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大陆真的是愈来愈不太平了,从2022年俄乌冲突,到近期的巴以冲突,地区局势变得愈加动荡,与此同时,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冲突也开始变得频繁。


  10月26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实际控制线附近爆发枪战,最终5名隶属于巴基斯坦虔诚军的武装分子在冲突中阵亡,印度也有边防人员受伤。


  枪战发生后,印度和巴基斯坦各执一词,都表示对方先入侵了自己的领土,自己只是在进行“适当报复”。


  然而,仅仅过了两周,双方就在克什米尔地区进行了第二次交火。


  根据11月9日,印度官员的表述,位于查谟南部地区的巴基斯坦士兵在11月8日晚,“无端”向印度方面的边境哨所开火,之后,印度进行了“恰当回应”。


  据悉,战斗从8日夜间一直持续到9日凌晨,交火过程中,双方不仅互相开枪,还通过火炮对对方阵地进行了轰炸,印度方面有一人阵亡。


  对于此次冲突,印度方面已经通过外交渠道,向巴基斯坦提出了抗议,截止10日下午,巴基斯坦仍未进行任何回应。


  克什米尔地区的争议问题,为什么一直悬而未决?


  这就要追溯到,曾经英国对印巴实行“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


  当时,英国最后一任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一个方案,将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成了两个自治领,信印度教多的地区,就归印度;信印穆斯林多的地区,就归巴基斯坦。但“蒙巴顿方案”并没有划分克什米尔的归属地,而是将领地归属问题交给了王公土邦自己决定。


  当时的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都信穆斯林,民众更倾向于加入巴基斯坦,而克什米尔土邦王又信印度教,他倾向于加入印度,双方意见不统一,于是,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就此产生了。


  1947年,为抢夺克什米尔的归属权,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了一次大规模武装冲突,是为第一次印巴战争。


  1949年,经过联合国安理会的调停,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划定了“实际控制线”,之后双方便在实际控制线沿线和控制区内重兵布防,进行军事对峙。


  直到第三次印巴冲突,印度和巴基斯坦签署了《西姆拉协议》,决定以双边会晤的形式解决争端。


  遗憾的是,双方进行了多次会谈,却依旧没有达成协议。


  因为克什米尔问题,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一直时好时坏,武装冲突也基本没断过。


  甚至,在2019年8月,印度政府取消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在宪法中的特殊地位后,双方矛盾还变得更加严重。


  5月份,巴基斯坦外交部长曾前往印度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外长会议,期间,不仅没和印度外长进行任何会谈,还在致辞的时候相互较劲。


  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来说,克什米尔问题关系到国家尊严,双方很难在这一问题上让步。而近期出现的冲突更是在不断激化矛盾,双方关系更难缓和的同时,印太地区陷入动荡的几率也在增大。


本文标题:印度和巴基斯塔再次交火,印巴这个火药桶也要点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