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院远程视频接访 副院长:民众不打标语也不闹了
省高院副院长田成有远程视频接访。通讯员姜光鑫摄
涉诉信访一直是司法工作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进京上访、进省城上访,徒增群众的维权成本。越级上访的障碍要如何清除?怎样才能将问题解决在当地?怎样才能“由访转法”?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意见。远程视频接访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
昨日云南省高院首次尝试涉诉信访远程视频接访,该院副院长田成有接访了来自楚雄、保山、泸西的3名当事人。
接访现场
家人被杀房子被烧请求解决家庭困难
首个被接访的是来自禄丰的妇女朱某。远在楚雄中院的朱某在视频中对田成有说,她的妹妹和李某通过QQ聊天认识并谈恋爱,但因家人反对,妹妹离开李某到四川打工去了。李某找不到妹妹,竟然来到她们家,拿大锤打死了熟睡中的父母以及妹妹唯一的儿子,还放火烧了自家的房子。
“两年过去了,现在也没对凶手执行死刑。房子烧了,娃娃不能好好读书,我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朱某说。
据了解,此案经楚雄中院和省高院两审后,以故意杀人罪、放火罪,判处李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目前正在等待最高法院的核准。
田成有劝慰了朱某并耐心解释:“我们两级法院已经判了凶手死刑,但最终还是要由最高法院来核准是否立即执行,现在正在等待最高法院的核准意见,可能需要一点时间。但是我了解到,应该很快了,我们也会催一下,希望能尽快有个结果下来。”
朱某又说,大火烧了自家所有财产,法院判李某赔9万元,“现在一分钱都没执行到,希望政府先帮我们解决住的问题。”
田成有随后询问视频中楚雄中院的法官执行情况。法官表示,李某去坐牢后,基本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田成有当即表示:“死刑是否核准并不影响执行。希望楚雄的法官再认真查一遍,加大力度,穷尽一切执行手段。如果这样仍然无法查到财产。那么考虑帮她们申请救助,让生活有基本的保障。
朱某终于表示满意,感谢法官。
女子被人打伤赔偿款执行难
随后接访的是45岁妇女苏某。她和亲戚一起出现在视频中,旁边是保山中院的法官。苏某的亲戚称,2008年,苏某夫妇因为在道路上晒谷子的事与邻居张某发生争执,张某使劲推了苏某一把,苏某仰面倒地后,后腰部卡在了道路上的混凝土盖板上。经鉴定,苏某为轻伤,构成了九级伤残。2009年,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张某拘役一个月,并赔偿经济损失1万余元。
“都把我打残了,才判他坐牢一个月。到现在都很多年了,还有1000多块钱执行不下来。”苏某沮丧地说。
“后面那几位法官,为什么还有1000多元执行不下来?”田成有问保山中院的法官。法官介绍,被执行人张某是位聋人,家庭贫困,法官已经催促了多次,才分几次偿还了9000多元钱,但是最后那1000元目前确实还没有偿还能力。
“感谢你对法院的信任,选择视频上访。”田成有对苏某说,“否则你来回一趟昆明就得花1000多元钱。”继而解释:“打你的是一名聋人,你们属于邻里之间的纠纷,你的伤也是轻伤,我相信这些是法院判处他拘役一个月的理由。你也听到了,他家贫困,法官已经多次努力,才还了你9000多元钱。还剩着1000元钱,如果你发现他们家有财产,欢迎你大胆举,我们一定监督当地的法院去执行。好吗?”听了田成友的解释,苏某点头同意。
女教师被打残认为判凶手缓刑太轻
昨日接访的最后一个当事人,是来自泸西的一名乡村教师。视频里的女教师坐在泸西县法院里向田成有诉说,因为口角矛盾,她和邻居女主人发生过两次争吵,没想到对方的老公竟然在她去上班的路上堵着她,把她逼进阴沟,用木棒狠狠打她,后经鉴定为十级伤残。
“我对法院的判决非常不满!”女教师说,“打我的这个人嚣张跋扈,打我打得那么狠,但是才判了缓刑。他出来以后更加嚣张,扬言别说打你一个人呢,杀一个人政府都拿他没办法。我希望法院判他一个实刑。”
田成有了解到,此案的凶手有严重疾病,经劳动仲裁鉴定已丧失劳动能力,随时有猝死风险,这也是法院判缓刑的一个原因。他耐心向女教师解释,重伤轻伤、初犯惯犯、被告人身体状况等也是法院判决的依据,因为伤情不重、被告人身体状况不佳,法院作出了缓刑的判决,这也是常见的。“你是一名乡村教师,你们值得社会的尊重,我相信你也一定可以用你的知识来理性看待这个判决,也相信你通过学习可以明白这个判决。”听完,女教师之前紧绷的脸露出了笑容。
田成有也提醒她:“当时判完以后,你没有提出抗诉申请,没有申诉。你并没有用这些法律赋予你的救济渠道,而是选择不断地上访,这样并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举措
什么是远程视频接访?
远程视频接访,是落实中央涉诉信访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是为了减轻群众负担,降低涉诉信访社会成本。
据最高法院远程视频接访规定,申诉信访人员可以向案件一审法院或住所地的基层法院提出申请,通过远程视频向上级法院表达诉求。不服中院或基层法院的生效裁判,经高院复查驳回,向最高法申诉的,若属于最高法接谈范围的案件,法院可办理远程视频预约,让当事人向最高法院表达诉求。
如何申请远程视频接访?
越级、跨地上访,必然对当地的法院是一种监督行为,如果当事人提出申请,基层法院“截访”,不为其联系中院、高院,又怎么办呢?越级上访的障碍能在远程视频接访中真正清除吗?
省高院立案庭庭长董桂琼介绍,目前进行远程视频接访有3个途径。首先就是当事人自己申请。当事人向所在地的基层法院申请,基层法院再往上。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中院或者省高院申请。可以通过省高院网站、院长信箱、电话等申请。
其次,省高院从来信或者网络信箱以及其他平台中发现需要进行远程接访的,可以督促当地的法院配合,实现远程接访。
最后,如果各中级法院在工作中,自己一方解决不了问题,比如跨区域需要多地中院共同解决的,可以上到省高院,由高院来预约所有涉及的法院共同进行视频接访。
据悉,目前我省所有基层法院都在进行远程视频建设,而昆明所有区县法院都已经完成建设,可以进行远程接访。
逐步实现网上申诉替代走访申诉
田成有表示,各级法院应大力推进网上申诉信访和视频接访,宣传引导来访群众在当地通过网络或远程视频反映信访诉求,逐步实现网上申诉替代走访申诉,由视频接访代替越级赴省进京访,使全省法院重复访、滞留访、越级访和进京访等现象明显减少。
呼吁“由访转法” 回归法治轨道
近年来,有更多的声音呼吁:“要靠法治的办法,实行诉访分离。既然涉诉了就没有上访,而只有依法上诉和申诉,最后也应当终结在司法程序之内。”也就是“诉访分离”, “由访转法”,逐步回归法治轨道。
而对这一问题,中央的认识已经转变。中央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月开始,全国政法机关分批进行涉法涉诉信访改革试点,群众到党政信访部门反映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少了,选择司法渠道进行申诉的多了。
田成有:网上接访要“来之必办,办之必复”
云南信息(下称云信):您怎样理解以远程视频接访的目的和意义?
田成有:来访和来信这些传统的信访方式,已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需求。“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从目前情况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博微信的广泛普及,大数据、云计算的全面应用,为网上申诉信访和视频接访提供技术条件和载体;法院近年来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为远程视频接访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云信:为什么亲自参与这次远程视频接访?
田成有:首先,我也想体验下用高科技手段与人民群众沟通,是否畅通,效果如何。此外,我想了解诉讼和执行中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让老百姓来上访,找出了症结,如何改进和破解,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远程视频只是个形式,关键还是如何实质性地帮老百姓解决难题。
云信:今天接访了3个案子,有什么感触?
田成有:这是我第一次接访,感触很深,真的快捷、高效。老百姓不是胡搅蛮缠的。他们来回上访,哪怕你认真、殷勤地接待他们,他们也还是要骂,因为他们花了那么多精力、那么多钱。我认为以这种远程视频的形式,效果非常好。什么打标语、吵闹都没有了。只要你认真、真诚、真的想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访民也会认真听你的。
云信:除了方便快捷,视频接访还有什么作用?
田成有:通过推行网上申诉信访和视频接访,可以随时查看审理流程和审理结果,随时调取视频接谈情况,群众就能够看见信访法官付出的巨大努力,打破涉诉信访工作“暗箱操作”的疑虑。同时也对法官产生倒逼作用。
云信:这项制度会在全省所有法院中推广吗?
田成有:这是最高法院的要求。今后各中基层法院,要细化本级法院的工作流程,明确职能部门,指定专人负责这项工作。有条件的法院可在诉讼服务中心建立远程视频接访工作室。对于当事人的网络申请,要做到“来之必办,办之必复”。
本文标题:云南高院远程视频接访 副院长:民众不打标语也不闹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