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名厅官同日落马!有人退休12年被查,有人刚履职两月就翻船
4月19日,中央及地方纪委监委发布重磅消息,7名厅级干部在同一天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一消息瞬间引发社会热议,再次给所有人敲响了反腐警钟。这些曾经手握重权的“一把手”,有的已退休多年,有的才刚履新不久,却都因权力滥用,面临法律的严惩,这无疑彰显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打击腐败的坚定决心。
退休12年不是“护身符”,伸手必被抓
杜平太,安徽省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他从水电工程处施工队长一路拼搏成为合肥市副市长,这本是一段励志的奋斗历程。然而,退休12年后,72岁的他却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彻底打破了某些人“退休就安全”的幻想。这一案例清晰地警示大家:在反腐这场持久战中,没有所谓的“退休保险箱”,只要触碰了法律红线,无论何时都必将被追责。
教育领域不是“真空地带”,育人者应身正为范
管新民,青海省西宁市委原常委、秘书长。他曾是中学教师、教育局长,有着在职大学学历,在教育系统深耕数十载。本应以身作则,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理念的他,却在从政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失守初心。他的被查释放出明确信号:教育领域绝不是腐败的“避风港”,守护好育人净土,必须对腐败行为零容忍。
晋升快更要守廉洁,莫让权力冲昏头脑
邓振新,广东省湛江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他26岁任副科级、28岁任正科级,早年晋升速度堪称“火箭式”,曾被视为“年轻有为”的代表。从财政、审计系统到地方人大领导岗位,一路走来仕途顺遂。但如今,他却因涉嫌违纪违法接受调查,实在令人惋惜。这也警示广大干部:权力晋升快的同时,更要时刻坚守廉洁底线,不能在权力的诱惑中迷失自我。
高校不是“避风港”,象牙塔必须风清气正
吴丹,贵州开放大学原副厅长级干部。他历任县长、县委书记、市委书记,最后却在高校管理岗位上“翻了船”。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承担着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而作为学校领导的吴丹被查,充分表明:高校绝不容许腐败滋生,培养人才的摇篮必须保持干干净净。
脱贫功劳不是“免罪符”,权力失范必受罚
黄桂林,贵州省黔南州副州长。他曾荣获“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在主政深度贫困村时,带头包联、层层压实责任,为脱贫攻坚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然而现在,他却因涉嫌违纪接受审查,巨大的反差令人深思。这也给所有干部提了个醒:脱贫攻坚的功劳簿不是“免罪金牌”,一旦权力使用失范,必将受到严厉惩处。
新官上任也无“缓冲期”,履职就要绷紧廉洁弦
张云宝,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今年2月21日刚当选日喀则市人大副主任,履职不到两个月就“闪电落马”。他长期在水利系统任职,曾任拉洛水利枢纽管理局局长、副市长等职。他的落马充分凸显:反腐没有“缓冲地带”,到了新岗位,更要时刻绷紧廉洁这根弦。
中央巡视利剑高悬,违纪行为无处遁形
赵明,吉林省文联党组书记。今年4月,中央巡视组刚进驻吉林,他就被查。从地方要员到文联“掌门人”,赵明的落马,既是巡视利剑强大威力的直接体现,也反映出在群众监督下,任何违纪行为都无处可藏。
目前这7起案件均已进入审查调查阶段,等待这些违纪干部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这一事件不仅给全体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公器”,必须心怀敬畏、谨慎使用,一旦逾越底线,必将为自己的贪欲付出惨痛代价。
本文标题:7名厅官同日落马!有人退休12年被查,有人刚履职两月就翻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