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建立者、清朝奠基人:清太祖 努尔哈赤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后金建立者、清朝奠基人:清太祖 努尔哈赤
老罕王:努尔哈赤
名称
努尔
哈赤
民族
女真族
别名
努尔
哈齐
尊号
淑勒
贝勒
出生地
辽宁
抚顺
年号
天命
父亲
塔克世
母亲
喜塔
腊氏
生年
1559年
卒年
1626年
年终
68岁
排行
长子
庙号
太祖
在位
10年
陵寝
沈阳
福陵
继任
清太宗
皇太极
谥号
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特点
①出身:关外建州;
②先祖:原金国女真族;
③戎马生涯长达44年,军事天才;
主要成就
①统一女真诸部;
②创立八旗制度,创制满文;
③建立后金,夺取辽阳、沈阳;
④萨尔浒大战,大败明朝;
主要事迹
嘉靖三十八年(1559)
生于建州左卫赫图阿拉;
青年时期
①窘迫:采松子、挖人参到抚顺马市售卖;
②成长期:明朝和建州女真关系紧张;
万历二年(1574)
王杲被俘杀;投奔明辽东总兵李成梁,因功得到赏识;
万历十一年(1583)
李成梁在尼堪外兰(图伦城主)的向导下,征讨古勒寨的阿台(建州右卫王杲之子)时,误杀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
承袭建州左卫(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境内)都指挥使;
25岁;以13副遗甲起兵,历时10年(至万历二十一年),统一建州女真;
万历十六年(1588)
历时21年(至万历四十七年),统一关外女真;
30岁;联姻海西女真两大部:哈达部、叶赫部;
万历十七年(1589)
加都督佥事衔;
万历二十三年(1596)
38岁;加龙虎将军(正二品);
万历四十三年(1615)
57岁;创立八旗制度;
万历四十四年(1616)
58岁;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称汗,建元天命;
万历四十六年(1618)
后金天命四年
①宣布“七大恨”,反明;
②萨尔浒之战,大败明军;
天启元年(1621)
后金天命六年
迁都辽阳;
天启五年(1625)
后金天命十年
迁都沈阳;
天启六年(1626)
后金天命十一年
①明朝袁崇焕:宁远大捷;
②68岁;身患毒疽(jū),病逝。
清太祖治世
政治
厚待功臣;
文化
命人创制满文;
军事
戎马生涯长达44年,用兵如神;
创立八旗制度;
缺点
强制汉族剃发易服。
一、生世
赫图阿拉: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红点标记处)
1.建州出生。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明世宗朱厚熜),努尔哈赤生于建州左卫赫图阿拉(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出身:建州女真苏克苏护河(浑河支流;汉译:鱼鹰)部;
2.家庭关系。
①母亲。传说,喜塔腊·额穆齐(努尔哈赤母亲)怀孕13月,生长子努尔哈赤,
②父亲。建州左卫首领塔克世;
明朝初年建州女真首领:猛哥帖木儿(坚硬的铁)
③祖先。一般认为,其六世祖是猛哥帖木儿(女真人,并非蒙古人;应明成祖朱棣招抚,官至建州左卫都督);
3.早年不幸。
人参
①幼年丧母。隆庆三年(1569年)(明穆宗朱载坖),努尔哈赤10岁,母亲喜塔腊氏去世;
②后妈刻薄。继母哈达纳喇·恳哲对其十分刻薄;
③青年分家。努尔哈赤19岁,与父分家,生活贫困,和弟弟舒尔哈齐采松子、挖人参到抚顺马市售卖。
二、图伦城之战:遗甲起兵
明朝名将:李成梁(辽宁铁岭人,享年90岁)
1.明朝与建州女真:关系紧张。王杲(g?o;建州右卫都指挥使;觉昌安孙女的公公;同时,也是努尔哈赤的姥爷)因其父被明朝害死,屡犯辽东;
①万历二年(1574年),李成梁(辽东总兵)击败王杲,械送京师、凌迟处死,觉昌安为明军充当向导,在此役中立功,可能因此提拔为都督佥事;
②阿台(王杲之子)盘踞古勒寨,继续对抗明朝;
2.祖、父惨死。万历十一年(1583年),李成梁(辽东总兵)在尼堪外兰(图伦城主)的向导下,征讨阿台;
①当时,祖父觉昌安为救阿台妻(觉昌安的孙女;努尔哈赤的堂姐),和塔克世在古勒寨中(或充当内应)劝降阿台;
②结果,祖父觉昌安被烧死、父亲塔克世被明军误杀。
3.尼堪外兰。
①努尔哈赤(25岁)因此归咎于尼堪外兰(图伦城主)的构陷,请求明廷交出尼堪外兰;
②明廷承认误杀,以30道敕书(意味着与明朝交易的特权)、30匹马作为补偿,但因计划扶植尼堪外兰为建州女真首领,所以拒绝交出;
4.遗甲起兵。
十三副遗甲起兵
①交恶尼堪外兰。得到明朝支持的尼堪外兰逼迫努尔哈赤归附,努尔哈赤(25岁)说:“尔乃吾父部下之人,反令我顺尔,世岂有百岁不死之人?”
②结盟、背刺。努尔哈赤(25岁)准备利用父亲遗留下的30副铠甲(或13副;或原有13副,盟友资助17副)、约100人攻打图伦城,联络诺密纳(萨尔浒部;两面派),噶哈善·哈斯虎(嘉木湖寨主),常书、扬书(沾河寨主)结成联盟,但诺密纳战前背盟;
③努尔哈赤首战:图伦城之战。万历十一年(1583年)五月,努尔哈赤(25岁)按原计划攻打图伦城,尼堪外兰不敌,逃至嘉班城;
④诺密纳泄密。八月,努尔哈赤攻打嘉班城,尼堪外兰接到诺密纳(先前背盟的萨尔浒部)告密,辗转投奔明军,努尔哈赤退兵;
⑤计杀诺密纳。
A.不久,诺密纳(萨尔浒部;两面派)兄弟约努尔哈赤会攻巴尔达城;
B.努尔哈赤佯许盟约,请诺密纳先攻,诺密纳不从;
C.努尔哈赤便让诺密纳交出盔甲兵器,自己先攻;
D.诺密纳中计,努尔哈赤并未攻城,反手将曾经背叛自己的诺密纳兄弟杀死;
⑥海西女真哈达部:趁火打劫。努尔哈赤攻打图伦城时,李岱(努尔哈赤的伯父辈儿亲戚;兆佳城城主)引海西女真哈达部来攻瑚济寨,努尔哈赤派12人将其击败。
三、统一建州女真
1.生擒背刺同族:李岱。万历十二年(1584年)正月,努尔哈赤(26岁)为报复李岱(前年曾充当哈达兵向导),进攻其所统领的兆佳城,生擒李岱(努尔哈赤为笼络人心,最终将其释放);
2.诛杀继母舅:萨木占。同时,受爱新觉罗·龙敦(努尔哈赤四族叔;阻碍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挑拨,萨木占(努尔哈赤继母之弟)伏杀噶哈善·哈斯虎(努尔哈赤的得力盟友兼妹夫;嘉木湖寨主);六月,努尔哈赤攻取马儿墩寨,杀萨木占;
3.攻陷瓮郭落城:幸而未死。
①不怀好意的董鄂部。六祖(努尔哈赤曾祖福满的6个儿子,各立城寨、对抗外侵,也称为“六贝勒”)时,董鄂部曾联合哈达部攻建州女真;董鄂部听说努尔哈赤与哈达部交恶,也准备趁火打劫,因内乱而未果;
②大雪救了董鄂部。九月,努尔哈赤(26岁)抓住董鄂部内乱之机,进攻齐吉答城,因遇罕见的大雪,未能破城;
③转攻瓮郭落部。回师途中,孙扎秦光滚(王甲部/完颜部)请努尔哈赤帮助进攻其仇敌瓮郭落部;
④危急!努尔哈赤(26岁)攻城时头部中箭,因头盔而只射入一指,负伤作战,又被射穿锁子甲护项,脖颈血流如注,屡次昏倒,暂时放弃作战;
⑤伤好后,努尔哈赤继续攻城,最终取胜;赦免并收编了射中他头部和脖颈的鄂尔果尼、罗科二人。
4.太兰冈之战:智勇双全。
①万历十三年(1585年)二月,努尔哈赤(27岁)攻打界凡城,无所斩获;
②回师至太兰冈(界凡南部)时,界凡、萨尔浒、东佳、巴尔达4城之主率兵追赶;
③努尔哈赤亲自迎敌,刀劈讷申(nè;马儿墩寨的败军之将)、箭射巴穆尼(马儿墩寨的败军之将),又用疑兵之计退追兵;
④四月,努尔哈赤征讨哲陈部,途遇界凡等5城联军八百(10倍于努尔哈赤兵力);努尔哈赤等4人射杀敌军20余人,敌军溃逃,努尔哈赤追击获胜。
5.鄂勒珲城之战:斩杀尼堪外兰。
①万历十四年(1586年)七月,努尔哈赤(28岁)进攻哲陈部托漠河城,因暴雷震死2人,罢攻;转而进攻鄂勒珲(hún)城;
②此前,尼堪外兰(图伦城主;受明朝支持)因败于努尔哈赤,逃到鄂勒珲城;
③努尔哈赤攻城时,中箭伤30处,最终克城;
④尼堪外兰闻讯,逃至明朝,努尔哈赤向明朝索要尼堪外兰;
⑤最终,明朝见尼堪外兰已失去利用价值,决定不再为其提供保护,努尔哈赤派40人到明边,斩杀尼堪外兰。
6.建造根据地:旧老城。万历十五年(1587年),努尔哈赤(29岁)建筑“费阿拉城”(旧老城),初步确立法制秩序。
7.兼并哲陈部。
①万历十五年(1587年),英革(建州女真人,或为董鄂部人)为报杀父之仇,杀其伯父色失,请努尔哈赤(29岁)攻打哲陈部寨主阿尔泰(窝藏英革的仇家),努尔哈赤发兵破寨,杀阿尔泰;
“清初开国五大臣”之一:钮钴禄·额亦都
②额亦都攻克巴尔达。
A.八月,努尔哈赤派额亦都(清朝开国五大臣之一;钮钴禄氏;镶黄旗)攻打哲陈部巴尔达城;
B.因浑河涨潮,无法淌过,额亦都以绳连接士兵、鱼贯而渡;
C.渡河后,趁夜奇袭巴尔达,额亦都身中创伤50处,最终克城;
③随后,努尔哈赤攻打洞城,城主扎海投降;
④至此,努尔哈赤完全兼并哲陈部,兵力扩大至5000余骑。
8.三部落归附:苏完部、董鄂部、雅尔古部。
①万历十六年(1588年)四月,苏完部长索尔果、董鄂部长何和礼、雅尔古部长扈尔汉率部归附努尔哈赤(30岁);
②努尔哈赤以费英东(索尔果之子)为一等大臣,何和礼为长女女婿,扈尔汉为养子、赐姓觉罗,此三人将来都成为重要将领。
9.平定完颜部。万历十六年(1588年)九月,努尔哈赤(30岁)平定王甲/完颜部。
10.邀功:明廷都督佥事。
①万历十六年(1588年)五月,克五十(女真人)杀死明朝刘斧(柴河堡守备),逃至努尔哈赤处;
②经明朝宣谕,十月,努尔哈赤(30岁)将其杀死,并历数曾送还13名汉人的功劳,以“建州管束五百朝贡夷人都指挥”身份请求明朝赏赐升职;
③万历十七年(1589年)九月,努尔哈赤(31岁)正式获得明神宗(欺师灭祖的贪财皇帝:万历帝朱翊钧;明朝在位时间最长)授衔:都督佥(qiān)事。
11.基本统一建州女真。
女真人
①万历十九年(1591年),努尔哈赤(33岁)兼并鸭绿江部(建州女真长白山三部之一);
②至此(起兵第9年),努尔哈赤统辖的区域:西起抚顺,东至鸭绿江,北接开原,南连清河,拥兵1万,建州女真基本统一。
四、三女真之一:海西女真
女真三大部
1.三大女真。除建州女真之外还有:海西女真(建州以北;占据开原边外的平原沃野,实力雄厚)、东海女真(野人女真;建州以东;居于偏远的黑龙江流域和海滨地带,几无威胁);
2.海西女真之哈达部。海西四部(哈达、叶赫、乌拉、辉发,又称“扈伦四部”)中的哈达部(明朝称“南关”)长期得到明朝扶植,在女真诸部中地位最高(努尔哈赤的继母就是哈达部首领王台的养女);
3.叶赫部VS哈达部。万历十年(1582年),海西女真哈达部首领王台去世,哈达内乱,叶赫部(明朝称“北关”)趁机向哈达复仇;
4.联姻海西女真两大部落。
①联姻哈达部。万历十六年(1588年)四月,明朝出兵叶赫后,为保障哈达部安全,安排努尔哈赤(30岁)迎娶哈达部哈达纳喇·阿敏哲哲(哈达酋长岱善之妹、万的孙女);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②联姻叶赫部。九月,迎娶叶赫那拉·孟古哲哲(海西女真叶赫部;孝慈高皇后;清代第一位追尊的皇后),4年后(万历二十年),孟古哲哲生皇太极(努尔哈赤第8子)。
五、古勒山之战:努尔哈赤KO海西女真九部联军
1.努尔哈赤击败海西四部。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六月,海西四部联合劫掠建州户布恰寨,被努尔哈赤(35岁)击败;
2.九部联军。九月,海西四部纠合科尔沁(蒙古)、锡伯(蒙古)、卦尔察(蒙古)与朱舍里(建州女真长白三部剩余的两部之一)、讷殷(建州女真长白三部剩余的两部之一),组成3万余人的九部联军,大举进攻努尔哈赤;
3.古勒山伏击战。努尔哈赤(35岁)根据敌军路线,设伏于地势险要的古勒山区,一举击败九部联军,获得人畜甲胄不可胜计,威震诸部;另外,努尔哈赤收取朱舍里、讷殷,完成建州女真的最终统一(用时10年)。
六、征讨关外女真
1.结盟。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努尔哈赤(39岁)同海西女真四部(哈达、叶赫、乌拉、辉发)歃血为盟;
2.远征东海女真。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正月,努尔哈赤(40岁)派巴雅喇(努尔哈赤弟弟)和褚英(努尔哈赤长子)远征东海女真(野人女真),俘人畜万余;
3.兼并哈达部。
①叶赫(海西四部之一)部背盟,欲兼并哈达(海西四部之一);
②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五月,孟格布禄(哈达酋长,王台之子)向努尔哈赤(41岁)求援,并遣三子为质;
③努尔哈赤派费英东(开国五大臣之一;努尔哈赤的女婿;瓜尔佳氏;镶黄旗)、噶盖(gá;伊尔根觉罗氏;镶黄旗;参与创制满文;次年与孟格布禄一同被处死)统兵2000入驻哈达部戍守;
④孟格布禄(哈达酋长)中叶赫部的离间计,欲袭背叛努尔哈赤;
⑤九月,努尔哈赤闻知大怒,率兵攻灭了哈达;
⑥因哈达受明朝扶植(自王台以来),在明朝干预下,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月,努尔哈赤(43岁)不得已复立吴尔古代(孟格布禄之子;归降努尔哈赤后成为其女婿)为哈达主;
⑦同年,哈达饥荒,努尔哈赤趁机将哈达部兼并。
4.三足鼎立。此时,努尔哈赤势力壮大(约6000兵力),在女真诸部中与海西女真的叶赫、乌拉鼎足而立;
5.创立牛录制。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初,努尔哈赤(43岁)创牛录制(八旗制度前身;每300人立1“牛录额真”管属),强化军事社会组织;
6.移居赫图阿拉。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正月,努尔哈赤(45岁)迁居赫图阿拉(费阿拉五里外)。
7.进占辽东。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努尔哈赤(46岁)利用李成梁(明辽东总兵;79岁)放弃宽奠六堡(辽宁丹东宽甸县及周边;“地孤悬难守”)之机,兼并其地,收纳辽东汉人(包括后来叛清投明的刘兴祚);
8.瓦尔喀部(野人女真)归顺。
①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策穆特黑(东海女真瓦尔喀部斐优城主)不堪海西女真乌拉部欺压,欲归顺努尔哈赤;
②努尔哈赤(49岁)派褚英(努尔哈赤长子)、代善(努尔哈赤次子)前去接受,途中,在乌碣(jié)岩(朝鲜境内)遭遇并击溃乌拉兵。
9.兼并辉发部。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九月,因海西女真辉发部背叛建州、归附叶赫部,努尔哈赤(49岁)亲征辉发,将其兼并。
背信弃义的女婿:乌拉那拉·布占泰(海西女真乌拉部)
10.乌拉部求和。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三月,努尔哈赤(50岁)派阿敏(努尔哈赤侄子、养子;四大贝勒之一;被皇太极幽禁)击败乌拉;九月,乌拉部首领乌拉那拉·布占泰亲自到建州求和,成了努尔哈赤的女婿;
11.远征东海女真。万历三十八、三十九年(1610、1611年),努尔哈赤(52岁至53岁)用兵东海女真(野人女真),俘获上万人畜,势力直抵海滨(日本海西岸等地);
12.亲征女婿:乌拉那拉·布占泰。
①万历四十年(1612年)九月,努尔哈赤(54岁)以布占泰背盟与虐妻等为由,亲征乌拉,布占泰再次求和,努尔哈赤班师;
②布占泰继续虐妻并求援叶赫,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正月,努尔哈赤(55岁)再征乌拉,布占泰流亡叶赫(最终在叶赫郁郁而终);
③努尔哈赤三次向叶赫索取布占泰,叶赫不从;
④九月,努尔哈赤征讨叶赫,因明朝应援叶赫而撤退;
13.继续远征东海女真。此后,努尔哈赤连年远征东海女真,掠夺人口;
八旗
14.创立八旗制。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57岁)正式创立八旗制度:在原有黄、白、红、蓝4色旗基础上,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每300人设1牛录额真,5牛录设1甲喇额真,5甲喇设1固山额真。
七、建立后金、与明决裂
1.称汗建国。
①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初一,努尔哈赤(58岁)即位为“英明汗”(全称:承奉天命养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对外称为金国;
②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并未对外宣扬,明朝和朝鲜对此一无所知;
2.与明决裂。天命三年(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四月,努尔哈赤(60岁)以“七大恨”告天,激发内部矛盾,正式同明朝决裂,相继攻克抚顺等多地;
3.萨尔浒之战:明军精锐尽失
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
①天命四年(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明朝终于凑齐10万大军(号称47万);
②努尔哈赤(61岁)拥兵仅6万,采取“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方针,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③结果:4.5万余名明军被歼灭,无数军民被杀。
4.攻灭叶赫、统一女真。
①近30年来,叶赫部是女真诸部中努尔哈赤最大的敌手,长期交恶,因明朝庇护,努尔哈赤在吞并乌拉后,并未能进一步消灭叶赫;
②当时,萨尔浒之战后,明军已无力保护叶赫,八月,努尔哈赤(61岁)攻灭叶赫;至此,努尔哈赤基本完成了女真族的统一。
八、攻占辽东
1.兴建界凡城。天命四年(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六月,界凡城(赫图阿拉西面铁背山,便于对明作战)建成,努尔哈赤攻破开原后,就居于此,并由此出发,克铁岭、灭叶赫;
2.迁居萨尔浒。
①天命五年(1620年,明泰昌元年)十月,努尔哈赤(62岁)从界凡城迁居萨尔浒城;
②与蒙古内喀尔喀五部结盟;
③派人到东海女真瓦尔喀部罕奇地方(俄罗斯东南境内;临日本海)煮盐,以积蓄实力;
3.浑河之战:攻克沈阳、辽阳。
①天命六年(1621年,明天启元年)三月,努尔哈赤(63岁)举全力攻破沈阳;
②同时,明朝川、浙援兵万余来救沈阳,鏖战于城南之浑河,明朝全军覆没;
③努尔哈赤继续攻克辽阳(辽东行政中心),明辽东巡抚袁应泰自缢,辽河以东大小70余城全部剃发降金;
4.迁都辽阳。
①努尔哈赤力排众议,决定迁都辽阳;
②因辽阳城过大且残破,努尔哈赤决定在城东修筑小而易守的新城,迁都于此,即东京城。
5.明朝经抚不合。辽沈陷落,明廷再次起用熊廷弼经略辽东;熊廷弼依然主守,与主攻的辽东巡抚王化贞产生矛盾;
6.西平堡之战:大破明军。
①天命七年(1622年,明天启二年)正月,努尔哈赤(64岁)抢先渡过辽河,大破明军,占领辽西重镇广宁;
②义州、锦州、大凌河等辽西40余城随之失守,熊廷弼、王化贞率数十万军民退守山海关;
③努尔哈赤取广宁后,毁城后东归(需要消化刚吞并的辽东地区和处理与蒙古部落的联盟联姻,故而无暇西进);
7.迁都沈阳。
①努尔哈赤判断,沈阳的战略地位比辽阳更重要。
②天命十年(1625年,明天启五年)三月,努尔哈赤(67岁)迁都沈阳。
九、病逝叆鸡堡(ài jī pù)
明末大臣、民族英雄、袁崇焕的老师:孙承宗
1.孙承宗的关宁锦防线。努尔哈赤弃辽西东归后,明熹宗(朱由校)以孙承宗督师关外,收取辽西走廊,筑宁远、锦州等城,建立关宁锦防线。
2.柳河之役。天命十年(1625年,明天启五年)九月,孙承宗部将鲁之甲、李承先等渡辽河,攻耀州,被后金击退,孙承宗引咎辞职,新任经略高第再次将防线收缩回山海关。
3.袁崇焕的红夷大炮。
明末名将:袁崇焕
①天命十一年(1626年,明天启六年)正月,努尔哈赤(68岁)率数万大军西征,直抵宁远城下;
②宁前道袁崇焕以红夷大炮守城,后金攻城三日未克;
③努尔哈赤转而派军渡过结冰的渤海,袭取觉华岛,焚毁粮草船只,屠杀全岛军民,随后努尔哈赤“大怀忿恨而回”。
4.最后一战。天命十一年(1626年,明天启六年)四月,蒙古内喀尔喀败盟,努尔哈赤亲率八路大军出征,将其击破。
5.病逝叆鸡堡(ài jī pù)。
叆鸡堡: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大青中朝友谊街道/大挨金堡村。
①努尔哈赤患病(明朝得到的情报是“患疽jū”),七月,前往清河温泉(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的温泉寺)疗养;
②八月,病势转危,决定返回沈阳;
③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68岁)病死于叆鸡堡(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大青中朝友谊街道大挨金堡村);
④努尔哈赤在囚死长子褚英后,曾立次子代善为太子,天命五年(1620年,明泰昌元年)将其废黜,此后再未立储;
⑤最终,努尔哈赤第8子皇太极被众贝勒推举为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