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滤过率计算
肾小球滤过率计算推荐文章1:早期肾病不疼不痒 体检中这个指标异常别大意
提到肾脏病,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因为早期的肾脏病可能没有任何表现,因此这种疾病非常容易被忽视。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肾脏病的有关知识,特别是我们在体检过程中,如果提示以下这个指标出现异常,一定要重视。
肾脏的工作
远比你想象得要多
要了解肾脏病,首先来认识一下肾脏的功能。肾脏共有两个,位于我们身体两侧的腰部。
肾脏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排出我们身体里的代谢废物和毒物,也就是排毒功能;排出多余的水和盐分,调节血压,也就是排水调压功能;保持血液中的葡萄糖、蛋白质和血细胞等重要成分不排出,也就是屏障功能;肾脏还具有协助生成红细胞,防止贫血的功能,也就是升血的功能;另外,肾脏还可以起到维持骨骼健康的作用。
在了解了肾脏的功能之后,很多朋友会问,怎样知道肾脏的功能如何?肾脏的功能用什么方法来评估呢?临床中,肾脏的功能可以用肾小球滤过率(GFR)来评估。肾小球滤过率通过血肌酐、性别、年龄用公式计算得出。一些医院的检查告单中,会直接给出结果。
另外一种评估肾脏功能的方式是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或肌酐清除率越低,提示肾脏的功能就越差。
这些指标异常
提示肾脏损伤
肾脏发生损伤的时候,会出现一些指标的异常。首先是尿的成分出现异常,比如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增加,尿中出现蛋白尿或者血尿等。同时,影像学的检查也会发现异常,比如B超检查发现异常。
还有肾脏的组织学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如果发现肾脏组织病理异常,这些都提示肾脏出现了损伤。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的肾脏病可能没有任何的表现,不疼不痒。如果出现以下表现,需要及时就医:比如出现浮肿,包括腿的浮肿、面部的浮肿;出现尿的颜色改变,特别是浓茶色、发红的尿液;出现排尿困难、尿频等情况。
严重的肾脏病会出现无力、疲乏、恶心、呕吐、不想吃饭等表现,如果影响了心脏,还会导致呼吸困难等。
做到这几点
越早发现肾病蛛丝马迹
既然肾脏病早期可以没有表现,那么如何才能早期发现肾脏病呢?在这里给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定期的体检非常重要,定期体检是发现肾脏病的重要手段。首先,需要关注尿的检查结果,也就是尿常规的结果,如果尿常规结果有异常,就要及时就医。
还有一个就是血当中的指标,也就是血肌酐,如果出现异常升高,即使在正常范围,如果有动态的持续的升高,也需要关注。此外,还要关注肾脏B超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各项结果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病情,制订治疗方案。
文/唐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北京青年
肾小球滤过率计算推荐文章2:肾小球滤过率55ml/min还能恢复吗?
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55ml/min不能恢复,急性肾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55ml/min积极治疗后多数可恢复。
肾小球滤过率是反映肾脏功能的指标,通过病人的性别、血肌酐、年龄等数值,由特定的公式计算得出。肾小球滤过率较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敏感,能够在疾病的早期及时发现肾功能减退。临床上用于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情况。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在一系列的慢性病的基础上出现的肾脏功能的下降,这种病人肾脏功能障碍往往持续很长时间了,所以想要恢复到正常水平,几乎不太可能。肾小球滤过率55ml/min为慢性肾脏病第3期,意味着肾小球已经病变严重,为不可逆性改变。
急性肾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55ml/min,去除诱因、积极治疗后多数可恢复。
发现肾小球滤过率55ml/min时建议及时正规医院就诊,在医师指导下规范治疗。
我是中医教授何学红,大家有肾脏疾病的相关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给我。
肾小球滤过率计算推荐文章3:“大生化”里新增加的“肾小球滤过率”是个啥指标?
医院血液“大生化”的项目里新增加了一项,“肾小球滤过率”。很快就有患者来问了,这个“肾小球滤过率”是个啥指标?我的为什么低了?
肾小球滤过率,一看就跟肾脏有关。没错儿,这是肾功能的指标,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指标了。这个肾小球滤过率的高低,就说明肾脏过滤血液、排出废物毒物的能力。低了,就是肾功能减低了。所以,医生也很关注肾小球滤过率。且不说很多疾病需要评估肾功能,单就使用各种药物,就得先看肾小球滤过率,因为绝大多数药物是要通过肾脏排泄的。在医生的电脑里、手机上都有计算肾小球滤过率的公式。
我们肾脏里最实质的部分,就是由肾小球组成的。肾小球,其实就是血管球,很多血管缠绕在一起,这些血管就像个过滤器,血液流过的时候,就把水分、身体代谢下来的废物、毒物,也有些糖分、盐分、电解质之类的,给滤出去。当然,滤出去的也不是最后尿出来的尿,滤出去的算是原尿,再经过肾小管时吸收水分,挑挑拣拣的“重吸收”一部分,排出去一部分,调整调整,这才是最后的尿液,医学上说,是“终尿”。
肾小球的功能是排水排毒、调节酸碱,当然还有内分泌,所以肾小球滤过的能力,就是最重要的肾功能了。可这个滤过的能力,不能只看尿量,因为水容易滤过,其他物质的滤过就比较复杂了,单看尿量看不出来。
很多人都知道,看肾功能要看血里的尿素和肌酐。尿素,之前是尿素氮,容易受身体里水分、一些疾病和饮食的影响,而且对于肾功能减低不那么敏感。肌酐,算是身体里类似代谢产物的代表了,反映肾脏功能就更敏感、更准确些,所以肾功能这两项指标里,肌酐是最主要的。可肌酐这个指标,也会受到一些因素影响,比如饮食、老年人身体里肌肉量减少,个人的体量大小,还有人种的差别,等等,因此就得想办法检测肾脏的滤过功能。
早先也有些检测肾脏滤过功能的试验,最常用的是“内生肌酐清除率”。可那项检查也比较繁琐,要控制饮食、留24小时尿,还有七七八八的限制,而且也容易受到影响。以后经过很多研究和临床实践,就在血肌酐的基础上,加入多种矫正因素,比如年龄,性别,体重,尿素或尿素氮,有些还要有白蛋白等,还有人种,再就是体表面积,体表面积也是有计算的,一般就是按1.73平方米算,形成若干个不同的计算公式。这样,把患者的血肌酐和其他数值代入公式中,就可以估算出肾小球滤过率了。
因此,现在化验单上的“肾小球滤过率”是这样估算出来的。就是在血肌酐的基础上,进一步校准了。
肾小球滤过率对于评估肾功能非常重要,慢性肾脏病的分期就是以肾小球滤过率为标准的。
肾小球滤过率的正常值是≥90ml(毫升)/min(分钟)/1.73m2(体表面积),要是60~89ml,就是减低了。60ml是个分界线。拿用药来说,60ml以下,就到了慢性肾脏病的第三期,就是以前常说的肾功能不全了,用药就要当心了。45ml以下,很多药物都要慎用、减量了;30ml以下,很多药物就不能用了。要是到了15ml以下,那就是到了终末期肾病,肾衰竭,尿毒症了。
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也可以用血肌酐水平反推一下。一般来说,70岁的男性,血肌酐到了110μmol/L,那肾小球滤过率就低于60ml/min/1.73 m2了,女性就还要低一些。
(原创,版权所有,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心血管内科侯晓平
#万能生活指南##在头条记录我的2025#
肾小球滤过率计算推荐文章4: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功有什么关系?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了还能恢复吗?
作为人体的排毒器官之一,肾脏的作用举足轻重。如果肾脏发生病变,血液过滤、体液和电解质平衡等都将受到影响。
什么是肾小球滤过率?
肾脏的滤过功能通常就是用肾小球滤过率来表述的。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在肾单位时间内清除血浆中某一物质的能力,通常以清除率测定肾小球滤过率,推算出肾每分钟能清除多少毫升血浆中的该物质,并以体表面积矫正。
单纯以血肌酐反映肾小球滤过率不准确,临床上多采用取血尿标本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的方法进行评估。
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价肾小球滤过能力的客观指标,它是反应肾功能最好的一个指标。国际上根据肾病患者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将肾功能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也就是CKD(慢性肾脏病)1期,估算肾小球滤过率≥90;
第二阶段,也就是CKD2期,估算肾小球滤过率60~90之间;
第三阶段,也就是CKD3期,估算肾小球滤过率30~60之间;
第四阶段,也就是CKD4期,估算肾小球滤过率15~30之间;
第五阶段,也就是CKD5期,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
其中,因为CKD3期有一个重要的分水岭,病程发展明显不同,又把3期分为3a期和3b期。肾小球滤过率45~60之间为3a期,肾小球滤过率30~45之间为3b期。
以上分期是给已有肾病的患者做肾功能分期。对于健康人,没有肾损伤证据者,肾小球滤过率大于60即为正常。
许多肾功能不全的肾友询问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了还能恢复吗?”
肾小球滤过率能不能恢复,具体要看受损肾脏萎缩以及肾脏血流的情况,看受损的肾细胞是否还有恢复的价值以及血液内毒素水平清理的情况!
那首先来看什么样的肾脏细胞有恢复价值?
一是通过彩超可观察到外表比较完整“圆润”的肾细胞,
二是整体肾脏血流的情况比较好。
这种情况下即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积极地采取治疗依然有部分受损较轻的肾脏组织可以挽救回来,肾小球滤过率一定程度上也会得到提升。
受损过的肾细胞就比较“脆弱”,稍不注意还可能发生二次损伤,持续损伤也可能转化为完全纤维化的情况。因此在保持肾功能全面稳定的方面一定要重视起来。
肾小球滤过率计算推荐文章5:几种常见的肾小球滤过率的评估公式的适用性如何?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分享更多的专业健康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感谢您的支持。
美国肾脏基金会(NationalKidneyFoundation,NKF)于2002年制订的临床实践指南中首次提出CKD概念。
经多次修改后,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DiseaseImprovingGlobalOutcomes,KDIGO)在2012年发布的《慢性肾脏病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中将CKD定义为持续超过3个月的且对健康产生影响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
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标准有:肾小球滤过率下降(GFR<60ml/(min·1.73m2))或有证据表明肾脏受损,比如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30mg/24h;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mg/g);尿沉渣异常;肾小管功能障碍导致的电解质或其他异常;组织病理学的异常;肾脏移植史或影像学检查发现结构异常。
慢性肾脏病(CKD)作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慢性肾脏病的病因复杂多样。慢性肾脏病的病因不同,因而发病机制、疾病的进展与预后、疾病的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按病因分类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继发性因素主要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免疫、感染等。且不同地区、种族之间也存在差异。所占的比例也在逐渐升高。有研究显示,随着糖尿病的患病率的升高,中国CKD的主要原因逐渐由慢性肾小球肾炎转变为糖尿病。
而在国外,由于饮食、生活习惯等的差异,导致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等。在我国CKD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
一项基于3547例CKD患者的病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55.20%,高血压和糖尿病分别占14.55%和11.78%。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CKD的病因组成中继发性因素在我国。
2012年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群CKD患病率高达10.8%,随着我国老龄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高发导致CKD的发病率持续上升,CKD的患病率已远远超过之前的统计水平。肾功能的评估在临床中十分重要,不仅用于健康评估、疾病诊断,而且在使用经肾脏排泄药物前、手术治疗前均需要进行肾功能评估。
目前临床上评价肾功能的指标和方法较多,其中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是目前全球公认的用来评估肾功能的最精确方法,同时也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GFR是指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过的血浆容量(mL/min),是目前临床上用来评价肾脏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CKD分期的主要标准之一。
因此准确评估GFR对CKD患者的肾脏损伤程度以及病情的进展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GFR很难直接测定,传统方法是通过测定肾脏对某种标记物的清除率来实现,包括内源性标记物(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等)和外源性标记物(菊粉、放射性核素等)。
菊粉在肾小球过滤后既不被重吸收也不被肾小管分泌,其排泄速率与水和溶质通过肾小球过滤器的过滤速率成正比,肾脏菊粉清除率是公认的测定GFR的金标准,但其检测步骤繁琐、成本较高,不适合临床常规使用。
放射性核素因其具有放射性,适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常选用内源性标记物。血肌酐是测定肾小球滤过率最常用的临床方法,可通过计算其清除率以估算GFR,但其容易受到性别、年龄、肌肉量、饮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单独使用血清肌酐来评估肾功能的方法并不被推荐。
胱抑素C在肾小球充分滤过,尽管与肌酐相比,胱抑素C显示出较少的个体差异,但胱抑素C的血清水平受皮质类固醇使用的影响,并且还与年龄、性别、体重、吸烟状况和C反应蛋白水平相关。目前临床上主要运用公式来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
eGFR常用的计算公式有多种,包括Cockcroft-Gault(C-G)公式、肾脏疾病膳食改良(theModificationofDietinRenalDisease,MDRD)公式、慢性肾脏疾病流行病学协作组(ChronicKidneyDiseaseEpidemiologyCollaboration,CKD-EPI)公式等,建立计算公式选择的人群、滤过标志物的不同等使得每种公式有不同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常见的GFR计算公式1.1C-G公式
C-G公式是1976年Cockcroft和Gault两位学者对249名美国成年人(年龄18~92岁,男性占96%)的相关资料数据,以血清肌酐、年龄、体质量为变量制订的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clearancerate,Ccr)计算公式。
该公式的制订主要基于肾功能正常的人群,且肌酐易受肌肉量、饮食、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其结果常常高估CKD患者的GFR,尤其在肌肉损伤、肥胖、水肿的CKD患者中更明显。另外该公式由于主要纳入人群为男性、纳入人群人种有限、未考虑体型等多因素影响,导致其准确性受到质疑。
MDRD公式
MDRD公式是1999年美国肾脏疾病膳食改良研究工作组,通过对162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来的,以125I-碘他拉酸钠清除率作为参考值,共纳入了血肌酐、年龄、性别、种族、血清白蛋白和尿素氮六个相关变量。
为了临床应用的更加便捷,2000年研究组对该公式进行了简化,去掉了血清白蛋白和尿素氮浓度两个指标,将原有的六个变量减少为四个变量。2001年美国肾脏病临床及透析实践指南(K/DOQI)及全球改善肾脏病愈后委员会推荐其用来评估西方人群的GFR。
由于建立MDRD公式纳入人群以西方CKD患者为主,随后的研究发现该公式所得的预测值低估正常人的GFR,并且不适用于中国人群,2006年我国eGFR课题协作组研究利用碱性苦味酸法测定Scr,开发出适用于中国人群的MDRD公式。
CKD-EPI公式
由于MDRD公式在GFR较高时存在明显偏差,2009年美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组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横断面研究得出的CKD-EPI公式,其准确度和精确度均优于MDRD公式而受到广泛关注。该研究纳入受试者数量多,年龄分布广,包括正常人、CKD患者、移植患者等,所以该公式适用范围相对较广。
该公式将血肌酐、性别、年龄、种族作为变量,并根据不同性别、种族、Scr值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使得到的GFR更加准确。胱抑素C是一种小分子量的蛋白质,由体内所有有核细胞产生,每日分泌量恒定,通过肾小球过滤,不被肾小管分泌,受年龄、性别、肌肉影响小,且在反映早期肾功能损害方面要优于Scr。
2012年开发了基于肌酐和肌酐联合胱抑素C的CKD-EPI公式,有研究表明,在联合性别、年龄、种族等变量后,与Scr相比,胱抑素C在估算GFR方面优势不再突出,可能与胱抑素C缺乏统一的检测标准且易受炎症、吸烟史等因素影响有关。
但肌酐联合胱抑素C的CKD-EPIScr-Cys公式的准确性优于单独使用肌酐的CKD-EPIScr公式或者胱抑素C的CKD-EPICysc公式。2012年KDIGO发布的指南指出,对基于肌酐的eGFR推荐使用2009年的CKD-EPI公式。
同时,对于老年患者和糖尿病患者,CKD-EPI公式相比与其他公式能更准确的评估肾功能。由于CKD-EPI公式是目前评估肾功能较为精确的的方法,所以本次试验选用该公式来计算eGFR。
GFR评估公式在不同人群中的适用性
在糖尿病患者中的适用性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目前已逐渐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约20~40%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进展至DN,而DN患者一旦进入至ESRD阶段,5年生存率不超过40%。因此,DN的早期发现及早期防治对于延缓疾病进展尤为重要。
DN的发展过程一般可经过早期肾小球高滤过、微量白蛋白尿,逐渐进展至明显蛋白尿,最后发展至GFR下降阶段,最终至ESRD需要透析。而临床上有研究表明,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虽出现下降,但同时存在正常水平的蛋白尿。
因此,在糖尿病早期即应该对患者进行肾功能滤过率的评估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目前针对糖尿病人群的估测GFR的公式并无明确的统一,我国学者顾红霞等选取39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采用不同的GFR公式进行评估患者的肾功能。
发现CKD-EPI公式与其它公式相比更优。另有学者研究表明针对糖尿病患者,相较于MDRD公式,CKD-EPI公式在单个肾单位GFR>90ml/(min·1.73m2)和GFR<60ml/(min·1.73m2)这两个亚组中可能更准确,但两者精度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
且在具有较高GFR水平的糖尿病患者中,CKD-EPI公式的准确性更高;ROGNANT等的研究也发现在糖尿病患者中,CKD-EPIScr公式要优于MDRD公式和C-G公式。另外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糖尿病组中eGFR公式与非糖尿病组相比,准确性更差。
在中国DN患者中,CKD-EPIScr-Cysc公式在CKD-EPI公式中准确性最佳。由此可见,CKD-EPI公式可能在糖尿病患者中的适用性更高,即便如此,仍然需要更多更大样本的多中心数据研究进一步支持。
在老年患者中的适用性
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老年人群中肾脏病的患病率也显著增高,因此,老年人肾脏病群体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对于老年肾脏病群体,采用哪种GFR公式评估更适用,也有不同的看法。
研究发现,MDRD公式和CKD-EPI公式之间的一致性较强,不同CKD分期评估GFR的差异依赖于Scr、尿素氮和性别。同时HAN等认为对于95岁以上没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用MDRD方程来评估GFR更适用。
用CKD-EPI公式来评估肌酐水平>1.5mg/dL的老年人的eGFR更适用。另外有学者认为CKD-EPI公式就GFR分布和死亡风险的可预测性而言,对老年人肾功能的评估更准确。LIU等采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为参考标准。
在中国老年人口中建立了一个新的方程,此方程主要以肌酐作为主要参数,他们认为与CKD-EPIScr公式相比,偏差更小,准确性更高。老年患者群体特殊,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建立更好的适合老年患者的公式。
在心衰患者中的适用性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36%~57%,伴有肾功能不全的心衰患者死亡率随肾功能的恶化而明显升高。国内相关研究多以Scr来评估肾功能,由于性别、年龄、肌肉代谢等多种因素均会影响Scr值,部分Scr值正常的患者GFR已经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
有学者认为,仅基于Scr的评估公式均不能准确预测心衰患者的eGFR,因而需要更精准的方法来确定心衰患者eGFR。此外,GFR的准确评估对预测心衰患者的预后也很重要,研究显示eGFR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长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CKD-EPI公式在这些患者的风险分层方面可能优于其他的eGFR公式。还有研究表明,CKDEPICysc公式比CKD-EPIScr公式能更准确地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经过多年的演变,GFR的评估方式越来越多,精确的估算GFR对于CKD的诊断、分期、判断预后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于不同人群以及疾病的预后都有着重要意义。
临床上不论选用哪一种公式,其结果均不能完全等同于实际GFR值,因此,不同情况、不同群体,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用的评估公式。相比较而言,对CKD3~5期的患者,选用MDRD公式可能可以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GFR,而CKD-EPI公式在GFR较高时可以弥补MDRD公式的不足,因而成为目前KDIGO指南推荐应用的公式。
在CKD-EPI公式中,CKD-EPIScr-Cysc公式减小了CKD患者GFR的估计偏差,提高了精确度、准确度,CKD-EPIScr-Cysc公式比CKD-EPIScr公式和CKD-EPICysc公式更适用于评估CKD患者GFR。总体而言,目前的GFR评估公式多数是基于国外人做出来的研究,我们应该基于我国本土人群制定出适合我国种族特点的GFR评估公式。同时,在准确性和特异性方面,仍然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实验数据支撑。
肾小球滤过率计算推荐搜索词:
1.肾小球滤过率计算公式
2.肾小球滤过率计算公式在线计算器
3.肾小球滤过率计算器ckd-epi
本文标题:肾小球滤过率计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