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是什么日子推荐文章1:节日科普丨中元节

  中元节


  不献元都未日闲。


  偶来人世值中元,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


  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告秋成。它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ZHONGYUAN JIE


  历史渊源


  这个节日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七月半”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并相沿迄今。


  习俗活动


  烧纸


  中元节时,民间俗信行为中,最为突出的是烧纸。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无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祖先的钱。


  每个地方的习俗都不大一样,四川习俗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会根据逝者辈分或年纪的大小而定,以及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同时会在家中摆上新鲜的饭菜,一并将封好的纸钱进行燃烧。


  焚香燃炮


  每到七月十四或十五晚,在门外焚香燃炮,同时“烧包”(也叫“荐包”)。


本文标题:七月半是什么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