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赛迪顾问对外发布了“2024年62个千亿县GDP排名”榜单。数据显示,2024年新增徐州、新沂等3个“千亿县”,全国“千亿县”总数达到62个,核算GDP总量达到10.5万亿元。62个千亿县以全国1.3%的陆地总面积,贡献了全国7.8%的GDP,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浙江11个县(市)上榜,并贡献了1.86万亿元GDP。其中义乌市2024年GDP同比增量447.9亿元、名义增速21.8%,均位列千亿县第一位。


  在过去三年时间里,千亿县分别增长10个、5个、3个,千亿县阵容持续扩容。截至目前,62个千亿县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15个省份,其中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分别达22个、11个、6个、6个,堪称千亿县“收割机”。被称为“最强县级市”的昆山市连续20年稳居全国县域经济榜首。


  这一波扩容,山东、安徽和江苏是赢家。山东滕州、安徽长丰、江苏新沂,在寂寂无名的后备军团中杀出重围,摇身一变成为风光无两的千亿县。随着滕州的晋级,山东的千亿县规模也扩容至6个,与福建并列全国第三位。


  从更深层次来看,千亿县的扩容不只是增加3个新成员,更是在2000亿元、3000亿元、5000亿元阶段都实现新的突破。


  2024年,江阴突破县域经济天花板——GDP达5126.13亿元,增速5.6%,成为全国第二座5000亿级的县级市,与昆山一起撑起全国县域经济的塔尖。


  与此同时,常熟实现GDP3079.1亿元,同比增长6.2%,成为全国第五个跨过3000亿元大关的县域。这一次扩容,也使得“苏南四小龙”(昆山、江阴、张家港和常熟)全部晋级3000亿元阶段,与闽南的晋江一起领跑千亿县方阵。


  浙江此次共有11个市上榜,核算GDP总量达到1.86万亿元。分别为慈溪市(2928.6亿元)、义乌市(2503.5亿元)、诸暨市(1861.1亿元)、乐清市(1858.5亿元)、余姚市(1682.8亿元)、瑞安市(1452亿元)、温岭市(1417.6亿元)、海宁市(1397亿元)、桐乡市(1347.1亿元)、平湖市(1078.3亿元)、宁海县(1068亿元)。


  2024年,45个“千亿县”(超七成)名义增速超全国同期(5%),12县(市)名义增速超10%,2023年为6县(市)。


  值得关注的是,浙江11个“千亿县”中10个名义增速超全国同期。其中,义乌市2024年GDP同比增量447.9亿元、名义增速21.8%均位列“千亿县”第一位。公开数据显示,义乌市在2023年GDP同比增量220.1亿元、名义增速12%均位列“千亿县”第一位。


  准“千亿县”的数据也值得关注。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GDP超900亿元的准“千亿县”达到21个。其中,浙江还有4个准“千亿县”正蓄势待发,距离“千亿县”只差临门一脚。这4个准“千亿县”分别是:临海市(971.7亿元)、嘉善县(962.6亿元)、象山县(943亿元)、长兴县(927.8亿元)。特别是象山县,GDP同比增长超过百亿元(163亿元),名义增速达到20.9%。


  来源 | 央视网、浙商杂志


  编辑 | 王姝


本文标题:62个!全国“千亿县”再扩容,浙江揽下1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