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帽水母生活在太平洋深处,它用半透明的钟形体和五颜六色的触手滑行,利用刺细胞捕获小鱼和浮游生物。


  从亚里士多德在莎草纸上描述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到研究人员利用众包和基因检测来识别最新的翻车鱼种类,人类长久以来一直对海洋生物着迷不已。


  “这是因为未知,”《深海生物:探寻海洋怪物及其生存环境》一书的作者埃里克·霍伊特说道。“你望向大海,可能会看到海豚或鲸鱼,但你无法看到海底发生了什么,”他说道。“我们只知道海底物种数量的一小部分。”


  无论是它们惊人的外表,还是它们为生存而进行的残酷斗争,这些都是探险家和海洋生物学家所发现的最引人入胜的海洋生物种类。


吸血乌贼

  尽管名为吸血鬼乌贼,但它们体型较小,长约12英寸,身体半透明,臂间有网状物,呈斗篷状外观。


  蒙特雷湾水族馆研究所的高级科学家布鲁斯·罗比森(Bruce Robison)表示,关于吸血鬼乌贼首先要知道的是,它们既不是吸血鬼也不是乌贼,他几十年来一直在追踪这种头足类动物。


  这种温和的深海食腐动物是如何获得这个可怕的名字的呢?德国头足类动物学家卡尔·春(Carl Chun)于1903年首次描述了吸血鬼乌贼。他将其命名为“Vampyroteuthis infernalis”,意为“来自地狱的吸血鬼乌贼”。


  吸血鬼乌贼并不吸血,而是以所谓的“海洋雪”为食——即漂浮的碎屑,如藻类、死亡的浮游生物和粪便。但低估这种小型头足类动物会是个错误。吸血鬼乌贼可以从手臂末端的毛孔中喷出含有发光颗粒的黏液,将自己笼罩在一片发光的云雾中,以此躲避捕食者。


蒙面太阳鱼

  与吸血鬼乌贼不同,蒙面太阳鱼是一种新发现的物种。这种难以捉摸的鱼被归类为Mola tecta,于2017年由新西兰的博士生玛丽安·尼加德(Marianne Nygaard)及其团队首次发现。“Tecta”一词来源于拉丁语“tectus”,意为隐蔽或隐藏。


  “尽管人们对它们兴趣浓厚,描述了众多物种,并且分类混乱,但这种鱼竟然能够逃避人们这么多年的认识,这让我感到非常惊讶,”尼加德说道。


  蒙面太阳鱼生活在南半球新西兰、澳大利亚、智利、秘鲁和南非附近海域的冰冷海水中。据估计,这种像团块一样的翻车鱼体重可达2000磅,如今已在加利福尼亚州沿海以及远至阿拉斯加以北的海域发现其踪迹。


  蒙面太阳鱼在同一种类中的外观差异很大,并且随着生长会改变形态,这使得鉴别变得困难。最近的一次目击发生在6月3日,一条长7英尺3英寸的蒙面太阳鱼被冲上了俄勒冈州的海滩。最初人们误以为这是更常见的海洋蒙面太阳鱼,尼加德收到警报后确认,这再次是伪装成普通鱼的Mola tecta。


海婴虫(Pram Bugs)或称为弗氏海蝓(Phronima)

  深海片脚类动物——仓鼠虫——会挖空凝胶状的海鞘,作为其卵和幼虫的保护所


  海婴虫,学名Phronima,生活在全球海洋的暮光带,通常在海面以下200到1000米处。尽管它们的名字听起来很有母爱意味,源自英国词“pram”,意为婴儿车,但这些端足类动物,也被称为桶虾,是狡猾的寄生虫。


  海婴虫的体长通常不到一英寸,主要捕食海樽,这些胶质生物看起来像水母。海婴虫用她螃蟹般的前爪掏空海樽的内部,居住在被掏空的外壳内并在其中产卵。一旦她离开,她会推动海樽向前移动,就像推着婴儿车一样,因此得名。当幼崽孵化出来后,它们会继续这个循环,从内部吞食海鞘,而母亲也会咬一口,杀死并劫持另一种生物与母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花帽水母(Flower hat jellyfish)

  蒙特利湾水族馆介绍:“在日本、巴西和阿根廷沿海发现了一种令人惊艳的花帽水母,又名Olindias formosa,它用鲜艳多彩的触手引诱小鱼。这种水母的直径最多为 6 英寸,在海底和沿海水域之间来回穿梭。”


  花帽水母虽然罕见,但有时会成群出现,称为水华。当水温升高,为水母提供更多食物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从而导致其数量增加。虽然花帽水母的刺痛对人类并不致命,但会非常疼痛并会引起皮疹。这些美丽而危险的生物启发了人们创作艺术品,并向阿根廷海岸的游泳者发出警告。


吞鳗(Gulper eel)

  吞鳗全身呈黑色,尾巴弯曲,能快速游弋于东太平洋中层水域。然而,吞鳗真正与众不同之处(也是其名字的由来)在于它那巨大的嘴巴。


  尽管鳗螈的身体细长,但它的嘴巴却能像肥皂泡一样突然膨胀,使其能够轻易地吞噬比自己体型大得多的猎物。这种适应性特征在食物稀缺时尤为有用。不过,这种也被称为“鹈鹕鳗”的生物,由于其细小的牙齿,主要还是以小型甲壳类动物为食,因为它们的进食方式类似于鹈鹕。


巨型鱿鱼(Colossal squid)

  巨型乌贼(不要与巨型鱿鱼混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无脊椎动物。这种深海生物的科学名称是 Mesonychoteuthis hamiltoni,1925 年动物学家 Guy Robson 首次发现了它,当时他在一头被冲上福克兰群岛海岸的抹香鲸的胃里发现了它的两根触手。


  2007 年 2 月,罗斯海的渔民意外捕获了其中一只巨型鱿鱼。罗斯海位于南极洲南部,因其地处偏远而常被称为“最后的海洋”。霍伊特说,这只巨型鱿鱼重约 1,090 磅,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鱿鱼之一。


  在此事件之前,尚未在自然栖息地观察到活体标本。然而,2023 年,深海探险家马修·穆伦南拍摄的视频片段可能显示,在阿根廷海岸数百英里外的南大洋中,有一只活着的巨型乌贼幼崽。正在进行的分析正在证实这一观察结果。


射水鱼(Archerfish)

  射水鱼通常分布在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以其独特的水内外捕猎能力而闻名。在海洋中,这些热带鱼会追捕甲壳类动物,但它们也会在水下调整捕猎技巧,以发现并击落红树林树枝和树叶上的蜘蛛、虫子和其他昆虫。


  佛罗里达水族馆的生物学家艾琳·卡罗说:“它们可以通过鳃将水吸入口中,从而吞下食物。然后它们的上颚有一个凹口,这样它们就可以将水喷出来。”


  虽然其他鱼类也能喷出水,但射水鱼却以精准著称。射水鱼通常体长 4 到 11 英寸,它们还能跃出水面一英尺来捕捉猎物。


本文标题:"难以置信!这7种海洋生物,竟真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