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火遍中央苏区的情歌
原创 前线客户端 东方红啦 收录于话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3个
1933年中央苏区大规模扩大红军编创了一大批宣传“扩红”的歌曲其中一首人们十分熟悉的《送郎当红军》
江西宁都,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广场上的大型浮雕(视觉中国)这首歌根据瑞金民歌《十月怀胎调》的音调填词共10段歌词又称作《十送郎当红军歌》充分表达了妻子送丈夫参加红军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滑动查看内容)送郎当红军,革命要认清豪绅哪地主呀,剥削我穷人哎呀我的格郎,我的格郎送郎当红军,坚决打敌人消灭哪反动派,大家有田分哎呀我的格郎,我的格郎送郎当红军,切莫想家庭家中哪事务呀,妹妹会操心哎呀我的格郎,我的格郎送郎当红军,纪律最严明放哨哪出发呀,亲郎要小心哎呀我的格郎,我的格郎送郎当红军,红军最文明公买哪公卖呀,大家来欢迎哎呀我的格郎,我的格郎送郎当红军,阶级要认清豪绅哪地主呀,都是反革命哎呀我的格郎,我的格郎送郎当红军,冲锋杀敌人帝国哪主义呀,赶它莫留情哎呀我的格郎,我的格郎送郎当红军,努力去革命勇敢哪作战呀,为的是穷人哎呀我的格郎,我的格郎送郎当红军,道理要认清反动哪宣传呀,亲郎切莫听哎呀我的格郎,我的格郎送郎当红军,亲郎慢慢行革命哪成功呀,亲郎回家庭哎呀我的格郎,我的格郎《送郎当红军》不仅用了《十月怀胎调》的音调而且还承续了原曲的歌词结构和文学风格如句式结构、衬词尤其是沿用了固定拖腔“哎呀我的格郎,我的格郎”因此《送郎当红军》仍保持着《十月怀胎调》的情歌色彩
送别(油画)靳尚谊作(解放军)为何选择这首情歌填词呢因为情歌更为民众所喜闻乐见也正因其情歌特点这首歌很快传遍了整个中央苏区进而传到更广大地区在红军各战斗序列及其根据地扩大红军的政治宣传和社会动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旧址(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首歌曲率先以《十送郎当红军歌》之名收录在解放军选集编辑部编印的《中国工农红军歌曲选》但其更广泛的传播还得益于1961年空政文工团推出的《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以及196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舞台艺术片《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
1949年3月24日至4月3日,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视觉中国)在《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中《送郎当红军》就被“新编”了不仅改变了原曲“坐唱”的小调风格采用了女声独唱、女声小合唱与男声小合唱的表演形式还用表演唱形式强调了“送郎”(或“劝郎”)的效果即男声小合唱的回应而且在速度上进行了ABA的三段式处理此外,歌词也得到提升:减少了爱情成分如每段结束处的固定拖腔“哎呀我的格郎,我的格郎”改成了“哎呀我的格郎当红军”或“胜利属我们,属我们”参考文献:[1]本书编写组编. 中国共产党简史[M]. 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2021.02.[2]解放军歌曲选集编辑部编. 中国工农红军歌曲选[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6.07.[3]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集体创作.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M]. 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962.10.[4]华纯执导,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集体创作.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EB/OL].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63.[5]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编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十年[M]. 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12.[6]《中国人民解放军通鉴》编辑委员会编. 中国人民解放军 通鉴[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07.统稿:李诗原(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中国红色音乐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原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版式:刘卫东责任编辑:小林图片: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解放军、视觉中国★中央苏区“扩红”运动★1933年2月8日,正值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处于最紧张之时,中共中央局提出了在全国苏区“创造一百万铁的红军,来同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队作战”的任务。从此,中央苏区不断掀起扩大红军高潮,形成波澜壮阔的扩红运动。(解放军)原《一首火遍中央苏区的情歌》
本文标题:一首火遍中央苏区的情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