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民覃女士近日因隆胸手术后假体移位问题陷入维权困境。她在2021年10月于柳州美丽焦点医疗美容门诊部花费2万余元进行假体隆胸手术,术后初期效果满意,但自2024年起,双侧假体逐渐上移至锁骨下方,导致胸部外观异常。覃女士自嘲“快变成四个胸”,并伴随手臂酸麻症状,引发对健康的担忧。


  事件焦点:假体移位与责任认定


  1. 患者诉求


  覃女士要求医院免费取出假体并退还2万元手术费。她指出,假体上移导致左胸明显高于右胸,且下垂的乳房与假体分离,外观呈现“双峰”效果。此外,左臂酸麻症状令她担心神经受压。


  2. 院方回应


  主刀医师陈毓南(同时为门诊部院长)坚称手术无问题,假体“不会移动”,手臂症状与隆胸无关,并归因于“胸形不一致”。而医务科黄科长则表示可免费取出假体,但拒绝退费,称此举仅为“满足患者要求”,并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3. 医学争议


  尽管院方否认假体移位可能,但医学资料显示,假体移动可能因手术技术不当、术后护理不足或组织变化导致。例如,假体未妥善固定、外力撞击或纤维包膜挛缩均可引发移位,需通过加压包扎或二次手术修复。


  维权进展与法律建议


  覃女士已按律师指导封存病历,并计划通过正规医院检查明确损害结果与手术关联性。律师建议,若鉴定确认医疗过错,可向柳州市卫健委申请调解,或通过医调委、司法途径维权。


  社会反响与医美风险警示


  事件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调侃假体“自带移动功能”,更多曾经历类似问题的消费者现身说法,指出假体移位可能导致疼痛、感染等长期问题。业内人士强调,医美非“魔法”,任何手术均存在风险,消费者需充分评估术后并发症可能性,并选择资质齐全的机构。


  覃女士的遭遇再次为医美行业敲响。追求美丽无可厚非,但术前知情权、机构资质审核及风险预判缺一不可。消费者若遇类似纠纷,应及时固定证据,依法维权,避免陷入“美丽陷阱”。


本文标题:女子隆胸术后“新乳房”自己动起来,自嘲“变成四个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