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第一湾在哪里
黄河第一湾在哪里推荐文章1:伊焦点|壮观!黄河九曲第一湾
黄河第一湾在哪里推荐文章2:黄河在四川的“串门”,不仅留下了“九曲第一湾”
: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仙李白早在1000多年前就写下了黄河波澜壮阔之景,恰巧黄河在他的出生地四川拐了一个绝美的湾。
“黄河九曲第一湾”。安源 摄
黄河从发源地一路斗折蛇行,来到四川“串门”后,便又折向西北,在这几乎180度的折返中,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唐克镇形成了荡气回肠的“黄河九曲第一湾”。
“黄河九曲第一湾”。若尔盖县委宣传部供图
黄河四川段全长174公里,流域面积1.87万平方千米,涉及5个县。流经四川的黄河,不仅仅留下了“黄河九曲第一湾”,还留下了丰富而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更孕育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
黄河上游“红色记忆”守护人:
传承红色文化是最大的幸福
若尔盖县地处黄河上游,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草地”,过的便是若尔盖茫茫草原湿地。据介绍,红军长征最艰苦的岁月发生在若尔盖,留下很多红色故事。红军在若尔盖县境内留下28处革命遗址,包括巴西会议会址、求吉寺战斗遗址、包座战役遗址等。
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巴西会议遗址。安源 摄
在若尔盖县城西边的巴西三村,泽旺仁真是巴西会议纪念馆唯一一名管理员。“在巴西片区生活的人,都应该了解这段历史。”虽不是专职讲解员,经过10年“浸润”,泽旺仁真已是“半个专家”,对巴西会议前后的历史几乎信手拈来。“红军牺牲很大,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倍感珍惜。”泽旺仁真说。
生活在若尔盖县求吉乡的供产是当地一所小学的门卫,也是一名“红色记忆”传承人。在学校传达室,供产拿出一页泛黄的纸,这便是供产的父亲王修作为红军战士的组织证明。供产说,父亲一生没有忘记初心,积极生活、勤俭持家、本分做人、对人感恩,是父亲在长征中学到的“红军精神”,也是留给全家的精神财富。
游客参观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巴西会议纪念馆。安源 摄
“孩子们愿意听红军战斗故事,我也愿意讲。”供产表示,让年轻一代了解红色历史,是自己现在最大的幸福。
为了保护、传承红色文化,若尔盖还将把当地民众代代相传的感人故事拍摄成口述历史纪录片,加快班佑草地纪念馆、包座战役纪念碑的规划建设,保护修缮好巴西片区78个红色藏寨村落。
黄河上游“黑土滩”变湿地
大天鹅南飞越冬成新景观
每年冬季,成群的大天鹅从蒙古国南飞三千多公里,来到若尔盖县最北端过冬。这些大天鹅全身洁白,弧线优美,浮在水面犹如一只只灵动的小白船。
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麦溪乡的大天鹅。安源 摄
“因为大天鹅,我们把这里叫作‘天鹅湖’。”家住湿地旁的麦溪乡俄藏村村民泽郎扎西近两年来形成了一个到“天鹅湖”畔散步新习惯。原本这里是没有大天鹅的,泽郎扎西指着200多米外的开阔水域表示,这里曾是一片土质脆弱的黑土滩,种不了植物。“2019年,四川省若尔盖县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这里建起4条几公里长的拦水大坝后,渐渐形成湿地,引来了大天鹅。”
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麦溪乡的大天鹅。安源 摄
据介绍,作为黄河上游的水源涵养地,若尔盖湿地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对黄河上游的水量补给约占黄河上游来水总量的29%和45%。
若尔盖民众参与治沙。若尔盖县委宣传部供图
“生态环境好了,马儿长得膘肥体壮。”若尔盖安多赛马协会会长泽让扎西表示,在若尔盖,多半老百姓靠牛、羊、马过日子。虽然生活富裕了,不少家庭添置了小汽车、摩托车,但骑马的传统从未离开人们的生活,“草原文化是马背上的文化,保护黄河上游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文化。”
黄河生态环境向好
村民吃上了家门口的“旅游饭”
在若尔盖,旅游业享受到了生态环境向好的“红利”。作为若尔盖旅游的一大品牌,若尔盖安多赛马节已成功举办8届。在泽让扎西的家里,这位60岁的老人掏出手机,翻出去年安多赛马节的照片和视频。视频里,千顶帐篷错落排开,彩旗舞动,赛马服五颜六色,年轻藏族小伙策马奔腾,马蹄扬起阵阵尘土。“这是河曲马,中国三大名马之一。”泽让扎西滑动着屏幕,露出自信的笑容,“它们饮黄河水,啃‘黄河草’,跑得飞快!”
若尔盖湿地保护显成效。若尔盖县委宣传部供图
得益于生态保护,若尔盖的“全域旅游”正快速崛起:黄河九曲第一湾蜿蜒逶迤,热尔大草原广袤无垠,花湖烟波浩渺,扎萨格户外运动天堂神奇峻秀……近年来,若尔盖县编制《若尔盖县生态旅游规划》,明确“国际高寒草原湿地生态旅游和文化休闲目的地”发展目标,全力建设“生态、活力、畅通、和谐、幸福”若尔盖。
“以前牧民们挣钱只追求牲畜头数,放牧累上一年,才能获取微薄的利润,还破坏了草场。”如今,牧民扎西在家门口开起了藏家乐,依靠藏家乐经营,他每年能增收几万元,吃上了“旅游饭”。
助力黄河畔村民脱贫奔康
草原“吉祥娃娃”走出国门
在唐克镇黄河九曲边的白河社区,一款外形美观、独具民族特色的“吉祥娃娃”受到游客喜爱,个头娇小、神态各异的“吉祥娃娃”身穿安多地区特色服饰,传神灵动。
在白河社区合作社,非遗文化传承人张慧玲正忙着向学员讲解手工制作的技巧和知识。在她的指导下,学员们手中的吉祥娃娃慢慢成形。
吉祥娃娃。若尔盖县委宣传部供图
“村里的妇女都有精湛的刺绣手艺,我们计划做一些防疫香草,金刚结等新产品,我们还想把吉祥娃娃从静态变为动态。”张慧玲说,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已带动白河社区289户、507人参与手工创业,其中包括50多名留守妇女。
如今的若尔盖“吉祥娃娃”已远销到日本、荷兰等国,被形象地称为“草原小精灵”,是若尔盖县重要的文化产品。
以“吉祥娃娃”为代表的非遗扶贫给当地村民带来了“灵活就业”的机会。同时,若尔盖县倡导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项目也助力黄河畔村民脱贫奔康。据了解,若尔盖县已建成道地中药材、油菜、饲草、青稞4个万亩基地,有机蔬菜、枣李、马铃薯3个千亩基地,金丝黄菊、草莓、西蓝花3个新型基地。
“黄河九曲第一湾”。若尔盖县委宣传部供图
“黄河九曲第一湾”,红军长征的红色文化、良好自然的生态环境、奔腾豪放的草原文化等在这里交相辉映。
在四川,黄河不黄,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之美。
你想来这里走一走吗?
:单鹏、安源、祝欢
黄河第一湾在哪里推荐文章3:山西吕梁:壮美天下黄河第一湾
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一湾”的黄河湾,位于山西省石楼县辛关镇马家畔村和陕西清涧县玉家河镇舍峪里村之间。河水自辛关黄河大桥以南6公里处,徒然向东,转了一道极为奇特的大圆湾。入湾处至出湾处水流总距离为8000米。湾内陆地以入湾与出湾处最窄,仅为700米。形成了黄河上的一大景色。薛俊/人民图片
黄河第一湾在哪里推荐文章4:四川阿坝:黄河九曲第一湾美景如画
:人民网-图片频道
2024年11月2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唐家克镇,黄河九曲第一湾与远方雪山相映成景。刘东华摄(人民图片网)
黄河第一湾在哪里推荐文章5:天下黄河第一湾
“九曲黄河十八弯,神牛开河到偏关,明灯一亮受惊吓,转身犁出个老牛湾。”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老牛湾村,很多村民可以说出老牛湾的由来。关于老牛湾的得名,其实有不同的说法:传说太上老君赶神牛犁黄河,经由此处,忽被附近明灯山的灯光惊吓,急拐一个大湾,此处便得老牛湾之名。也有因该村养有许多黄牛而得名的说法。这些不同的民间传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老牛湾古朴的黄河文化和黄河峡谷地貌之间的交融。
摄影/关景旭
现在,路上的行人,渐渐稀少;路上的车子,莫名的拥挤。都市的霓虹灯依然闪烁,只是跳跃的影子减少了很多很多。尽管身居繁华的喧嚣都市,心却奢望宁静如水的寂然小村,而这样的地方在这样的年代却是罕见,唯有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的国家4A级景区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能让喧嚣都市的人们忘却压抑,走向宁静,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踏着春风的脚印,牵着初夏的烂漫,老牛湾的美景一直在这里等着你。一提到美景,很多人的头脑中会出现春暖花开的景象,其实,很多景致,根本不需要春暖花开,就比如:天下黄河第一湾——老牛湾、黄河、古堡、烽火台、阎王鼻子、窑洞文化、明代古长城等,便是历史中绝美风景。
摄影/任志明
天下黄河第一湾——老牛湾,它不是人工修建而成,而是经过数千年大自然的侵蚀而形成。古老的老牛湾有着古长城与黄河相依相偎的独特景观,它不仅是黄河与古长城交汇之处,还是山西内蒙古的界河杨家川汇入黄河的河口。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此湾便是“第一湾”。
摄影/张珺楠
要说老牛湾景美,那么黄河的演变更是一个奇迹。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意义悠久深远。大约在50万年之前,黄河流经的地方并没有大河,大约在5万年之前,陆地大变动,才形成今天这条“几”字形大黄河。而我们的老牛湾就座落在这个“几”字形的大拐弯处。
在老牛湾,黄河的演变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历史文化,而这里的窑洞文化更让人惊叹不已,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窑洞文化一直伴随着清水河的发展,清水河窑洞文化历史久远,解放前修建的窑洞现在仍随处可见。现代的石砌窑洞石质坚硬、色彩明快,窑面砌石雕刻精美,石刻花纹造型讲究,足可以与延安窑洞相媲美。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居住其中,倍感舒适。窑洞虽小,却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一路走来,它将见证清水河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摄影/王玉科
睁开双眸,以发现美好的眼光和热烈的情怀在回观世界,你会发出感叹——人间处处是风景,因为老牛湾还有很多别样的奇美景观等着你去发现。
黄河第一湾在哪里推荐搜索词:
1.山西黄河第一湾在哪里
2.九曲黄河第一湾在哪里
3.甘肃黄河第一湾在哪里
本文标题:黄河第一湾在哪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