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和谈有很多分歧,让我们来看一看。


  一、停火提案核心争议点


  1. 领土条款


  美欧提案要求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并默认俄对乌东四州部分领土的实际控制权。泽连斯基明确表示“乌克兰永不承认被占领土归属俄罗斯”。


  2. 军事安排分歧


  俄方强烈反对欧洲维和部队驻扎乌克兰,认为此举等同北约军事存在,违反安全保障承诺;


  乌方要求俄军完全撤出乌东四州及克里米亚,作为谈判前提。


  3. 制裁与经济条款


  提案承诺“分阶段解除对俄制裁”,但未明确时间表;俄方要求全面解除制裁并参与乌克兰重建,但遭欧美拒绝。


  二、伦敦会谈破裂的关键原因


  1. 参会方博弈失衡


  美方仅派乌克兰事务特使参会,俄方未获邀请,实质成“美欧乌闭门会”;


  欧盟坚持追加“冻结俄资产用于重建”条款,削弱美国主导权。


  2. 程序性争议


  乌方提出优先解决战俘交换和人道走廊问题,但被美欧以“次要议题”搁置。


  3. 战场局势影响


  俄军近期在库尔斯克州推进,并宣称单日拦截乌方67架无人机,认为军事施压更有效。


  三、各方当前立场与策略


  1. 乌克兰:以拖待变


  将谈判筹码绑定西方阵营,要求美国提供书面安全保障;


  加速国防自给(年产数百万架无人机,40%装备自产),赌欧洲军援到位后的反攻时机。


  2. 俄罗斯:边打边谈


  利用特朗普施压窗口期促成有利停火,但坚持“乌不弃核武、不入北约”底线;


  通过打击能源设施和无人机消耗战,削弱乌方谈判资本。


  3. 美国:选举驱动


  特朗普政府威胁“若无进展就撤出调停”,被曝施压乌方接受承认克里米亚归俄等条款,旨在兑现结束战争的竞选承诺。


  四、局势影响与未来展望


  1. 军事风险升级


  乌军对俄边境能源设施发动14次袭击,俄军加大对哈尔科夫等地的导弹打击,双方冲突烈度攀升。


  2. 地缘政治外溢


  波兰、波罗的海国家重启“志愿军入乌”计划;


  欧盟拟独立推进安全保障框架,与美国分歧公开化。


  3. 经济连锁反应


  冲突叠加美国对华关税升级,全球资本加速流向新兴市场,黄金价格突破3500美元/盎司。


  总结:当前和谈僵局本质是美欧战略收缩与俄乌零和博弈的碰撞。短期内难有突破,建议关注三大节点:


  ① 5月北约峰会是否调整对乌军援策略;


  ② 俄军夏季攻势规模及战场结果;


  ③ 特朗普是否在6月G7峰会前出台新斡旋方案。


本文标题:俄乌和谈到底谈成什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