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船倾覆目击者发声
游船倾覆目击者发声推荐文章1:
作者 | 源Sight 王言
业绩承压下,优衣库开始“紧衣缩食”。
最近,优衣库宣布,自5月1日起,将不支持线上订单门店退货。具体来说,门店自提/门店急送订单支持到线下门店退货,且仅可至原自提/急送门店办理退货。而其他线上订单不再支持到线下门店退货,仅支持退回线上指定地址。
有消费者表示,几天前在优衣库小程序提交退货申请时,已经没有退回门店的选项,只有邮寄选项。
而这一退货方式的调整,也引发网友不满。有网友直接表示,自己被最新的政策劝退,“以前在门店退款非常方便,现在要退货就要等好几天,还得付运费”;也有人认为,优衣库本身最大的优势就是全国范围线上线下退换通道打通,“现在调整退货策略后,这个优势就没有了。”
节省成本
这几年,调整线上线下退货规则的服装品牌其实越来越多。
2023年11月底,ZARA宣布,消费者在线上渠道购买的产品不能在线下门店直接退货;H&M也曾发布规定称,除会员外,其他消费者无法在线上免费退货。
有分析称,虽然最新的退货政策降低了消费者购物和退货的便利性,但优衣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他人利用线上和线下的差价套利,被“薅羊毛”。
此外,原退货政策下,门店处理线上订单退货,需要跨渠道对订单进行核查,同步系统数据等,流程复杂,耗费大量人力。而调整政策后,可减少这些的人力投入,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
从行业角度来看,退货量激增给零售商带来巨大成本压力,逆向物流、分类、重新包装等环节都会增加成本,优衣库此举也是为了应对这一普遍问题。
另一方面,近年来,免费或者以较低运费退货的服务成为电商标配,鞋服产品线上退货率居高不下,让很多品牌苦不堪言。根据相关报道,电商服装退货率大多在50%以上,部分平台甚至高达70%-80% 。
同时,此前部分消费者因退货便捷而随意下单,影响了门店的正常运营和库存管理。线上订单统一退回线上指定地址,对于优衣库来说,更方便库存进行集中管理,使库存数据更加准确,提升库存管理效率 。
而品牌方在调整退货政策后,消费者退货成本变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退货率。
中国市场承压
在中国市场,优衣库的确有理由过苦日子。在平替产品冒尖以及消费需求放缓等因素的夹击下,优衣库在中国的销售已遭遇一轮冲击。
根据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2024-2025财年中期业绩,2024年9月-2025年2月,公司实现营收17901亿日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2335亿日元,同比增长19.2%。
海外市场方面,在2024-2025财年中期,北美和欧洲市场增长迅速,两者贡献的收入在迅销集团占比合计已经达到18.6%。相比之下,中国大陆这期间的销售额下降4%,经营利润下降11%。
迅销在财报中表示,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大中华区表现不佳,主要是因为市场整体消费意愿低落,不同地区气候差距交易较往年更大,商品组合未能满足各地需求所致。
截止到2025年3月31日,优衣库在中国大陆有916家门店,比2月份减少2家。很明显,此前曾喊出要在中国市场“每年新开80到100家门店”的优衣库已经放慢了节奏。
另一方面,潜在的关税压力,也让优衣库业绩承压。迅销4月10日,如果美国的高关税全部实施,预计将导致迅销2025财年(截至2025年8月)的下半年利润减少约2%-3%。
此外,受美国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曾策影响,有分析称优衣库有可能上调产品价格,比如热销的19.9美元棉质T恤或将迎来涨价。若以分析师预测的10%-12%计,即优衣库一件T恤或将提价1.99-2.39美元。
调整门店策略
中国市场表现不佳以及关税风险,促使迅销主动调整门店策略。
优衣库中国线下门店
据联商网报道,在4月10日的经营会上,迅销提出多个针对中国市场的改进措施,包括突出品牌价值,增加全球热销品,提高业绩;强化不同区域季节商品应对能力,精准调整库存和上货节奏;提高店铺质量,营造顾客喜欢的卖场,稳步推进老旧店改造,如期推出成都、长沙旗舰店;培养经营人才,强化自觉变革、敢于经营的训练,争取用1至2年程度取得改进成果。
迅销会长兼社长柳井正认为,中国大陆的优衣库业务承压的原因在于,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顾客需要的、地域大众喜爱的店。
他指出,中国大陆工作的员工和经营者素质很高,利用连锁店的优势,此前业务得以扩展,但由于前者接受总部指示,无法准确响应各地域顾客个性化需求。
此次优衣库更改退货政策,也是印证了其正在根据柳井正所提出的策略进行调整——尝试减少一些非核心业务的投入,让门店将资源更多地转向新品推介和客户体验优化。
而随着未来业绩压力的加大,优衣库的调整可能远不止于此。
优时颜 马柏全张康乐推荐文章1:
11月14日,河南博物院文创空间里,摆着各种类型的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来选购。本报记者 聂冬晗 摄
“一大早就来买河南博物院新上的‘对象蛋糕’了,我是博物馆文创的重度爱好者,只要有新品,一定会来打卡。”11月13日,游客朱华向记者讲述他的“文创情结”。
在河南博物院二楼灼蓁咖啡馆,记者看到,购买文创蛋糕的游客络绎不绝。“除了文创美食,其他的文创产品也很受欢迎,我们的器象中州冰箱贴近3个月销售约8000个。”河南博物院工作人员徐蕾说。
无独有偶。殷墟博物馆的鸮鸮立体干发帽、亚长兵器库系列等文创产品十分走俏。“鸮鸮立体干发帽供不应求,在社交媒体上一推出就被一抢而空。”殷墟博物馆文创设计师郭嘉欣介绍。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推出的文创纪念章也因设计精巧、意蕴深厚而大受欢迎。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社教部工作人员魏静瑶说,这些纪念章是以商汤王像、青铜方鼎、青铜钺等代表性文物为蓝本进行创作的,年轻人特别喜欢,经常卖断货。
近年来,全国各地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持续走红、供不应求,特别是年轻人为了购买文创专门奔赴一座城,“抢不到的文创”已经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
博物馆文创为何能频频出圈,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
“我们的文创产品能够获得年轻人的青睐,主要得益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比如‘妇好鸮尊立体拼装积木’,其原型是镇馆之宝‘妇好鸮尊’。设计师通过3D精准建模技术,用252颗积木,高度还原妇好鸮尊的萌趣表情,不仅保留了文物的神韵,还增添了动手操作的乐趣。”徐蕾说。
在郭嘉欣看来,现在的博物馆文创产品都是从藏品中寻找设计灵感,既具有文化内涵又符合现代人审美。“我们的初衷是让消费者不仅仅买一件纪念品,更是买了一件带有文化味的实用物品。”郭嘉欣说。
事实也正是如此。近年来出圈的博物馆文创产品,既保留了文物的历史韵味,又赋予其新的实用价值。通过消费者的购买,实现了“把文化带回家”,不仅让文物“活”了起来,也让传统文化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走进了年轻人的生活。
11月8日,在殷墟博物馆礼文宫,来自北京的游客张淼沉浸式体验了一把“出征武士锻刀”。“第一步高温煅烧,第二步浇注铜液,第三步冷却……”工作人员假装现场锻造毛绒亚长铜钺,并和张淼进行了“过家家”式的互动。“殷墟博物馆真会花式整活,太有仪式感了,仿佛让我走进了历史之中。”张淼对记者说。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对象蛋糕”具有社交功能,品尝美味的同时,还可以参加官方举办的“寻爱之旅”活动,这种参与感成功拉近了文物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引发情感共鸣,激发了他们的购买欲望和分享热情。
销售过程中的创意性互动与别出心裁的趣味性设计为年轻人提供了情绪价值。在社交媒体盛行的当下,年轻人喜欢通过分享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品位,与其说年轻人买文创,不如说是买开心。
如今,博物馆文创产品成功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那么未来,如何让博物馆文创持续升温?
“博物馆文创之所以能够成为年轻人的新宠,离不开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创意与趣味性。我们应该加强对博物馆文物的有序开发,加强创意和传播,打造知名品牌,让文创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用文创讲好中国故事。”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汪振军说。□本报记者 杜军
来源:河南日报
用蛋糕复刻妇好鸮尊推荐文章1:
一碗售价20元左右的麻辣烫,竟撑起了一个年营收超百亿、门店遍布全球23个国家的商业帝国。
杨国福麻辣烫,这个从东北地下室走出的品牌,在20年的时间里,就达成了从“街边摊”到“国际连锁”的惊艳转变。
截至2023年,其全球门店,突破了7000家。在海外市场,单店日营业额,最高可达1.5万元甚至成为了新加坡白领的午餐新宠。
这背后是一个草根创业者,将市井小吃逐步升级成为国民美食,而后又凭借着“中国味道”,成功地叩开了世界的大门的一段充满传奇色彩故事。
01
2003年,在东北尚志市的一间地下室里,35岁的杨国福,正对着那几口,不断沸腾着的大锅,反反复复地,调试着汤底。
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村青年,那时还是餐饮业的“门外汉”。因发现传统四川麻辣烫在北方水土不服,也就是重油重辣,致使食客吃完肠胃不适,他便决定自己动手去“改良”。
他摒弃了四川红油,用牛骨以及鸡架,还有20余种中草药熬制出乳白色的骨汤,接着加入奶粉来调和辣度,最终成功研发出那种“鲜香却不呛喉,喝汤也不会觉得油腻”的新派麻辣烫。
这一改良,不仅让东北人,爱上了麻辣烫,更意外地打开了儿童与老人的市场。
创业初期,杨国福及其妻子,每天凌晨4点便开始动手采购食材,接着他们蹲在地上,一根一根地把食材串在竹签之上,即便处于寒冬季节,他们的双手仍旧被冻得出现了裂口。
2003年9月,他的第一家店,杨记麻辣烫终于开店,他坚持一个宗旨,不好吃绝不上桌。
正是他坚持高品质,成功俘虏了食客的心。
10平方米的小店,开业第一天就创下日销300碗的纪录,三个月后,日营业额就超过三千块!要知道彼时服务员的一个月的工资才200块。
杨国福在回忆起那段岁月之时,不自觉地,嘴角微微上扬,绽开了笑容。
后来亲戚朋友们看到杨国福把麻辣烫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纷纷都想要加入进来,这就使杨国福有了注册商标的想法。
由于杨记无法注册,他干脆用了“杨国福”自己的名字做了商标。
02
2006年,杨国福开放加盟,一年收费2000块,合约期为五年。
杨国福提供调味配方和一个喷绘的“杨国福”牌匾。
现在看来,这种加盟方式,连而不锁,粗放式的管理终会酿成苦果。
三年后杨国福加盟店已经发展到了数百家,一年的加盟费收入便超过了百万。
但是收入越高,风险却越大。
果然没多久就有媒体曝光一些加盟商为了节省,使用“地沟油”。
杨国福即刻意识到需进行标准化管理,于是决定停止加盟行为,着手建立中央厨房,把底料调味包进行统一化生产与配送,以达成“千店一味”的目标。
他说做餐饮行业,一定要有敬畏之心,否则是走不远的。
从街边摊到商场店,杨国福进行了三次门店形象的迭代:2008年,统一了绿色招牌;2015年,引入了明厨亮灶;2020年,推出了极简风的“白领店”,客单价也从15元一下子跃升到了35元。
其品牌总监透露:“我们要让消费者觉得,吃麻辣烫就如同喝星巴克那般有面子。”
2015年,杨国福总部从哈尔滨迁至上海。
2018年,杨国福自行构建了“超级大脑”系统AI算法,用以预测各门店次日的订单量;与此同时智能物流调度使得食材的损耗率从8%降低到了3%,这一转变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
疫情期间,其外卖订单暴涨200%,直播间单场卖出10万份自热麻辣烫。
03
2017年,杨国福进入多伦多市场,为了更好地适应西方饮食习惯,研发团队对骨汤的浓度做了重新调配,适度减少了30%,并且创新性地引入芝士汤底,将传统的牛肉丸替换成安格斯牛肉。
同时单碗售价定为12加元。开业当天,顾客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等待时间甚至达到了三小时之久。凭借这一热度,该店铺的年营收顺利超过500万元。
杨国福本土化秘籍,实行一城一味。
在韩国,泡菜汤底搭配韩式甜辣酱;在澳大利亚,推出和牛麻辣烫配红酒套餐;新加坡门店则研发了椰香咖喱味。
杨国福国际事业部负责人说:“我们要做的是‘全球的厨房’,而非输出固定菜单。”
并且,杨国福还强调文化输出。与故宫文创推出“御膳房麻辣烫”礼盒,在纽约时代广场举办“麻辣烫快闪博物馆”,甚至还开发了麻辣烫主题手游。
这些举措让海外年轻人把“YangGuofu”当作潮酷的中国标识。
这7000家门店背后,是杨国福品牌核心竞争力:
产品矩阵:从10到50的味觉进化杨国福研发中心每年迭代200余种配方,形成骨汤、番茄酸菜等7大味型体系。2022年推出的“低卡实验室”系列用魔芋粉替代传统面条,热量直降40%,上线3个月销量破千万份。
供应链护城河: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掌控在四川自建辣椒种植基地,在黑龙江设立物流枢纽,甚至研发可降解环保餐盒。创始人说:“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是其他麻辣烫品牌,而是整个餐饮业的效率天花板。”
加盟商生态:让摆摊者变成企业家设立“杨国福商学院”,年培训加盟商超万人次。一位90后店主分享:“总部不仅教怎么做麻辣烫,还教抖音运营、社群裂变,我的店开业三个月就回本了。”
而2021年的食安危机,杨国福虽然花了上亿元买教训,但也在危中找到机。
某门店遭曝“老鼠啃食食材”之后杨国福于一夜之间关闭了800家违规门店,接着便拿出12亿元推行“透明厨房计划”,此计划涵盖后厨直播、食材溯源二维码以及第三方突击检查等方面。这场乍看颇为艰难的举措,反而使品牌的复购率提升了15%。
面对“Z世代”,推出自选称重模式、一人食套餐;在北京国贸开设“麻辣烫+咖啡”主题店白领顾客占比达76%。用执行总裁的话说:“我们要让麻辣烫出现在一切有年轻人的地方。”
杨国福证明了,市井小吃也能实现高端化。关键在于,通过标准化来应对规模化所带来的难题,利用品牌化去提升溢价的空间,接着以文化价值来突破品类的边界。
跟火锅比较倾向于依靠华人顾客群不一样,在杨国福的海外店里,本地顾客的占比超过了60%。
靠着遍布全球的供应链体系,以此保证品质的一样;借着带有本土特色的创新办法,进而降低文化上的差异感。
60后杨国福,至今仍保持着“产品经理”这一习惯,每天都会试吃3碗麻辣烫,并且还会随身携带电子秤,去抽查门店菜品的分量。
他曾说过,所谓的创新,就是将那些别人觉得没必要过于较真的事情,做到极致。
写到最后
麻辣烫很多人都会觉得做起来不难。
但其实背后从学问还是很多,从味道颜值到营养健康,如何迎合消费者喜好,再到如今留下的数字营销,都要懂得。
杨国福一直强调,人无法赚到认知以外的钱。从地下室到7000家门店,他都在持高质量发展。
对于外界的评论,说他很成功,杨国福说:“还不算成功,只是赚了点小钱。”
未来杨国福还要圆他的舌尖上的中国梦,向“全球万店”目标出发,杨国福说:“小吃不小,我们要让世界看到中国餐饮的无限可能。”
参考资料:
1.新浪财经《从创业起步到行业领军——杨国福的非凡历程》2025-02-07
2.中国网《近7000家门店遍布全球25国,杨国福版图背后的数智引擎》2025-01-16
本文标题:游船倾覆目击者发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