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中国人早就看透了,因为中国早就经历过这一切
这个世界,中国人早已洞悉,因为中国历史上已经历过类似的种种。无论是乌克兰、叙利亚还是巴勒斯坦所经历的,中国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都曾经历过。
实际上,距今25年前,中国的驻外使馆遭受了轰炸;
事实上,不到76年前,外国军舰还在长江上肆意开火;
而距离上一次中国首都遭遇浩劫,至今也才87年;
回溯106年前,在凡尔赛宫响起的不公之音依然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心中,持续敲打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情感。
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举行的战后会议中,有来自27个战胜国的代表参与,总人数达到了1000人。最初,中国甚至没有资格参加会议,后来虽勉强获得参会许可,但这一过程充满了艰辛与屈辱。
然而,当时中国无时不处于被蔑视的状态——作为一个弱国和半殖民地国家,列强们不屑于与中国平起平坐。试图通过帝国主义的怜悯来收回山东的梦想只能是卑躬屈膝的幻想,处处碰壁。
在会议期间,中国代表恳切地呼吁:“耶路撒冷是你们的圣地,而山东则是中国最伟大思想家的诞生地,你们既不能也无权将山东转让给日本人……”
就在中国无力的哀求声中,日本以对德宣战为借口入侵了中国山东,进攻青岛,并无情地杀害了当地的妇女儿童,从而制造了占领山东的事实。
无助与无力交织在一起……没有人在意中国的存在,没有人伸出援手,更没有人替中国人发声。
历史总是如此惊人地相似,这个世界的规则似乎从未改变。
1919年4月30日,美国、英国和法国在未通知中国的情况下,擅自达成协议,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所有权益转让给日本。
6月28日,各战胜国于巴黎凡尔赛宫的镜厅签署了《凡尔赛和约》。然而,中国却被排除在外,没有资格参与讨论,也没有人关心中国的感受!
这份条约无视了中国作为战胜国的地位以及中国代表的苦苦哀求,直接决定了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的命运……
这与当今乌克兰的情景何其相似;
就像乌克兰在美国和俄罗斯签订协议时只能在一旁默默流泪一样;
历史似乎在重演,反映出国际事务中弱国地位的无奈与悲哀。
弱国无外交,实际上,远不止是外交,弱国甚至连泣血哀求的机会都没有,没有人愿意倾听。中国从那深入骨髓的痛苦中学到了历史的教训!
即便是百年后的今天,这个世界似乎仍未改变——依旧是弱肉强食,要么手握利刃主宰他人,要么沦为俎上鱼肉,即使身死族灭,在历史书中也不过是一行简短的文字。
当殖民者踏上北美大陆时,那里生活着超过7000万印第安人;
而如今,这里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随着7000万印第安人被屠杀至仅剩20万,他们的头皮甚至被制成靴子。
在这世上,又有谁曾真正听到过印第安人的悲鸣与哀求?
对于弱国而言,不仅外交无力,更可能在遭受屠戮之后还被人指指点点、肆意诋毁。
这段历史和这些故事提醒我们,铭记过去,警醒未来。
这个世界,黑白颠倒,是非错位!
经历过被屠杀、被轰炸、被扫射直至国破家亡的绝境,中国对此深有体会。
这世界上并没有救世主,也没有那么多国家会无私地伸出援手帮助你。归根结底,一切皆为利益所驱。弱国及其人民在强权面前,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罢了。
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布林肯直言不讳地说道:“在这个世界里,如果你不能坐在餐桌上,那么你就只能出现在菜单上……”
根据中央电视台道,当地时间2024年2月17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的一个小组讨论会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提出了这一著名的“餐桌理论”。这番言论进一步揭示了国际关系中赤裸裸的现实主义原则。
要争取生存的权利,唯有依靠我们自己。
中国人能够坐在“餐桌”上的权利,是通过一代又一代英勇无畏的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当国家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时,正是我们的先辈们高唱着“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以血肉之躯筑城,积骨为盾,死战到底,才保住了国家。
在最先沦陷的东北地区,有人在零下四十度的极端环境中与敌人血战了十四年,直至最后一刻也未曾投降;
1940年2月23日,在经历了5天5夜粒米未进的情况下,杨靖宇将军在饥寒交迫中遇到了蒙江县“保安村”的村民赵廷喜。看到杨靖宇几天没有吃饭,脸上、手上都是冻疮,赵廷喜劝他说:“我看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不杀投降的人,告示上说了,你如果投降,还能当大官。”
杨靖宇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赵廷喜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这段话不仅体现了杨靖宇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怀,也成为了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坚守信念、捍卫国家尊严的名言。
在西南,有这么一片从未沦陷的土地,三百万川渝子弟离乡背井,奔赴前线抗敌,最终埋骨他乡。
1937年秋,川军出川抗日。四川的学生王建堂毅然投笔从戎,他的年迈父亲交给他一面旗帜,上面赫然写着一个“死”字,并叮嘱他:“伤时拭血,死后裹身!”这是对儿子最沉重也是最崇高的嘱托,表达了死战不退、勇往直前的决心。
这支穿着褴褛衣衫、脚踏草鞋的队伍,在战场上几乎全军覆没。三百万人出川,能够归来的仅有两三万……
两百年的苦难,一百年的奋斗,面对亡国灭种的绝境,这些英勇无畏的精神和决心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脉之中。
今天我们能坐在这里平静地讨论这个问题,“亡国灭种”对于许多人来说仅仅是一个历史词组而非充满血泪的现实,这是因为中国拥有着最为勇敢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一生之血,换来了未来数代人的和平与安宁。这段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警醒和激励。
“背后即是祖国,我们无路可退”的呐喊仿佛仍在耳边回响,在霜风中渡水而战,死战无回。那些字字带血的绝笔信件,无不昭示着这个民族的不屈与奋争。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这是志愿军第9兵团20军59师17团6连战士宋阿毛在摄氏零下40度环境下留下的绝笔信。
17团6连是长津湖战役中的三个“冰雕连”之一。1950年11月,宋阿毛所在的部队奉命坚守“死鹰岭”高地,以阻击美军陆战1师南逃。在零下40摄氏度的极端寒冷中,全连125名官兵全部壮烈牺牲,无一人脱离战场,即便牺牲了,他们的枪口依然指向敌人可能到来的方向……
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今天能够用自拍杆自由拍摄别国的军舰;今天,我们一个县公安局的通缉令就能让犯罪头目主动投案自首,这并非因为他人变好了或是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而是因为我们自己变得强大了。
经过两百年的苦难历程,我们所学到的东西远比别人多;如今,手中握有射程超过一万公里的导弹,我们拥有的力量也不比任何人少!这段历史不仅记录了我们的过去,也映照出我们的现在,并激励着我们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前进。
本文标题:这个世界,中国人早就看透了,因为中国早就经历过这一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