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风暴,吹开了不少“伪善”外衣,“公知”二字被再次定义。


  什么是公知?


  从字面意思来看,所谓“公知”,就是公共知识分子,泛指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他们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


  但随着网络媒体的日益发达,他们为赚取流量,博人眼球,哗众取宠,在平台上随意煽动民意控制舆论导向。“公知”这个身份标签所带的光环彻底褪去,甚至成了一个贬义词。


  如今这些“公知”,他们常常把自己比作鲁迅,认为敢说就是批判,讽刺就是公知。他们那看似渊博的知识背后,不过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一次又一次渗透。他们说到死都比不上鲁迅先生的一个脚趾头,因为他们和鲁迅之间隔着整个“中国”。


  4年前,一名叫杨舒平的中国女留学生在美国一所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火了”


  她高声呐喊:“美国的空气都是甜的”。


  这段演讲完整的话是这样说的:“五年前,当我呼吸到美国的第一口空气后,我摘下了口罩。这里的空气是如此的清新甜美,显得格外的奢侈……。”


  至今看到这句话都不禁令人作呕,典型一副崇洋媚外的矫揉造作姿态。


  要说你出生在重度污染城市,家旁边就是座化工厂也就算了。念你年少无知没见过世面。


  但是杨舒平是云南昆明人,云南是啥地方?温度宜人,空气质量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而且昆明被人们称之为春城。


  但是这姑娘却大言不惭地丑化自己的家乡。


  她说“在中国的都市里长大,每次出门前我都必须要戴口罩,不然的话,我就可能会生病。”


  她甚至还说“之前死记硬背的自由、平等,都是为了得高分,在美国,则完全地感受了言论自由。”


  杨舒平这些话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后来被传到中国,引起了民众极大不满。有网友骂她“数典忘祖”,还有网友说:“你永远不要回国”。


  面对舆论的不满,杨舒平意识到问题严重,她赶忙出来道歉。


  然而,她又怕因为国人对自己的不满会影响她不能留在美国,于是,杨舒平对美国人公开称:我快要获得美国绿卡了,我现在已经是美国人,因此中国网友对我嫉妒!


  真真儿是为了留在漂亮国不择手段啊,甚至不惜诋毁生她养她的祖国,美国空气甜,我看只要让她留在美国,美国P都是香的。


  然而搞笑的是,杨舒平在马里兰大学读完硕士后,并没有留在美国。


  据说她也曾向一些美国企业投递过自己的简历,但没有一家公司愿意要他。


  因为当时这个视频传播的范围非常广,很多美国企业看到她之前发布的视频,非但没对她刻意“表扬”美国而高看他一眼,反而对她的做法极其厌恶。


  是的,美国人可不傻,杨舒平的这样的人,连生她养她的国家都不惜诋毁,怎么会热爱所在的企业呢?因此纷纷拒绝了杨舒平的应聘。


  不仅没得到绿卡,还没找到工作,这是杨舒平在发表那次“慷慨激昂”演讲时万万没想到的。


  美国消费水平高,又没有工作,杨舒平最后只能灰溜溜离开美国,但是她之前那样诋毁中国,虽是家乡但又不敢回,于是她只能辗转去了另一个国家:韩国。


  韩国呢作为一个旁观者,但对这个不爱祖国的杨舒平也很反感。杨舒平本想着套着层黄皮肤能在韩国混下去,千方百计找工作,是费了好大的力气,最后可算是找到一份,可这时,全球疫情爆发。


  韩国疫情严重,大量企业关门,刚找到工作的杨舒平又失业了。


  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杨舒平又在韩国举目无亲,找华人朋友借钱又没人愿意搭理她,最后没办法,杨舒平偷偷回到了中国云南,那个令她喘口气都会生病的地方。


  说到这呢,我想起一个网友的评论,他是这样说的:好在她没有在国外出卖自己的身体换钱,也还算是有底线。


  我想说的是,诋毁祖国比出卖身体出卖灵魂更可耻!抗战时期,妓女尚能舍身赴死,在这太平盛世的“公知”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国家而不顾,简直是衣冠禽兽。


  这杨舒平呢,是大言不惭美国空气比中国甜,而下面这个叫郑墨沫的就更有意思了,在她的认知里,外国不仅月亮圆,连男人都比中国的香。而他大肆宣扬的是这个国家—印度。


  2002年,一名叫郑墨沫的女孩考上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厦门大学。那时的她是大多数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厦大毕业后,她又前往法国攻读金融硕士。一路顺风顺水,妥妥的学霸,手握一把王炸!


  但是,2008年,她前往美国参加了一次学术交流活动,在那里,她遇到了一个印度男孩拉杰—辛格。


  辛格就读于印度理工学院的本科,这次也是来美国游学的。


  两个年轻人越聊越聊得来,迅速发展成了恋人关系。


  本来这只是一场再普通不过的跨国恋,无非也就是因为文化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再加上相隔千里,会遭到家里人的一些反对而已。


  但就在2011年,郑墨沫发布了一条微博:“珍爱生命、远离中国。”


  她甚至毫无根据地大肆批评中国经济,她说中国在20年内就成为了“廉价品出口大国”,以后“肯定会不可避免地经济衰退,GDP下跌4、5个百分点”。


  但实际呢?大家显而易见的嘛,中国经济走势突飞猛进,好似一头冲出围栏的公牛。


  之后她更是肆无忌惮地痛批中国的环境:即使是印度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孟买,空气质量也比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厦门好。


  实际上,她的言论压根就是无脑的夫唱妇随,她眼里那位优秀、纯洁、大方的印度男神辛格,实际上是一名狂热的反华分子。他曾公开支持“港独”,经常在网络上发表仇恨中国的言论。


  这事儿要放正常女孩身上,必定会痛批这位“咖喱”男,或者远离他,要是我可能还会暴揍他一顿。但这位郑女士倒好,非但不反对反而还站上队了,她的言语满是对印度的推崇,满是对自己要嫁给一名高种姓印度人了而骄傲。


  而事实,她如愿了。郑墨沫不顾家人反对和辛格私奔到了印度。


  然而,到了印度他才发现,自己千里送嫁,却做了“妾”。


  原来,拉杰家里有一个大老婆,但在和郑墨沫的交往过程中,拉杰从未提到过自己还有个大老婆。


  得知郑墨沫莫名做了“小三儿”,亲戚朋友都感觉她被骗了,劝她赶紧回国,但郑墨沫却觉得自己和辛格的爱能战胜一切。即便做“妾”她也愿意。


  要说人家愿意选择这么个种姓制度扎根,性别歧视严重的国家做妾呢,那是人家的选择,别人也不好说什么。但是,她却在微博大肆宣传印度和印度男人怎样怎样好,鼓励中国姑娘嫁到印度来!


  要知道印度有很多人信奉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中男人是可以娶好几个老婆的,中国女性嫁到印度有很大的概率是要当小老婆的。


  这一举动,郑墨沫的“学霸”光环,“高知”身份真令人怀疑。就这样,“三个二带俩王”微博B站皆被关停,生生将一手好牌给打臭了!


  当下,印度疫情暴雷,死得死逃的逃。目前,郑墨沫和她的老公辛格现育有一儿一女,也逃离了印度居住于美国加州。


  敢情做了这么久“印吹死挺”,却没有留在这个国家啊!


  可美国虽然比印度好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由于疫情,辛格也是日日焦虑,终于,他对郑墨沫大打出手了。这份曾让她背叛全世界的婚姻终归还是走向了分崩离析。


  而辛格的大老婆呢,以前也是看在自己老公喜欢她就算有万般不愿意也只能隐忍,而现在,辛格和郑墨沫感情破裂了,自己也用不着给她好脸色了。


  于是,郑墨沫在那个家待不下去了,面对“内忧外患”她想到了回国。


  她曾向大使馆申请回国,但是被中国拒绝了回国请求。


  中国只接受承认祖国身份、拥护祖国的中国人,是不会接受一个连姓氏都可以抛弃的“印吹”。毕竟,现在人家郑墨沫已经不叫郑墨沫了,她叫—辛格莫默。


  有“家”不能回。事到如今,她也只能说是咎由自取。


  那为什么就是这样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却如此崇洋媚外,甚至厌恶生养自己的祖国呢?


  其实啊,在被舆论淹没之前,她们也曾被视为家庭的骄傲,怀揣出人头地的梦想。但可能是一路上顺风顺水惯了,有点认知不清,他们认为自己是人中龙凤,比身边人都有着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于是,他们带着这种优越感来到那个承接自己远大梦想的异国他乡,但骨感的现实让他们觉得外国的月亮并不圆,自己的梦想太丰满。


  迫于现实但又碍于面子,一边死撑,一边不希望祖国崛起,变得强大,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们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因此,现在好多的“公知”冒出来拿中国的不足和外国的优势相对比,完全脱离实际,也丝毫没有逻辑。剖开他们种种言论的外皮,背后是他们想要的那点不值钱的“面子”。


  方方


  不仅是这两位女留学生,国内有几位知名人士也是如此,比如高晓松,芳芳,刘大可之流,这些所谓的社会精英。要说抗战时期最可恨的是汉奸卖国贼,那在如今的和平年间,最可恨的就是无脑“公知”。


  怪不得上学时老师说,书读得越多,知识越丰富越要行得端坐得正,不然,还不如大字不识一个!


  好了,这里是山中社,带你了解大千世界。欢迎您点赞,关注,留言,转发。我们下期见~


本文标题:疫情下的“公知”女孩近况如何,国外的空气还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