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水饺撑起全家尊严:马丽《水饺皇后》凭啥让人看完热血沸腾?
“你们敢再过来一步试试!”一个普通话带着火气的山东女人,手里挥着菜刀,护着两个女儿对着香港的街头混混怒吼——这是电影《水饺皇后》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一幕。
谁能想到,这部电影居然是马丽的第一部“大女主”作品?更没想到,看完之后,眼泪在打转,拳头却在握紧——不是因为剧情煽情,而是因为太真实,太像我们身边那些“靠自己撑起一片天”的普通人。
“你不是抛弃我们,是我们不要你!”故事的原型,来自真实人物——“水饺皇后”臧姑娘。电影从她被丈夫抛弃开始。
七十年代,她带着两个女儿,跨越千山万水,从山东一路来到香港,本想跟丈夫团聚,却迎来当头一棒:
丈夫早已另娶,孩子都有了,婆家甚至好意思开口让她“做小房”,伺候大房。
结果呢?臧姑娘一句话怼回去:
“记住,不是你抛弃了我们,是我们不要你了!”
多硬气的一句话!这不是嘴硬,这是骨气,是尊严,是一个女人对命运的反击。
一双手,一碗饺子,撑起一家三口的命运她没哭没闹,带着女儿去了香港。没身份,没背景,人生地不熟。
她能做什么?洗车、洗碗、卖月饼、打杂工……一天三四份工,干到手起泡、腰酸背痛。最后,她咬牙决定——开饺子摊!
有人问她为啥非要做水饺?她说:“我喜欢做水饺,水饺是我的第三个女儿。”
你听听,这句话多有力量。水饺不是生意,是希望,是谋生的工具,是她在异乡站稳脚跟的武器!
水饺不是主角,意志才是她怎么改良水饺?不是开外挂。全靠看顾客脸色,听他们一句“皮太厚”,就连夜改面皮、试配比,擀到手指变形也不歇。
凌晨备料,通宵不眠,磨破了手也不嫌累。因为她知道:卖不出饺子,女儿的学费就没着落;卖不出饺子,一家人就得回到那个被人驱赶、受尽侮辱的地狱。
她争的不是钱,是一口气,是活着的底气,是为女儿争来的尊严!
马丽这次,真的“上桌”了!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演这角色的,是马丽?那个演喜剧的?
是的,这次马丽不是搞笑,是燃,是狠,是挣扎,是翻身!
她演的臧姑娘,不哭天抢地,不靠男人,不做舔狗。一句“我靠自己”,撑起整个故事的灵魂。
从《夏洛特烦恼》的马冬梅,到《独行月球》的马蓝星,再到《水饺皇后》的臧姑娘,马丽终于从喜剧女神,走向真正的“大女主”。
这不是她演技的飞跃,而是她人生的投射:
“我只会演戏,也只喜欢演戏。”
你看,她和臧姑娘多像——靠自己,不等机会,是野草,也是玫瑰。
群像的温度:狮子山下的互助精神这部电影打动人的,不只臧姑娘一个人。还有那个愿意让摊的“糖水伯”,那个下班后买水饺的警察,还有送她观音像的房东。
他们都穷,都苦,都没有退路。但他们有一点东西,叫狮子山精神:
“同舟人,誓相随,无畏更无惧,同处海角天边,携手踏平崎岖。”
在今天这个越来越“原子化”的社会,我们太需要这样的故事。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但每个人,都能撑起一点希望,哪怕只是一碗饺子。
《水饺皇后》不是爽片,是现实的解药很多人说,这不是一部“爽片”,但它却让人看得热血沸腾!
为什么?因为它真实到让你想起自己、家人、那个曾经在黑暗中咬牙坚持的自己。
它告诉我们:
苦,不可怕;穷,不可怕;没尊严,才真正让人窒息。这不是打鸡血的鸡汤文,而是真实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故事。
不管你是打工人、创业者、全职妈妈还是小摊贩,《水饺皇后》讲的,都是一个字:“撑”!
靠双手撑起生活,靠骨气撑起尊严,靠信念撑起未来。
每一个不服输的普通人,都值得上桌!电影里有一句话直戳人心:
“码头没有我的位置?那我就自己开一张桌,自己让自己上桌!”
你看,马丽做到了。臧姑娘做到了。
你呢?是不是也正在为了这张“桌”拼命努力?
别怕,别退。每一个靠自己双手拼出来的人,都值得上桌!
写在最后:看完电影,我只想说一句话:不靠谁、不求谁,只靠自己,这种人,才最有底气,最值得敬!
本文标题:一碗水饺撑起全家尊严:马丽《水饺皇后》凭啥让人看完热血沸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