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令人揪心的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一位50岁的女性,因为轻信网络上的养生视频,在短短两三个小时内喝下了七八杯水,结果导致严重水中毒,被紧急送往医院ICU进行抢救。这一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大家在追求健康养生的道路上,一定要保持理性,科学对待各类信息。


  据悉,这位女士平常就有胸闷气短的小毛病,偶然间刷到一个“科普”短视频,视频中宣称“每天喝10杯水能改善胸闷气短等不适”。她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心想喝水就能解决困扰自己的问题,何乐而不为?于是,她拿起水杯,开始大口大口地喝水,在两三个小时内就咕咚咕咚地喝下了七八杯水。可没想到,没过多久,她就突然倒地昏迷,双手不受控制地抽搐起来。家人发现后,吓得惊慌失措,赶紧将她送往附近的医院急诊。


  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发现该女子血液中的钠含量仅为125mmol/L,而正常人的血钠值范围在137—147mmol/L之间。结合她短时间内大量饮水的病史,临床最终诊断为水中毒。好在经过ICU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女子的病情逐渐好转,最终痊愈出院。


  这件事听起来是不是特别可怕?本以为是养生的良方,却差点酿成大祸。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水中毒这种情况呢?临平一院ICU副主任吴云龙介绍,水中毒,医学上又称稀释性低钠血症。简单来说,就是人体在短时间内摄入了远远超过自身排出能力的水分,这些多余的水分在体内潴留,就会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循环血量增多。而急性水中毒患者,往往会出现明显的精神神经症状,比如头疼、精神失常、定向力障碍、共济失调,严重的甚至会像这位女士一样,出现癫痫样发作、嗜睡与躁动交替,直至昏迷。


  大家可千万别小看过度饮水带来的危害。首先,我们的肾脏虽然很强大,但它的持续最大利尿速度是有限的,大约为16毫升/分钟。如果短时间内大量饮水,肾脏根本来不及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这无疑会大大加重肾脏的负担。其次,当体内水分过多时,血液中的电解质就会被稀释,尤其是钠离子的浓度下降,引发低钠血症,进而出现抽搐、昏迷等危及生命的症状。再者,大量饮水还可能稀释我们的消化液,影响胃酸正常的消化功能,导致消化不良、胃胀气等问题。对于一些本身就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的特殊人群来说,大量饮水更是雪上加霜,因为肾脏无法及时处理多余的水分,会进一步增加心脏的负担,严重时甚至会诱发心衰、肺水肿等严重后果。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科学饮水,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呢?吴云龙副主任给出了专业的建议:成年男性每天应摄入约1700毫升的水,成年女性每天则应摄入约1500毫升的水。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量,如果身处高温环境,或者进行了剧烈运动,身体的水分流失加快,就需要及时补充更多的水分。而且,喝水也有讲究,每次饮水量不宜过多,以100至200毫升为宜,最好每隔半小时就小口慢饮,让身体能够充分吸收水分,就像给干涸的土地慢慢浇灌,细水长流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的各种养生知识铺天盖地,但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科学可靠的。我们在面对这些信息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和理性,多思考、多求证,不要盲目跟风。如果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任何疑虑,最好咨询专业的医生,让他们为我们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方案。毕竟,健康是我们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只有用科学的方法呵护它,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本文综合网络 仅代表个人观点)


本文标题:照着网上视频喝水养生?女子3小时内喝八杯水,中毒进了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