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余晖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1月28日消息,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山西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安顺被开除党籍。这是本月被处理的又一个金融系统落马官员。


  通提到,张安顺由金融秩序的维护者沦为破坏者。


  此外,他还被指“热衷迷信活动,一心烧香拜佛,祈求仕途顺利平安”“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他人发生并保持不正当性关系”。


本是金融秩序的“看门人”

  张安顺,男,汉族,1959年4月生,今年62岁,河南舞阳人,在职大学文化程度,1981年10月参加工作,198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公开资料显示,他在金融监管系统工作多年。


  1981年10月至2003年11月,张安顺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许昌分行、许昌市中心支行、济南分行郑州金融监管办事处工作。


  2003年11月,张安顺任河南银监局局长助理,两年后任副局长。2009年7月,张安顺转赴宁夏,任宁夏银监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副局级)。


  2011年5月,张安顺重回河南,担任银监局副局长,3年后(2014年5月)南下,履新厦门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


  1年多后(2015年10月),张安顺转任山西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在山西工作3年后,2018年11月,59岁的张安顺回到家乡河南,任河南银保监局巡视员,至2019年7月退休。


  退休1年后,这个在金融系统工作了快40年的“老面孔”被查。


奉行庸俗处世之道,当了“内鬼”

  此次张安顺被查的消息,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山西省监委联合发布的。


  在离开山西前,2018年9月,张安顺曾召开山西银监局监管工作会议。


  那次会议提到,山西银监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强化处罚问责”。


  这句话要跟通连起来看才有意思。


  据1月28日纪委通,张安顺利用监管职权和职务影响,在职务调整、银行监管、行政处罚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财物;擅自违规变更行政处罚,破坏监管秩序。


  他还被指收受监管对象巨额贿赂,纵容包庇金融机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由金融秩序的维护者沦为破坏者。


  长期插手被监管机构人事工作,为他人在职务调整、银行招考等方面谋取人事利益;奉行庸俗处世之道,热衷酒场饭局,结交“老乡”,“亲”“清”不分,甘于被“围猎”。


背后是山西金融反腐风暴

  观海解局注意到,在张安顺被查前,2020年6月18日,山西省委召开了“金融改革工作会议”。


  那场会议提到,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必须要有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打造一流创新生态,营造良好金融生态和法治社会生态。


  “要把风险防控与金融反腐结合起来,严肃查处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坚决把金融领域的蛀虫挖出来、清理出去,以保护广大群众利益和地方金融系统职工利益。”


  话音刚落,山西省内金融反腐风暴揭盖。


2020年7月18日,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书记、理事长崔联会,原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主任邢亮喜,原党委专职副书记、副理事长王忠泽,三人同日被查。2020年7月19日,山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省政府金融办)原党组书记、局长(主任)竟晖被查。2020年7月20日,原中国银监会山西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安顺被查。2020年8月5日,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原副书记王再升被查。2021年1月12日,中国银保监会山西监管局二级巡视员杨庆和被查。

  就在最近,山西省晋城市政府官网发布消息透露,晋城银行董事长贾沁林涉嫌违法违规被留置并撤销政协委员资格。


2021年首月,处理了哪些金融“蛀虫”?

  金融反腐也不仅仅是山西一地的事情。


  1月22日,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在北京举行,根据会议内容,金融反腐仍是今年关注重点。


  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提到,加大金融领域反腐力度,对存在腐败问题的,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在四次全会上,习近平强调,坚决查处各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


  而在今年的会议上,他强调,要持续压实金融管理部门、监管机构和地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做好金融反腐和处置金融风险统筹衔接,强化金融领域监管和内部治理。


  观海解局注意到,2021年的第一个月,在中央一级金融单位落马官员中,至少已经有五个金融“蛀虫”被处理了,他们分别是:


国家开发银行湖北分行原副行长杨德高被开除党籍;原内蒙古银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志涛被开除党籍;原内蒙古银监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宋建基被开除党籍;原内蒙古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薛纪宁被开除党籍;原山西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安顺被开除党籍。

  其中,杨德高被指“违规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违规从事营利活动,违规通过民间借贷获取大额回”“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


  薛纪宁被指“落实党中央金融工作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放弃监守职责,纵容包商银行野蛮扩张和违法经营,助推包商银行严重信用风险,造成恶劣影响,违背中央设立村镇银行政策初衷,违规审批,致使当地村镇银行发展偏离政策定位,出现严重风险”。


  他被指严重毒化原内蒙古银监局政治生态,贪腐渎职触目惊心。


  资料 | 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等


  校对 | 罗晶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标题:为仕途拜佛的“看门人”竟是内鬼!金融反腐发力,连续处理多个“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