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剧本改编是网络小说转化为电视剧的关键,白一骢认为,写网络小说是创造的过程,而剧本改编是加工生产的过程。网络小说可以天马行空,编剧在构架故事情节时还要考虑能否用镜头语言表现。。



  在慈文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慈文传媒)董事长、总裁马中骏看来,“网络小说是和书粉之间持续互动产生的新型文学样式,是群体性自娱自乐的过程。”正是由于网络小说和读者间的高互动性,使得网络作品更贴近网友口味,与读者关系更直接。


  在改编电视剧的过程中,“《花千骨》与‘粉丝’的互动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制片人唐丽君又强调,准确地讲不应该叫“粉丝”,而是用户。



  用户思维做剧


  《花千骨》(又名《仙侠奇缘之花千骨》)由Fresh果果首先连载发表于晋江文学网站,属于古装仙侠玄幻类网络小说,讲述了命格诡异、坚忍善良的少女花千骨与守护天下苍生的上仙白子画的爱情故事。


  小说全文65万余字,故事背景磅礴、爱情虐心,受到网友热捧,赚得不少女性书迷的眼泪。


  经过6年沉淀,《花千骨》小说积累了大批粉丝,先后出版发行3次,在晋江文学网站非V章节总点击数近900万(免费章节,点击数以单个读者账号计算,不重复计数),读者年龄层次覆盖13-45岁。


  《花千骨》在题材、故事、人物塑造上都有创新,凄美的爱情故事打动了唐丽君。2012年11月,在唐丽君推荐下,慈文传媒重金购得小说改编电视剧版权。让马中骏觉得这笔买卖值得的原因在于《花千骨》中颠覆世俗观念、至真至善至纯的爱情故事;充满想象力的剧情和宏大背景;精美的语言。


  剧本改编是网络小说转化为电视剧的关键。为更好地将书迷转化为剧迷,《花千骨》电视剧的做法是邀请原参与剧本改编,尽可能保留原汁原味的剧情延承小说精髓,并最大程度地与受众互动,《花千骨》的粉丝用户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电视剧的直接制。


  《花千骨》项目确定后,即成立了年轻编剧为主的、六七人的剧本优化团队,2013年3月启动剧本改编。10月,导演加入制作团队参与早期剧本改编。


  将原引入剧本改编并非易事。唐丽君表示,小说写作与剧本改编不同,前者是单兵作战,后者是团体协作,因此也对原的相容性提出了要求。


  慈文传媒旗下视鹂影视制作公司CEO、资深编剧、制片人白一骢认为,并非所有网络小说都适合直接参与改编剧本,“写网络小说是创造的过程,而剧本改编是加工生产的过程。网络小说可以天马行空,编剧在构架故事情节时还要考虑能否用镜头语言表现。”


  《花千骨》剧本被反复修改,基本保持原作内容,在剧情上进行丰富,对人物进行精简。小说主人公白子画内敛隐忍,用很多语言来描述他的性格和感情纠结。改编成电视剧时需将人物性格外化,用更多故事情节刻画使其丰满。其次,小说人物角色过多,而电视剧前25集所有人物关系必须铺开,为保证剧情紧凑、冲击力强,改编时对人物进行了合并。此外,由于网络小说属于连载,写作间隔期长,改编时要将前后故事的逻辑性加强。


  马中骏说,网络作家不断与网友互动,调整剧情以贴近读者需求,使情节更吸引人。电视剧《花千骨》从宣布拍摄、剧本改编、选角色、电视剧拍摄,到主题曲制作,也始终贯穿制作团队与网友的密切互动。


  “电视剧制作今非昔比,观众不再是普通电视观众而是用户,应该成为创之一。制作电视剧时应考虑观众的用户身份,加大互动,聆听观众意见。”唐丽君表示。


  《花千骨》通过官方微博、贴吧、社交网络等渠道征集网友意见反馈,根据观众需求和倾向调整剧情。剧中,异朽阁阁主、暖男东方彧卿处心积虑复白子画,却逐渐被花千骨感化,并爱上了花千骨。网友对此人物命运的关注度较高,在网友建议下这部分剧情得到充分发掘。


  2014年,《花千骨》剧组公开征集电视剧主题曲及配乐,收到了网友20多首主题歌MV。制作方将从网友创作的歌曲中挑选1-2首歌词,由专业歌手来演绎。“网友像爱护自己的作品一样爱护《花千骨》”,唐丽君介绍,网友自发改编《花千骨》片花制作了十几种不同版本在网上播放,还为剧中人物创作了各种漫画造型。



  延展IP产业链


  制作上,《花千骨》力求打造精品大剧。制作团队400余人,导演团队由擅长仙侠奇幻题材的高林豹、林玉芬、梁胜权,三位导演曾执导过《仙剑奇侠传》《步步惊心》《风中奇缘》《轩辕剑》《古剑奇谭》等电视剧。女导演林玉芬精于描写感情戏,《花千骨》中大量虐心戏出自她手。高林豹拍电影出身,因此《花千骨》中有大量电影构图。剧中服装造型由《满城尽带黄金甲》服装设计师奚仲文操刀,精致考究。


  在后期制作还未完成的情况下,《花千骨》单集投资已过200万元。为还原小说中仙山长留的“仙气”,实现如梦如幻的意境,《花千骨》没有棚内搭景,而是选址广西实景拍摄。实景拍摄带来的地势、天气、环境等变量因素给拍摄增加了不少困难,山区地理环境复杂,拍摄场景分散,影响拍摄效率。一场瀑布旁的戏,场工需背着设备上下山几十次,潮湿的气候也给演员不小考验。


  该剧筹备了一年多,于2014年5月开拍,9月杀青。首轮将在湖南卫视钻石剧场播出,爱奇艺网络独播,二轮发行正在进行中。此外,《花千骨》计划播出后推进海外发行。


  围绕网络小说IP,慈文试图打造一系列衍生产品。唐丽君说,影视剧产业单纯依靠发行收入的模式逐渐过时,衍生品全产业链开发是必由之路。“《花千骨》会做充分尝试。”


  目前,慈文影视拥有《花千骨》完整IP,包括影视、手游开发权。未来将开发的衍生产品包括同名电影、番外篇网络剧、手游、舞台剧、电子商务等各终端商业产品。


  《花千骨》大电影正在剧本创作阶段,电视剧版播出后根据大数据统计观众反馈再正式启动。慈文与爱奇艺联合出品的网络衍生剧《花千骨番外篇》由白一骢领衔制作,电视剧中花千骨、魔界三兄弟、落十一、朔风等部分角色继续参演,但将“穿越”到现代,以十大神器为线索,延展出新的剧情。番外篇网络剧将在电视剧版播完后上线爱奇艺。


  “网络番外篇可以实现电视剧版中不能实现的剧情,人物刻画上施展的空间更大,和网友互动的方式更直接。”白一骢认为,网络平台可以对一个影视IP持续性开发,通过季播形式延长故事生命力。白一骢团队与腾讯联合出品的网络剧《暗黑者》正拍摄第二季,计划制作3-5季。


  爱奇艺版权制作管理中心总经理张语芯表示,强IP价值的内容更适合开发网络剧,已经连载两三年的网络小说具有庞大的粉丝群和广阔市场,拍成网络剧成功的概率更大。“孵化一个原创IP需要很长时间,除了网络自身发酵外,还需要其他途径帮助它发酵。”


  慈文和爱奇艺还将联手发掘《花千骨》的电商价值,剧中熏香、神器、灵虫“糖宝”玩偶等实体商品将放到电子商务平台出售。电商产品的运营由爱奇艺电商团队操作。


  对话马中骏:我们为什么热衷改编网络小说?



  慈文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马中骏


  手握30余部网络小说IP(版权),网络小说改编剧占慈文传媒开发项目的50%以上,每年约出品5-6部网络小说改编剧,其中包括与互联网公司联合出品的网络剧。


  慈文今年开发的项目包括《花千骨》《华胥引》《回到明朝当王爷》《左耳》等,前两部影视剧已经拍摄完成,今年有望播出,后两个项目正在筹划中。未来还将陆续开发《紫川》《亵渎》等一批最受欢迎的网络玄幻小说。


  谈到近两年一路升温的网络小说改编剧市场,慈文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马中骏认为,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潮流,作为一种改编的文学素材,影视公司必须正视它。对如何改编成电视剧,影视公司还需动脑筋、下功夫。


  慈文传媒早在5、6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网络小说IP产业链,并将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归为公司造剧的战略规划中。


  以下为慈文传媒总裁马中骏接受《综艺》专访:


  《综艺》:网络小说IP为何这两年这么火?


  马中骏:整个影视行业对文学作品改编经历几个过程:一是对文学名著、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比如四大名著,张爱玲、巴金的小说亦在改编之列;其次是武侠名著改编风潮,如今又迎来了一股网络小说改编潮。其中,2012年可视为一个结点,《甄嬛传》《步步惊心》两部热播剧具有标志性。


  早期网络小说并不被影视公司看好,一方面,单纯依靠贩卖点击量的盈利方式使得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口水文、长文较多。此外,网络小说不少作品题材边缘化,不适合影视作品改编。


  近两年,随着影视剧行业对网络小说的宽容度,以及市场对网络文学的需求,网络小说改编剧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相当一部分影视公司都热衷于改编网络小说,可以预见,这股改编风将成一种趋势。


  《综艺》:选择网络小说的标准是什么?


  马中骏:标准对每个公司都不同,一定根据公司定位和擅长题材,以及时机决定。其实购买IP时的关键点就是,在那个时刻你正好想做什么剧。


  也有一些硬性评价指标。一是传播力,具体包括点击量、排行榜、粉丝人数、百度搜索指数等硬性数据指标,以及大V赞誉度、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度等;二是内容,主要看题材、故事、人物、语言等有无独特的角度、鲜明的人物个性,独特的叙述方式,以及精美的文学语言,这与对传统文学作品的要求是一样的;三是制作公司本身对题材的擅长度。


  当然这几个标准同样重要,没有先后之分,也不是唯一的依据。有的小说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是拍摄难度太高,制作公司也会望而却步,或者政策上有禁区,也只好舍弃。


  《综艺》:慈文对哪个类别的网络小说比较偏爱?


  马中骏:慈文旗下的专业制作团队相对多一点,而且团队各有喜爱的风格和擅长的领域,在网络小说题材选择上比较多元,玄幻、动作、悬疑、涉案、都市、言情等都会涉及。就我个人而言,比较偏爱武侠、动作、玄幻等比较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当然,团队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所以会涉猎各种题材。


  《综艺》:慈文目前所持有的网络小说IP有哪些?今年会推出哪些改编剧项目?


  马中骏:作为正常储备,慈文旗下有一定数量的网络小说IP,这些版权都有时间年限,从5到10年不等。包括与互联网公司联合制作的网络剧,慈文每年约有5-6部网络小说改编剧,占公司开发项目的一半左右。公司剧本主要包括原创剧本和文学改编,其中网络小说改编的量会稍微多一点。


  今年重点的项目包括《花千骨》《华胥引》《回到明朝当王爷》《左耳》等,前两部影视剧2014年已经拍摄完成,今年有望播出,后两个项目正在筹划中。未来,还在研发《紫川》《亵渎》等一批最受欢迎的网络玄幻小说,这些小说热度大,但拍摄难度也较高。


  未来慈文对于一个强IP的孵化,一定是全产业链的开发,涉及到影视、游戏、互联网、电商等各领域。


  《综艺》:这股热潮会不会在大IP被抢空后陡然降温?


  马中骏:网络小说的流行和成熟已有十几年时间,尤其前期沉淀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但其中很多玄幻、科幻题材的小说在当时的影视制作条件下无法拍摄完成。即使以现在的影视科技水平改编部分网络小说都存在很大难度。相信随科技手段提升,这些优秀作品会相继问世荧屏。


  网络小说基于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颠覆了过去传统文学的模式,形成新的文学范式。与作家苦思冥想一部作品不同,网络小说由作家和粉丝、网民互动而来,是一种互动创作的结果。


  另一方面,网络文学降低了文学作家的门槛,使得年轻人的文学梦想比较容易实现。由此而诞生数以百万计的网络作家群体。从这两方面来看,网络文学拥有绝对数量的群众基础,也就是市场基础,以及更新迭代的生命力,使得网络小说资源不会枯竭。然而,要想出精品,出伟大的作品,则需要更多时间的沉淀。


  新版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可直接订阅本公号


本文标题:《花千骨》与用户全程互动 用户思维做剧 延展IP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