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说,旅行是检验爱情的唯一标准。(鲁迅:我没说过)


  小李前几天和男朋友旅游以后,天天在朋友圈秀恩爱,九宫格的图,每天发三遍。我一边暗自为自己母胎单身的现状惨兮兮,一边默默的在朋友圈留下了一个友好的赞。


  然而,就在回来后的昨天,她反常地只发了一句话“希望大家记住,婚前两人一定要去一次旅行。”


  我还以为是什么秀恩爱的新套路,继续默默地点了个赞,结果下一秒收到小李发的心碎表情。


  “他太过分了,玩了两天,就说累了不想出门”


  “游泳的时候还盯着其他女生”


  “那晚要去的餐厅关门了,他突然就很凶地说攻略不是你做的吗。我又累又饿,听到这个的时候眼泪就下来了”。


  “那现在怎么样了?你们回来了吗?”我问。


  “回来了,我早上已经把他拉黑了。”


  《围城》中的赵辛楣有一段极经典的对白:“旅行最试验得出一个人的品行。旅行时最劳顿麻烦,叫人本性毕现。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结交做朋友。”


  旅行确实是考验人的,情侣一起旅行,更是被很多人当成是一块试金石。约会的时候可以维持体面,旅行的长时间相处则会把对方了解得明明白白。


  热恋中的情侣在假日一般会选择去旅行,想着制造一些属于两个人的独立空间和共同回忆。


  倘若如愿以偿,结果就是二人感情升温,甜甜蜜蜜。但事实上很多情侣是牵手笑着出发,分手哭着回家。


  日语里面甚至还有个词叫成田分手,就是指很多情侣或者新婚夫妇旅行回来直接在成田机场分手。


  其实很多情侣在旅游途中会因为分工不明确或三观不合等问题撕破脸皮,一下飞机就分手拉黑,你往左,我往右,恨不得此生永不相见。


  一起收拾行李应该是旅游前的乐趣。收拾行李的时候,就可以直观地看出两人合不合拍。


  理想中应该是你在床上耍赖假装不想收拾,他会抱着你问“怎么了宝宝”,亦或是两人一边打闹,一边收拾,卿卿我我。


  但现实中往往是双方在收拾行李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分歧。


  “这双鞋子也要带吗?这根本没机会穿吧”


  “两个行李箱都不够你用吗?”


  “能不能听我的,别总和我争”


  行李的收拾分工,就可以看出两人的契合程度。如果一方主动性强,善于安排,而另一方放松地信任他,在一旁协助,这样和谐的搭配,两人能感到彼此都很契合,甜蜜程度直线上升,你侬我侬。


  如果双方都有很强的控制欲,就会出现互不让步的情况,从“带不带这件衣服”一直争论到“该怎么去机场”。


  假如双方都是被动属性,就易出现疏于安排,飞机晚点、路线错误、房间没订等问题,产生不快。


  收拾行李只是开始。


  旅行途中二人朝夕相处,行为选择和情绪控制,都无法避免地要暴露在对方面前,这大致能看出双方的三观是否一致。


  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只熟悉彼此的情况下,任何语句和动作都会被放大,然后迅速匹配自己的行为习惯和三观。


  “这个纪念品太好看了,我要买”


  “网购也是一样的,这的还贵”


  “你走路、看景点、坐车都玩手机,有意思吗”


  “就不能好好帮我拍个照吗”


  甚至有情侣在旅游过程中发现两人饮食口味不相同后选择分手。


  她想着漫步在异国街头,尝最地道的小吃。他却只想去快餐厅速度了事。


  “别人会觉得我分手的理由很不可思议,但是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吃是不能妥协的。我不想接下来的几十年我们都要在吃什么这个问题上争吵。”


  旅行的时候除了新鲜好奇,也还有舟车劳顿。


  在陌生没有安全感的地方,人最容易疲惫,而疲惫的时候毫无防备地就还原一个人最真实的样子。


  人在疲惫的时候就顾不得维护自己平日的形象。


  他不明白平时温柔体贴的人为什么会突然斤斤计较,她也不明白平日风度翩翩的人为什么会突然不修边幅。


  平日情话连篇,稍一撩拨就脸红心跳的两人,因为几乎长时间地呆在一起,新鲜感也随之下降。


  所以只要在身心疲倦的时候,情绪就会短时间高集中地向对方爆发出来。最常见的就是抱怨和否定。


  “都怪你不早点起,现在都几点了,还玩什么


  玩?”


  “你买这个干嘛,又没用”


  “你怎么选这么个地方啊,又不好玩”


  二人如果只是一味埋怨,不能及时沟通交流,误解和冲突会愈演愈烈,感情也会岌岌可危。


  如果对方平时脾气还算不错,在旅行疲倦的途中会轻易对服务员发脾气,说明以后生活不顺心的时候,也会这样,只是对象不同而已。


  旅行不是尽善尽美的,途中或许会发生很多意料之外的事,病痛,交通意外,甚至自然灾害等。


  患难见真情,只有在危险来临,威胁到个人利益的时候,才能真正看出这个人有多爱你。


  “那天是我第一次觉得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雅安地震的那个晚上,剧烈的振动把我们抖醒,墙上大片的灰往下掉,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办。他一把将我搂入怀中,后来我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个男人我嫁定了。“


  “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应该是先同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没有吵嘴翻脸,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样才能走到一起。”——《围城》


  一起旅行可以是感情发展的催化剂,也可以是高效率的三观检测仪,可以让二人快速磨合,也可以让二人重新审视对方。


  如果双方彼此看破,却选择包容,选择负责,这样才能走下去。


  有时候确定一个人,


  可能不需要鲜花钻戒,蜡烛灯光的浪漫;


  也不需要海枯石烂,陪你一辈子的誓言。


  或许一场旅行,就能够知道这个人是否能够托付终身。


  - END -


  文章转自旅游头条


本文标题:「旅游时代」旅行回来后,我就把他拉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