


  ? 在位:前823年-前812年


  ? 备注:铸造“王赐苏钟”,记录周王室征伐事迹。


  9. 晋穆侯 姬费王


  ? 在位:前812年-前785年


  ? 备注:名“费王”,穆侯四年生太子仇(晋文侯),十年生少子成师(曲沃桓叔)。


  10. 晋殇叔


  ? 在位:前785年-前781年


  ? 备注:晋穆侯之弟,篡位4年后被晋文侯诛杀。


  11. 晋文侯 姬仇


  ? 在位:前781年-前746年


  ? 备注:辅佐周平王东迁,诛杀周携王,稳定东周初年局势。


  12. 晋昭侯 姬伯


  ? 在位:前746年-前739年


  ? 备注:封曲沃桓叔,导致晋国分裂为翼与曲沃。


  13. 晋孝侯 姬平


  ? 在位:前739年-前724年


  ? 备注:被曲沃庄伯所杀,晋国战乱加剧。


  14. 晋鄂侯 姬郤


  ? 在位:前724年-前718年


  ? 备注:晋哀侯之父,被晋小子侯弑杀。


  15. 晋哀侯 姬光


  ? 在位:前718年-前709年


  ? 备注:被曲沃武公俘虏,晋国公室衰微。


  16. 晋小子侯 姬小子


  ? 在位:前709年-前706年


  ? 备注:晋哀侯之子,被晋侯缗弑杀。


  17. 晋侯缗 姬缗


  ? 在位:前706年-前679年


  ? 备注:曲沃武公攻灭晋国公室,俘虏晋侯缗。


  18. 曲沃桓叔 姬成师


  ? 在位:前745年-前731年


  ? 备注:晋穆侯之弟,开启曲沃代翼序幕。


  19. 曲沃庄伯 姬鳝


  ? 在位:前731年-前716年


  ? 备注:曲沃桓叔之子,多次攻打晋国都城。


  20. 曲沃武公 姬称


  ? 在位:前716年-前677年


  ? 备注:统一晋国,被周厘王封为诸侯,改称晋武公。


  21. 晋武公 姬称


  ? 在位:前677年-前677年


  ? 备注:曲沃武公之子,短暂执政后传位晋献公。


  22. 晋献公 姬诡诸


  ? 在位:前677年-前651年


  ? 备注:吞并周边小国,为晋国霸业奠基。


  23. 奚齐 姬奚齐


  ? 在位:前650年-前650年


  ? 备注:晋献公之子,被里克弑杀。


  24. 卓子 姬卓


  ? 在位:前650年-前650年


  ? 备注:晋献公之子,继位1个月后遇害。


  25. 晋惠公 姬夷吾


  ? 在位:前650年-前637年


  ? 备注:因失信被秦国俘虏,后复位。


  26. 晋怀公 姬圉


  ? 在位:前637年-前636年


  ? 备注:晋惠公之子,被晋文公驱逐。


  27. 晋文公 姬重耳


  ? 在位:前636年-前628年


  ? 备注:城濮之战大败楚国,成为春秋霸主。


  28. 晋襄公 姬欢


  ? 在位:前628年-前621年


  ? 备注:崤之战大败秦国,延续晋国霸权。


  29. 晋灵公 姬夷皋


  ? 在位:前620年-前607年


  ? 备注:因暴政被赵穿弑杀。


  30. 晋成公 姬黑臀


  ? 在位:前607年-前600年


  ? 备注:晋文公之弟,晋国短暂复兴。


  31. 晋景公 姬据


  ? 在位:前599年-前582年


  ? 备注:邲之战败楚,鞌之战胜齐。


  32. 晋厉公 姬寿曼


  ? 在位:前581年-前573年


  ? 备注:鄢陵之战再败楚国,复霸中原。


  33. 晋悼公 姬周


  ? 在位:前573年-前558年


  ? 备注:晋国霸业巅峰,军治万乘。


  34. 晋平公 姬彪


  ? 在位:前557年-前533年


  ? 备注:范、中行氏衰落,晋国六卿专权开始。


  35. 晋昭公 姬夷


  ? 在位:前532年-前527年


  ? 备注:晋国公室进一步被六卿架空。


  36. 晋顷公 姬弃疾


  ? 在位:前526年-前513年


  ? 备注:晋国疆域被韩、赵、魏蚕食。


  37. 晋定公 姬午


  ? 在位:前512年-前475年


  ? 备注:三家分晋前夕,晋国名存实亡。


  38. 晋出公 姬凿


  ? 在位:前475年-前452年


  ? 备注:被智伯驱逐,逃亡齐国。


  二、三家分晋后晋国残余君主(前403年-前376年)


  39. 晋哀公(晋懿公/晋敬公)姬骄


  ? 在位:前451年-前434年


  ? 备注:晋定公曾孙,晋国公室仅存绛、曲沃二邑。


  40. 晋烈公 姬止


  ? 在位:前416年-前389年


  ? 备注:晋幽公之子,三家分晋后仍名义上统治。


  41. 晋孝公(晋桓公)姬颀


  ? 在位:前388年-前377年


  ? 备注:晋烈公之子,晋国领土被韩、赵、魏瓜分。


  42. 晋静公 姬俱酒


  ? 在位:前377年-前376年


  ? 备注:末代君主,被赵、韩、魏废为庶民,晋国灭亡。


  吴国君主世系表(前12世纪-前473年)


  1. 泰伯 姬泰


  ? 在位:约前1123年-前1074年


  ? 备注:周太王长子,与弟仲雍南奔建勾吴,开创吴文化。


  2. 仲雍 姬雍


  ? 在位:约前1074年-前1068年


  ? 备注:泰伯之弟,吴国第二任君主。


  3. 季简 姬简


  ? 在位:约前1068年-前1015年


  ? 备注:仲雍之子,延续吴国统治。


  4. 叔达 姬达


  ? 在位:约前1015年-前966年


  ? 备注:季简之子,吴国第四任君主。


  5. 周章 姬章


  ? 在位:约前966年-前918年


  ? 备注:周武王正式册封为吴侯,吴国进入诸侯国序列。


  6. 熊遂 姬遂


  ? 在位:约前918年-前862年


  ? 备注:周章之子,吴国实力逐步增强。


  7. 柯相 姬相


  ? 在位:约前862年-前811年


  ? 备注:熊遂之子,吴国第七任君主。


  8. 强鸠夷 姬强


  ? 在位:约前811年-前760年


  ? 备注:柯相之子,吴国第八任君主。


  9. 余桥疑吾 姬桥


  ? 在位:约前760年-前723年


  ? 备注:强鸠夷之子,吴国第九任君主。


  10. 柯卢 姬卢


  ? 在位:约前723年-前664年


  ? 备注:余桥疑吾之子,吴国第十任君主。


  11. 周繇 姬繇


  ? 在位:约前664年-前631年


  ? 备注:柯卢之子,吴国第十一任君主。


  12. 屈羽 姬羽


  ? 在位:约前631年-前598年


  ? 备注:周繇之子,吴国第十二任君主。


  13. 夷吾 姬吾


  ? 在位:约前598年-前565年


  ? 备注:屈羽之子,吴国第十三任君主。


  14. 禽处 姬处


  ? 在位:约前565年-前529年


  ? 备注:夷吾之子,吴国第十四任君主。


  15. 转 姬转


  ? 在位:约前529年-前489年


  ? 备注:禽处之子,吴国第十五任君主。


  16. 颇高 姬高


  ? 在位:约前489年-前472年


  ? 备注:转之子,吴国第十六任君主。


  17. 句卑 姬卑


  ? 在位:约前472年-前423年


  ? 备注:颇高之子,吴国第十七任君主。


  18. 去齐 姬齐


  ? 在位:约前423年-前386年


  ? 备注:句卑之子,寿梦之父。


  19. 寿梦 姬乘


  ? 在位:前585年-前561年


  ? 备注:吴国首位称王者,开启吴国强盛之路。


  20. 诸樊 姬遏


  ? 在位:前560年-前548年


  ? 备注:寿梦长子,以兄终弟及方式继位。


  21. 馀祭 姬祭


  ? 在位:前547年-前544年


  ? 备注:诸樊之弟,吴国第二十一任君主。


  22. 馀眜 姬夷末


  ? 在位:前543年-前527年


  ? 备注:馀祭之弟,吴国第二十二任君主。


  23. 僚 姬僚


  ? 在位:前526年-前515年


  ? 备注:夷吾之子,因夺位引发内乱。


  24. 阖闾 姬光


  ? 在位:前514年-前496年


  ? 备注:公子光,重用伍子胥、孙武,攻破楚都郢。


  25. 夫差 姬差


  ? 在位:前495年-前473年


  ? 备注:阖闾之子,黄池之盟后败于越国,最终自刎。


  鲁国君主世系表(前1043年-前256年)


  1. 鲁公伯禽 姬禽


  ? 在位:前1043年-前998年


  ? 备注:周公旦之子,鲁国开国始祖,以周礼治国。


  2. 鲁考公 姬酋


  ? 在位:前997年-前994年


  ? 备注:伯禽之子,勤政爱民。


  3. 鲁炀公 姬熙


  ? 在位:前993年-前988年


  ? 备注:伯禽之子,考公之弟,曾杀兄自立。


  4. 鲁幽公 姬宰


  ? 在位:前987年-前974年


  ? 备注:炀公之子,被其弟魏公晞所杀。


  5. 鲁魏公 姬晞


  ? 在位:前973年-前924年


  ? 备注:幽公之弟,执政50年,长期专权。


  6. 鲁厉公 姬擢


  ? 在位:前923年-前887年


  ? 备注:魏公之子,鲁国实力逐步恢复。


  7. 鲁献公 姬具


  ? 在位:前886年-前855年


  ? 备注:魏公之子,厉公之弟,曾废长立幼引发内乱。


  8. 鲁真公 姬濞


  ? 在位:前854年-前825年


  ? 备注:献公之子,鲁国进入春秋时期。


  9. 鲁武公 姬敖


  ? 在位:前824年-前816年


  ? 备注:献公之子,真公之弟,其子懿公被弑。


  10. 鲁懿公 姬戏


  ? 在位:前815年-前807年


  ? 备注:武公之子,因夺位引发内乱,被伯御推翻。


  11. 鲁公伯御 姬御


  ? 在位:前806年-前796年


  ? 备注:武公之孙,括之子,执政11年后被孝公取代。


  12. 鲁孝公 姬称


  ? 在位:前795年-前769年


  ? 备注:武公之子,懿公之弟,恢复鲁国秩序。


  13. 鲁惠公 姬涅


  ? 在位:前768年-前723年


  ? 备注:孝公之子,鲁国首位称“公”的君主,长期执政。


  14. 鲁隐公 姬息


  ? 在位:前722年-前712年


  ? 备注:惠公之子,因政变被弑,开启春秋时期。


  15. 鲁桓公 姬允


  ? 在位:前711年-前694年


  ? 备注:隐公之弟,娶齐襄公之妹文姜,后被齐国所杀。


  16. 鲁庄公 姬同


本文标题:春秋战国几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